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有一種愛還埋藏在我心中……
打住!你以為兜兒姐改行唱歌,No No No,兜兒姐只是唱出了部分
「痔人」的心聲。坐不得、站不得,別人蹲坑是排便,「痔人」蹲坑仿佛上刑,
一坨帶血的肉團夾在不可言說之處,一動一縮,那感覺酸爽~
菊花殘、滿腚傷的痛,只想仰天大喊:我真的真的受傷了!痔瘡作為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江湖上流傳著「十人九痔」的說法。但根據兜兒姐觀察,不少人
談「痔」色變,或難以啟齒,或放置不管任其發展,或偷偷尋找民間偏方……別慌,兜兒姐特邀江湖人送外號「菊花姐」的
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肛腸科許秋玲醫生,給大家送上這份「防痔大計」,收好不謝!
我拉粑粑時肛門帶血,還有滴血,聽人說這是痔瘡出血了,沒事,忍忍就好……痔瘡是由於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造成痔瘡的主要原因是久坐、久站、久蹲、長期負重、菸酒檳榔過量,進食辛辣食物,熬夜、便秘用力排便等,從而造成直腸肛管皮膚、黏膜下靜脈回流受阻,擴張或淤血形成痔瘡。在皮膚與直腸黏膜交界處有一條鋸齒狀的環狀線,叫齒線。
痔瘡根據生長在齒線位置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混合痔顧名思義,是內痔和外痔融合。(混合痔的症狀往往是內痔和外痔的綜合,到底能有多痛苦,大家自行體會一下)【根據內痔脫出的嚴重程度分為4級,查看演示視頻↑】
肛管直腸有多種疾病,存在不同疾病表現為同一症狀,比如肛門出血,很多人都把它歸罪於痔瘡。許醫生表示,大腸息肉、肛裂、潰瘍性腸炎、 直腸炎、結腸炎、克隆恩病、大腸憩室等也會出現相似症狀,嚴重者可能患有直腸癌。在海南農村地區,不少老人常年便血,誤以為是痔瘡不當一回事,當症狀愈發嚴重後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直腸癌出血,並非痔瘡出血。不少人對待痔瘡抱有僥倖心理,拖拖拖導致小痔變大痔,許醫生就曾遇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家住海口的49歲男子王冰(化名)間歇解血便長達10餘年,半月前開始出現便後肛門噴射樣滴血,伴有頭暈、乏力、心悸等症狀。許醫生檢查後發現,王冰體內血紅蛋白量僅為23g/L,遠遠低於正常數值的130-175g/L,屬於極重度失血性貧血。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正是王冰常年便血未足夠重視,任其發展,最後由於失血過多造成休克,不得不送往重症監護室輸血輸液搶救,糾正休克,隨後進行手術治療。長期便血引起失血性貧血,正是痔瘡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想要弄清楚自己是否得了痔瘡,以下4個痔瘡症狀不妨對照看看輕者多為大便或便紙上帶血,繼而滴血,重者為噴射狀出血,起身即止,無痛感,便血數日後常可自行停止。
常是晚期症狀,多先有便血後有脫垂。因晚期痔體增大,逐漸與肌層分離,排糞時被推出肛門外,便後可自行回納,嚴重者需手動推回,甚至卡在肛門處不能回納。
單純性內痔無疼痛,當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水腫、壞死、感染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由於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往往有瘙癢不適,嚴重者可引起肛門溼疹。
所以,聽醫生的,出現上述症狀時,請及時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學會分辨痔瘡和其他疾病的區別遠遠不夠,因為在許醫生多年的臨床經驗中,她發現不少誤區的存在,對痔瘡治療起到的負面作用同樣不小。部分人認為痔瘡不是病,不需要治療。(X)許醫生建議,如果你得了痔瘡卻沒有症狀,可以不用治療,日常生活多多注意即可;症狀不嚴重的,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一旦出現頻繁便血、脫垂嚴重等症狀,建議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痔瘡,可以徹底根治。(X)痔瘡不存在斷根的說法。如果保持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吃辣、便秘,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中,痔瘡還會找上你。治痔瘡吃草藥。(X)部分人誤以為吃草藥治好了痔瘡,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草藥偏涼性,可以幫助痔瘡消腫變小,讓症狀不那麼明顯,但原本長出來的痔瘡不會消失。要想治好痔瘡,還是需要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需求幫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喝水,保證每天1L-1.5L的飲水量。
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果,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酒,少吸菸,少吃檳榔。
在此基礎上,可適當增加全麥食品所佔比率。
改正不良排便習慣,忌久坐、玩手機,排便要速戰速決,控制排便時間在5分鐘以內;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若存在便秘情況,切勿用力過猛,因為便秘會導致痔瘡的風險增加,如有便秘,飲食調理或諮詢醫生。
注意規律地生活,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也不要長時間的站立或坐。
除了做一些規律運動外,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提肛運動,也就是緩慢上提、收縮肛門。
注意保持肛周清潔衛生,要勤換內褲,可溫鹽水坐浴。
掃一掃二維碼
關注兜醫圈兒
來源:兜醫圈兒微信公眾號(ID:DouYiQuanEr)
抓好兩個關鍵時期,能幫孩子「逆天」長高!
寶寶總是發燒?「罪魁禍首」可能是它!
覺得內容好看
點個「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