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欲」其實是一個在親密關係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無論大事小事一律管到底,甚至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必須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對方不能反抗,必須得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那今天呢,我就來給大家嘮嘮關於伴侶「控制欲強」的這個問題。
之前啊我也有很多諮詢者來找我,都是因為另一半控制欲太強而導致感情破裂,問我該怎麼辦。比如:
小A的女友分手時對小A說:你的控制欲太強了,不管我做什麼事情你都會挑剔我這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好。我肯定知道學習和上進是應該的,可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方式,什麼都要你來給我安排算什麼事?而且放假好不容易休息,還要完成你安排的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你尊重過我嗎?
小B的男友說:在你的眼裡我就沒有任何的優點,全是缺點,你讓我做什麼我都照做了,可是無論我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你的要求,不能讓你滿意,我所有的生活你都要知道,跟什麼人交朋友,不能跟誰交往,你都要管我真的太累了,受不了了。
小C的女友說:自從我們在一起後,我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朋友,他從來不讓我跟我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不準。還想了解我過去的所有的事情,只要看見我在跟別人聊天,就想方設法的看我在跟誰聊天,聊什麼,把我的一舉一動掌握的清清楚楚。我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玩偶,我真的受不了這樣,每天都很壓抑,很痛苦。
……
我記得之前一再反覆的跟大家強調的一個點就是,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肯定是雙方都感覺到舒適的,能夠得到彼此的尊重、理解,互相平等的,如果沒達到這些要求,分手就是必定的結果。而以上的這三個例子,都是一方特別想要控制住自己的另一半,他們覺得,只要戀人沒有在自己掌控範圍之內,沒有聽自己的話,就會產生不安感,甚至得出對方不愛ta的結論。但是我們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的人格,有誰願意被操控,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呢,於是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一段感情的破裂。
其實控制欲這個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我自己都有控制欲。比如說:不允許自己的另一半加其他異性的微信、不允許自己給ta發消息的時候不秒回、不允許他抽菸喝酒等等......可能大家會有疑問,這些怎麼能算的上是控制欲呢,我是為ta好呀。可事實上「我是為你好」這種想法就是一種潛在的控制欲。但重點是只要適度控制欲都不算什麼壞事,一旦控制欲過強,往往就會把這種行為傾向指向外部,對自己沒啥要求,卻對別人吹毛求疵使用雙重標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標dog」。
我既然給大家講到了,控制欲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點,那麼我們肯定得弄明白這個控制欲是從哪裡來的吧?不然一頭霧水,大家也弄不明白,怎麼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呢。其實,控制欲的問題還是得從我們的原生家庭說起。控制欲強的人的特點就是,渴望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控制自己的另一半,從而徹底在整個關係中佔據制高點。
控制欲強的人呢通常是在以前的原生家庭中,他沒有佔據制高點,相反地,他還老是被其他的親人所控制或者被曾經被嚴重傷害過。所以,在這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人,他們會在人際關係中試圖補償安全感,方式就是不斷的控制對方。而且他們頭腦中都會有一個自己可以操控的愛人的原型,他們會在人際關係中試圖補償安全感,方式就是不斷的控制對方。當他們長大之後,就會想這個幻想的「愛人原型」投射到真實的愛人的身上。於是本來是想操控一個幻想的人,結果卻變成了操控一個真實的人。
這樣說大家可能有點難懂,那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男朋友他心中幻想的最完美的對象是一個做事井井有條,有規則的姑娘。但是實際上的你是一個做事大大咧咧、隨性而為的人,那麼他可能就會強制要求你按部就班,制定計劃,而且如果你沒做好的話,他就會朝著你大發脾氣或者直接貶低你表達他對你的失望。因為你不符合他心中幻想的「愛人原型」,所以他只能通過改造你來達到他的幻想,但往往就在改造的過程中,就分手了,原因就不多說了吧,你願意別人來改造年,肯定不願意的。
看到這裡的時候,大家可能有同一個想法:控制欲強的人太可怕了,找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這樣的啊!但是我想在這裡給大家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控制者,我們都能夠一眼看出來的,還有一些是比較潛在的控制者,所以,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控制者的兩種類型。
l 強勢控制
強勢控制型其實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這類控制者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家長式作風」,一舉一動都散發著權威的味道,因為傳統的中國家庭就是父母大於天,絕對的權利擁有者。
所以這類型的控制者在親密關係中對另一半的控制欲也是相當強的,語氣中經常帶著「應該」、「必須」、「不許」「我不要你...,我要我覺得...」有點前段時間網上流行的黃教主(黃曉明)明言明語的風格。就算他們溫和的時候,也是像一個非常位高權重的人降低姿態來教導你的人。總之,這樣的另一半,會讓你在親密關係中感覺非常的壓抑、壓迫,整個人都被束縛住了,沒有絕對的自由。
但這種類型的控制者有一個優點就是,一般都把他們的「控制野心」寫在了臉上,非常好辨別,也很容易避開這類人。
l 軟性控制
軟性控制這類人相對於強勢控制者來說,就會難分辨很多,因為他們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強勢,甚至是有點軟弱。
他們的特點就是常常會用討好、低姿態或者哭哭啼啼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如果你沒有滿足或者達到他們的訴求。他們就會用眼淚、哭訴、求饒等方式來達到目的,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女朋友她發現你跟異性聯繫的時候,她不會採用非常強勢的方式阻止你跟異性的聯繫,她會用撒嬌、哭訴的方式來達到她的目的,這話方式就是軟性控制。
雖然相比強勢控制來說,軟性控制要好太多了,但是我們一定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不管是哪種方式的控制,它們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別人按照他的要求來做事。
所以控制欲強的朋友,在戀情中就會屢屢受挫,就像我們文章開頭說到的那三個例子。而控制者想要修復一段感情也是有點難度,因為往往是因為另一方而受不了所提出的分手,也就是說你的這種控制給對方帶來了一些痛苦,他們不願再次經歷,所以當控制者提出和好的要求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拒絕。但是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嗎?並不是。
我之前經常跟大家講說要想修復情感關係的第一步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就是建立舒適感。而且我們今天講的還是控制欲強的人如何修復感情,前任跟你分手嘛,肯定是跟你在一起已經極為不舒服了,受不了了,所以想和好那就更得給對方鋪設舒適感了。這就有人會問我了,老師,那要怎麼才能鋪設這個舒適感呢?很簡單,就是在和好的過程中,你通過對方的廢物測試就行了。如果你的前任,在你們分手後,對你很冷淡甚至是不理你,那麼就有可能是在對你進行廢物測試,要是能通過廢測,就會給你的修復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什麼是廢物測試?簡單來說,對方就是想通過一些試探,來驗證你們是不是還適合在一起。那麼接下來,我就分享幾個方法,來幫助大家更好的修復你們的感情。
1. 通過廢物測試
如果在和好的過程中,遇到方法發出的廢物測試怎麼辦呢?其實在廢物測試的階段,還要根據對方跟你的溝通態度還要分「主動廢物測試」和「被動廢物測試」。
l 主動廢物測試:如果對方在和你分手之後溝通的過程中有過激的言語,主動的情緒宣洩,那就說明ta是想用言語來試探你心中的真實想法。
剛分手時,有幾種比較常見的主動廢物測試:
「我對你沒感覺了」
錯誤示範:為什麼?你之前不是很愛我的嗎?你是不是有其他人了。
正確示範:我知道自己給你帶來了傷害,愛不愛我,是你的自由,我不會強求。
「你不要再纏著我了」
錯誤示範:我真的知道錯了,我一定會改的,求求你不要離開我(然後繼續糾纏)
正確示範:真的很抱歉,給你帶來了困擾,如果打擾到你,以後不會了。
如果說你在跟對方溝通的時候,對方給你的主動廢物測試特別的激烈,那就代表對方希望看到你的改變。所以,我們就要給對方一個認知,什麼認知呢?我愛你,我非常在乎你。
廢物測試的目的就是對方想測試你心中對ta的愛,所以你一定要給對方拋出去一個認知,「其實我是很愛你的很在乎你的」然後再根據對方的反應,來描述你之前傷害對方的行為或者是你當下的行為,為你的行為做一個合理化。
l 被動廢物測試:你給對方發信息,但是對方什麼都不回復,你打電話,對方也不接,這些行為表示他單方面不願意去跟你溝通。
被動廢物測試的特點就是,對方是處於一種迴避的狀態的,不想跟你交流,他們認為就是你帶給他們的這種負面情緒。因為對於你之前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ta有點死心了,覺得你改變不了,害怕你再次帶給ta傷害,所以他們會選擇迴避。
那麼遇到被動測試怎麼辦呢?
(1) 不要給對方你愛他的信號
主動廢測是對方想要從你這裡證明你還是愛ta的,但是被動廢測對方對你不予理睬,說明對方已經不信任你了,那麼這個時候你不能在表達你的愛意,需要先改變對方對你的負面印象,才能進行下一步。
(2) 重新建立親密關係中的舒適感
很多人在修復情感的過程中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重建舒適感就是低姿態對對方的迎合討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失敗的原因,你以為你在建立舒適感,實際上是把你的需求感暴露無遺,導致對方越來越反感你,所以,舒適感的建立是基於對方的需求之上的,而不是你的需求。
2. 消除負面印象
l 進行自我調整
如果你跟前任分手的原因是你控制欲太強,而對方實在是受不了了,那麼你就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對別人的控制其實是在傷害對方和傷害你們的感情來滿足你自己的需求。
那要怎麼自我調整呢?如果當你有強烈的控制欲產生時,你問問自己,比如說:你真正無法接受的是對方晚歸這件事,還是你沒有得到安全感而提出的要求?你是真的不能忍受對方任性的行為,還是擔心對方會給你造成麻煩?當你為對方制定各種規則的時候,是為了對方的快樂,還是為了滿足你自己?
當你意識到這些是你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就應該轉變思路,學會自我滿足,只有這樣,才不會去控制別人而達到自己的安全感。
l 自制力的保持
要情感修復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自制力,因為我們知道控制欲強的人,往往自制力是非常差的。所以這個時候,不管對方對你是一種怎樣的態度,你都不要衝動,如果你再次展示出你的控制欲的話,對對方就是二次傷害。
你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學會放鬆,不要事事再想著讓自己滿意,當你極大程度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對方會從你的改變中感覺到,從而對你的態度也會緩和。
3. 建立邊界
親密關係中的控制者往往缺乏「邊界感意識」,每個人都是完整的獨立的人,就算你們關係再好,也不能夠合二為一。我們要明白什麼是該參與的,什麼是不該參與的。
控制者會無限的去參與對方的生活,甚至是以控制的方式幹涉,正是因為在這種過多的控制和幹涉,沒有任何邊界的相處,只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不被信任,不被肯定,也阻礙了對方的絕對自由。
我們說一段好的關係是:雖然我們在一起了,但我還是我,你也還是你。你永遠不能干涉他人的生活,所以建立邊界感,把自由還給對方,是修復感情的重要一步。
就算在炙熱的愛也不能失去理智和自我,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我是為你好」,可再多的「為你好」,也比不上你清醒而獨立的「為自己好」。面對過度的控制,你有權利說你做不到;也請控制者收起你的控制,自己滿足自己。
如果控制者一直想要通過控制獲得愛的話,就像手中握不住的沙,握得越緊,就流的越快。只有自由和空間,才會讓對方留在你身邊。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