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知之。生存的經驗和智慧,也全靠閱讀和實踐才能獲得。與人相處,就有許多講究和規矩,大家也需要儘量掌握。這裡提及3個生活細節,涉及別人的隱私問題,倘若大家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讓自己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一、見人背語,勿傾耳竊聽
見到別人說悄悄話,不要側耳偷聽。如果不小心撞見別人說悄悄話,一定要大尺度迴避。這是對別人隱私的尊重,別人會心存感激的。倘若此時側耳傾聽,那就糟糕了。一來在說話的人會對你反感,認為你時時處處在偷窺他的隱私。二來這些話傳到你的耳朵裡,有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這些話與你相關,你聽到了也是自尋煩惱,倒不如聽不到耳根清淨,心裡平靜。如果這些話與別人相關,日後擴散開來,那別人就會第一個懷疑是你在搬弄是非。所以,偷聽別人背地裡說話,最小雞肚腸,最小家子氣,最愚蠢。要想做光明磊落之人,對此,一定要摒棄。
二、入人私室,勿側目旁觀
進入別人的房間,不要到處亂看。誰的地盤誰做主,這似乎是人的天性。我曾經觀察,不到一歲的小孩,對自己的家,對自己的家人,對家裡的物品,特別是對自己的玩具,就會有一種擁有感。如果陌生人來到家裡,特別是陌生的小孩動用他的玩具,那他一定是非常在意,非常不樂意,通常是要用哇哇大哭以示抗議的。成年人對此表現得不太明顯,但潛意識也許更強烈。可以說,在別人的房間內東張西望,其實是對別人隱私的一種侵犯。一個人做出這樣的舉動,引起別人的反感也算咎由自取了。
三、到人案頭,勿信手亂翻
在別人書桌上,不要隨手亂翻。能接近別人的書桌,證明彼此關係不錯,走得很近。這個時候,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不輕易翻動別人的物品和書籍,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也是一種自尊自重。特別是職場中和朋友間,不要大大咧咧一屁股坐在人家的書桌前,東瞅瞅西看看,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刺蝟理論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在這裡也很適用。人與人之間可以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如果不注意細節,過於隨意,很可能造成彼此誤會,彼此猜疑,彼此傷害。
總之,每個人都有隱私,每個人的隱私都需要被尊重,被保護。與人交往,如果能關注細節,切實做到「見人背語,勿傾耳竊聽;入人私室,勿側目旁觀;到人案頭,勿信手亂翻」,你為人處事就會很有修養,你就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取得別人的信任。反之,你就會不受歡迎,漸漸失去朋友,最終成為人人討厭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