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山東人酒量大,全國大多數人都很服氣。說山東產好酒,全國多數人會不服氣。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希望通過本篇文章還原山東酒的歷史,回顧山東酒的榮光,解答山東為何沒有「國家名酒」,山東都有哪些好酒等,以期盼魯酒重回一線陣營,再次引領酒業潮流。
酒的起源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儀狄、杜康造酒」等傳說。然而,最早最具代表性的酒祖傳說卻是「大舜造酒」。舜有「制犁耕田、制陶、鑿井、漁獵、釀酒、曆法、制簫、韶樂、禮儀、煮鹽」十大發明。
2016年,景芝酒業《酒祖傳說》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說完「傳說」,再說「實物」。
1979年,山東莒縣發掘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時出土了一組成套的釀酒器具,有大口尊、瀝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甕等,是我國史前考古中首次發現的成套釀酒用具。由此可見,遠在五千年以前,山東人的先輩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穀物釀酒。
「實物」講完,再講「名人」。
春秋時,魯國釀酒業已頗具規模。聖人孔子居住在曲阜,十分關注當地所產的酒品,《論語》載其言「沽酒市脯,不食」,言外之意,孔府有私釀酒坊,且品質遠高於市面上流通的酒。另外,孔子認為飲酒要有節制,《論語》中提及「唯酒無量,不及亂」。
說到「魯酒」,需要解釋一個誤會,一場因酒而引起的戰爭,魯酒薄而邯鄲圍。楚王會見諸侯,魯公後到且送的酒味道淡薄,楚王因此指責魯公。魯公認為,自己是周公之後,給楚王送酒已然有失身份,還被指責「酒薄」,於是不辭而別。
楚王一怒,聯合齊國討伐魯國。梁國想攻打趙國,一直怕楚國趁虛而入,見楚國出兵攻魯,於是大膽的發兵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魯酒真的很薄嗎?
當然不薄,楚王收到的酒很薄,所以才會生氣。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山東人)著有《齊民要術》,被後人譽為「古代五大農書之首」,其中第七卷有一萬餘字分四個章節專述「造神曲並酒、白醪曲、笨曲並酒、法酒」,並總結了9例制曲工藝、44例釀酒工藝。
《齊民要術》全書10卷92篇11萬字,是我國第一部囊括廣義農業的各個方面、囊括農業生產技術的各個環節、囊括古代所有農業資料的大型綜合性農書。
魯酒源遠流長,與無數名人結下不解之緣。
唐代時,李白路過蘭陵,曾寫下「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宋代時,蘇軾在密州做官,曾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清代時,鄭板橋在濰縣做官,不僅寫下「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也寫下酒後的人生感悟「難得糊塗」。
自古以來,山東在神州大地便舉足輕重。改革開放以來,山東GDP總量幾乎沒有跌出全國前三,一直是經濟最發達、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其中,1982年到1985年,山東GDP總量更是連續四年稱霸全國。
山東名優酒眾多。
啤酒有青島,黃酒有即墨老酒、蘭陵美酒,葡萄酒有張裕,白酒有蘭陵、景芝、孔府家、泰山、扳倒井、古貝春、琅琊臺、趵突泉等。
山東有名酒。
一說「山東無名酒」,不少山東人會臉「紅」。此處的名酒單指「五屆全國名酒」,而非文化名酒、歷史名酒甚至品質名酒。
首先,山東有國家名酒,如張裕紅葡萄酒連續四屆斬獲國家名酒榮譽稱號,青島啤酒連續三屆斬獲國家名酒榮譽稱號。其次,山東在白酒領域的確沒有國家名酒(全國共有17個),僅有坊子板橋(瓜幹酒)、孔府家酒斬獲國家優質酒榮譽稱號。
其次,國家優質酒榮譽也很了不起,比如習酒、白雲邊、玉泉、石灣玉冰燒等同為該榮譽。
問題來了,山東白酒為何落選全國名酒。筆者曾經在《變革在即,同呼吸共命運,落後的魯酒該為「著急」的山東做些啥?》給予過詳細說明。
80年代以前,山東白酒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節約糧食的號召,以低檔瓜幹酒包打天下,直到80年代,山東酒企才開始生產糧食白酒。1955年3月到6月,工業部組織全國13個省(市)的釀酒技術人員和幹部到山東煙臺釀酒廠開展中國酒界首次大規模技術試點,歷經半年的時間總結出一套白酒生產操作法,原料主要為地瓜幹,該方法後被稱為《煙臺釀酒操作法》。
到了80、90年代,屬於魯酒的時代終於來臨了,銷量全國領先。有資料顯示,1986年到2006年,魯酒總產量連續21年獨佔鰲頭,1996年全國收入前十名的白酒企業,山東白酒佔據四席,分別是秦池、蘭陵、景芝、孔府家。其中孔府家開創了中國白酒廣告營銷的先河,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紅遍大江南北,高峰時白酒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出口量連續八年全國第一。
94年,孔府宴奪央視第一屆標王。95年、96年,秦池奪央視第二屆、第三屆標王。96年秦池以3.2億中標,引發巨大關注,後被媒體曝光其去四川採購糧食酒引發信任危機,導致魯酒陷入低迷。
2001年5月,國家提高消費稅,其中從量定額消費稅為糧食白酒、薯類白酒0.5元/斤,給予魯酒「致命一擊」。山東酒絕大部分是中低檔酒,全省白酒平均每瓶3.84元,兩三元一瓶的酒再加上5角錢,將提價20%,消費者很難接受,山東主流酒企面臨虧損。反觀川酒高檔白酒200元一瓶,加5角錢的稅,才提價0.25%,絲毫不受影響。
如今的山東,正在提速,如今的魯酒,正在復興。
景芝酒創立的「芝麻香」,是建國以來兩大自主創新白酒香型之一。其2014年斬獲全國質量獎,成為繼茅臺、五糧液、捨得之後的第四家酒企;孔府家酒加入聯想大家庭,2018年推出振興之作「子約」,同年被譽為「中國網紅白酒」;蘭陵、趵突泉、泰山……
上一次魯酒振興的契機,領唱者是「叫人想家」的孔府家;這一次魯酒振興的契機,還會是「老牌翻紅」的孔府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