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四海》:沒有周潤發、張國榮,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就沒內核?

2020-08-09 影視劇材優選

吳宇森導演的《縱橫四海》,由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主演,豆瓣8.8分,描繪三個國際大盜的情義世界。

本片集武俠動作、喜劇、愛情、強盜片多種類型於一身,在偷盜藝術品的主線中插入詼諧幽默的臺詞,及激烈的槍戰,同時放入感情線,令觀眾好奇,鍾楚紅在片中究竟會鍾情周潤發,還是張國榮?

本文將從敘事方式、場面調度、吳宇森式暴力美學來解析,看《縱橫四海》是如何在多類型雜糅的情況下成為經典,又是如何安排人物的三角關係,而不落俗套地展現情義與俠義的&34;世界。

新好萊塢與港片結合:8片段式結構碎而不散

80、90年香港電影處於黃金時期,眾多導演受新好萊塢藝術特徵的影響,不再將單一類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貫穿全片,而將類型僅作為一種元素,進行多類型融合。

吳宇森導演雖採用新好萊塢類型模式,但在敘事上卻不同於古典主義電影——開端、發展、衝突、結尾的線性結構,而是延續港片的片段式結構,即故事一段一段分開進行。段落間基本互不幹擾,聯繫並不緊密,無法將衝突累積推向高潮,因此這樣的電影中沒有情緒上的高潮,無非是最後一戰激烈程度加碼,提升感官刺激。

情節可大致分為單獨的8段——偷盜莫迪利亞尼的畫作《珍妮·赫伯特尼的畫像》;三人背景關係、慶紅豆生日;古堡偷盜特魯伊貝爾的畫作《赫林之女僕》;被追殺、槍戰;三人重逢之舞;再偷《赫林之女僕》;最後的槍戰;大團圓

其中3段偷盜為對應情境,使段落之間碎而不散;2段為動作戲,槍戰為主,也是吳宇森一貫的暴力美學;剩下3段是三人情感的變化。從整體上看分布較平均,為了在類型融合的情況下,不顯雜亂地揭示&34;之主題,吳宇森巧妙運用了色彩、構圖與鏡頭角度、對空間的調度等手法。

簡單的一個畫面中暗含許多細節,一眼望去,最先能看到的是亮紅色,彰顯了三人的張揚、瀟灑與自信,開著一輛如此引人耳目的敞篷車偷名畫,氣場與一般竊賊截然不同。對應了前面&34;的器宇不凡。

三角構圖也剛好揭示了三人的情感關係,缽仔糕與紅豆在前排,這時他們還在一起。阿佔獨自在後面。

進入古堡偷畫的一場戲十分精彩,首先它是一個對稱構圖,以較高的視角俯拍空間,有著建立場景的作用。前景的暖黃燭光佔據了兩側視野,藍色且霧氣瀰漫的前方,則暗示危機四伏,背景中一絲黃光照亮了他們即將偷取的名畫。

整個場景使用黃藍撞色,製造神秘感,黃色、藍色、再到黃色,製造向中心延伸的層次感,觀眾的注意點也和人物一樣,聚焦在正前方。

偷畫過程中,除了缽仔糕與阿佔高難度的懸掛動作,鏡頭也在製造驚險的視覺效果,如這個畫面,位於天花板的俯視鏡頭,是一個遠離地面的危險視角,也可看前景的缽仔糕與背景的阿佔,兩人身形大小之差距,判斷離地面多麼高。而地面的紫光也加強了古堡神秘氛圍。

空間的獨特選擇,顯出吳宇森式暴力美學的特色,即他電影中的激烈、殘暴的槍戰,總是會發生在浪漫的戶外,或溫馨的封閉空間。

第一次槍戰,爆破場景中出現了大量氣球。為何真槍實彈的爆炸,卻搭配著童趣、浪漫的氣球?正是導演故意創造的違和感。氣球這種與槍戰完全不符的意象,削弱了慘烈、殘酷的氣息,從而形成一種優雅的暴力,可看作是一種緩衝,令觀眾不會感到可怕、恐懼。

同理,隨處是綠植的溫馨家中展開的終極一戰,也是為了削弱暴力的嚴重性,搭配撲克牌暗器、缽仔糕耍寶噴火等橋段,更增強了趣味和幽默。設計在封閉式的家中,代表著主場轉換了,這次缽仔糕與阿佔處於絕對優勢。站在觀眾角度上,正面對峙也比第一次的被動逃亡要看得過癮。

無法重現的黃金三人組:不落俗套的三角戀

無論從敘事結構、色彩、空間等場面調度上看,這部電影雖在水準之上,卻不是最出彩的。令它成為經典的,無疑是演員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這再也不可能重現的黃金三人組。&34;再俗套不過的設定,也能被這三位玩出新花樣。

三位隨意搭配都有火花,周潤發和鍾楚紅在《秋天的童話》上演了一段&34;般的愛情,鍾楚紅和張國榮在《日落巴黎》中飾演相見恨晚的一對情人,最經典的還是張國榮與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系列。

有趣的是這次三人行,卻未落俗套。兩個男人並未因愛上同一個女人而反目,缽仔糕最終沒有黯然離開,而是大團圓,竟然幫阿佔、紅豆照顧孩子。如此反操作,巧妙地避開了俗套的三角戀衝突點,比起講求獨佔的愛情,三人更偏向&34;

因此,鍾楚紅和誰在一起似乎都沒關係,導演的重點在於周潤發與張國榮這兩個男人,惺惺相惜、情深意重的關係。相較之下,鍾楚紅飾演的紅豆則變成陪襯,戲份不多,人物動機不夠鮮明,常常處於被動狀態下,形象的塑造也並沒有缽仔糕、阿佔來得豐滿。

缽仔糕這段臺詞,寫得可謂神來之筆,只用一段簡潔有力的比喻,成功塑造了一個自由灑脫的現代江湖俠客形象,也表達了他的愛情觀:

&34;&34;

缽仔糕大大咧咧,阿佔心思細膩,一個外放一個內斂,&34;不同卻完美契合。阿佔拔頭髮測高壓電、透過紅酒偵破紅外線,但最終被困密室,還需要亂用炸藥的缽仔糕解救。這樣的關係,正是吳宇森導演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等影片中極力描繪的&34;。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俠義與情義的終極幻境

&34;有人這樣總結過吳宇森電影的特色。筆者認為,槍戰、動作場面皆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商業外殼,探其電影主旨可發現,無論是《英雄本色》系列,還是《縱橫四海》,他真正追求的是一個俠義與情義的終極環境

明明不是武俠片,何來俠義?又為何是&34;而非真實理想

首先,讓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擁有地位的,正是武俠動作片,早在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掀起全球功夫熱之前,就有一些導演以武俠片的&34;形式出現在世界影壇。

80年代起,中國武俠片進入了現代階段,比起傳統武術的招式,電影中的動作更講求&34;,雖然形式改變了,但動作場面的美學與調度技巧仍沿用在槍戰、動作片中,吳宇森只不過將俠客手中的刀劍換成了槍械。

從《英雄本色》系列,到被好萊塢邀請執導《斷劍》、《變臉》、《碟中諜2》等動作大片,吳宇森的槍戰動作片,正是武俠動作片的&34;,他將東方的&34;,極盡優雅又&34;的特點,注入了西方商業電影中。

以這樣的眼光再次看向缽仔糕與阿佔,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卻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情義,不為錢財、女人所動搖,為了正義而展開追逐戰的樣子,是否很像傳統武俠片中替天行道的大俠?超越世俗的兄弟之情、行俠仗義的情操,足以稱得上俠義精神。

俠義精神在武俠片中,立足於江湖,受中國傳統儒道文化的影響,在一個道德本位的思想下,這樣的精神才自然成立。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城市代替了江湖,道德與情義都越發淡漠,人們之間越發難以建立如此堅固的情感,甚至會輕易因一點點利益衝突,而分崩離析。

可吳宇森的電影卻還執著著,在現代的社會背景中,試圖塑造一個仍有俠客存在的世界——俠義與情義主導的一方淨土。這便是吳宇森《縱橫四海》的主旨,甚至可以說是他的《英雄本色》等大部分作品的主旨

只是這樣的一方淨土,是否只存在於電影世界中?

用&34;來形容,一方面肯定吳宇森導演對俠義世界的嚮往與人文關懷,展現出了一種浪漫主義之幻;另外,是反觀現實之幻,今天我們會為缽仔糕與阿佔的故事深深感動,正是因為,這個時代極度缺乏那樣的情義與俠義。

相關焦點

  • 《縱橫四海》使吳宇森翻身,鍾楚紅退隱,周潤發敗給曾志偉
    1991年上映的《縱橫四海》可以說是70至90年代人的記憶,電影由張國榮、周潤發、鍾楚紅合作主演的一部冒險電影,可謂是大咖雲集。影片以三人做為偷天大盜一起偷畫為主線,三人之間的感情線為輔一同演繹這部俠盜愛戀故事。
  • 三人行 | 《縱橫四海》首映30周年
    《縱橫四海》由金公主和新裡程聯合出品,吳宇森編導,高志森、秦小珍協同編劇,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曾江、朱江主演。該片的拍攝和上映都處於港產片最鼎盛的時期,黃金時代的流光溢彩,天皇巨星的明星魅力,在這部電影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吳宇森電影有三大標籤——英雄主義、暴力美學、浪漫主義。
  • 吳宇森的經典暴力美學電影,如果只知《英雄本色》就太low了
    「暴力美學」原指起源於美國、在香港成熟(現在又有向美國轉移的態勢)的一種電影藝術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其特徵表現為:創作者往往運用後現代手法,要麼把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消解為無特定意義的遊戲、玩笑;要麼把它符號化,作為與影片內容緊密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的審美要素。而吳宇森作為暴力美學大師,其「英雄系列」影片更是代表了他獨特的審美風格。
  • 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之間的友情愛情親情,在電影中最打動人心
    一次,周潤發和張國榮找到吳宇森,對他說:「你不想把你的暴力美學電影放棄的話,你來導演,我倆主演,片酬可以不計。」吳宇森在短暫低谷後,三人又合作了吳宇森招牌式電影《縱橫四海》。當年,吳宇森因與徐克意見不合,離開了徐克電影工作室。執導了自己離開徐克後的第一部作品《喋血街頭》,卻遭遇了票房口碑雙撲街。由於影片過於悲傷,觀眾覺得看不到希望,認為吳宇森就是個抑鬱的人,這令吳宇森失落而沮喪。周潤發和張國榮,一直是吳宇森的好朋友,從《英雄本色》起,三人的合作就很愉快。
  • 周潤發、吳宇森在好萊塢的首次合作,暴力美學猶在,卻敗給了時代
    吳宇森、周潤發這對黃金搭檔,在港片銀幕之上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八十年代中後期的港片銀幕中,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風格,搭配上周潤發強悍的角色塑造能力,造就了《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辣手神探》等經典作品的誕生。而隨著這些電影作品的備受好評,吳、周二人也在90年代中期,相繼走入了好萊塢的大銀幕。
  • 暴力美學巔峰作《英雄本色》,看周潤發張國榮狄龍演繹的當年情
    吳宇森憑藉著「暴力美學」開始闖蕩好萊塢,周潤發的小馬哥一角風衣墨鏡牙籤的造型、楓林閣復仇的瀟灑利落成了令人百看不厭的經典,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溫馨中帶著感傷意蘊無窮。電影融合了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極易引發觀眾共情的情感元素,使觀眾在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中體味人生的百般況味、感受都市江湖的愛恨情仇。
  • 張國榮 周潤發 紅姑
    騰訊娛樂專稿(文/小梧)25年前的今日(1991年2月2日),吳宇森執導,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主演的《縱橫四海》在香港上映,
  • 吳宇森 | 浪漫式「暴力美學」
    吳宇森在這些年裡,動作片無疑是他最為亮眼的成就,他通過影片的創作形成了強烈的個人影片風格,他也因此而成為全世界知曉的華人導演,給全世界展現了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電影中的暴力元素。   他所導演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等動作片,都具有吳宇森式的電影風格,動作片把他對於英雄的刻畫,以及對於男性之間的情義和英雄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
  • 《縱橫四海》三十載
    三十年前的今天,《縱橫四海》在香港上映。
  • 以《英雄本色》為例,淺析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
    前些天又看了一遍由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主演的《英雄本色》,這部電影上映至今已經有34年了,如今看來,依舊經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宋子豪(狄龍飾)的兄弟情義,小馬哥(周潤髮飾)的瀟灑和骨氣,還有滿臉青春氣息的宋子傑(張國榮飾)。
  • 【最經典的俠盜電影《縱橫四海》】
    俠盜這個題材不是什麼新鮮故事,早在1991年就有一部《縱橫四海》和《俠盜聯盟》非常相似,所以上映之後不免會被拿來做對比,如果在品質上無法超越,那口碑上會非常吃虧。1991年上映的《縱橫四海》由吳宇森執導,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等巨星共同主演,於1991年9月13日上映在中國香港上映,最終該片以3339
  • 國小境看電影之《縱橫四海》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上輪投票得票率第二《縱橫四海》。為什麼不聊《霸王別姬》?太沉重,從《霸王別姬》到《春光乍洩》再到《異度空間》感覺一個連續性的脈絡就是「哥哥」選擇死亡的心路歷程。《縱橫四海》是他89年告別樂壇演唱會後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張國榮作品裡極少的風格輕鬆,喜劇收尾的作品。特此分享!導演吳宇森,香港電影導演裡的翹楚,暴力美學的代表人物。
  • 經典老電影《縱橫四海》
    《縱橫四海》於1991年上映時叫好又叫座,是神偷類型的經典電影。影片天馬行空,華光溢彩,不僅畫面具有強烈的觀賞性,故事述說更具有豐富的層次感。除了精彩的槍戰和對峙場面外,對男女感情的描寫也顯得很細膩。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的明星魅力在片中揮灑自如,讓人過目難忘。
  • 當年周潤發為了報恩,拍出這部港片,卻成就了香港電影最佳三人組
    吳宇森在《英雄本色》取得成功後,暴力美學就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吳宇森也是再接再厲,連續拍了很多部有關暴力美學的電影。吳宇森的暴力美學,特別是槍戰片的動作和是電影史上的經典。在《英雄本色》之後,吳宇森有了更多的投資商,也有著更大的施展空間去實現他暴力美學。
  • 風繼續吹,春夢了無痕,最浪漫的港片《縱橫四海》
    吳宇森拍這部片無疑是完美的,完美的畫面完美的結局,他們退隱江湖不理俗世歸於桃源,那個桃源是哪兒,在河畔江邊還是山腳湖岸,沒人知道,導演也沒說,只說是美國,不過一個捧腹結局吧,沒有那麼深的寓意,正如當初每一句臺詞,誰能說它真的是特殊。
  • 《縱橫四海》經典三人行,驚豔了歲月,溫柔了時光
    這句話再適合不過1991年上映的《縱橫四海》。主題曲《風繼續吹》雖然早在1983年同名專輯中發行,但本片中由張國榮再次唱響,成為樂壇不朽名曲,聽到這首歌也會想到這部電影。作為吳宇森遭遇上一年的《喋血街頭》的票房和口碑的雙撲街後的重振之作,這部凝聚吳式暴力美學、發哥別樣喜劇、張國榮天籟歌喉以及鍾楚紅美豔姿容的影片,讓吳也是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成為又一部華語top250經典影片之一。
  • 和吳宇森齊名的「暴力美學」導演去世,沒有他就沒有周潤發
    在那之後,另外一部《聖戰風雲》演員有李修賢和關之琳,以及美國演員彼得拉比斯,外景則遠赴波瀾拍攝,但反響並沒有前三部好。和麥嘉、徐克等人相比,林嶺東其實一直在給新藝城打工,到九十年代初新藝城解體,林嶺東又投靠到金公主,其實原本新藝城也隸屬金公主。
  • 關於江湖與英雄的青春記憶: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電影排行榜
    吳宇森是華語電影的標杆式的人物,華語電影暴力美學大師。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掀起的英雄片風潮,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 永遠都會記得少年時躲在家裡裡一群兄弟們喝酒吃肉看《英雄本色》錄像時的熱血澎湃,在那個年代,吳宇森的電影就是英雄主義的象徵!
  • 縱橫四海:張國榮周潤發鍾楚紅一舞成經典,如今徒留春夢了無痕
    這部《縱橫四海》前半段去往法國,有張有弛充滿曖昧。後半段回到香港,槍林彈雨詼諧幽默。縱橫四海影片故事並不複雜:砵仔糕(周潤發)、阿佔(張國榮)和紅豆(鍾楚紅)三人,在養父曾江培養下成為國際大盜,他們盜取名畫《赫林之女僕
  • 《英雄本色》起航:吳宇森、周潤發、張國榮的幕後人生
    此次雖然有機會執導自己擅長的暴力美學題材,但整部電影的預算是非常有限。預定的三位主演狄龍、鄭浩南、張國榮。當時的狄龍已經度過了最輝煌的演藝生涯,淪為過氣打星,所以不計較低片酬,接下了這部戲。當時的周潤發,在影壇的發展並不順利,小熒幕的成功並沒有帶動電影的票房,反而背上了「票房毒藥」的名號,因為他拍一部賠一部,所以周潤發很少接到電影出演,因為很多人都怕他影響票房。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巨星的發哥檔期這麼空,甚至連一個配角都跑來出演還那麼拼。在聽到周潤發參演後,甚至出現了張國榮經紀團隊拒絕讓張國榮繼續出演的新聞,可見當時的發哥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