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雄本色》起航,吳宇森的內心獨白:我失去的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1986年,鬱郁不得志的吳宇森,在好友徐克的支持下,開始籌拍《英雄本色》。
當時的吳宇森,被新藝城電影公司雪藏了三年,三年裡沒有任何作品,整個人也萎靡不振,職業生涯陷入低谷。
此次雖然有機會執導自己擅長的暴力美學題材,但整部電影的預算是非常有限。
預定的三位主演狄龍、鄭浩南、張國榮。當時的狄龍已經度過了最輝煌的演藝生涯,淪為過氣打星,所以不計較低片酬,接下了這部戲。張國榮,當時在音樂界可謂天皇巨星,此次在徐克的邀請下,頂著經紀團隊的反對,決定參演,正式進入影視行業,可以說是電影行業的菜鳥級別。小馬哥的候選人鄭浩南,則是直接以檔期原因推掉了演出。
此時一籌莫展的吳宇森,在副導演王晶的推薦下,決定讓周潤發來頂替鄭浩南,客串小馬哥。
二、周潤發偶遇小馬哥,迎來人生反轉!
當時的周潤發,在影壇的發展並不順利,小熒幕的成功並沒有帶動電影的票房,反而背上了「票房毒藥」的名號,因為他拍一部賠一部,所以周潤發很少接到電影出演,因為很多人都怕他影響票房。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巨星的發哥檔期這麼空,甚至連一個配角都跑來出演還那麼拼。
在聽到周潤發參演後,甚至出現了張國榮經紀團隊拒絕讓張國榮繼續出演的新聞,可見當時的發哥境遇。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落到了周潤發的頭上。周潤發對這個角色十分珍惜,他刻苦研習劇本雕刻人物,每天都在片場時刻準備著,最後吳宇森導演看到周潤發越來越出色的演出,一直給他加戲,直接加成了三大主演之一。
背後的原因,不為外人所知就是,張國榮的檔期很緊張,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給吳宇森來拍戲,而周潤發一開始只是客串,按天結算片酬,成本非常低,後來戲份越來越多以後,直接成了主演,當時的發哥能有戲演就很開心,直接跟吳宇森導演說,不要片酬,免費出演。
節衣縮食的吳宇森,遇到不要錢的周潤發,那真是一拍即合,於是不斷的給周潤發加戲,以便將來剪輯的時候多一些素材。
給發哥加戲到什麼程度?甚至在劇中還給發哥安排了一位發嫂,只不過後來剪輯的時候,發現實在是加戲加的跑題,才被剪掉了。
就這樣,失意三年的吳宇森,遇到票房毒藥周潤發,反而碰撞出了香港電影最燦爛的火花!
上映前夕已經製作印刷好的海報也重新排版發布,周潤發直接放到了中間的位置。
影片上映後,連續打破香港電影各種票房記錄,以3600萬港幣成為新的票房冠軍。
三、「票房毒藥」周潤發,便裝出席金像獎
人生往往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反之當噩運走到了盡頭,好運就會接踵而至。
1987年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已經連續三屆落榜的周潤發心灰意冷。
由於發哥認為自己只是客串參演,主角應該是扮演大哥的狄龍,因此雖然入圍了最佳男主角,但是他覺得自己並不會獲獎,加上當天還在澳門拍戲,於是決定不參加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典禮,更何況自己演一部賠一部的名聲,連續三次落選也無顏出席頒獎典禮。
但是,在頒獎典禮開始前的兩個小時,周潤發接到電話,說今天晚上你可能獲獎,必須得到場。周潤發說大哥開什麼玩笑,我一個客串參演,選什麼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幾乎認為這通電話,不過是想讓他去參加金像獎,並沒有太當真。
但發哥的人品眾所周知,既然人家專門邀請,也不能不去,於是將信將疑的趕往金像獎的頒獎典禮。
本以為自己是去露個臉捧個場,於是連衣服都沒換,估計是擔心自己換成禮服,更加尷尬;不換衣服,反而給自己留個臺階!
但是人生就是這麼戲劇化!
在聽到主持人宣布最佳男主角是周潤發時,他第一時間掩面而泣,那一刻多少悲歡離合都在那一雙手背後的眼眶裡,領獎後,發哥發表了當時經典的獲獎感言:
我等了三屆,為何在我沒有心理準備,穿的最隨便的時候才得到這個獎。
四、三度折桂金像獎,發哥迎來開掛人生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從這次獲獎開始,發哥開始了他的開掛人生。連續主演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阿郎的故事》、《賭神》系列,不僅連續獲得三次香港金像獎,所參演的影片在票房收入上都是非常高,從此奠定了發哥在香港電影行業的至尊地位。相信伺候,發哥再也不會擔心有人用槍頂著,讓他演電影了!
周潤發本著客串的態度去參演,反而能夠放鬆的演繹小馬哥的角色,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後,終於在這個角色上,爆發出驚人的演技。無論是叼著牙籤還是用美金點菸,都成為港片最經典的形象。
五、歌壇巨星張國榮,力排眾議出演《英雄本色》
當時的張國榮,在亞洲音樂領域是天皇巨星的存在,唱片張張賣到爆。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徐克認識,兩者達成合作的意向。
恰好徐克支持吳宇森拍攝《英雄本色》,為了強化演員陣容,就邀請了人氣爆棚的張國榮參演,名氣大片酬低,形象吻合,是三弟的上佳人選。
對於張國榮的經紀團隊來講,如日中天的歌壇巨星,即便入局電影行業,也應該選擇大導演大明星的陣容。《英雄本色》在當時,非常不被看好。三年沒片拍的落寞導演,過氣的功夫打星狄龍,票房毒藥周潤發,和並不充足的電影預算,無論如何,也不是張國榮的首選!
可以說張國榮以三弟身份參演,完全是幫吳宇森的忙,也給徐克一個面子。
影片上映後,票房大賣,但三弟這個角色非常不討喜,為了彌補張國榮,徐克專門為張國榮量身打造了《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影片橫掃東南亞票房,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由此,才有了後來的《霸王別姬》。陳凱歌執導的這部影片,獲得當年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張國榮,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並得到擔任國際影壇評委的機會。從此張國榮成為一位在國際影壇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香港天皇巨星!
可以說,張國榮在國際影壇的地位,正是從這部《英雄本色》開始,他放棄了高片酬,選擇了幫吳宇森和徐克一個忙,結果相互成全,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