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山東濱州市中心支行引導轄內金融機構積極打造「扶貧產品銷售走廊」流通長效機制。截至10月末,轄區金融系統職工平均參與率達九成以上,累計購買扶貧農產品942.41萬元;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消費扶貧專項購買活動達30餘次,成交規模達7727.58萬元;累計建立扶貧產品長期購買協議20餘個,幫助開展扶貧產品銷售額達2540萬元。
統籌推進「調內需」
彈好消費扶貧「主旋律」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消費扶貧更是現階段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轄區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踐行金融擔當,『由內及外』不斷提高和擴展消費扶貧滲透率和覆蓋面。」人行濱州中支行長韓偉說。
今年以來,濱州市轄區各級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先後召開內部消費扶貧推進會議50餘次,組織「扶貧愛心購」活動20餘次,通過發放購買補貼的形式,積極調動金融系統工作人員自主、自願購買貧困地區產品的熱情。截至目前,濱州市金融系統工作人員累計購買扶貧產品10.35噸、金額940餘萬元,職工參與率達到9成以上。
與此同時,該市金融系統還從自身需求出發,優先購買扶貧商品,通過工會發放職工福利和滿足職工食堂用料需求。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職工福利「扶貧產品」180餘萬元,職工食堂採購「扶貧產品」340餘萬元。
科技賦能「搭平臺」
練好金融扶貧「進行曲」
今年以來,濱州轄區各金融機構充分發揮線上商城的平臺優勢,先後推出「魯豫扶貧一元購」「善融商務+龍頭企業+農戶」和「智e購+定額補貼」等線上消費扶貧新模式,進一步擴展消費扶貧覆蓋面,並通過為消費者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了群眾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截至目前,當地金融機構線上平臺「扶貧產品」成交額已達6500餘萬元,累計為消費者發放消費扶貧補貼12.15萬元。
在開展線上消費扶貧的同時,該市金融機構還藉助「五一」「十一」旅遊旺季和進駐濱州市消費扶貧館等形式,積極開展線下消費扶貧活動,累計成交金額達1200餘萬元。
政銀合作「架橋梁」
譜好金融扶貧「協奏曲」
據介紹,人行濱州中支及轄區縣支行通過聯合市縣財政局、扶貧辦等部門先後到30餘家商貿公司、超市和食品加工企業等開展現場調度,鼓勵企業在產品質量對等的條件下,優先購買轄區或其他貧困縣扶貧農產品。截至目前,累計達成消費扶貧長期合作意向20餘個,訂單總金額達2500餘萬元。
「當人民銀行和扶貧辦等部門上門向我們推介採購扶貧商品時,我們積極行動,目前已經累計認購扶貧農產品30餘萬元。」鄒平聖豪超市開發區負責人杜玉玲說。
建設銀行濱州市分行積極打造「善融消費扶貧—霑化冬棗」扶貧消費方式,通過「霑化建行—霑化區扶貧辦—冬棗銷售公司」政銀企三方合作的形式,將冬棗在善融平臺一個時段銷售額的2.5%捐贈到霑化區扶貧基金帳戶,捐贈款項由扶貧辦定向發放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手中,目前累計惠及貧困戶40餘人,人均增收22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