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從高處墜落,或者受到猛烈撞擊,頭部都容易受到損傷,從而引起各種類型的腦外傷,腦震蕩就是其中的一種。然而,很多數人對腦震蕩並不了解。
腦震蕩
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一般腰椎穿刺和CT檢查都不會有異常,但是在顯微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發生機制至今仍有許多爭論。
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逆行性遺忘以及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併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鑑別診斷。
那怎麼判斷是否是腦震蕩?
人的大腦位於顱骨內且小於顱腦體積,由腦膜保護,懸浮在腦脊液中。當人體發生意外時,頭部受到猛烈撞擊的一瞬間,腦脊液會在腦室內猛烈移動、腦血管運動功能的紊亂、腦幹的機械性牽拉或扭曲,從而會引起腦幹網狀結構功能障礙,輕者意識模糊,重者完全昏迷,不省人事,短至數秒鐘或數分鐘,但不超過半小時。清醒後,無法回憶受傷時的情景,但能清楚記得受傷前的事情;同時,還有頭痛、頭暈、噁心、厭食、嘔吐、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症狀,血壓、呼吸、脈搏、神經系統和腦部CT檢查正常,這種情況,通常會診斷為腦震蕩。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競技體育運動中,一些運動員摔倒後會陷入短暫意識模糊,四肢無力等情況,過一段時間後意識和力量才能慢慢恢復。
腦震蕩危險嗎?
事實上,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關鍵取決於大腦對撞擊作出的反應。臨床上,根據腦部受傷後的症狀,可以將腦震蕩分為三度:
●輕度腦震蕩:受傷後,只有短時間的(有時只有幾秒鐘)頭暈眼花,眼前發黑,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中度腦震蕩:受傷後可能會發生數分鐘甚至1小時的昏迷,大部分病人在清醒後有頭暈頭痛的現象,數日或更長的時間不消失,持續時間長。
●重度腦震蕩:昏迷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有的病人數日還無法完全清醒,清醒後頭暈頭痛嚴重,會產生記憶力下降。中、重度腦震蕩痊癒後,常常會有「腦震蕩後遺症」的發生,除經常性頭痛外,記憶力還會大大降低。
單純性腦震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發現其他更嚴重的頭部創傷。所以,對腦震蕩應給予正確的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腦震蕩該怎麼做呢?
腦震蕩即使病情並不嚴重,但是畢竟屬於顱腦損傷,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首先要立刻就醫,進行病情觀察。傷後可在醫院觀察24小時,看意識、瞳孔、肢體活動和生命體徵的變化。如果在家觀看,需要在24小時內密切注意是否有頭痛、噁心、嘔吐和意識情況,如症狀加重應立即就醫,對症治療。頭痛較嚴重時,需要臥床休息,減少外界刺激。在休養過程中,腦震蕩患者需要多休息,多數腦震蕩患者在2周內會恢復正常,不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有少數患者也可能發生顱內繼發病變或其他併發症。因此,在對症治療期間,應密切注意患者狀態,並根據情況及時進行必要的檢查。
我們的大腦並不是無敵的
它需要我們保護他,不受傷害
受傷時,及時幫助他進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