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寶寶撞到頭,父母第一時間應該觀察會不會是腦震蕩

2021-01-18 豆寶說育兒

琪琪迷迷糊糊聽到兒子哭的聲音,起床一看,兒子掉床了。琪琪有點哭笑不得,本來是哄兒子午休的,誰知自己先睡著了。琪琪慶幸孩子掉到床下的時候只是胳膊蹭破一點皮,如果磕到兒子的頭部,琪琪肯定要自責不已了。小孩子的囟門還沒有閉合,如果不小心撞到頭,撞出腦震蕩怎麼辦?

對於學步期的寶寶來說,很容易因為肢體不協調的原因而摔倒磕傷頭部,頭部受創嚴重會導致腦震蕩,需要及時就醫。因此父母發現寶寶撞到頭的時候,應該學會分辨寶寶有沒有可能是腦震蕩的情況。

腦震蕩的信號

1歲之前的寶寶

寶寶撞到頭的時候,如果出現囟門凸起的情況,家長就要注意了,寶寶可能是顱骨受到損傷;寶寶撞到頭後有嘔吐的症狀,餵奶的時候會有抗拒心理;發現寶寶撞到頭後精神變得有些萎靡,有昏睡現象,家長最好去醫院就診,可能是腦震蕩了。

1歲之後的寶寶

寶寶在1歲之後撞到頭部,可能會出現視覺和嗅覺上的障礙,寶寶會有頭暈眼花的症狀,走路變得不穩定,寶寶的意識有些渙散,語言表達能力有些下降;觀察寶寶兩隻眼睛的瞳孔大小,可能有不一致的情況;噁心、嘔吐的情形也比較嚴重,這種情況可能就是腦震蕩。

父母第一時間怎麼做

1、觀察寶寶的情緒

當發現寶寶撞到頭部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就要去看寶寶的情緒,如果發現寶寶哭鬧的厲害,家長可以放心,這是寶寶感受到疼痛後的正常反應;如果發現寶寶的精神有些不足,頭部被撞後昏昏欲睡,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2、觀察被撞部位

發現寶寶被撞的頭部有出血症狀,家長需要立馬給傷口消毒;如果發現被撞部位青紫或者囟門有鼓包的情況,家長最好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撞到頭部之後最好不要讓孩子進食。

寶寶在學步期的好奇心很強,喜歡四處活動,為了避免摔到寶寶的頭部,家長最好在床上安裝護欄、床周圍鋪上地毯,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浴室鋪上防滑墊也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寶寶磕到頭後,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家長要及時送醫院,不可大意
    連續兩天媽媽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趕緊把聰聰送往了醫院,沒想到檢查出是輕微腦震蕩。寶寶活潑愛動,平時磕著碰著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正因為他們年齡較小,顱骨發育還不完善,所以非常容易因為撞擊造成傷害。有時因為小小的磕碰甚至會造成腦震蕩,甚至有短暫性的腦功能障礙,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不利。
  • 寶寶只是摔下了床,怎麼就腦震蕩了?!
    醫生評估後,說孩子這屬於輕-中度腦震蕩的反應,CT檢查顯示輕度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大部分情況在3個月內會好轉,所以目前只需要進行保守的觀察治療,觀察期間主要是注意休息、避免再次撞到腦部。說到後面半段語言,這位媽媽都哭了,說,怎麼辦啊!從來沒想到摔下床會這麼嚴重,腦震蕩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嗎?
  • 不小心寶貝摔倒,撞到頭怎麼辦?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80%以上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或因翻身掉下床撞到頭,或因學步行走不穩摔跤撞到頭,當寶寶撞到頭是,父母往往是非常擔心
  • 寶寶嗑到頭後,如果出現這五種「異常」,沒流血也要趕快送去醫院
    孩子磕到頭後,父母的疏忽毀了孩子一輩子自打有孩子起,媽媽就給我講過孩子摔跤之後千萬不能大意,原來,小姨小時候特別好動,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大家夏天都上天台乘涼,可好動的小姨腳一滑從天台上一下子摔到了樓梯上,頭磕到了樓梯的臺階上。
  • 95%的孩子會發生的墜床、頭外傷,家長必需了解這些
    在寶寶的成長階段,磕磕碰碰是難免的,大多數情況下的摔傷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在摔傷中,最讓父母揪心和擔憂的情況,莫過於孩子摔到頭,例如從床上摔下,被硬物撞傷頭等。
  • 孩子跌倒撞到頭,要不要馬上去醫院?3個問題告訴你答案
    前幾天和閨蜜聊天,她憂心忡忡地和我說,晚上睡覺的時候,4個月大的寶寶從床上摔下去了,疼得哇哇大哭。她好擔心,寶寶會不會因此得腦震蕩什麼的。我問了她3個問題,她都回答我「沒有」。我就勸她別擔心了,寶寶肯定沒什麼事兒。那麼問題來了。
  • 孩子不小心撞到頭,第一步儘量別這樣做,媽媽要放在心上
    不管輕重,媽媽發現發現寶寶磕到頭之後,儘量別按揉寶寶的磕碰部位,否則會產生以下4種影響。一.會產生腫塊有些媽媽覺得按揉寶寶的受傷部位能緩解寶寶的疼痛,就養成了這個習慣。民間說寶寶磕到了不能揉,否則會腫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要知道按揉受傷部位會使血液流通變快,磕到的地方會立馬腫起來,媽媽還要想辦法給寶寶消腫,得不償失。
  • 撞到頭怎麼判斷腦震蕩?腦震蕩後有這些表現,嚴重可影響智力!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不小心磕磕碰碰,有時會不小心撞到柜子,或者起身時碰到桌子角,尤其是當我們的頭不小心被碰到,大家會開玩笑調侃一句:完了完了,要腦震蕩了。磕碰在所難免,尤其是頭部這麼重要的地方,如果受了傷,撞到了,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腦震蕩了呢?什麼是「腦震蕩」?輕型閉合性顱腦損傷,主要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腦震蕩」,該詞源於拉丁語,意為「猛烈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常見的類型,以意識障礙及逆行性遺忘為特徵。
  • 寶寶睡眠不正常的原因是什麼?
    自從孩子出生後,父母就把注意力從工作轉移到孩子身上,隨時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所以父母特別注意孩子的睡眠。寶寶睡著了,會做出一些讓很多媽媽擔心的奇怪的動作或手勢。其實這些行為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是很正常的,家長不用太擔心。剛出生的寶寶通常會做一些不尋常的事情,因為這個時候寶寶還很脆弱,父母總是會關注孩子。
  • 腦震蕩會留下後遺症嗎?別擔心,積極配合治療是關鍵
    可能很多人會感覺有腦震蕩的情況會嚴重的影響到腦部,是非常可怕的一種損傷。其實腦震蕩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的可怕,也不必過於的緊張焦慮。腦震蕩如何治療?如果患者受傷被確診是腦震蕩,在治療方面有兩種方式:第一,住院治療,住院可以吸氧,這種是專業的治療方式,同時還可以配合使用藥物,再者需要在醫院裡面做頭顱ct複查。
  • 寶寶摔到後腦勺正確的處理方式
    作者:寶寶知道 趙耀baby寶寶摔到後大哭 就應該沒什麼事兒了 況且寶寶之後一切正常 你大可放心寶寶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寶寶逐漸長大 很多時候都會磕磕碰碰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 下面轉載一段給你學習一下寶寶摔到頭以後應該怎麼辦?
  • 寶寶撞到頭了,千萬別不當一回事
    寶寶頭被撞了,該怎麼辦?不少家長會很隨意地幫寶寶揉一揉,就算是完事。其實,正確做法時,根據寶寶被撞後出現的不同狀況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1、需要立馬送醫院的情況●頭部有出血性外傷,出血較多,一時無法將血止住。●哭吵不止,極度煩躁,長時間無法安撫。
  • 腦震蕩了,該怎麼辦?
    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一般腰椎穿刺和CT檢查都不會有異常,但是在顯微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發生機制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逆行性遺忘以及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併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鑑別診斷。
  • 當父母齙牙,寶寶應該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河馬牙醫-寶寶知道父母是「齙牙」,覺得牙齒突在前面很難看,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像自己一樣,長大後也是「齙牙」,那麼這種擔心是否多餘呢?寶寶和家長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寶寶的五官總是像父母的,當然,牙齒和臉形也不例外。
  • 磕到頭一定要注意,出現這些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
    雖然往往過一會兒孩子就不鬧了,但腦袋會不會出什麼問題呢?有沒有可能留下什麼後遺症?而有些大人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腦袋受傷撞了,非常糾結,到底有沒有必要去醫院檢查一下?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頭部外傷也是分為很多類型的一、頭皮損傷1、頭皮血腫。一般都是由於頭部撞傷或者鈍器擊打所致。根據出血的層次又可細分為:皮下血腫。
  • 寶寶老喜歡「撞頭,拍頭」玩,是怎麼回事?
    據統計,有20%的幼兒會出現撞頭現象,而且男寶寶的數量明顯多於女寶寶。寶寶撞頭的行為,通常在出生6個月以後開始,18-24個月達到高峰,可能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大部分會在3、4歲前自行消失,家長不必太過擔心。不過記得在寶寶身邊,不要擺放尖銳物品,以保證寶寶安全。
  •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索性就隨他去,我就暗中觀察,外加默默翻書查資料,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帶娃這事兒吧,最怕沒文化瞎擔心。一查就踏實了,有20%的寶寶有「自虐」行為,而且男孩的比例比女孩高,大概是3~4倍。(我就說男孩更難帶吧!)寶寶6~12個月開始會有打頭等行為,18~24個月達到高峰期。這個習慣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 男星黃鴻升死了: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救治……
    據臺媒報導,驚傳1983年11月28日出生的黃鴻升(小鬼),於前天(9月16日)在北投三合街一段過世,被發現時身體已經僵硬,享年36歲。    經紀人已證實噩耗,而據臺媒的報導,稱黃鴻升死亡的原因,是在浴室洗澡滑倒,撞到頭引發心肌梗塞,並無人發現,後來救治不幸去世。
  • 有腦震蕩史患者容易得老年痴呆?經常撞擊真的會變傻
    經醫生診斷,確診為腦震蕩。據研究表明,輕微腦震蕩患者未來患老年痴呆的概率很高,因為大腦組織受到損傷,長此以往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腦組織。什麼是腦震蕩?造成的原因是什麼?腦震蕩: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