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忽視的腦損傷-腦震蕩的診斷和治療

2021-01-13 神經外科

一、顱腦損傷分類及損傷機制

顱腦損傷可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 閉合性顱腦損傷包括頭皮血腫(頭皮下血腫、帽狀腱膜下血腫、骨膜下血腫),顱骨骨折(單純線性骨折、凹陷性骨
折、粉碎骨折、無內開放顱底骨折),腦損傷。


其中腦損傷又可分為:(1)原發性腦損傷:腦震蕩、腦挫裂傷、瀰漫性軸索損傷,原發性腦受壓包括單純凹陷骨折、桌球凹陷骨折;(2)繼發性腦損傷:腦水腫、顱內出血、血腫形成。 


開放性顱腦損傷包括:(1)非火器傷:開放性頭皮損傷(擦傷、挫傷、裂傷、撕脫傷),開放性顱骨損傷(頭皮及顱骨開放,硬腦膜完整),開放性腦損傷(頭皮及顱骨開放,硬腦膜破裂,顱底骨折並腦脊液漏,氣顱伴不同程度腦損傷);(2)火器傷:頭皮傷,顱腦非穿通傷,顱腦穿通傷;其中顱腦穿通

傷又可分為盲管傷、貫通傷、切線傷、反跳傷。

腦外傷損傷機制包括: 加速性損傷、 減速性損傷、擠壓損傷、揮鞭樣損傷、胸部擠壓傷、衝擊傷、對衝傷、旋轉損傷。


二、顱腦損傷分級標準

GCS 評分包括:(1)輕型:GCS 13~15 分,意識障礙<30 min;(2)中型:GCS 9~12 分,意識障礙<12 h;(3)重型:GCS 3~8 分意識障礙>12 h, 或持續昏迷。若其作為顱腦損傷的分級標準則具有局限性, 評定標準只考慮睜眼、語言及運動 3 個方面,缺少神經損害、影像學等指標。目前臨床使用的顱腦損傷分級標準綜合了患者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指標等, 可分為:

(1)輕型:指單純性腦震蕩伴有或無顱骨骨折;表現為昏迷<30 min,僅有輕度頭暈、頭痛等自覺症狀,無陽性神經體徵;


(2)中型:指輕度腦挫裂傷伴有或無顱骨骨折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無腦受壓者;表現為昏迷<12 h,有輕度神經系統陽性體徵,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輕度改變;


(3)重型:指廣泛顱骨骨折,廣泛腦挫裂傷及腦幹損傷或顱內血腫; 表現為昏迷>12 h,意識障礙逐漸加重或出現再昏迷, 有明顯神經系統陽性體徵,體溫呼吸脈搏血壓有明顯改變;


(4)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表現為腦原發傷重,傷後深昏迷, 有去大腦強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臟器傷、 休克等;已有晚期腦疝,包括瞳孔散大,生命體徵嚴重紊亂或呼吸已近停止。


三、腦震蕩概述

1.現狀:腦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普遍的一種類型,在顱腦損傷中程度最輕、最容易被忽視,但腦震蕩患者在門診中佔比很大。 目前國內對腦震蕩的研究和重視程度較低, 在國內許多神經外科學或創傷學專著中,對腦震蕩這一章節著墨甚少,許多觀念仍停滯在 20 世紀水平,隨著社會發展,有必要對腦震蕩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探討。在國外,隨著競技運動的興起, 對運動相關性腦損傷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同時頻發的暴力恐怖事件和局部衝突戰爭,使人們對其導致的平民和軍人相關性腦損傷也高度重視;在這些腦損傷中,輕型腦損傷佔據了絕大部分。因此, 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腦震蕩等輕型顱腦損傷的研究領域, 無論是大眾傳媒還是專業學術機構對腦震蕩的關注度日益增加, 其所引發的話題也經常成為焦點。在此背景下,對於腦震蕩病理生理和診斷治療的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


2.定義:腦震蕩傳統定義是頭部外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腦功能損害表現, 但沒有器質性的神經病理改變的一種輕型腦損傷。2012 年運動相關性腦震蕩國際學術會議中, 將腦震蕩定義修改為腦組織在生物機械力作用下發生一系列複雜病理改變, 即出現短暫且可恢復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而常規影像學檢查沒有異常發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狀群。


3.致傷機制:目前沒有統一定論,可分為以下幾種:(1)顱內壓力學說;(2)腦血管學說;(3)腦脊液衝擊學說;(4)剪應力學說;(5)生物化學學說。


4.臨床表現:


(1)意識障礙:常見表現,傷後立即出現(<30 min)。 這是目前腦震蕩很主要的一個指標, 但是後面的觀點講到意識喪失已經不能成為腦
震蕩的必要條件。 但是我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涉及到醫療糾紛、法律糾紛很多問題,所以還是要按照老的診斷標準進行判別。 (2)認知功能障礙,近事遺忘(逆行遺忘)、精神恍惚、定向力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回答問題遲鈍、重複語句。 (3)情緒障礙:煩躁、易怒、悲傷、憂鬱、恐懼、情緒化、倦怠、神經質等。(4)睡眠障礙:思睡、睡眠時間減少、入睡困難、失眠等。(5)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頭痛、噁心、嘔吐、頭暈、皮膚蒼白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緩慢,一般隨意識恢復而逐漸消失;患者可遺留眩暈、心悸、耳鳴、煩躁和抑鬱等症狀,3~5 d 逐漸恢復。

5.腦震蕩致傷原因:


受傷瞬間腦幹移位、扭曲,網狀結構功能損害;鏡下可見神經細胞內結構受損,腦充血、腫脹。目前有研究將腦震蕩歸於輕度的瀰漫性軸索損傷。


6.臨床常用診斷標準和分類:


標準:(1)腦外傷病史;(2) 短暫意識障礙<30 min;(3) 逆行性遺忘;(4)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徵;(5)CT、MRI 無明顯異常。


診斷分類:


(1)腦外傷後神經反應(無意識障礙);
(2)腦外傷後症候群(傷後症狀持續 3 個月以上);
(3)腦外傷後遺症。


7.診斷標準的局限性:


(1)傷後立即發生短暫意識喪失和逆行性遺忘是國內診斷腦震蕩的傳統觀念,並作為特異性的診斷依據在臨床應用。 (2)近年來國外學者對腦震蕩診斷標準中的意識障礙頗有爭議,認為腦震蕩患者並非一定出現意識喪失,特別是對輕、中度傷者的診斷,更側重於逆行性遺忘與神志和精神症狀的結合。(3)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以及腦脊液壓力和化驗檢查正常對疾病的診斷只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缺乏診斷特異性。


8.治療原則與注意事項:


以休息靜養(清淡飲食,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用腦,減少閱讀、看電視電
腦等) 並配合神經營養和腦血管調節藥物治療為主。 注意事項:(1)無論何種類型的腦震蕩,均應建議休息 7~14 d;(2)留診住院觀察或交代病情變化
隨診;(3)急性期可鎮靜鎮痛治療;(4)頭痛嘔吐嚴重者可適當脫水治療,必要時複查 CT 或 MRI 以防漏診;(5)作好心理醫療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顧慮,樹立治癒信心。


神經外科

微信號 : shenwaishoushu

● 掃碼關注我們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腦震蕩,真的忽略了嗎?
    腦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普遍的一種類型,在顱腦損傷中程度最輕、最容易被忽視,但腦震蕩患者在門診中佔比很大。 隨著競技運動的興起, 對運動相關性腦損傷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同時頻發的暴力恐怖事件和局部衝突戰爭,使人們對其導致的軍人及其運動員相關性腦損傷也高度重視,在這些腦損傷中,輕型腦損傷佔據了絕大部分。
  • 【科普】腦震蕩後遺症有哪些?該怎麼治療
    腦震蕩診斷依據為:有頭部外傷史,有短暫的意識障礙(30分鐘以內)和近事遺忘症狀,神經系統檢查、腦脊液檢查無明顯改變。
  • 腦震蕩了,該怎麼辦?
    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一般腰椎穿刺和CT檢查都不會有異常,但是在顯微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發生機制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逆行性遺忘以及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併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鑑別診斷。
  • 一種實驗性藥物恢復了小鼠腦損傷後的記憶
    在美國,每年約有 200 萬人因意外事故、猛烈撞擊、高空墜落和暴力襲擊罹患「外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平均每 21 秒就有一位新的患者等待接受治療。如今,隨著一種實驗性藥物的發明,大腦受損後引發的失憶或將不再成為不治之症。
  • 美軍承認:11人因腦震蕩接受治療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言人星期四晚上透露,本月早些時候伊朗對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動飛彈襲擊後,11名美國軍人因出現腦震蕩症狀而接受治療。川普總統和美國官員早些時候曾表示,在1月8日的襲擊中,沒有美國士兵受傷或死亡。
  • 頭部受傷易致「腦震蕩」!這些後遺症不知道,就是「頭」等大事了
    當頭部受到傷害時,容易發生「腦震蕩」,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治療,還會患上各種後遺症,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什麼是「腦震蕩」? 腦震蕩是指在頭部受到撞擊、輕度暴力的打擊後,發生短暫性意識喪失和昏迷,清醒後常有近事遺忘。
  • 腦震蕩的嚴重程度可能取決於DNA | Acta Neuropathologica...
    論文標題:DNA repair deficiency and senescence
  • 被診斷為腦震蕩!王哲林:沒大礙,就是有點暈
    據福建記者林小傑報導,王哲林確診腦震蕩,但已無大礙。據球隊隊醫透露,王哲林在比賽中撞擊到頭部,賽後馬上送往醫院治療,醫生診斷為腦震蕩。隨後,王哲林在社媒報平安:「我沒什麼大礙,只是頭有點暈。」本場比賽,王哲林出場31分鐘,透露16中8,得到19分7籃板2助攻2搶斷。
  • 腦震蕩為何遷延不愈
    同時,病人對受傷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傷前不久的情況都不能回憶,但對傷前越久的事情記得越清楚,醫生稱為近事遺忘症。腦震蕩經過適當治療,各種症狀可在數日或數周內消失。但有些人在腦震蕩後,不但頭痛、頭暈等現象不好轉,還會出現自覺腦子和身體有嚴重問題、睡眠不深不穩、噁心或胃部不適、害怕到空曠場所或上街、感到苦悶和對事物不感興趣等焦慮、抑鬱現象。
  • 腦震蕩新規落地,「從頭保護」球員刻不容緩
    12月17日,英超聯盟宣布決議,原則上同意增加替補名額以換下腦震蕩或者疑似腦震蕩的球員。在IFAB(國際足球聯合會理事會)許可之後,最早可以在2021年1月實施這項新規。經過了長時間的呼籲與討論之後,對腦部損傷的防護終於第一次寫在了足球規則中,足球員終於有機會享有「從頭開始」的保護。
  • 腦震蕩怎樣治療合適?
    在臨床當中腦震蕩的治療方案相對比較成熟,而且腦震蕩是神經外科當中比較輕的一種疾病,只要治療得當基本上是沒有後遺症的,在臨床當中首先要確診是腦震蕩,這個是第1步,後續積極的臥床休息,完善相關的進一步檢查非常重要,來排除硬膜下血腫,遲發性顱內血腫等一些情況的產生,其次就是給予改善腦循環腦保護等相關的藥物治療
  • 研究:冷卻大腦可治癒腦震蕩
    研究者在實驗室獲得了幾乎完美的治療效果。「現在對於腦震蕩和其它腦組織的損傷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很高興看到這項成果,這為將來治療腦震蕩鋪平了道路。」這份研究的負責人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的弗蘭克(Christian Franck)說。這項研究比「冰敷」要複雜得多。
  • 你知道腦震蕩是怎麼回事嗎?是否可怕?
    人的腦組織漂浮在腦脊液中,當大腦被外力衝擊的情況下,大腦會呈現一個震蕩的狀態,大腦的質地非常柔軟,需要在堅硬的頭骨保護,神經元是以樹突和軸突的形式相互連接的,類似於電線一樣,腦部受到外力作用,那一瞬間的力量,會使得部分神經元的軸突斷裂,神經元軸突回縮。
  • 寶寶只是摔下了床,怎麼就腦震蕩了?!
    醫生評估後,說孩子這屬於輕-中度腦震蕩的反應,CT檢查顯示輕度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大部分情況在3個月內會好轉,所以目前只需要進行保守的觀察治療,觀察期間主要是注意休息、避免再次撞到腦部。說到後面半段語言,這位媽媽都哭了,說,怎麼辦啊!從來沒想到摔下床會這麼嚴重,腦震蕩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嗎?
  • 美聯泰科聯合10餘家醫院啟動「腦損傷標誌物多中心臨床研究」
    疾病發生後,儘早明確診斷,早期進行積極有效治療和及時評估病情變化是指導正確診治和改善其預後的關鍵措施。目前臨床上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CT和MRI,但只有在大型醫院才具備這些檢查條件,且費用昂貴,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急需一種客觀有效的、便捷的檢查檢驗方法來輔助判斷病情和評估病情治療預後。
  • 有腦震蕩史患者容易得老年痴呆?經常撞擊真的會變傻
    經醫生診斷,確診為腦震蕩。據研究表明,輕微腦震蕩患者未來患老年痴呆的概率很高,因為大腦組織受到損傷,長此以往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腦組織。什麼是腦震蕩?造成的原因是什麼?腦震蕩: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致力於最前沿的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癌前病變的手術結合輔助治療的系統治療。具有婦科四級腔鏡手術資質(最高級別)及機器人手術國際資質。曾獲第二屆GESEA婦科腔鏡手術大賽全國總冠軍。 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相信很多讀者都不陌生,2013年,朱莉為了預防乳腺癌相繼接受了乳房切除、輸卵管切除和卵巢切除等一系列手術。
  • 撞到頭怎麼判斷腦震蕩?腦震蕩後有這些表現,嚴重可影響智力!
    磕碰在所難免,尤其是頭部這麼重要的地方,如果受了傷,撞到了,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腦震蕩了呢?什麼是「腦震蕩」?輕型閉合性顱腦損傷,主要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腦震蕩」,該詞源於拉丁語,意為「猛烈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常見的類型,以意識障礙及逆行性遺忘為特徵。
  • 「腦震蕩換人規則」何時來?
    但放任魯伊茲血染沙場的,卻是英國的隊醫和裁判。對球員頭部受傷的事後保護,是規則要做的。但制定和修改足球規則的國際足聯理事會,比FIFA還老資格,卻是妥妥的大英機構。頭球和腦損傷有直接聯繫?今年7月,英格蘭世界盃冠軍代表隊成員,曼聯名宿博比查爾頓的哥哥傑克,因為淋巴癌和老人痴呆症逝世。
  • 青少年腦震蕩有什麼後遺症?可能容易出現這3種情況,得小心護理
    腦震蕩指的是頭部遭受外力打擊之後出現的短暫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沒有特殊的變化。但是在腦震蕩發生時可能會有短暫性昏迷,甚至出現了噁心、嘔吐、頭痛、逆行性遺忘等情況。作為較輕的腦損傷,經過治療之後大部分患者大腦功能依然維持正常,可以實現治癒的目的,但是有時候還會合併其他的損傷,因此,平時應該注意腦部的保護,避免出現腦震蕩。另外,部分情況的腦震蕩可能會留下後遺症,下面來詳細了解這方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