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11月9日,
某錢幣平臺模仿淘寶雙11,也做了一場盛典。
請來了王剛、胡杏兒一眾明星,
「幹」出了驕人的戰績。
其中排名最靠前的2個主播,當天都做出了千萬的流水,後面百萬,十萬的,更是數不勝數。
1000萬是什麼概念?
有的老泉商,怕是一輩子都沒賣過這麼多錢。
而我們多數小玩家,就是運氣好,一年最多也就賣個萬八千...
(南宋·大宋元寶)
拋開11月9日那場年度盛典,
直播的日常,一個有著幾萬粉絲、中等規模的錢幣直播間,一天也能做出一二十萬。
至於有著十幾萬,甚至二十萬粉絲的大直播間,每日流水更不必說。
他們每天做10萬,
我們呢?
運氣好一天也就賣個三五百,還經常性的不開張,閒魚上三塊五塊的和人扯皮,朋友圈掛個小錢半年都沒人理。
是我們的錢幣不好嗎?
直播間到處都是垃圾批量,照樣不愁銷量。
是我們的錢幣太貴嗎?
直播間的價格利潤率,想來買過的人都懂。
那為什麼直播做得那麼好?
傳統錢幣平臺,華夏古泉、古泉園地,一天也很難做出千萬的流水。
原因很簡單,
直播正當風口,
外行才是王道。
(五銖·背)
對於廣大的玩家來說,
現在的好錢自然是稀缺的。
這些前幾年俯拾即是的所謂小精品,前幾年尚能遇見的所謂名譽品,都去哪裡了呢?
直播以外,一幣難求,
打開直播,遍地皆是。
我們現在看到的,成套的六泉十布,成套的龍鳳天佑,成套的阜昌,成套的至正之寶,
都是直播間流出來的截圖。
這也並不奇怪,
一個日流水幾十萬的主播,財力自然沒得說。
就比如,
認識幾個本地的一線,
前幾年,有好的錢幣都會第一時間發給我,現在,找他們基本沒貨。
偶爾拿出來給你看的,也都是主播們不要的東西。
又比如,
前幾天去了趟交流會,
早早的過去,逛了半天房間,費勁心力都買不到像樣的東西,
回頭看同樣逛交流會的幾個主播,他們買到的卻都是頂級好錢。
原來,有好貨也都私下留給了主播。
有好錢,誰都想賣個好價,誰都想有人全包,現在還有誰有錢?
當然是那些人氣主播。
於是就造成了錢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生意主播名珍遍地,
工薪玩家錢幣降級。
(北朝)
這兩個月,行情下調,
所有的人都在說,錢幣降價了。
這輪降價,留言區曾有過一個有趣的形容:
新鮮好豬肉漲50,跌5塊。
錢幣會降價嗎?
11月9日,某平臺直播盛典,光錢幣板塊,帳面上就成交了大幾千萬。
這還只是一個錢幣平臺。
如今錢幣告別的傳統的「收而藏之」,徹底的淪為了「商品經濟」,
人們競相比拼的也不再是學識認知,
而是成交量,成交價。
在這每天萬億的成交體量,在這一輪輪的資本擴張之下,錢幣,只會加速升值。
錢幣還會漲多久?
套用一個主播的話來說:這宋錢一千多年,一年算一塊錢,你也不會虧。
股市3000多的點,還沒到牛市,房價一兩萬,還在拼命的漲。
花個幾萬幾十萬買點錢幣,買的都是一年算一塊都不會虧的「好錢幣」,
老百姓還有底氣。
老百姓底氣的背後,行情還是會水漲船高,
三年、五年,都未可知。
可知道的是,
抓住風口的泉商,還有大把的錢可賺,
傳統收而藏之的玩家,只會越來越難。
(花錢)
近兩年,錢幣行業巨變,
從「錢幣」到錢幣的傳統收藏模式,被從「資本」到資本的新興商業模式所取代。
錢幣貧富差距也愈來愈大。
直播出圈的風口,全民收藏的背後,正在造就了一群暴富者。
先富的人可以帶動後富嗎?
我不知道。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錢幣
因為你連「品一藏泉」都沒有關注...
品一藏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聯袂推薦。該書具體講述了從先秦到晚清,中國歷代錢幣的鑄行,歷代錢幣的購買力,歷代錢幣的研究和信用...民國丁福保、張叔馴、羅伯昭、張絧伯、鄭家相、王蔭嘉、李蔭軒、戴葆庭、馬定祥等31位藏家、學者、大師不為人知的錢幣往事。品一藏泉聯合保粹評級
免費鑑定
點擊下圖 即可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