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2020-12-23 姐說教育

去年,我任教的班有個女生離家出走了,去了男朋友家。她的媽媽很著急,在夜裡十一點了還給我打電話,叫我幫勸勸她女兒。

我很驚訝,如果不是她媽媽親自跟我說,我都不會相信這個女生會離家出走。因為這個女生是我的課代表,長得白淨,高挑,很開朗,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別人眼裡就是個乖乖女,做課代表也很負責,我對她很滿意。

我耐心地聽她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又找了一個,她媽媽去外地打工,就把她寄養在外婆家。

父母兩人離婚後還經常互相指責,謾罵,從來不問問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就在這時,她認識了一個男網友,男網友的噓寒問暖讓她找回了久違的溫暖。漸漸地,每周周末放學後,她不再回外婆家,男網友直接來接她回家了。她騙外婆說去爸爸家,剛開始家人並不知道。

後來父母都知道了,他們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回歸家庭,而是互相推卸責任,打罵孩子,甚至把孩子軟禁在家,威脅她再去就怎麼怎麼樣。

這下好了,孩子覺得在家就像蹲監獄,看準一個機會,在男網友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並且說再也不回這個家,也不讀書了。

這怎麼行?太可惜了,還有一個學期就畢業了啊。後來,我動用所有的關係勸她回來,好話說盡,但她好像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這個女生聽說去年底已經生孩子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很痛心。如果當時她的父母不採取偏激的方式,了解「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她多一點關心和關愛,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這雖然只是個例,但是也代表了部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也是最頭痛的。下面就來談談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我們從什麼是「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的表現、「青春叛逆期」家長最忌的做法以及家長如何去對待孩子四個方面來說。

一、了解什麼是「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主要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喜歡以成人自居,擔心外界忽視自己的獨立存在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很多事物都持批判的態度,從而產生了叛逆的心理。一般發生在12-18歲,14歲左右是高峰年齡。

二、「青春叛逆期」的表現

1、喜歡抓住大人說話的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變得像個小刺蝟 ,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服管教,愛打人。

3、極度反感父母嘮叨,跟父母說話陰陽怪氣,愛認死理。

4、不愛看書、沉迷電視、手機和電腦,說了也不聽。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

5、情緒波動起伏大,動不動就發脾氣,愛逞強,愛打扮,喜歡別人誇獎,跟其他人經常為點小事發生衝突。

6、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等。

三、「青春叛逆期」家長最忌的做法

1、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喜歡幹預孩子做事,自作主張替孩子做事。

2、自以為是,還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好為人師,不懂裝懂,強詞奪理。

3、不跟孩子溝通交流,一開口就罵,經常打斷、制止、批評孩子。

4、從來不表揚孩子,對孩子的進步視而不見,不相信孩子,經常打擊孩子的信心。

5、經常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跟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比,越比越生氣,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孩子,不給孩子面子,傷孩子的自尊心。

6、孩子做錯事了,不是教育孩子認識錯誤並幫助他改正,而是不問青紅皂白大發雷霆,不顧孩子的感受,只管發洩自己的情緒。

7、做事沒有耐心,自己做不到的事硬要孩子去做好。

四、家長如何去對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1、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雖然現在是成人,但某方面你不一定比得上孩子。

2、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自作主張。

3、不要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名義,不顧孩子感受,強行幹涉。

4、要接受孩子的成長變化,不要總是把他看做孩子,說他什麼都不懂。

5、態度不能高高在上,跟孩子要站在同等的高度交流,遇到事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

6、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即使意見相左也要耐心聽他說完。

7、相信孩子,給他表現或者證明自己的機會。

8、不要老是拿孩子跟你以前比,社會在進步,自己思想也要跟上。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他的獨立意識、自尊心空前的強烈,所以對於任何人的說教、嘮叨、打罵都特別反感,特別是父母。

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己都長大了,還把自己當小孩看,自尊心受到傷害,不服氣。所以孩子經常用我偏不聽你的、不學習或者離家出走等方式來表示反抗。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又不知如何去教育,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結果適得其反。

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

教育孩子要講究正確的方法,特別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要有耐心,不要輕易放棄。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媽媽吶喊: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描述問:孩子叛逆期發生在哪個階段答:普遍認為的叛逆,會發生在3-18期間。其中,初中,高中期間叛逆行為最為嚴重。問: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答:不聽話,對著幹:家長讓做這,非要做那;跟家長動手,大喊大叫,摔東西;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打電話不接,消息不回;不想上學,逃課等叛逆期--解釋
  • 3名雲南六年級小女生離家出走千裡赴長"追星"
    2天前,她們仨從家裡偷拿了兩千元錢,留下一張紙條後離家出走到長沙「追星」。長沙巡警在深夜奔波了3個小時後,終於找到她們。而當心急如焚趕來的家長出現在她們面前時,3個有說有笑的孩子全沉默了。  【離家出走】長沙巡警深夜接到雲南求助電話  18日上午9時,記者在長沙芙蓉巡警大隊走廊見到3名小女孩小雯、小敏、小欣。
  •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動不動就說離家出走?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離家出走,應該是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的寶媽們最頭疼的一件事了。之前對朋友吐槽自家孩子的離家出走的糟心事,才發現發現,即使一名做高中老師的朋友也遇到了孩子離家出走的問題。
  • 叛逆少女回家記:離家出走二十多天 民警耐心勸導
    叛逆少女回家記曾出走二十多天四處遊蕩,民警耐心勸導,她哭著向操碎心的外婆和舅舅道歉劇情簡介:離家20多天不與家裡聯繫,15歲的少女小麗(化名)最近讓家人操碎了心,她試圖和朋友混進一所中學時被發現主角:15歲少女小麗出品人:早報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王婉儀第1幕少女混在學生堆裡 欲進校園時被發現6月12日下午2時許,臺商投資區百崎派出所接到一所中學校長報警,稱當天上學時間,他在校門口發現,學生中有一名女學生身著非該校校服,試圖和其他學生一同進校
  • 泉州一網癮女孩離家出走,只因手機被人沒收
    早報訊(記者蘇瑋傑 文/圖)1月11日,只因家人不給玩手機,泉州南安一名女孩竟在半夜離家出走。所幸在民警的幫助下,該女孩安全回家。當天凌晨1時許,南安美林派出所民警接群眾報警稱,有一名女孩獨自在馬路上徘徊,疑似走失。
  • 林州:負氣女生離家出走 民警全力尋回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十三四歲,少女的豆蔻年華,也是青少年心理從懵懂期步入叛逆期的年齡,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近日,林州市公安局姚村派出所成功找回兩名離家出走的少女。
  • 相差18歲夫妻上綜藝,經常吵架嚇哭孩子,男方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此時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三天,陳華又回來了,口中還振振有詞:「你不想借錢就算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很不想回來,但沒辦法,現在又回來了。」這種行為小編也曾了解過,裡面的「沒辦法」,實際上是「沒錢了」。陳華離家出走去哪裡呢?很簡單,夫妻吵架,走的一方都是回娘家,陳華也是如此。為了要二胎,鹹素媛控制丈夫的飲食,又一次將陳華逼走了。他收拾行囊直奔機場,想飛回中國。
  • 12歲女孩離家出走10日,還在快手轉發尋找自己的消息
    原來,小霞是18號離家出走,因為這不是小霞第一次出走,家人以為她過幾天就會回來。直到25號前後,小霞不再接聽電話,家人才報了警。警方在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發布尋人信息。哪想,小霞看到信息不僅不回家,還在快手直播上「找自己」。記者了解到,小霞離家後,就投奔了快手上的網友。這幾天,小霞基本上都和網友在一起。
  • 叛逆期的少年離家出走,警察蜀黎用這種方式「套路」出坐標……
    初三孩子愛玩手機,家長出言制止,孩子反而選擇離家出走,這可急壞了孩子父母。今(30)日,記者從渝中區公安分局上清寺派出所了解到,苦尋一夜無果後,孩子家長董先生只得求助民警,好在孩子很快被找回。怎麼讓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放下手機,民警還支了招。
  • 男生痴迷網遊離家出走 失聯半年QQ「說說」暴行蹤
    幫我找到了孩子!」壽縣迎河鎮村民王大哥握住民警的手激動地說。 9月5日,民警們通過QQ將王大哥痴迷網路遊戲、離家出走失聯半年的兒子找到了。  8月31日,壽縣公安局迎河派出所接到轄區村民王某求助,18歲的兒子小宇(化名)今年3月中旬離家後,手機一直打不通,至今未歸。  連續三天的信息查詢、摸排走訪,毫無進展。
  • 13歲男孩殺人駭人聽聞|青春叛逆期孩子怎麼引導?
    從襁褓中的呵護,到呀呀學語時的早教和歡樂,而當我們以為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10-14歲,小孩青春叛逆期消然降臨!關注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一旦進入青春期,孩子面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急劇變化,種種因素讓孩子忽然變得很陌生,你的孩子有如下行為嗎?倔強:固執己見,不願妥協。有了小矛盾好幾天不搭理家長。
  • 不讓看電視,9歲孩子跳樓!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這場悲劇發生的猝不及防,孩子不聲不響就跳樓了,家長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造成一生的悔恨。 還有一個6歲男童從學校回來後,要看的動畫片,媽媽不同意後,居然和媽媽大吵了一架,並且趁著家長不注意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最後交警在路上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哭上前詢問,經過四處打聽,才幫孩子找到家。
  • 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氣得幾乎瘋掉,這個時期大人該怎麼辦呢?
    文/蘭媽談育兒每一個孩子都有叛逆期,而叛逆期的孩子把大人氣得幾乎快要瘋掉,也並不是徒增的空話,蘭媽的小姨是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母親,說話也直來直去不懂得講究方法,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高考落榜後就出去上了一所職業學校,二兒子鑫鑫前年上了高一後也沉迷上了遊戲,剛開始的時候還偷偷摸摸地玩,到了後來鑫鑫這孩子直接當著父母的面玩遊戲
  •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樣正確的教育?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教育,那麼是父親的失職,自己孩子能否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事情,隨著時光的流逝,孩子一天天逐漸長大,孩子思維和身體各方面漸漸成熟,對每件事物都有獨自的見解和想法,那麼這個時候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不統一,就會產生分歧,有分歧就會產生爭執和矛盾
  • 《夫妻的世界》大結局合理,只是俊英為什麼離家出走?
    其實夫妻有矛盾鬧分手,最受傷的還是孩子。俊英現在正處於叛逆期,父母的和諧有助於他健康身心,反之,父母分離直接導致他的性情發生扭曲。偷竊,抽菸,離家出走,父母最不想看到的惡習通通爆發,善雨和泰奧驚訝不已,那個可愛聽話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因為父母對他的影響太大了!
  • 孩子到了叛逆期?這樣做,比吼100句好用
    所以,叛逆是一種必然,是正常孩子都應該經歷的階段,是孩子成熟的表現,父母應該歡迎孩子叛逆的到來。而且,叛逆來的越早越好,越晚叛逆問題越大。一方面,當叛逆來臨後,父母肯定會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問題,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從而做出調整,進而改善親子關係。因此這種帶給父母思考的叛逆越早越好,因為父母越早改變,越有利於教育好孩子。
  • 健康公開課 | 青春叛逆期,如何應對? 12月22日晚21:30 鎖定CETV1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孩子的這種逆反偏激的心理和行為很嚴重,並不是個案。節目中,北京中醫醫院原副院長王國瑋主任醫師、紀錄片《鏡子》導演盧釗凱,他們將和我們一起深度探討關於青春叛逆期的相關話題。從不同層次的需求來分析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種種表現?
  • 16歲男孩遭母親「粗暴教育」後離家出走 民警拉網式排查搜尋找到
    1月13日凌晨,四川綿陽一名16歲男孩離家出走。警方接到報警後,隨即根據家屬提供的孩子特徵,進行拉網式排查。經過半個小時的搜尋,民警成功將孩子找到,母子二人相擁而泣。原來,男孩因為在學校表現不好,母親主動將孩子接回了家,並用「粗暴」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在凌晨離家出走。
  • 孩子人生當中3次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更有效!
    說到叛逆期,真是讓家長們為之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還表現得特別明顯,說少了左耳進右耳出的,說多了嫌棄家長嘮叨,甚至有時候還頂嘴離家出走等等。讓家長們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來管教孩子,這樣就能避免破壞親子關係,輕鬆解決孩子的叛逆期。
  • 寒夜中離家出走的少年,刺痛多少父母的心?教育需要父母好好說話
    0114歲少年寒夜離家出走,刺痛多少父母的心在浙江杭州,發生了這樣一件另網友們感到五味雜陳的事情。一名14歲的男孩,因為在家裡被爸爸罵了一句「滾出去」,於是帶著書本、帳篷還有被褥離家出走了。剛開始孩子的父母還以為孩子在賭氣,沒一會兒就會回來了,可是沒有想到孩子一直沒有歸家。擔憂的父母這時才打電話報警,尋求警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