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沒2020》:開篇驚豔,中間乏力,結尾倉促

2021-01-07 高少麗369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

新冠肺炎、非洲蝗災、奧運會推遲、各地暴雨…

就在這一年過去一半的時候,日本又雙叒叕要「沉沒」了…

有網友說:有了上半年的鋪墊,覺得日本要沉沒這件事,也沒那麼魔幻了。

這是日本鬼才導演湯淺政明的最新動畫作品(也有人說,是最撲的一部):《日本沉沒2020》

2020年夏,日本東京。

武藤步,15歲,正讀初中。

這一天,她和同學們在操場練接力,剛坐下來休息,大地突然毫無徵兆地晃動了起來。

地動山搖之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對日本人來說,地震早已是家常便飯,有經驗的人判斷:剛才那一下,頂多四五級,沒啥好慌的。

武藤步和同學有說有笑地回到更衣室,可打開手機的那一刻,大家都驚呆了。

每個人都收到了一條信息:地震警報。

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突然傳來一陣巨響,大樓劇烈搖晃起來…

剛剛還笑著說「一起加油」的小夥伴,轉眼工夫,被柜子砸中,倒在了血泊中…

與此同時,武藤步的弟弟,正在家裡玩著電子遊戲…

她的爸爸,正戴著安全帽,在工地腳手架上忙碌著…

她的媽媽,正在飛往東京羽田機場的客機上,飛機面臨水面迫降…

大地還在顫抖…

他們此時並不知道,地震只不過是最輕微的前兆,海嘯、山體滑坡、火山爆發…一系列災害接踵而至。

而日本群島,將在數月內,沉入海底…

一家四口,此刻只有一個目標:無論如何,都要跟家人在一起…

這部《日本沉沒2020》是由Netflix出品,日本導演湯淺政明執導的動畫作品...

故事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背景,講述了日本一個普通家庭,在面臨滅頂之災時的選擇…

故事改編自小松左京1973年出版的小說《日本沉沒》,但其實只是借用了「日本沉沒」的概念,故事與原著完全不同。

而比「日本沉沒」更魔幻的是,真實生活中,東京奧運會居然延期了…

動畫豆瓣開分達到了驚人的9.1,但此後一路下跌,目前只有6.7分。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部動畫劇作的特點:開篇驚豔,中間乏力,結尾倉促。

劇本的問題較大,造成整體感覺很奇怪,剛開始你以為是個災難片,拍著拍著成了公路片,再往後又成了溫情片,最後才明白,這是一個城市宣傳片…

這可是湯淺政明啊!

是拍出過《心理遊戲》《桌球》《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惡魔人》《別對映像研出手!》等神作的湯淺政明啊!

相信很多人怒打差評時,都跟烏鴉一樣,懷著失望心情:期待了半天,敢情就給我看個這兒!

導演:湯淺政明

《心理遊戲》(左);《桌球》(中);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右)

《惡魔人》(左);《別對映像研出手!》(右)

雖然失望,但有一說一,畫作的呈現上還是有一些亮點。

比如,開篇非常震撼的災難場面,東京塔倒,高樓傾塌的末世感,做得相當出色。

還有不少大尺度畫面,即使是動畫作品,也讓人心驚。

此外,作品在表現災難之餘,花了很多篇幅去追憶日常生活之美,而當美好化為廢墟,更加讓人感到幻滅…

特別是每集的片頭曲,配合小清新的畫風:美食、美物、少男少女、和諧的一家…

但看了正片你知道,這個家正逐漸分崩離析…

動畫也試圖表現人們在大災大難面前的道德取捨。

有意思的是,日本「311地震」時,我們在新聞中看到日本人在大災面前,淡定從容、井然有序,並能互幫互助,素質非常高。

可動畫卻沒有把人刻畫得那麼善良,他們自黑起來也夠狠的。

比如,女主在地震時只顧自己逃命,對同伴見死不救。

比如,逃難路上,一家人遇到了一對口渴的老夫婦,女孩送上了全家唯一一瓶礦泉水...

但老夫婦喝了幾口,卻把水瓶藏進了自己的包裡,完全沒有要還的意思…

天下大亂,人們也不怕違法了,超市的東西隨便拿,還有的企圖強姦路人…

一些民粹主義勢力,搞起了種族歧視:只有純日本人才能上船,外國人,甚至是混了一半日本血統的,都不行…

看得出來,編劇是在精神上繼承了原著的思想,但想要表達得太多,結果導致哪個方面都沒有說透,更有意迴避了政府層面、國際關係等政治因素,顯得避重就輕。

說起來,《日本沉沒》算是日本經久不衰的一個大IP。

原著小說1973年面世,就成為了「戰後日本第一暢銷書」,一年內狂銷400萬冊。

在此後40多年時間裡,它被多次改編成漫畫、廣播劇和影視劇,光是電影就拍了兩部(甚至還有一部惡搞喜劇叫《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但是,很遺憾,都沒能超越原著小說...

電影:《日本沉沒》 (2006)

小說好到什麼程度呢?

劉慈欣就是受了它的影響,才寫出了《三體》。

大劉說:我看《日本沉沒》後很震驚,一部科幻作品竟然把一個民族深處最敏感、脆弱的對未來的恐懼感體現出來,我就想寫一部中國的《日本沉沒》。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寫這本書,小松左京花費了9年時間收集資料,他準備寫《日本沉沒》的時候,正是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那一年。

這是戰後日本經濟騰飛,舉國歡慶的時代,日本正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民都處在一個狂熱的氛圍之中。

一個日本作家,沒有被「盛世繁榮」衝昏頭腦,反而為日本的未來深深憂慮。他想借一本小說,向當時的日本民眾發出預警。

這本科幻小說,處處體現出作者對日本種種社會問題的反思。

比如,當時的日本為了發展經濟,到處大拆大建,翻修舊道,鋪設新路,開墾丘陵和森林,而與此同時,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

比如,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城市人離自然生活越來越遠,逐漸喪失了面對災害時的短時間內處理危機的應變能力。

災難來臨時,只會倉皇逃竄,更會為了爭奪資源大打出手,人們缺乏辨別能力,社會謠言四起…

比如,當時日本社會人們花天酒地,精神空虛,年輕人沒有方向,不少人開始吸食毒品…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飽受颱風襲擊、地震頻發、雨雪不斷的國度,老百姓已經習慣了跟自然災害作鬥爭,有著天然的憂患意識。

但小松左京卻悲觀地認為,一旦日本發生大規模的災害,失去國土,民族將面臨滅亡。

首先,在他看來,這屆政府不行。

他借角色之口諷刺說:這些官員不相信學者,也不相信老百姓…嘴上說要集思廣益,實際根本就不具備辨別事物的能力,他們腦子裡裝的都是怎樣才能萬無一失,怎樣才能四平八穩。

而在民族存亡的關頭,政府沒有能力保障國民的生存權利,只會用軍國主義思想給民眾洗腦,鼓動民眾「飛向世界」…

那麼,是不是有其他國家願意向日本伸出援手呢?

在這個問題,作者也很悲觀。

他覺得,和日本交好的美國,表面上樂善好施,但實際上會借救援的機會,在日本撈好處。

事實上,當時所有的強國,都對接收日本難民這件事有所顧慮,不是談條件提要求,就是乾脆拒絕…

那麼亞洲國家呢?

因為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對鄰國進行經濟侵略或軍事侵略,犯下滔天罪行,四處樹敵。大難臨頭的時候,沒有鄰國會毫無保留地提供援助,日本必然會淪落為亞洲孤兒。

有意思的是,書中還提到了中國。

日方估計,考慮到兩國人民在歷史上的交惡,以及中國本來就人口眾多,可能是指望不上。

但最後,中國還是騰出了崇明島,接納日本難民…

那可是1973年出版的小說啊,那時中日剛剛邦交正常化,作者對國際形勢的認識,顯得如此非主流,卻又如此有遠見。

更讓人讚嘆的是,小松左京的視野並沒有局限在國與國之間,沒有局限在人的身上。

在小說中,有一段論述相當精彩,請允許我大段引用:

小小的日本,哈,區區一個國家而已,對我來說它沒有任何意義…

我的概念裡只有地球。

在幾十億年的漫長歲月裡,它從大氣和海洋中滋養了無數的生物,造就了人類。儘管它本身的地表一直為自己所撫養的眾多物種踐踏,但卻從未終止過對自己命運和歷史的締造。

這顆巨大的,但在宇宙中不過沙粒一般的星球,是它,創造了大陸,孕育了山嶺,捧託著海洋,纏繞著大氣…積冰載雪,自身內蘊藏著不曾被人類獲知的眾多秘密。

…這個太陽系中唯一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也許地球有其殘酷的一面,但是,誰要是想違拗它,那必將是螳臂擋車,毫無意義。

而我心中獨有這地球。

日本,不過是個細小得像一節繩子般的島,無足輕重…

對此,中國科幻作家韓松曾深有感觸:

《日本沉沒》不僅僅是寫給日本人看的書,而是寫給全人類的。

作者認為人類應該把自己放在非常謙卑的位置上,放在跟別的物種更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下去。

小松左京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也許,宇宙中任何一個文明在達到一定技術水平之後,都會走向自我毀滅,如果毀滅註定無法避免,起碼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努力延緩過它的進程。

小松左京於2011年去世。

遺憾的是,40多年來,所有的改編作品都沒能達到原著小說的高度,我想,作者應該感到很孤獨吧...

是因為改編者創作能力不足呢?

還是因為國際局勢越來越複雜,世界越來越割裂,全球民族主義勢力崛起,創作者很難再進行獨立、深刻、自省的思考?

我希望,是前者...

相關焦點

  • 吐槽向《日本沉沒2020》劇評
    刷完《日本沉沒2020》,感覺看這番時還是把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忘了的好,除了背景沒什麼共通之處。總體上的感覺是龍頭•犬身•鳳尾,第一集和九十集不錯,中間劇情特別迷,有為了煽情而便當的嫌疑。有幾點我特別想吐槽:1.步的腿像是為了劇情截一樣。
  • 島國又玩沉沒?Netflix科幻動漫《日本沉沒2020》了解一下
    日本小說家小松左京所寫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曾在1973年、2006年兩度被改編成真人電影,兩部電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還曾被改為漫畫。這次,它又將與Netflix擦出怎樣的火花,請聽L為你帶來的關於Netflix新動漫《日本沉沒2020》的深度分析。
  • 《日本沉沒2020》雜感
    看完總體的觀感是漸入佳境 但中間還是會產生勸退的心理劇情方面 混亂 邏輯不清 以至於看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災難片常見的那種天災人禍 家人朋友一個個紛紛離散死亡 拍照就是一個死亡flag 每次拍照過後,準沒有好事不理解的幾點:①鄰居女士的死過於突兀反常 死的價值體現不出來 對劇情既無影響也沒推進 這讓我感覺這就是純為噁心觀眾才安排的情節 ②迷之電量 媽媽的心臟起搏器會正常耗電耗盡
  • 《日本沉沒2020》一場虛假的災後療傷
    《日本沉沒2020》,是湯淺政明和他的科學猴與Netflix第二次合作的動畫劇集。 故事的時間線被設置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後,其目的已昭然若揭。但談這部作品,還要從56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說起。因此不難想像《日本沉沒》何以在日本社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它在一個恰好的時機,去追問日本的民族性是什麼,以及其在國際社會如何定位、將去向何方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日本沉沒》是寫給日本人自己的警示書,但其中對於人與毀滅性的力量之間關係的探尋,卻是超越時代的。
  • 《日本沉沒2020》湯淺政明新作「好久沒有看過真實的災難片了」
    ——劉慈欣作為享譽全球的科幻經典,《日本沉沒》當然是影像化的好題材,它曾經在1973年和2006年兩度被改編成電影。2006年版1973年版在日本上映,創下觀影人次50萬、票房40億日元的紀錄。《日本沉沒2020》可以看作是電影版《日本沉沒》的衍生作品,只有短短10集,每集20分鐘左右。
  • 《日本沉沒2020》沉沒的土地 腳下的路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好像貌似是會有沉沒的風險 (雖然及其小)以一個家庭來切入 末日的逃難生活經歷了 種種 而 迎來新生最後結局 是好的 但我總偏愛悲情結尾覺得這個結尾太不真實不過還是要 給人希望吧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疫情時代「太陽會落下 但還會升起」最後的價值升華 。
  • 日劇:日本沉沒2020
    日本沉沒2020
  • 《日本沉沒2020》日本第一科幻,被湯淺政明玩砸了
    原載「虹膜」湯淺政明的新作《日本沉沒2020》在這個時候播出,有某種應景唏噓之感。故事開始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後的日本,訓練中的田徑隊成員都以「為四年後的奧運準備著」給自己打氣。現實中,東京奧運會卻不得不因為席捲全球的疫情推遲。
  • 《日本沉沒2020》崩壞的作品
    看完就很無語,日本沉沒這個大IP想來大家都不陌生吧,前兩部影版,尤其是06版已經非常非常優秀了(天災理論對劇情的推進+主角演技在線+國際環境構想+情感細膩震撼人心+特效牛逼)。這部動畫我不知道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就比如小野寺俊夫在影版裡是個正正經經的潛水員,為了救國潛入深海安插原子彈炸毀巨石,動畫裡莫名其妙成了主角的摩斯密碼工具人?
  • 新番《日本沉沒2020》湯淺政的人氣又在下降嗎?評價有差異
    從起,《日本沉沒2020》於播出,改編自蕭松左京於出版的同名小說,這是一部具有現實主義風格的災難片,這部動畫由唐錢正明監製。故事以東京奧運會後的日本為背景,通過「極普通的家庭故事」,講述了人們在日本中面臨最終選擇的現實生活。
  • 《日本沉沒2020》爛爛爛,沒想到竟然比TLOU2還爛
    而日本沉沒2020,我什麼都理解不了。一二集一下把格調拔那麼高,以為至少是個難得一見的佳作。結果3集之後越來越爛。人物方面以為女主的塑造又要來一個幼稚→經歷災難→成熟的套路,沒關係,經典王道誰不愛呢。但七海都死了「背」了兩條人命了來到超市還在糾結該不該偷東西?
  • 《日本沉沒2020》在絕望中治癒
    在多災多難的2020,在失業和找工作屢被拒的這半年,在看到很多充滿「負能量」的新聞時,幾次我的心態都瀕臨「黑化」,但是這部動畫中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完全令我感同身受,雖然沒有到「治癒」的節奏,但是能夠感受到一種讓人堅強的力量。
  • 單純的吐槽:《日本沉沒2020》
    2006版的《日本沉沒》輸在故事情節上,但是人家災難場景做的好啊。朋友,你這做的是什麼鬼啊,要災難沒災難,要故事沒故事,要畫風沒畫風……5.關於畫風,包括《惡魔人Crybaby》的畫風都體現了湯淺政明的自己的特點,但是特點並不表示你就可以畫崩掉啊……移動的日本領土那一段,Kite的樣子崩到我都不知道這是誰了……小朋友都能畫的比這個更好吧……6.最後還有一些小的吐槽,
  • 《日本沉沒2020》觀點凌亂
    奔著湯淺,日本沉沒的電影看這片,沒看過原著,不過這個故事實在稱不上高明。人設方面,這個片既無法讓觀眾帶入任何一個人,也沒能成功的塑造出主角的人格。不管是激烈的災難片如《後天》,還是溫柔的災難片《生存家族》,起碼人物、劇情都是承接現實生活的。不論是要強調災難面前人性的變化,還是突出表現災難的可怕,人都不能太過於異化。
  • 視覺鬼才湯淺政明的《日本沉沒》!來了!
    2020年這個不斷見證「活久見」之年,日本人也未卜先知一般推出了《日本沉沒2020》,真是「元氣滿滿」的一年啊! 而《日本沉沒2020》,算是《日本沉沒》的第三個主線版本。 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以狂想日本列島因地殼大變動而沉入海底,講述了地質學家研究發現由於地殼變化,整個日本將在380餘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科學家、民眾與天災戰鬥的故事。
  • 「動漫日報」日本沉沒2020定檔,進擊的巨人公開PV和預計播出時間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閏四月初九 庚子年本日報由「小五奶爸」搜集信息整理,可能時效上跟不上大媒體,有點自己的見解,信息選擇會有個人偏好,請見諒。如有無意侵權,請聯繫刪除。因此可以斷言,不管換誰去製作《進巨》,觀眾一個都不會減少,你會不會因為換個團隊就不追結尾?再換個角度說,MAPPA也許沒有大家想的那麼不堪,在過往作品中,MAPPA出現最多的問題是高開低走,中間掉鏈子。也正是因為這個習慣,高開不就意味著《進巨》會有一個很高的起點?且《進巨》已經是最終季,用MAPPA的高起點製作巨人的終點,相信結果不會差到哪去,當然,再出後傳,外傳那些我們不談。
  • 惡搞電影《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有趣奇葩的設定
    1小編今天閒過頭時翻查找到一部很有趣的日本電影,名字是《日本以外全部沉沒》,一看標題我就覺得有趣。其實《日本以外全部沉沒》也是由小說進行改編,而且原作者與《日本沉沒》作者關係十分友好,他們也分別拿下「星雲獎」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獎,雙方也是對於電影化十分支持,所以這部片不存在故意打擦邊球,惡趣味山寨的情況,也讓本片肆無忌憚的進行黑色幽默的創作。
  • 反時代的《日本沉沒2020》和想像的共同體
    即便經歷了2020上半年一場空前的浩劫,《日本沉沒2020》仍然不溶於這個時代。或許這也不難理解。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經濟損失,雖然遠遠超過了一場真正的現代戰爭,但痛苦和死亡絕大部分都發生在醫院。湯淺政明在《日本沉沒2020》裡,突兀地加入了「邪教」總部的故事。這一段劇情看似莫名其妙,其實意指尤其明確。戰後經濟騰飛,高度富足、安定、自足的日本列島,難道不就是這個與世隔絕的宗教總部最好象徵嗎?
  • 和《日本沉沒》一同沉沒的,還有什麼?
    這就是——《日本沉沒2020》 Japan Sinks: 2020 繼《惡魔人》之後,湯淺政明的第二部Netflix作品,宮崎駿評價他為:「百年一遇的天才動畫師。」這樣的評價一點都不誇張。先來捋一下《日本沉沒2020》的主線。《日本沉沒2020》與原著《日本沉沒》的核心一樣。因為地殼運動,日本將會全部沉入海底,迎來日本的末日。但和原著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原著中,科學家對日本沉沒進行一步步的預測,政府也在緊張地規劃日本的未來。
  • 《日本沉沒2020》現實裡的超現實,春風吹又生。
    「日本沉沒flag:富士山爆發,日本沉沒。女主步和風箏的對話真的看的頭都大了,最後風箏決定和他們四人一起前進了。這樣的媽媽真的太好了中間那場日本沉沒和周圍的人不一樣就會被當成怪人,拘泥於小細節還棒打出頭鳥,和有個性的國家完全不同,這種國家沉沒了活該,但我可不想陪葬。風箏;那邊的春生,日本可是被diss了哦。春生:噢,那個光說不練的小子,少自以為是了,雖然嘴上討厭日本,但你的消極就是日本人的寫照,有個性和自私只有一線之隔,過度表現自己只會讓自己痛苦,老好人也沒什麼不好,掉了錢包還能找回來,真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