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終相見,影迷喜過年。
7月20日,盼星星,盼月亮,電影院、發行商、製片人和廣大影迷都已經等了半年多的好消息終於落實了。
社交網絡一片沸騰。有影迷表示,要「泡在電影院從早場看到午夜場」;
賈科長第一時間要擼起袖子幹起來,「轉崗拍電影」。
大姚的微博更是喜形於色,「喜大普奔!歡迎回到電影的世界。」配上了兩個表情包。
無奈,新片大多猝不及防這個忽然的好消息,來不及上映。
或者舊片復映:
或者還在觀望;
或者定檔8月(《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急先鋒》);
或者時長不符合兩小時:比如一再被推遲的《唐人街探案3》是136分鐘的時長,超過2小時的規定。
不多的新片中,《第一次的離別》絕對是重中之重,不僅瀰漫著文藝氣息,而且也異常地應景,因為久別重逢,小別勝新歡,讓我們更加執迷於電影的魅力。
推薦的理由有三:
1.各大電影節賦能加持
東京國際電影節(2018),亞洲未來單元 最佳影片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9),新生代兒童單元 最佳影片和評委會大獎
香港國際電影節 (2019),新秀電影競賽 火鳥電影大獎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2019),金椰獎 最佳導演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9),「一帶一路」電影周 媒體關注電影人 王麗娜
拿獎拿到手軟的《離別》會讓你對新疆、對親情、對那種依依不捨的離別和來之不易的重逢更深有感觸。
2.光影治癒之旅
這是一部用維吾爾族語和漢語交織的抒情詩。
是「中國版《小鞋子》」,講述了艾薩和凱麗一對新疆小朋友在家鄉成長,和家鄉告別的故事,生澀的表演卻是自然而可愛。
而男孩子艾薩跑出去野,踢足球,卻忘了給癱瘓在床的媽媽換藥;能歌善舞的凱麗也因為學不好漢語而苦惱,這些都很容易打動你我,我們的生活從來都有類似的故事。
半年多離開電影院,持續的疫情和太多的離愁讓所有的觀眾,不管是在視覺上還是心靈深處,都需要這樣一場純真美好的光影治癒觀影。
3.少見的新疆故事
少數民族電影從來都是溫情和景美的。《第一次的離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導演本人就出生和成長在新疆,拿捏和把握地恰到好處。
英雀說,從隆冬等到盛夏,從花謝等回花開。我們終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