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小懵懂,這裡是馬同學。盼望著,盼望著,三年到了,蘇打綠回歸了!23號,在吳青峰的個人演唱會上,蘇打綠成員作為嘉賓驚喜獻身,時隔1148天後,宣布以完整體回歸。
團名變成了Soda Green,發布新歌《Tomorrow Will Be Fine》。回想我們童年兩大樂團—五月天和蘇打綠,休團三年的蘇打綠這兩年好像鮮少被關注。甚至會發現:很多人對蘇打綠的認知是:吳青峰的藝名?
今天就開個挺懷舊議題:錯過蘇打綠,你都錯過了什麼!
雖然蘇打綠已出道16年,還是要給一些年輕的小懵懂們好好介紹一下這個團。這個團,是由主唱吳青峰,貝斯手謝馨儀;鼓手史俊威;鍵盤兼中提琴手龔鈺祺、電吉他手劉家凱以及木吉他手何景揚組成,團名是大家用一下午的時間琢磨出來的。
其中吳青峰和馨儀是高中同學,和其他人是大學校友。他倆畢業的臺灣師大附中走出了兩搓小年輕,一撮成了後來的五月天;一撮是後來的蘇打綠。
蘇打綠初期算是校園內的風雲人物,唯一練習了的創作曲拿了在臺灣校園樂壇內挺有分量的金旋獎。But做歌純屬個人愛好,沒做啥長遠打算。
臨畢業,連帶著畢業旅行一塊,蘇打綠搞了個小型巡演。接著發掘出楊乃文、陳綺貞的音樂製作人林暐哲一眼相中蘇打綠。於是這場演出成為了「校園樂團」蘇打綠的終點,和「獨立樂團」蘇打綠的起點。
但蘇打綠高光時刻似乎隨著畢業一塊消失了。當時的臺灣樂壇更喜歡大唱片公司培養出來的歌手。於是蘇打綠這個獨立樂團就...No Body Cares.但蘇打綠不著急,林暐哲也不著急,為了讓他們保持創作靈感,哪怕賣車賣房也絕不逼他們。
發到第二張專輯,本來做給徐若瑄的《小情歌》被退回。不捨得這首歌被浪費,吳青峰就把它收作了蘇打綠的專輯做主打,沒成想就此一炮而紅。隔年拿了金曲獎最佳樂團的組合。演唱會的規格從700人的小舞臺秒變上萬人小巨蛋。
走紅之後「獨立樂團」的身份就讓蘇打綠受到兩大質疑:
面對大眾,「獨立樂團」蘇打綠被Diss:非主流!太小眾!
面對歌迷,「獨立樂團」蘇打綠被Diss:太想紅!商業化!
說小眾?那就《小情歌》爆紅的第二年,做出《無與倫比的美麗》,蟬聯金曲獎最佳樂團。
接著發起韋瓦第計劃,創作「四季狂想」系列專輯,城市主題橫跨臺灣、倫敦、北京、柏林;曲風涉及搖滾、民謠、詩意、古典;不論是作品的立意、構思、完成度都堪稱一流。第四張專輯《冬 未了》斬獲了第27屆金曲獎的5個獎項。
聽過這四張專輯就會知道,蘇打綠遠不止認知中的「小清新樂團」這麼簡單。
也是在這張專輯發布後,由林暐哲宣布:蘇打綠休團三年。除了幫吳青峰宣傳,其他五人較少出現在大眾眼前,個人社交平臺上普遍以曬娃為主。
但大家都沒有就此停下—貝斯手馨儀轉做幕後,還幫鍵盤手阿龔籌辦了個人音樂會;阿龔一直學習樂理,保持每年一張專輯;木吉他手何景揚當起了策展人,創辦了幫助貧困兒童的「助新計劃」;電吉他手劉家凱選擇到伯克利繼續進修;鼓手史俊威辦了攝影展,自創了洗護品牌,還拿了德國設計大獎。
主唱吳青峰,以獨立歌手身份再次出道,你們比較熟的是他上了《歌手》、《蒙面唱將》、《樂隊的夏天》等等,發了第一張個人專輯。跟歌一塊出圈的,還有他和粉絲的互懟。
看著蘇打綠休團的這三年,似乎發現了點童年時代的歌手獨有特徵:沒有偶像包袱、不提當年輝煌、不會就此停下。在我們長大之後,回想起他們大概是:在畢生追求的夢想面前,沒有人是偉大的;也沒有人是渺小的吧。
蘇打綠宣布回歸一塊的消息還有:林暐哲曾以吳青峰單飛期間演唱的個人專輯歌曲未經授權為由,把吳青峰告上法庭,24日正式被起訴。蘇打綠其他成員集體發文,為他聲援。
一些往事復出水也隨之浮出水面。
蘇打綠休團後,吳青峰以個人身份籤約林暐哲創立的大房小山工作室,18年合約期滿不再續約,與昔日恩師分道揚鑣。坊間傳言是:蘇打綠的休團,是林暐哲想把吳青峰作為獨立歌手培養而放棄蘇打綠。但吳青峰堅持不管怎樣,蘇打綠必須存在。
關於這次的版權糾紛問題,是因為到2019年底林暐哲都享有蘇打綠以及吳青峰的歌曲版權。不僅如此,蘇打綠的團名、Logo都已經被林暐哲註冊,於是就有了這次回歸改名發歌。
只希望蘇打綠能夠早日解決糾紛重新出發。作為聽眾的我們,其實並不在乎是叫蘇打綠,還是Soda Green,只要唱歌的人沒變,童年的感覺和夢想聲音就都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