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便血可引起貧血,這些關於痔瘡的誤區別再犯!

2021-02-13 海南日報

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有一種愛還埋藏在我心中……
打住!你以為兜兒姐改行唱歌,No No No,兜兒姐只是唱出了部分「痔人」的心聲。坐不得、站不得,別人蹲坑是排便,「痔人」蹲坑仿佛上刑,一坨帶血的肉團夾在不可言說之處,一動一縮,那感覺酸爽~菊花殘、滿腚傷的痛,只想仰天大喊:我真的真的受傷了!痔瘡作為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江湖上流傳著「十人九痔」的說法。但根據兜兒姐觀察,不少人談「痔」色變,或難以啟齒,或放置不管任其發展,或偷偷尋找民間偏方……別慌,兜兒姐特邀江湖人送外號「菊花姐」的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肛腸科許秋玲醫生,給大家送上這份「防痔大計」,收好不謝!

我拉粑粑時肛門帶血,還有滴血,聽人說這是痔瘡出血了,沒事,忍忍就好……痔瘡是由於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造成痔瘡的主要原因是久坐、久站、久蹲、長期負重、菸酒檳榔過量,進食辛辣食物,熬夜、便秘用力排便等,從而造成直腸肛管皮膚、黏膜下靜脈回流受阻,擴張或淤血形成痔瘡。在皮膚與直腸黏膜交界處有一條鋸齒狀的環狀線,叫齒線
痔瘡根據生長在齒線位置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混合痔顧名思義,是內痔和外痔融合。(混合痔的症狀往往是內痔和外痔的綜合,到底能有多痛苦,大家自行體會一下【根據內痔脫出的嚴重程度分為4級,查看演示視頻↑】
肛管直腸有多種疾病,存在不同疾病表現為同一症狀,比如肛門出血,很多人都把它歸罪於痔瘡。許醫生表示,大腸息肉、肛裂、潰瘍性腸炎、 直腸炎、結腸炎、克隆恩病、大腸憩室等也會出現相似症狀,嚴重者可能患有直腸癌。在海南農村地區,不少老人常年便血,誤以為是痔瘡不當一回事,當症狀愈發嚴重後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直腸癌出血,並非痔瘡出血。不少人對待痔瘡抱有僥倖心理,拖拖拖導致小痔變大痔,許醫生就曾遇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家住海口的49歲男子王冰(化名)間歇解血便長達10餘年,半月前開始出現便後肛門噴射樣滴血,伴有頭暈、乏力、心悸等症狀。許醫生檢查後發現,王冰體內血紅蛋白量僅為23g/L,遠遠低於正常數值的130-175g/L,屬於極重度失血性貧血。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正是王冰常年便血未足夠重視,任其發展,最後由於失血過多造成休克,不得不送往重症監護室輸血輸液搶救,糾正休克,隨後進行手術治療。長期便血引起失血性貧血,正是痔瘡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想要弄清楚自己是否得了痔瘡,以下4個痔瘡症狀不妨對照看看輕者多為大便或便紙上帶血,繼而滴血,重者為噴射狀出血,起身即止,無痛感,便血數日後常可自行停止。

常是晚期症狀,多先有便血後有脫垂。因晚期痔體增大,逐漸與肌層分離,排糞時被推出肛門外,便後可自行回納,嚴重者需手動推回,甚至卡在肛門處不能回納。

單純性內痔無疼痛,當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水腫、壞死、感染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由於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往往有瘙癢不適,嚴重者可引起肛門溼疹。

所以,聽醫生的,出現上述症狀時,請及時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學會分辨痔瘡和其他疾病的區別遠遠不夠,因為在許醫生多年的臨床經驗中,她發現不少誤區的存在,對痔瘡治療起到的負面作用同樣不小。部分人認為痔瘡不是病,不需要治療。(X)許醫生建議,如果你得了痔瘡卻沒有症狀,可以不用治療,日常生活多多注意即可;症狀不嚴重的,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一旦出現頻繁便血、脫垂嚴重等症狀,建議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痔瘡,可以徹底根治。(X)痔瘡不存在斷根的說法。如果保持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吃辣、便秘,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中,痔瘡還會找上你。治痔瘡吃草藥。(X)部分人誤以為吃草藥治好了痔瘡,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草藥偏涼性,可以幫助痔瘡消腫變小,讓症狀不那麼明顯,但原本長出來的痔瘡不會消失。要想治好痔瘡,還是需要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需求幫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喝水,保證每天1L-1.5L的飲水量。

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果,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酒,少吸菸,少吃檳榔。

在此基礎上,可適當增加全麥食品所佔比率。

改正不良排便習慣,忌久坐、玩手機,排便要速戰速決,控制排便時間在5分鐘以內;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若存在便秘情況,切勿用力過猛,因為便秘會導致痔瘡的風險增加,如有便秘,飲食調理或諮詢醫生。

注意規律地生活,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也不要長時間的站立或坐。

除了做一些規律運動外,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提肛運動,也就是緩慢上提、收縮肛門。

注意保持肛周清潔衛生,要勤換內褲,可溫鹽水坐浴。

掃一掃二維碼

關注兜醫圈兒


來源:兜醫圈兒微信公眾號(ID:DouYiQuanEr)

抓好兩個關鍵時期,能幫孩子「逆天」長高!

寶寶總是發燒?「罪魁禍首」可能是它!

覺得內容好看

點個「贊」「在看」↓↓

相關焦點

  • 有一種致命的粗心,叫「把直腸癌當痔瘡」,便血區別要搞清楚
    便血,是腸道「預警燈」 很多人看到自己便血了,就覺得是痔瘡,實際上,便血的原因可真不少。 ·非疾病性便血 有時候出現便血的現象,是因為食用了一些食物或者藥物,比如豬肝、動物血、補血的鐵劑、中草藥等,食用這些東西後可能會使得大便的顏色發生改變,這種情況並不是真的便血,停止食用後大便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 又有一例50歲女子把便血當痔瘡,最後被診直腸癌,兩者便血有區別
    最近又有一例42歲的女子,把便血當作是痔瘡,一直沒有進行治療,3年後被診斷為直腸癌。42歲的張女士身體一直都很好,但是一年前開始出現大便帶血,她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便一直以為是普通的痔瘡,就沒有去醫院進行正規診斷治療,可是上個月中旬,一直認為的「痔瘡」突然發生了變化——便血的顏色開始加深量加大,而且經常腹瀉。於是張女士就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直腸癌。
  • 便血就是痔瘡?不懂這些,恐會患癌!
    問診過程中,經常聽到痔友說:「本以為痔瘡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忍忍就過去了。」但往往抱著這種想法的痔友,最後都被便後那一大灘血跡所震驚,他們難以想像排便竟然會引起「血崩」!許多人這時就無比驚慌,甚至在搞不清楚病因的情況下,就急病亂投醫。且不說效果怎麼樣,但大家至少得先弄清楚自己的病因。
  • 白領中度貧血險些暈倒 「罪魁禍首」竟是痔瘡
    姚露露 攝中新網寧波2月23日電(記者 李佳贇 通訊員 姚露露)如今,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痔瘡已成為不少現代人的「難言之痛」。雖然「十人九痔」,但小小的痔瘡也是不容忽視的「殺手」,浙江寧波一男子就因長期痔瘡出血,患上中度貧血,在廁所內險些暈倒。寧波的徐先生(化姓)長期患有痔瘡,但即便排便出血,他也從未重視。
  • 痔瘡便血怎麼辦?要一步步這樣處理
    痔瘡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肛門病了,而便血又可以說是痔瘡最為常見的症狀。一般來說,便血都是內痔引起的,出現便血症狀後很多患者就害怕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擔心,明顯影響生活質量。那麼,如果痔瘡出現便血症狀怎麼辦?
  • 得了痔瘡便血怎麼緩解?大便帶血用什麼藥?百科解答!
    得了內痔瘡便血怎麼治?引起痔瘡便血的原因是什麼,很多人都會出現突然便血的情況,那麼痔瘡導致便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便血和生活上的一些方式有什麼直接關係,平時該如何避免痔瘡發生在自己身上呢,最後就是大家最想知道的痔瘡便血的問題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下面那我麼你來一一分析:痔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得了痔瘡導致出血的原因是排便時糞便擦破隆起的曲張痔靜脈和排便時用力,使血管內壓力增高、痔靜脈破裂而引起,從專業的醫學角度分析導致靜脈破裂的原因可以分為下面四點。
  • 大便出血別忽視,這3種情況都會引起便血,第3種需引起重視
    大便雖然氣味和形態會引起人的不適,但是每次的大便特徵都會有區別,觀察大便的性狀能夠直觀的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在生活中,有的人在大便的時候,發現有便血現象,這些血顯然就是自己身體內的,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那麼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大便出血別忽視,這3種情況都會引起便血,第3種需引起重視。
  • 痔瘡會自愈嗎?長期不治有什麼危害呢?
    痔瘡在肛腸科中的發病率極高,據不完全統計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有過痔瘡病史,而且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對於痔瘡,不能草草的自行使用痔瘡栓了事,需要進行常規的治療,甚至是手術切除。 臨床上將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而這些痔的形成大多與不良的排便習慣、飲食不健康、久站久立等因素有關。
  • 排便總是很困難,痔瘡便血疼痛該怎樣緩解?4個妙招助你擺脫疼痛
    相信有痔瘡的朋友們都能夠體會到排便時「困難重重」,雖說排便本應該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了,但是經歷過排便不暢的人,都會了解那種痛苦,所以,咱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關於痔瘡那些事兒。首先咱們就先來看看痔瘡是怎麼回事?
  • 39歲白領,便血一年當痔瘡,拖成晚期結腸癌
    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見痔瘡在人群中很常見,痔瘡約佔所有肛腸疾病的87%。 便血、排便困難、排便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 很多人發現便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痔瘡,尤其是年輕的小夥,他們總以為癌症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輕人怎麼會得癌呢?
  • 後「股」之憂別把直腸癌當痔瘡
    核心提示: 前桌球男單冠軍莊則棟近日因直腸癌在北京病逝,腫瘤有兩年時間曾被當成痔瘡治療,最近,喬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她便血已經有兩年時間,當成痔瘡治療,一直不見好。  如何區別直腸癌與痔瘡  直腸癌最初的症狀是便血,便血是臨床上一個複雜的疾病症狀,它源於多種疾病。痔瘡的便血顏色鮮紅,有帶血(手紙染血、糞便外周附著鮮血)、滴血(血液點滴而下)或射血(血液射出)幾種症狀:而直腸癌所致便血,其血色暗紅、紫紅或伴有黏液,很少有滴血、射血症狀,且血量較痔瘡為多。
  • 痔瘡便血了怎麼辦?牢記這3點,讓痔瘡恢復得更快
    痔瘡是常見的肛腸類疾病,可以分為外痔、內痔以及混合痔三種,這三種痔瘡都會引起大便出血情況。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以弄點甘伯冰幨抑菌凝膠,然後配合坐浴,這樣更好的消除痔瘡。 日常痔瘡的主要症狀是大便出血、疼痛、肛門有異物脫出。
  • 痔瘡便血咋辦?這裡有無需手術自愈痔瘡的方法,有痔青年學起來!
    都說十人九痔,痔瘡這個問題已經普遍存在於人們之中,得了痔瘡的人因患處疼痛、有時候還會發癢紅腫,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痔瘡這個局部問題給眾多人帶來難言之隱。痔瘡是怎麼回事呢?從外觀來講,它就像肛門處多長出的一小塊肉,這通常是外痔,內痔則在體內。
  • 出現便血,還認為是痔瘡?不要忽視,定期體檢,不然你或有大麻煩
    現在久坐的人越來越多,辦公的職員,為了能在下班前按時完成任務,上班時間分秒必爭,於是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已經成為了不少公司的常態,於是很多人都患有痔瘡,或多或少會存在便血的問題。便血都是痔瘡導致的嗎?其實不然,直腸癌同樣會有便血的表現。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便血、大便次數增多,肛門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很多人覺得這種病要不了命,而且隱私部位,往往自行處理,隨便吃點藥了事。殊不知,這些症狀並不是痔瘡獨有,直腸癌同樣有類似的症狀!前不久,就有這樣一個新聞:23歲男子長期便血,由於症狀單一,以為是痔瘡犯了,年輕的他沒把這太當回事。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擁有眾多人口的中國隨著這些年經濟的快速增長,結腸癌患者人數也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已進入結直腸癌高發地區的行列,城市的大腸癌的發病率第2-3位,有望取代肺癌而成為新的癌症之王!此外,結直腸癌的年輕化趨勢也很突出,40歲以下的年輕人患結直腸癌的比例約佔結直腸癌總人數的20%,而且又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視!
  • 痔瘡便血了怎麼辦?牢記這3點,讓病情恢復得更快
    大部分人在痔瘡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便血嚴重時容易導致體內鐵元素流失,長時間下去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痔瘡患者如果已經出現了便血,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調節,注意多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防止便血症狀越發嚴重的對健康造成威脅。
  • 被痔瘡耽誤的腸癌!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被痔瘡耽誤的腸癌女性患者,65歲,長期便血,一直認為是痔瘡,半年前加重,一個月前開始出現腹痛。一直自用痔瘡栓治療,及時便血加重半年也未重視,腹痛一個月,實在難以忍受才來就醫!病理結果未出,如圖,看到腸腔裡那菜花一樣的照片,99%是癌了。臨床上,腸癌被誤認為是痔瘡的病例很常見。
  • 疼痛性便血與無痛性便血的區別有哪些?
    首先長期便血會使患者出現貧血的症狀,其次出現便血可能是身體患上某些肛腸疾病的預兆,這些疾病中不乏腸惡變等惡性疾病。大家對待便血必須提高警惕,不能以有痛和無痛來判斷其對身體的危害。 無疼性便血常見於這些疾病 1、內痔
  • 痔瘡會不會癌變?需不需要把痔瘡割掉?很多人都做錯了
    從本質上來說,痔瘡與下肢靜脈曲張是同樣一類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直腸末端的靜脈血流不暢,導致靜脈曲張,淤血,腫起來一個或者多個「小肉球」。這些小肉球發生在直腸裡面,就是內痔,發生在肛門口就是外痔。內痔和外痔同時存在,那就是混合痔。也就是說,痔瘡是擴張的靜脈團塊,不會導致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