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聽雲》一縷琴音上雲天,心逐清風花下眠

2021-03-03 蘭臺有約

靜賞落花,閒看白雲,聆聽古琴,琴音如流水,光陰的故事靜靜流淌。

花開花謝,風雲流轉,人生雲水一夢,而我們就是那個尋夢的人,在千年的河上漂流,看過流水落花的風景。

輕快的音樂伴著歡暢的鳥鳴在耳畔迴旋,遠山中傳來空靈的琴音,至美至善,在一眼清泉邊沉寂,不為世俗喧囂,不為兒女情長,只做一棵樹,沐浴在溢彩的日光裡,溫暖安然。

指尖微涼,在琴弦上悄然起舞,點點曼妙,聲聲歡愉,側耳傾聽白雲飄揚,山泉叮咚,花葉落地,與山與水與風與雲共生,雋永唯美。

就是這樣恬淡的時光,舒展身心,不計得失,不追名利,讓心氤氳在嫋嫋茶香中,空氣中若有若無的清香滲透靈魂,素心,亦可綻放佛禪之蓮。

日子很美,雨滴敲窗,輕叩清秋的門楣,遠山夕陽,楓紅意濃。走過人生的每一站,仍舊忍不住地頻頻回望,一場場,一幕幕,都是生命最美好的模樣。

於是,這流轉的琴音便如樹下和緩的故事,有了盪氣迴腸的情節。這婉約的旋律便如金風玉露的相逢,有了勝卻人世無數的情懷。

這清歡的音調便如平靜的生命之河,有了雲水漂泊的渺渺情愫。

清風微拂,音樂循著生命的韻腳,鐫刻一圈又一圈年輪。

輕啟疏窗,靜聽雲朵的私語,風兒的呢喃,將每一寸清風朗月,都收藏在染滿清香的往昔裡。

秋光瀲灩的風景如一幅疏淡的水墨畫,清澈靈動,一如這琴音,悠悠韻律,寫意生命的唯美,寫滿回憶的綿長。

相關焦點

  • 古琴 | 巫娜《水墨琴音》柔美恬靜,舒軟安逸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古琴之約,一念心清淨,心遊太玄,靜水流深。 有些人,註定與這個俗世有距離的,比如,巫娜。 在鋼琴大行其道的如今,身為東方人,我仍舊覺得,最美的樂器仍是古琴,厚重溫潤,禪意盎然。   《水墨琴音》一曲,輕緩而淡然,中間的蕭聲略帶嗚咽,似在訴說一段無言的心事。 送你繁星滿天,不及他溫柔一眼。
  • 賞一曲古琴《荷風》如詩如畫,醉人心弦
    輕輕地撥動琴弦,一縷琴音緩緩而來,像是從淨潔的天空飄來,像是從深邃的幽谷傳來。如一彎清泉,在盛夏之日流入心田,清涼透徹,神清氣爽,頓時從混沌之中明了悟了。心若無塵,清風自來。在浮華的塵世,獨闢一隅心靈的桃源,這是靈魂的歸處,讓自己的心在這裡棲息。沏一壺老茶,韻一份雅致,聽一曲舒緩的音樂,如夏夜的風,輕輕拂過靈動的心湖。
  • 古琴雅集與園林文化
    在自然中操縵是古琴文化的悠久傳統,亦為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琴道上的反映。厲來的琴文,琴詩,琴畫均充滿了琴人,操縵,琴音與自然的互動。舉例如下:  早在嵇康的「琴賦」中便提到彈琴清幽的自然環境:  若乃高軒飛觀,廣夏閒房,冬夜肅清,朗月垂光,新衣翠燦,  纓徽流芳,於是器冷弦調,心閒手敏,觸篦如志,唯意所疑。
  • 一曲古琴《梅花三弄》清風飛雪映紅梅,冰肌玉骨凌寒香
    按晉代的笛即現代的簫,這種改編,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晉代笛曲的風格。清《琴譜諧聲》中,有此曲改編為琴簫合奏的曲譜。梅花傲霜高潔的品格,是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明楊掄《伯牙心法》記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徽云爾。」
  • 琴音靜流水,詩夢到梅花 ——專訪安徽古琴藝術家張維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2019年歲末,在紐約舉行的首屆中美傑出華人頒獎禮上,來自安徽省的古琴藝術家張維娜獲得了藝術成就獎。師出名門,傳琴宜城張維娜,安慶市靜心古琴舍創始人、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中國琴會會員、安徽省古琴學會副會長、安慶市古琴學會會長,師承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古琴藝術家李祥霆、梅庵派傳人王永昌、嶺南派傳人謝導秀等名家,並曾得到趙家珍、楊青、張子盛、巫娜等老師的悉心指導。安慶是一座千年古城,文化藝術薈萃,但由於種種原因,古琴方面一度式微,甚至失傳了50年之久。
  • 古琴梵唱《藏傳大悲咒》以慈悲心,看世間萬物!
    妙印法師撰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佛是因果,離苦海斷諸惡,所以世無求佛,只有學佛。福報皆是因果,求不來。大慈悲,大智慧,降服一切天魔外道,而成大悲咒。
  • 一盞清茶一縷琴音|一場真情的師生對話·來自九成琴院掌門點撥你成才看療效
    一盞清茶一縷琴音冬日裡最溫暖的陪伴.
  • 古琴曲《聽雲》:庭前花開花落,天邊雲捲雲舒
    探索古琴美學撫琴 | 焚香 | 品茗 |  聽禪古琴札記  懷一顆樸拙心,與雲天靜靜相對。雲心無瑕,曼妙舒捲傾情變幻,扶搖抒寫恣意人生。塵煙之上獨行無羈,雲海之中暢意遨遊,那一掛心帆,卸載了所有的負累與牽纏,天使般的翅羽,隨性隨心,駛向神往的天堂,羨煞過多少塵俗的眼球
  • 古琴 |《融化的心》古雅清韻,超然物外
    今晚,與你分享的音樂《融化的心》,出自獨立音樂人空雨老師的專輯《聽見自然》。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古典音樂專輯,以古琴為樂器,在親近自然的同時,傳遞出濃鬱的禪之意境。在眾多古典樂器中,唯有古琴能夠潛心內省,燭照生命實相。所以,古琴曲出世就具有了超然之氣。當琴弦撥動,古雅之風自然溢出。
  • 一曲古琴《關山月》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戍客望邊色(邑),思歸多若顏」的詞句,使其聽者感到琴音古樸蒼茫,曲情剛健而嚴峻!循環彈奏之後,樂曲終止了。但那結尾句的「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用」的餘韻,仍然良久地扣人心弦,回味無窮。近人有用琴簫合奏的形式演奏此曲,使之更富有詩意,襯託出了深切的懷念家鄉之情。
  • 花好月圓 琴音
    思語搖曳柳狹長清風雨露灑秋鄉紅頰海棠冉秀逸銀輝漫灑照軒窗歲月燦然飛逝秋韻汩汩流淌紅葉題詞逸浪漫金秋瓣瓣譜馨香琴音墨語:琴音,本名林會生,網名琴墨冉,又名羽化成蝶、顰兒,畢業於哈爾濱理工大學,自幼喜歡文學與音樂,多年筆耕不輟,在詩者、玫瑰音悅臺、中外文藝、文心社、純音樂、慈懷讀書社、中華微文學、都市慢生活、作家平臺、安般若蘭等多家微信網絡平臺上發表
  • 古琴|《靜空燦爛》聞香聽琴,心遊物外
    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古琴曲《靜空燦爛》,出自馬常勝老師的專輯《虛谷》。 古琴錚錚,聲聲慢,悠悠行。是功力深厚的畫家淡然揮灑,渲染出浸透紙背的詩意與安寧。
  • 我是誰之清風一縷天地間
    我是從那空谷幽境裡逸出的一縷清風,吹進天地,你看不見我,風物萬態,是我亦真亦幻的存在。真極而如幻,幻極而如真,真極幻極之時,我以花草為步履,以萬物為朋侶,以天地為胸懷,以清醒為精神,漫行天地。我希望吹醒我去到的每一個角落,悄怯地走過世界的每一處,清晰地留下我走過的痕跡。
  • 千年古琴揚州發聲 聽!這一曲穿越千年的琴音
    這片風柔水暖之地,不斷滋養著古琴的音色,而泛音清亮、古樸松透的琴聲,也吸引了眾多江南文人。就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也忍不住在琴背上刻下銘文,留下自己的偏愛。這張琴,便是在中國古琴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松石間意」。光是在琴上刻下的銘文,就有文字題刻十二則、印章一個,是迄今為止,國內所見題刻最多的一張古琴。
  • 經典音樂 |《醉清風》夢境的虛有 清唱一曲相送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 點擊上方音樂,聆聽最美音樂乘著一縷清風的閒逸
  • 佩蘭古琴 | 《妙筆浮生》古琴版(遊戲《繪真·妙筆千山》主題曲)
    「世間種種,情有獨鍾,皆是剎那,心弦被撥弄,餘生都為,那片刻花月相逢。」古琴演繹的版本,將此曲添上了更唯美的一絲中國韻味,讓人仿佛置身中國山水畫的簡約與萬象之中。世間種種,情有獨鍾,皆是剎那,心弦被撥弄,餘生都為,那片刻花月相逢。我用情下筆,裝作從容,對抗歲月、山海變更,你在心裡,栩栩如生,也算永恆。千裡江川畫不同,鏡花水月一筆生,滄海捧出明珠淚,無限思量寄東風。比翼坐清風,覽天地無窮。我尋盡滄浪危峰,未見釵頭鳳。
  • 秋醉黃龍——曼妙與寧靜之間,琴音貫清風於指下,墨蘭琴舍黃龍雅集視聽盛宴!
    臨水夕照,一張蕉葉式的古琴,將空靈的樂曲撥弄,泛音清越靈敏,散音厚重樸素,按音餘韻蒼古。勾挑之間聚四時風物之聲,凝思成曲。江山隱,銜落月於弦中,松風颼,貫清風於指下。且觀且聽,一曲琴音絮語,於黃龍山間縈迴悠遠。
  • 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
    今天推出第二篇:《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泠泠七弦,古韻悠長。若無巧匠,何來知音?戳下方視頻,一睹稀世古琴如何斫成?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山水畫卷徐徐拉開,幾點琴音驀然而起。一時間,聚集著九萬觀眾的國家體育場沉靜如空山幽谷。七根單弱的琴弦仿佛就能籠罩四野八荒,這就是古琴的魅力。而這張在奧運會上演奏的古琴,出自一位當代斫琴師之手,他叫王鵬,這張琴是他2006年複製的唐代名琴「太古遺音」。
  • 《清如古琴》讀後感系列(三)| 琴心劍魄今尚在
    也如同第一次讀到伯牙子期,感動之餘也曾感慨有這樣的琴音和情義的時代是否終究離我們太遠,在哪裡尋去?琴心劍魄今何在?    直到去年四月的一天,機緣巧合中,我第一次參加了清如古琴的雅集,也有幸目睹了方老師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