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然成為大學生的標配,專家:沒必要!

2020-11-18 騰訊網

今天,我們來談談考研,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就業形勢嚴峻,大學扎堆,大學生扎堆,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真的太難了!

所以,考研成了我們這些普通人追逐夢想的首選之路。獲得更高的學歷,擁有更大的平臺,人生就有更多的可能,但是,考研也是真的很難。很多人盲目跟風,或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考研,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結果還是成了"線"下的炮灰,空留一身迷茫焦慮。

現實告訴我們,成功永遠都屬於少數人,精彩的部分,都叫做別人的故事。

很多人選擇考研,並不是真的想去考研。作為一名考研黨,規律的作息、繁雜的資料、高難的習題、以及,稀少的頭髮,每天的必經之"路"。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考研生活都那麼理想化。有一些同學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去玩手機,但過了一把手癮後,就後悔起來了,其實自己心裡也清楚,按照這樣玩手機的頻率,是沒有辦法好好學習的,可是,實在沒有勇氣拋棄手機。

雖然考研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是比較穩妥的選擇,但是最終成功的人,寥寥無幾,你要有目標,你才有動力。確定方向後,你還得全力以赴地付諸行動。可能,再稍微加點運氣和機遇,你才可以說,未來可期。在小編看來,考研並不是所有大學生的標配,只要對自己負責,並盡全力,才能問心無愧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規定,這類學生考研成功也不錄取,大學生應引以為戒
    隨著「本科生」數量的不斷增多,本科學歷的含金量減弱,很多本科生就業遇到瓶頸,同時很多企事業單位的用人標準也明顯提升,考研成了不少大學生的選擇。 2021年研究生考試初試環節已經結束,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共計有377萬人報考碩士研究生,比往年增加了數十萬人。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985、211,就算考研也沒辦法逆襲?
    某企業前人事經理直言,「離開招聘會後,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到桌子上,被清理了。」因為收到的簡歷多、時間緊,所以大企業篩選簡歷的時候,會把985大學生簡歷和非985大學生簡歷分開放。離開招聘會後,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到桌子上,被清理了。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首先,如果考研一戰失利,且是因為開始的比較晚、努力程度不夠、自控力差或考試時沒發揮會導致的失利,建議二戰。尤其是初試成績與目標分數差距不大的,更要二戰,因為你不能帶著10分或20分差距的遺憾度過餘生。但問題來了,如果二戰後,成績依然不理想,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真的是考研標配嗎?
    近些年,考研人數增長迅速,每年人數統計一出來都是歷史新高,考研競爭壓力大是每一個考研er都深有體會的。 似乎,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成了考研的「標配」? 相信有些同學們看到類似的事例,心裡就會忍不住犯嘀咕:我每天睡到自然醒,每天比別人少複習那麼多時間,是不是就上岸無望了?
  • 考研英語培訓機構班必要嗎不留遺憾_領先考研
    考研英語培訓機構班必要嗎不留遺憾,領先考研,如今,領先考研在考研培訓的教學研發體系、教學輔導規模、教學師資力量、教學方法與理念創新能力、教學師資梯隊建設以及培訓教學成果等方面均處於全國行業領先水平。
  • 這些考生「考研可加分」,想考研的同學可提早準備,別說沒提醒你
    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有一些考生是可以獲得加分的,那你知道有哪些考生「考研可加分」嗎?想要考研的同學看過來,可要提早做好準備了,別說沒提醒你哦。    第二類,退役大學生,參軍入伍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的夢想,這類大學生好處多多,除了在就業和創業上國家有一定幫扶政策外,如果在退役3年之內考研,初試可以加10分,同時還有針對這類大學生的專項招錄計劃。
  • 考研?大學生,你許下的願望實現了多少?
    大三剛剛開始的劉同學牽著男朋友的手笑盈盈地告訴記者,似乎現在「脫單」已經成為很多人入校就想著的小目標。她的男朋友姚同學卻認為自己剛進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劃,但有一顆想把生活越過越好的心。現在就差「脫單」沒有完成了,所以他想對大學生們喊話的是:「在大學期間,希望大家還是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別讓自己後悔!」
  • 大四直接考研還是工作後再考?前提是你要「認清」二者間的區別
    文/曉寧說教育根據研招網數據統計,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高達340萬人,同年高校研究生擴招了18.9萬人,而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的具體數據還沒統計出,不過據了解將會超過420萬。區別五:備考時面對的壓力基於第四點在職考研的考生在備考時的壓力會非常大,因為失敗的話也就說明自己的規劃白費了,但是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面對考研幾乎是沒有什麼壓力的,因為就算是不能上岸,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 如果你是這幾類大學生,我真心不建議你考研,很難堅持下去
    如今這個社會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的競爭力也在逐年下降。所以只要條件允許,不少大學畢業生都會選擇繼續考研。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找工作。
  • 二本學生成考研「主力軍」,上岸率卻極低?張雪峰道出其中答案
    因為在近幾年裡,選擇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所以考研已經成為熱度僅次於高考的關鍵考試,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報名考研的人數達到400多萬,比2020年增加了80多萬,報名的考生增幅這麼大,高校擴招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因此可以預見2021年的考研也是一場硬仗。
  • 考研超400萬人,高中大學7年研究生3年,十年寒窗的花費令人咋舌
    光陰似箭,轉眼間2020年已然走向尾聲,我們也即將迎來21屆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據數據顯示,此次研究生考試報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422萬,居歷史新高,相較去年的341萬,漲幅約達27%,由此可見,通過考研來提升學歷,獲取更優工作的契機,已然成為人們所普遍認可的一種途徑。
  • 這6類專業,不考研基本沒前途!需警惕!
    近幾年考研人數連年增加,2018年就有近250萬人報名考研,2019年報名人數290萬人,2020年報名人數341萬。有調查顯示,逃避就業、通過考研提升就業競爭力、所讀專業需要讀研等等成為大學生選擇考研的主要原因。
  • 我自己一個人去考研,是不是有點太慘了?
    學姐一早探訪發現,針對當前的防疫形勢,各考點均按照防疫規定進行嚴格管理,佩戴口罩、健康檢測和身份核驗成為赴考「標配」。學姐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奔赴考場的陪考人大於考生本身,大部分考研er有眾多的陪考大軍幫助其衣食住行,但是也有一些考生,獨自一人在寒風中等待考場開門。
  • 1月12日考研網看點:帶著五月天的倔強,迎接考研的第二人生!
    考研從來不是一個輕鬆的旅途,你忍受不了寂寞、扛不住壓力就不可能順利的度過考研黨眼中的末日。別妄想自己能僥倖的逃過這一劫,在該努力付出的時候偷懶,結果只會令你大失所望。即便這樣,還是有人選擇這條看似像末日一樣的道路,只因他們不畏懼困難,勇敢接受挑戰,沒人知道明天過後,是解答或解脫,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不後悔就好。
  • 985考研人數比二本多,「內卷」嚴重,考研成破解內卷最有效方法
    「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遍地是大學生時代的到來,本科生的含金量已經不高了,想憑藉本科生的身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成為低概率事件,考研成為提升學歷的主要方式。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在377萬考研大軍中,20%是985大學學生,這類高端大學生更多地選擇走考研這條路,這讓人想不明白為什麼。
  • 考研最後一天-給即將考研的你的一封信
    親愛的考研同學:大家努力了這麼久,明天就要上考場了。在臨近考研階段,大家都忙著踩點考場、準備考試用品,很難再有大段時間複習。那麼就趁著大家空檔的時間,小編以一個考過研學姐的身份,和大家聊聊。我剛讀大學時,曾經問過班主任「未來是讀研好,還是直接就業好?」。當時班主任反問我「你未來想要的是什麼,是就業還是做科研?」這個回答著實讓我陷入更深的糾結。
  • 十大考研沒出路的專業
    考研路漫漫,這條不歸路逼死多少英雄,如今就業難,社會高速發展,人才淘汰率高,選擇考研甚至是選擇繼續深造是許多人的不二之選,可是當你到達制高點,取得考研成功之後,才發現這專業沒有前途,你是不是奔潰了,覺得前途渺茫。小編今天就帶你來抓緊看看到底是哪些沒出路的十大考研專業。
  • 謹防熬夜成大學生新標配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藍皮書》發布報告顯示,當代大學生睡眠質量堪憂,「刷夜」現象普遍,重點大學和高年級學生熬夜現象更加嚴重。只有8.9%的大學生晚上10點前入睡,83.6%的大學生晚上11點後才睡覺,49.3%的大學生晚上11點至12點睡覺,34.3%的大學生晚上12點後才入睡。
  • 大學生太注重形象消費,沒必要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達到了1197元,其中,形象消費所佔比重最高(62%),其次是社交娛樂消費和學習消費。當生活費不夠用時,大學生會怎麼做?37%的大學生會選擇信用消費或分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