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2021-01-16 人民網

原標題:《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顧閎中

  除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外,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對唐朝長安人生活細節的還原也令人津津樂道,如劇中人物行的叉手禮如今已經消失,而在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卻多處繪有叉手禮的人物形象。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畫家顧閎中的作品,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整幅畫作分為五段場景: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其中有三段畫面出現了叉手禮。第一段是韓熙載與來賓聚精會神傾聽琵琶演奏的場景,人物眾多,場景複雜,人物神態各異。據資料記載,畫中床上的紅袍青年是新科狀元郎粲,端坐在狀元左側戴著高高的紗帽之人便是主人公韓熙載,彈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則在她左邊,轉頭全神貫注地觀看表演。長案的兩端坐著韓熙載的朋友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紫薇郎朱銑,另有寵妓弱蘭和王屋山等。其中有兩人行的是叉手禮。第二段描繪的是韓熙載敲鼓、一歌妓跳舞、眾人觀舞的情景,人群裡多了一個和尚,他謙恭有禮,行的就是叉手禮。最後一段描繪了宴會結束,賓客陸續離去的場景,其中有一人回頭向韓熙載告辭,行的也是叉手禮。

  叉手禮是雙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的一種禮儀,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宋,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行使。唐朝詩人柳宗元有詩曰:「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水滸傳》第十五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中描寫道:「梁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說道:『我正忘了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楊志叉手向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叉手禮如何行法呢?宋人《事林廣記》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叉手禮不像拱手、作揖那樣行完禮手就放下,而是要放在胸前持續這一動作,手不要放下。俗話說「叉手不離方寸」,方寸即「心」,這裡指的是胸部。《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威震平安寨,施恩義奪快活林》中施恩請武松幫他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酒店,武松詢問此事的來由,「那施恩叉手不離方寸,才說出這件事來。有分教武松顯出那殺人的手段,重施這打虎的威風。」古代女子在行「萬福禮」時也可加上叉手禮,《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中說潘金蓮拿叉竿挑門帘子,不料失手,叉竿不偏不正,卻好打在路過的西門慶的頭巾上,這婦人見不相怪,便叉手深深地道個萬福,說道:「奴家一時失手,官人疼了?」。

  顧閎中曾任南唐畫院待詔,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態。他所畫的主人公韓熙載原為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出身官宦名門,投南唐後屢獻國策卻不被信任,為不被後主李煜猜疑,他天天歡宴,夜夜聲色。李煜聞聽後派出畫家顧閎中和周文矩夜入韓府了解實情,顧閎中將在韓家的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下來,繪成《韓熙載夜宴圖》。李後主看後,唏噓不已,高枕無憂。此圖描繪了在政治上鬱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畫了韓熙載的複雜心境,無論是造型、用筆還是設色方面,都顯示了畫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

(責編:魯婧、丁濤)

相關焦點

  • 從《韓熙載夜宴圖》的服飾、家具、器用、禮儀樂舞看其斷代問題
    服飾《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形象一共出現四十六次(見圖1),通過對人物服飾時代特徵的分析判斷,可以得到對於畫作本身的斷代結果。事實上,在對《夜宴圖》的斷代過程中,多位學者也都採用了依靠服飾特點進行斷代的方式。
  • 韓熙載夜宴圖—1000多年前的超級轟趴
    五代十國期間的南唐,出過一個著名的文物,叫《韓熙載夜宴圖》,是畫家顧閎中的經典作品,描述了南唐宰相韓熙載設家宴,邀請賓客唱歌跳舞的古代轟趴場景。在那個沒有DJ,沒有卡座,沒有抖音的時代,《韓熙載夜宴圖》讓我們對一千多年前的夜生活,有了一個初步認識。
  • 「夜宴圖」之外的韓熙載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 顧閎中 作)韓熙載在五代十國時期名震南北,是南唐的著名臣僚,才華橫溢,風流倜儻。不過,後代人知道韓熙載,多半因為顧閎中偷畫的那幅《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局部)提到《韓熙載夜宴圖》,有人說它反映了封建官僚的腐朽生活。
  • 《韓熙載夜宴圖》的悲情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幅頹廢不祥的圖畫。儘管是窺探者的身份,顧閎中還是通過描繪夜宴上不同人物的神態、內心感受和動作,把整個夜宴過程表現得非常完整,豐富了畫面內容,讓作品有血有肉,使人忘記了時間的存在,超越了空間的界限,似乎已經進入了畫面的那個瞬間。其中,對韓熙載的描繪更是重中之重,充分表現了其內心世界。
  • 放大看《韓熙載夜宴圖》:古人如何開party?
    愁容五連拍然而再多的宴會也消解不了他的煩悶,記憶力和觀察力超群的畫師把凝聚在他眉眼間的憂鬱畫進了這幅《韓熙載夜宴圖》。看到這幅圖中的帽子有沒有想起一部叫做《大宋提刑官》的電視劇?從帽型可以肯定畫中的情形發生在宋朝韓熙載的幾位同事可能是下了班就直接去他家了,因為他們身上的官服都還沒來得及換。
  • 放大看《韓熙載夜宴圖》:古人如何開派對?
    愁容五連拍然而再多的宴會也消解不了他的煩悶,記憶力和觀察力超群的畫師把凝聚在他眉眼間的憂鬱畫進了這幅《韓熙載夜宴圖》。看到這幅圖中的帽子有沒有想起一部叫做《大宋提刑官》的電視劇?從帽型可以肯定畫中的情形發生在宋朝韓熙載的幾位同事可能是下了班就直接去他家了,因為他們身上的官服都還沒來得及換。
  • 《夜宴圖與韓熙載》
    南唐顧閎中的《夜宴圖》,是十世紀我國的一幅連環畫,連環畫是現代的名稱,似乎古人不會有這一類的圖畫,其實不然,我國畫史上早就有了,敦煌石室中所發現的佛教故事的連環畫,比《夜宴圖》還要早呢。《夜宴圖》是以韓熙載(九〇二——九七〇)與其友朋飲宴以及伎女歌舞戲謔為主體的,熙載是藝術家,文章高手,更是有志於事功者。
  •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 《韓熙載夜宴圖》:畫中世態耐閱讀
    此後,美術史專家展開了對《韓熙載夜宴圖》製作年代的討論。在1981年,徐邦達先生編《中國繪畫史圖錄·上冊》中,認為《韓熙載夜宴圖》為宋摹本。他對《韓熙載夜宴圖》等古畫鑑定的意見,直至1984年才得發表,使我們對《韓熙載夜宴圖》的作畫年代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1998年出版的謝稚柳先生主編的《中國書畫鑑定》書中,從著錄方面對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進行分析和考證,列舉了歷史上有關此圖的記載,認為至少有七種不同的本子。
  • 【韓熙載《夜宴圖》欣賞】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珍藏著一幅一千多年前的古典繪畫--《韓熙載夜宴圖》。
  • 文化:解讀《韓熙載的夜宴圖》
    這大概是李煜派人畫《韓熙載夜宴圖》的首要原因。李煜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韓熙載呢?讓我們來看看夜宴圖中的韓夫子。《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像力。作品造型準確精微,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
  • 放大鏡下詳解神作《韓熙載夜宴圖卷》,好一出南唐諜戰大劇
    表達歡樂的夜宴圖為何要呈現這種晦澀的不協調感呢?理解這幅畫的關鍵所在,先要從主人公韓熙載的身份說起。韓熙載,字叔言,北海(今山東濰坊青州)人,五代十國南唐時名臣、文學家。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進士。一生歷南唐三主,官至中書省吏部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史載韓熙載少有大志,南渡時聲稱「江淮用吾為相,當長驅以定中原」。但因為性格恃才傲物、不拘禮法,所以一直不得南唐前主李升重用。
  • 豪門夜宴中的絲竹管弦——《韓熙載夜宴圖》中的6種樂器
    《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作為南唐著名畫家顧閎中所畫,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是宋代臨本。按照長卷的打開方式,這幅畫從右至左可以分為「宴罷聆音」「擊鼓觀舞」「畫屏小憩」「玉人清吹」「夜闌餘興」等五個部分。畫面內容極為豐富,涉及服裝、飲食、家具、音樂、舞蹈乃至生活習慣等方方面面。今天我們來聊聊畫面中出現的6種樂器。
  • 國畫的魅力——《韓熙載夜宴圖》(五代-顧閎中)
    , 仔細觀察屋內情景, 後憑目識心記繪製了縱28.7釐米、橫333.5釐米的長卷《韓熙載夜宴圖》, 畫面描繪的是韓熙載在家宴請賓客的情景。畫卷中顧閎中以精湛的技藝再現了韓府燈火通明下笙歌燕舞的情景, 展開畫卷, 讓我們一起走進《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聽樂。畫卷露出半尺的時候, 是一張床, 床旁放一把琵琶, 說明這琵琶的主人有可能鑽到了這張床的被窩裡去了, 這就拉開了荒誕的帷幕。
  • 【生活】放大看《韓熙載夜宴圖》:古人如何開party?
    愁容五連拍然而再多的宴會也消解不了他的煩悶,記憶力和觀察力超群的畫師把凝聚在他眉眼間的憂鬱畫進了這幅《韓熙載夜宴圖》。如果只看他在夜宴中的放蕩不羈,誰又能想到他也曾是個立志說「江南若肯用我為宰相,我必長驅以定中原」的熱血少年呢。讓我們回到那一夜,拿起放大鏡看看能找到些什麼有意思的事物。來參加聚會的人裡,除了一位和尚,眾男子頭上都戴有兩腳微垂、細且長的幞頭。
  • 【薦讀】臺靜農:《夜宴圖》與韓熙載
    > 南唐顧閎中的《夜宴圖》,是十世紀我國的一幅連環畫,連環畫是現代的名稱,似乎古人不會有這一類的圖畫,其實不然,我國畫史上早就有了,敦煌石室中所發現的佛教故事的連環畫,比《夜宴圖》還要早呢。《夜宴圖》是以韓熙載(九〇二——九七〇)與其友朋飲宴以及伎女歌舞戲謔為主體的,熙載是藝術家,文章高手,更是有志於事功者。圖分五段,連續五個情節,圖中女二十一人,男二十八人,每段韓熙載都露面,而伎女王屋山李妹和狀元郎粲等也不止一次見,這是情節最為複雜也最為生動的一幅連環畫。
  • 解謎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故事
    目前我們在故宮博物院所見到的《韓熙載夜宴圖》,整卷無款,引首為明代程南雲題「夜宴圖」三篆字,卷後有一段未署名的行楷題識述及韓熙載生平。那麼這件作品是不是五代顧閎中的真跡?南唐二陵出土的許多高髻仕女俑證實了南唐宮女與唐代墓室壁畫和仕女俑的裝束大同小異,一般為高髻或雙鬟,而《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仕女在頭頂上面梳一個高高的髮髻,然後向後垂下,自然垂下,這個是南宋流行的「特髻」。
  • 漢橋話畫: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盛宴背後的悲涼
    明代程南雲篆書題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引首: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從一個生活的側面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生活場面。畫家以驚人的觀察力對主人公命運與思想進行了深刻理解,不論從內容到形式,此卷均為中國工筆人物繪畫高峰時期的傑怍,尤其表現了韓熙載含而不露的感情獨白,使得此畫進入到了藝術欣賞的最深層。
  • 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那些事兒
    (一組《夜宴圖》,局部)在北京故宮浩如煙海的書畫收藏品中,有一幅一定不會被忽略,它就是被譽為傳世名畫的《韓熙載夜宴圖》。(二)夜宴背後,另有玄機關於這畫的作者,史傳為顧閎中。顧又是何許人也呢?他是江南人士,擅人物畫,為畫院中高手,這卷夜宴圖原是出自他的手筆。這就令人有些奇怪了。韓熙載在南唐也任要職,但一個臣下家中宴會,為何值得宮中畫師來畫呢?沒錯,這是一幅奉旨做的畫。
  • 內含高清無碼《韓熙載夜宴圖》以及閱覽說明
    你沒聽說過《韓熙載夜宴圖》也聽說過《夜宴》,雖然兩者並無關聯,但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韓熙載夜宴圖》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不論是靈動細緻的工筆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