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一部比現實更真實,比神話更空靈的科幻小說

2020-12-19 紅塵一刀

本文標題引用了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老師的原話。

把目光局限在人類自身,人似乎很了不起;去看看大海、沙漠、草原,你就會覺得人也算不了什麼;登上月球,地球只是眼中的一個藍色圓球,你會覺得人實在太渺小。

地球質量只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百萬分之三,就是0.0003%,幾乎可以忽略。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星系,銀河系在整個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

科幻小說把我們的目光引向浩瀚無垠的宇宙,當我們現在宇宙的角度看自己,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感覺?

今天介紹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重慶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本書是「地球往事」系列(雖然後來改叫「三體」系列,但我還是喜歡「地球往事」這個名稱)的第一部,講述了半人馬座的三體人接收到物理學家葉文潔發向太空的一條求助信息,繼而想侵略地球,並利用地球三體組織對抗人類的故事。

這部小說與以往許多科幻作品不同的是,外星人並沒有設置成善良的,他們並沒有比地球人更高的道德標準。小說也試圖討論當道德與生存衝突的時候該如何選擇。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用放到宇宙層面去看,看看中國5000年的歷史就知道了,有哪一個王朝是靠道德打下來的?道德只在相對和平的時期才能有一席之地。放到宇宙中,因為交流困難,這種衝突就更加突出。劉慈欣在本書的後記中表示他認為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

本書把時間放在未來,以記錄歷史的方式記述這段地球的往事,希望看起來更真實。

這部小說的故事大部分還是發生在地球上,但是已經和外星人有了聯繫。我們雖然不知道外星人長什麼樣,但是了解了他們的智慧和技術。顯然他們的技術是碾壓地球的,但智力上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小說用很大篇幅描寫了一個電腦遊戲——《三體》,裡面融入了中國5000年的歷史,也有西方的歷史,各個時期的歷史人物、科學家輪番登場,共同尋找破解三體難題的方法,然而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要說這個遊戲寫得那是相當精彩,如果真有遊戲公司能把它還原出來,一定大受歡迎。

作者劉慈欣是個工程師,這部小說是他在業餘時間寫的,最初在《科幻世界》連載,後集結成書。

和作者其他的科幻小說一樣,這部小說也是一部硬核科幻,作者的前沿物理知識非常紮實,各種想像既大膽新奇,又合情合理,讓人覺得這些事是完全可能發生的。

這部小說不僅僅是講一個科幻故事,也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批判,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

接下來我會聊一聊這本書有關的內容。

我是紅塵一刀,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三體》科幻電視劇殺青特輯公布
    《三體》劇集殺青特輯:導演楊磊在殺青特輯中表示,一個好的科幻一定是有現實意義的,看了這個科幻,也許就是明天的現實。總製片人白一驄則表示,科幻一定要用更加現實主義的手法、更加真實的細節去表達,才能把科幻呈現得更真實。
  • 科幻巨作《三體》舞臺劇場景圖先睹為快!
    《三體》舞臺劇概念片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三體》,今年就要搬上舞臺了!
  • 《三體》勇奪雨果獎 現場實錄-劉慈欣,三體,科幻,小說...
    我們在昏暗的網吧中一字一句地輸入自己的科幻小說,它們中有些像《戰爭與和平》那麼長……」他是幸運的,去年剛出版了一套「《戰爭與和平》那麼長」的三部曲小說——《三體》。一位鐵桿科幻迷用科幻的方式評價了這部作品:《三體》後,世界上的人將分為3種:沒看過《三體》的;看過《三體1、2》而沒看過《三體3》的;看過《三體3》的。
  • 大劉《三體》有多牛逼?濃縮成最經典10句話,第一句令人印象深刻
    《三體》到底多偉大?《三體》已經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德語版也在籌備當中。這個系列火到名人粉絲一大堆,歐巴馬拿它作為聖誕節休息日讀物,扎克伯格把它選入讀書俱樂部指定書目之一,雷軍、柳傳志、馬化騰、李彥宏也都在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三體》的喜愛。《三體》給我們的是現實中的思考,在文革那個我們不曾經歷過的背景下的思考。
  • 劉慈欣和《三體》:科幻小說與宇宙情懷
    科幻文學研究者、北京師範大學吳巖教授告訴我,劉慈欣的成功離不開前人的努力,而他的確是金字塔的塔尖。「這是中國科幻文學裡最長的一部作品,它一改我們過去作品線索單一、情節簡單、細節密度小等缺陷,呈現出波瀾起伏的面貌。中國的科幻小說一直被批評不夠成人化,不能擺脫歸類於兒童文學的尷尬,劉慈欣替我們實現了夢想。」劉慈欣1989年開始嘗試寫科幻小說,至今已20多年。
  • 一部必看的科幻小說,不是《三體》而是《修真四萬年》
    大家好,我是阿輝,每天推薦一部精品小說,告別書荒,喜歡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說到科幻小說,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誰,我想最有名的還是《三體》,不過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披著《三體》外殼的科幻小說,也是馬伯庸先生力薦的科幻小說。
  • 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三體》電視劇殺青 官方公布殺青特輯
    今日,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第一季宣布殺青。此外,官方還公布了殺青特輯,張魯一、李小冉、于和偉、林永健、王子文等主演的造型也首次曝光。雖說《三體》這部劇開拍到殺青只用了半年時間,但從開發到落地卻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劇版《三體》原定於今年3月開機,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延遲到今年6月開機,並在寧波、橫店、北京、東北等地拍攝。
  • 《三體》中國科幻小說,奈飛公司要開拍了
    《三體》近年來,帶給科幻迷,小說迷最震撼的一部小說。影響之大,遍布全球,連歐巴馬當總統時都要催更的一部小說,看樣子當美國總統不是太忙,還有空看小說!作為國外的編劇團隊在這些點上根本就體會不到大劉老師的寫作意境和深沉含義,可能在降維打擊,驅趕地球人家園方面,這些精英編劇們可能能拍出三體中真實的感覺。大部分原著中的情感活動就是不一定能拍出原著的效果的。
  • 除了《三體》,你還讀過什麼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不要錯過
    ,喜歡科幻的朋友不要錯過,算是圓了小時候的「科幻夢」吧。01三體《三體》的大名已經享譽海內外,作為中國科幻基石圖書,《三體》是第73屆世界科幻雨果獎獲獎作品,銀河獎特別獎目前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劉慈欣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努力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其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讚譽。
  • 還有人敢拍《三體》?這部科幻巨作究竟有何魔力?
    劉慈欣的《三體》無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幻作品,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所以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拍好了是巨大的成功,拍不好同樣會被粉絲罵死。可想影視製作方的壓力之大,但是前有《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電影成功,讓我們稍稍對中國科幻的特效放了心,至於劇版《三體》最後的成品如何,只好默默等候了。
  • 知乎|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在想像力和點子這兩方面,三體在世界其他科幻經典面前也有有驕傲的資本。中國科幻和國外科幻的差別很明顯,國外科幻相對而言重文學輕故事,中國科幻則重故事而輕文學(或許是武俠小說遺留下來的特點)。國外科幻大多即便創意一般,想像力不出色,但好歹是一部文筆流暢,結構清晰,人物塑造完整的小說;而且如果是硬科幻的話,通常會很謹慎地選擇近未來類的硬科幻,因此不會有太多技術硬傷。
  •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要被Netflix拍成電視劇啦
    昨天,最大的流媒體之一Netflix宣布,中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巨作《三體》將會被Netflix改編拍攝成新劇《三體問題》,在Netflix上播出。目前,他們正在指導一部半小時的短劇《The Chair》。
  • 【享讀】夜航星|三體與後三體時代的中國科幻(下)
    誠然,相比《三體》這樣的硬科幻作品,《上海堡壘》更像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言情小說,全書與科幻相關的僅僅是故事的背景設定,其他情節更像是一部言情小說。我讀完《上海堡壘》後對江南「新言情主義掌門人」的稱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2016年8月21日,中國作家郝景芳的科幻作品《北京摺疊》獲得第七十四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
  • 當科幻小說《三體》遇上3D全息投影技術 2016最值得期待的舞臺劇
    去年,科幻小說《三體》因成為亞洲首部獲得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的作品,而受到廣泛關注,而其作者劉慈欣大劉也成為中國科幻文學界的代表人物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三體》三部曲,在中國科幻迷的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無法撼動地位
    ,楊振寧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幻小說,其中有一部《神秘的宇宙》,激起了他對物理最初的興趣,甚至可以說科幻小說是自己的物理啟蒙。但是在提到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近代的 一些科幻小說呢,我更看不下去,前些時候不是《三體》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就買一本來看,看不下去。」
  • 中國科幻小說與古代神話傳說有什麼關係?
    從《三體》網上熱議我們可以一窺中國科幻文學的誕生與古代神話體系的究竟有何關係 。一、在中國科幻文學的誕生與神話體系密不可分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其中的各路神仙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引領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先河。
  • 譚佳:神話與科幻的尺度:過去與未來
    在漢武帝推崇《禹貢》之前,《山海經》一直被作為真實的記錄,它的「四海八荒」模式具有權威性而被《楚辭·天問》《淮南子·地形訓》《呂氏春秋·求人篇》引用。《山海經》用統治者的權力意志和那個時代的理性話語,為時人描述了一個被認為真實的世界。作為成熟文學樣式,科幻作品圈和評論界已形成判斷「科技」使用優劣和高下之分的標準(即所謂的「硬科」分水嶺),也形成普遍的文本情節流程。
  • 為什麼說雲天明的三個童話是《三體Ⅲ》的精華?
    初看《三體》,何曾不是有一種歷史小說的感覺?古今中外,縱橫捭闔,大劉筆下總是信手拈來。他的科幻,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嵌入實際,還嵌得很深。尤其是雲天明的那三個神話,能夠說是《三體3》的精華。這三個神話究竟在什麼地方呢?個人認為首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拋開神話帶著的情報不提,單看三個神話自身,就已經是完整而超卓的文學作品了。
  • 國產巔峰科幻小說《三體》最有望成為國產《復仇者聯盟》的電影!
    2015年8月《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小說最高獎項「雨果獎」,是國產科幻小說的巔峰作品《三體》講的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每個星球的生命都在為追求自己文明的延續而不擇手段,甚至毀滅其他星球,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早在2016年就宣布由馮紹峰,唐嫣,張翰等明星主演的《三體》至今卻遲遲未能上映,其中迷局究竟為何?2013年年底一個叫劉慈欣的作家寫的科幻小說《三體》開始被眾人熟知,酷愛小說的我自然不例外的看了,看過之後被書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複雜的人性所折服,寒毛倒立,看誰都覺得是外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