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泰勒可以說是20世紀最傳奇的好萊塢明星之一,她不僅是偉大的演員,更擁有傳奇且戲劇化的一生,8段婚姻精彩得能拍好幾季的連續劇
在泰勒7任丈夫當中,最具有戲劇性的莫過於她與同為演員的理察·伯頓的十餘年相愛相殺,見證他們愛情的不僅有以《埃及豔后》為代表的11部電影作品,更有多件璀璨的珠寶
其中就包括了價值連城的「伊莉莎白·泰勒鑽」以及「泰勒-伯頓鑽」兩顆世界名鑽級別的鑽石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顆名鑽背後的故事
泰勒與伯頓結緣於1961年拍攝的電影《埃及豔后》,當時29歲的泰勒正處於與第四任丈夫埃迪·費希爾的婚姻中,36歲的伯頓也有妻有女,但兩人還是燃起了熊熊愛火
兩人的愛情來得轟轟烈烈,並在1964年正式成婚,1974年第一次離婚;1975年復婚,1976年最終第二次分道揚鑣,被媒體形容為「世紀婚姻」
伯頓曾一度成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演員之一,而泰勒又是眾所周知的珠寶狂熱愛好者,為了獲得愛人的歡心,伯頓不惜重本購置珠寶就相當順理成章了
1968年,伯頓在紐約的拍賣會上購買了一顆33.19克拉的鑽石。它原本屬於德國工業世家克虜伯家族,又稱Krupp Diamond,被認為是最純淨的IIa型鑽石
因此,這枚鑽石在60年代就拍出了30.7萬美元的高價
泰勒顯然對這樣的禮物愛不釋手,她將鑽石鑲嵌在了戒指上,並被當做是最心愛的珠寶之一,多次在影視作品和公開作品中佩戴
2011年,在泰勒死後,按照她的遺願,大量屬於她的珠寶被拍賣用作慈善用途。這顆她戴了大半輩子的鑽石被命名為「伊莉莎白·泰勒鑽」,並在同年佳士得賣出了881.85萬美元的高價,創下了無色鑽石每克拉單價最高的紀錄
1969年,伯頓又買下了另一顆驚人的鑽石,重量接近70克拉的「泰勒-伯頓鑽」
「泰勒-伯頓鑽」的原石在1966年在南非被發掘,由珠寶商哈裡·溫斯頓將其切成69.42克拉的梨形鑽,並於1969年10月進行公開拍賣
經過了多輪瘋狂的競拍,鑽石的價格被推高到100萬美元以上,哈裡·溫斯頓、汶萊蘇丹和希臘船王亞裡斯多德·奧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都陸續退出了戰鬥,最後鑽石以105萬美元被卡地亞的代表競得,並將鑽石命名為「卡地亞鑽石」
僅以5萬美元差價敗下陣來的伯頓不服,當時就打電話讓律師弗洛斯無論如何都要從卡地亞手上把這顆鑽石買下來,最終伯頓出價110萬美元,將這個鑽石奪到了手中,條件是必須鑽石先在卡地亞位於紐約和芝加哥的門店進行展示
在日記中,伯頓寫道:這顆鑽石無比奪目,應該讓世界上最可愛的女人佩戴。這也是他瘋狂想要拿下它的原因
這顆鑽石後續被命名為「泰勒-伯頓鑽」,並在隨後吸引了大量的吃瓜群眾圍觀
鑽石的原石鑲嵌是一枚戒指,後來泰勒覺得鑽石太大手抬不起來,最終還是將鑽石鑲嵌在了卡地亞項鍊上
項鍊造型優美,還恰好可以遮擋泰勒此前因治療肺炎緊急切開氣管留下的手術疤痕
泰勒曾在摩納哥王妃格蕾絲的40歲壽宴以及1970年的奧斯卡頒獎禮等場合佩戴過這條項鍊
1976年,在第二次離婚後,泰勒和伯頓的愛情走向了Bad Ending,泰勒雖然繼續擁有這顆鑽石,但卻逐漸萌生了變賣的想法
1978年,在出賣前夕,泰勒將項鍊借給好友摩納哥王妃格蕾絲佩戴,這也是泰勒-伯頓鑽最後一次被公開佩戴
1979年,泰勒下定決心將鑽石賣給了紐約珠寶商亨利·蘭伯特,外界預計賣價在300-500萬美元之間,並用部分的錢在波札那建了家兒童醫院
波札那正是泰勒和伯頓第二次結婚的地方,算是以此為兩人愛情畫上了句號
徹底分手後兩人都各有嫁娶,本應是一別兩寬。但也有傳言稱,伯頓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對泰勒念念不忘
伯頓於1984年去世,泰勒則逝於2011年,兩人當年轟轟烈烈的愛情早成往事,唯有「伊莉莎白·泰勒鑽」以及「泰勒-伯頓鑽」兩顆世界名鑽的光芒仍為世人所銘記
聽說真愛 都會點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