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
你知道金魚的記憶力好得驚人,鴛鴦根本不專情,豬比大多數人還要瘦嗎?
類似這種奇奇怪怪的事,下面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生活總是能更有意思一點。
任何體重超過3公斤的哺乳動物,尿尿時間幾乎沒有例外都是21秒,這就是著名的「21秒法則」。
所以不管大象、河馬,還是貓,尿尿時間和人類一樣都是21秒。如果不信,一會兒快去廁所對表。
當動物長得愈大,尿道也就愈長,愈長的尿道會讓尿液有更多時間可以加速,所以體型愈大的動物,並不會尿得愈久。
廁所上太久竟然會讓動物顯得競爭力低,這時再回頭看看那些忙到連上廁所時間都沒有的現代人,就會發現人類果然還是充滿競爭力的動物呢。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試試看躺著尿或者是倒立著尿,理論上應該會很難,因為這樣尿就不是依賴重力,而只看你的膀胱有沒有力了。
因為地理位置與大陸隔絕,紐西蘭的物種數量相當稀少,甚至沒有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的蛇類,你只有在北邊海域,能找到兩種海蛇。
除了蛇類,紐西蘭也沒有原生的大型哺乳動物,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任何毒蛇猛獸。
所以又懶又不會飛的紐西蘭國寶幾維鳥(奇異鳥),才能在這座大島上悠閒地度過數千萬年,直到人類出現。
※除了紐西蘭外,冰島、愛爾蘭島和南極也都沒有蛇喲。
如果使用顯微鏡觀看,你會發現北極熊的熊毛,每一根都是中空而且近乎透明的(有一點像是粉絲)。
沒錯,埋在透明熊毛下的北極熊的皮膚,其實是黑色的。
但整片的透明毛髮會將可見光朝四面八方隨意散射,最終編織出了你眼裡的白色。雪花雖像水一般乾淨透明,但雪地看上去卻是一片白茫茫,其實也是類似原理。
如果你覺得這個知識很冷,不妨想想:這個真相背後的代價可能是一隻毛都被拔掉的北極熊啊——它才有資格說很冷!
在恐龍滅絕後(約6000萬年~5000萬年前),巨型鳥類一度是陸地上最強大的肉食動物,而這個由鳥類制霸地球的趨勢,在遠古企鵝身上竟然也能看到。
古生物學家發現,有些遠古企鵝的身高能長到2米左右,它們身材高大,同時還有優秀的遊泳能力,是當時最主要的海洋掠食者。
又高又壯的企鵝如今只能看到化石,反觀那些矮小的企鵝倒是活得挺好。
可見以幾百萬年的演化尺度來看,身高沒有意義,生存才是真理,我們真該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身材。所長在此與各位矮個子共勉之。
倉鼠,甚至是野生倉鼠,為什麼它們總愛在滾輪上跑個不停?
並不是因為生活太無聊,或沒事想跑步健身,而是發自內心痴迷於跑步。
由此可見,鼠輩們可是出於本能地熱愛跑步,像野生老鼠甚至還有一晚跑上10公裡路程的紀錄。
因此,倉鼠在滾輪上奔跑,並非是漫無目的,而是在充分享受那個過程。相較之下,總是不知道為何而跑、在追什麼的我們,看起來很盲目、很徒勞吧。
肉食哺乳類動物大多很晚熟,子女通常得靠爸媽照顧好幾年才能獨立,這對那些出生沒多久就會跑會跳的草食動物來說,它們通通都是媽寶沒錯了。
在這之中,雄虎鯨更是媽寶中的「戰鬥機」,它們就算活到30歲也會和媽媽待在一起。而且之所以說它們是終極媽寶,是因為虎鯨一沒媽就會死掉!
研究發現,年輕的雄虎鯨如果喪母,那它在一年內的死亡概率,會是正常的3倍,如果是超過30歲的老虎鯨,則會達到8倍(反觀,對雌虎鯨的影響就沒這麼大)。
有趣的是,虎鯨男孩從尋找伴侶到生下小孩,虎鯨媽媽始終會全程陪在身旁,連和女生約會都要有媽媽在場。這媽寶的程度,應該沒有人類女孩能夠接受吧!
「我很會遊泳你很會遊泳我媽也很會遊泳不用擔心。」
這本書裡還有更多你沒聽過的冷知識,戳下方小程序,走進奇怪事務所:
近期微信正在調整公眾號的排序規則
沒有給「狂丸科學」標記星標的話容易走散
現在就一起動手設置一下:
戳下方連結,回顧往期讀書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