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時間」首富「變「首負」:從身家300億,到負債250億

2021-02-26 北大縱橫


 來源 | 首席老闆智庫(sxlbzhiku)文 | 夜貓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乏大起大落的傳奇,可是像寧波首富熊續強一般隕落之迅速、下跌之慘烈的還甚是少見——
他成為寧波首富,用了24年,最巔峰之時身價達到295億;可誰曾想,僅僅60天的時間,就滑向了破產的深淵。這不禁讓人想到鄧紫棋的那句歌詞:「全都是泡沫,只一剎的花火。」一年之內,
從巨虧三千萬到狂賺六千萬眾所周知,江浙地區自中國古代起就多出商業奇才,前有賣娃哈哈的「飲料大王」宗慶後,後有「網際網路大佬」馬雲,還有曾經的「飾品女神」周曉光。出生於浙江寧波的熊續強,大概也是秉承了江浙地區的經商才能。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從小是一個放牛娃,卻在偏居一隅的小寧波,將一手打造的銀億集團,推上了中國企業500強。這名放牛娃,在1975年時進入了一家技術廠,在這裡學會了各種技能,比如焊接、鉗工、刨床、銑床等。後因為工作踏實肯幹,1979年時被任命為國企餘姚農藥廠的副廠長。由於廠長位置空缺,熊續強主持了廠裡的所有的工作。當時農藥廠的生產效益並不高,為提高生產效益。熊續強常常三天三夜不睡覺,吃住在廠裡,抓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不過,這名放牛娃的心裡始終有一個「知識分子」的夢,所以當恢復高考之後,他毅然辭去了廠長一職參加高考,並順利進入浙江工商大學。畢業後,熊續強進入了當時的寧波市政府,成為了一名政府幹部。進入單位後,能力出眾的熊續強很快引起了上級的注意。由於熊續強工作能力出色,因而經常被派往國家的其它部門「救火」。有一次,他被派去了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罐頭食品廠。這個廠子而且每年要虧損三四千萬元,已經資不抵債、生產停頓,廠長換了好幾任也回天乏術。但面對這麼一個爛攤子,熊續強卻向市委立下了軍令狀,如果兩年內不能讓廠子扭虧為盈,願意就地免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熊續強經手的短短一年時間裡,那個一年虧損兩三千萬的罐頭食品廠就扭虧為盈,產生了500萬元的利潤、1000多萬美元的出口創匯。當時,寧波一個縣的出口創匯一般就兩三百萬美元。寧波罐頭食品廠那一年的創匯額,佔到了全市的將近1/5。這一戰讓熊續強一戰成名,名聲大噪,外界紛紛讚譽道:「他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妙手神醫,一個虧損企業轉到他手裡,他能化腐朽為神奇!」為了表彰熊續強的功勞,浙江省政府還特意把當時省內的國營企業負責人拉到熊續強所在的罐頭廠給他開了表彰會。而也正是這段成功拯救罐頭廠的經歷,讓他產生了下海的念頭。其實當時熊續強已經成為了局級幹部,作為幹部他有政績有能力有名聲,在官場可謂是前途似錦。不過經過慎重考慮,熊續強還是終於在1994年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的幹部身份,創立了銀億集團。從爛尾樓中攫取巨大商機
成大事者,無不講求順勢而為。而關鍵之處就在於,要看破當前的迷霧,找準未來的機遇。下海之初的熊續強既沒有去參與當時流行的商品倒賣,也沒有跟風熱火朝天的鄉鎮製造業,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經歷9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一片蕭條的房地產業。熊續強搖身一變,成為了「爛尾樓改造專家」,把別人不敢碰的爛尾樓,以非常低的成本接盤過來,進行改造。爛尾多年的金豐廣場,被熊續強盤活,成了如今的「外灘大廈」。還有「世紀廣場」、「黃金水岸」、「華僑飯店」等,都是經熊續強之手點石成金,從一塊不毛之地華麗轉身為寧波著名地標。從住宅、寫字樓再到商業廣場,在銀億「收舊翻新」的過程中,同時還創造了很多個「樓盤裡的第一」;銀億集團也從只有兩間辦公室的小公司,變成銷售額過百億,寧波最大、最知名的房地產企業,沒有之一。熊續強的第二次轉身,在於及時洞悉了樓市的風險,趕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及早抽身,提前布局了資源行業。2006年,隨著我國工業化的不斷加速,煤、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類工業逐漸成為國內蓬勃發展的產業。當時熊續強決定,在繼續發展房地產的基礎上,向資源類工業進軍。他在國內,甚至是在印尼,到處開發礦產資源。由此,資源類工業成為了銀億股份的第二大支柱產業。熊續強的前瞻性再次得到驗證,2008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在房地產業哀號遍野、無數大佬紛紛折戟之時,熊續強卻憑著資源類工業安然過冬,甚至躋身進了500強企業。而這次成功的跳躍,也進一步刺激了他的野心,想把銀億打造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而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藉助資本槓桿的力量。擊敗徐翔的男人
但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國家房地產調控正是最嚴厲之時,一家房企上市談何容易?就連碧桂園、恆大、融創都不得不曲線救國、借道香港上市。但許家印都辦不到的事,熊續強憑什麼就也辦不到呢?於是這位大佬頂著重重壓力,政策不風險、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外界質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推進銀億控股的上市重組。終於,他賭贏了。2011年,銀億集團以6億元的代價,借殼「ST蘭光」在A股上市,成為當時全國為數不多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之一。也正是在銀億控股上市成功這一年,樓市調控更加猛烈:央行3次加息、全國40多個城市限購、600多個城市控制房價。熊續強的運氣,不得不讓人羨慕。在資本市場上初戰告捷,而且是大獲全勝。熊續強的野心愈發膨脹,曾經的地產實業家,搖身一變,成了資本獵手。熊續強在資本市場上的成名之戰,是與他的寧波老鄉,徐翔的爭鬥。2014年,熊續強斥資3.5億元入主康強電子。但盯著康強電子的不止熊續強一人,他突然遭到了徐翔的攔路棒喝,聯合任奇峰和錢旭利等散戶與其對抗。2014年10月10日,華潤信託澤熙6期單一資金信託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增持了康強電子股份,增持後持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同年10月29日,錢旭利及其一致行動人錢靜光及寧波依蘭雅絲護膚品有限公司、寧波盛光包裝有限公司、寧波昊輝電池配件有限公司、寧波安百利印刷有限公司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增持了康強電子股份,增持後持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熊續強被徐翔的資本攻勢逼得進退兩難。2015年3月31日,康強電子發布關於公司控制關係認定的公告稱「經本公司審慎判斷,目前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但天助銀億,一年後徐翔被捕,康強電子正式被熊續強收入囊中。擊退私募大佬,熊續強意氣風發,繼續在資本市場上跑馬圈地。2016年4月,熊續強再耗資獲得廣西ST河化29.59%股權,晉升為實控人。拿下這個央企上市平臺,銀億隻用了8.4億人民幣。至此,熊續強在資本市場上的布局初步完成。在A股坐擁3家上市的他在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上,熊續強以295億元的身家排名第95位,成為了寧波首富。而志得意滿的熊續強也開始了他第三次的轉身,跨界進入汽車行業,試圖再上一層樓。空手套白狼的資本遊戲
這些年,尋求轉型的地產大佬確實不少,但更多見的還是從製造業轉型來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家們。不過熊續強一直是「不走尋常路」,就像當年的他在爛尾樓遍地之中押中了房地產的機遇,又在房地產牛市中及早布局資源類工業一樣。向汽車行業行進之初,熊續強放出了這樣的豪言,「將銀億股份從房地產轉向實業,成為高端製造業中的佼佼者,並在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千億元,利稅超百億元的目標」。於是,銀億集團相繼收購了美國的安全氣囊發生器生產商ARC、全球知名的磁簧生產商艾禮富和比利時動力總成生產商邦奇這三家專業從事汽車配件製造的公司。這三個大手筆的跨境收購,耗費了熊續強100多億的資金。銀億的主營業務也從房地產正式轉為汽車配件業務。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籌集資金,熊續強選擇了舉債與股權質押來支撐公司的轉型需求。銀億年報顯示,前十大股東中,銀億控股、寧波聖洲、熊基凱、西藏銀億投資、歐陽黎明為一致行動人,分別持有銀億股份22.91%、20.11%、17.67%、11.95%、0.39%,合計為73.03%,其分別質押9億股、7.04億股、7.12億股、4.80億股,合計佔總股本的69.39%,股權質押比為95.02%。此外,銀億控股持有的康強電子和*ST河化(000953.SZ)股份全部質押。更有甚者,銀億系直接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截至2019年4月30日,銀億控股及其關聯方共佔用ST銀億20.94億元資金,主要方式為關聯交易預付款以及「通過第三方購房者佔用地產子公司的房款」。所以故事到了這裡,大家看的很清楚了——熊續強所操作的,就是一個「收購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身家暴增-股權質押融資-收購資產」的循環槓桿遊戲。首富變「首負」
但汽車行業,一向都是大佬折戟之處。比如樂賈躍亭成為老賴遠走美國,比如漢能李河君高光之後一地雞毛,一向好運的熊續強這次卻也並沒有得到命運女神的眷顧。2018年汽車行業寒風突至,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是28年來首次下滑。受國內整車廠商銷售疲軟以及固定成本大幅增加的影響,銀億集團旗下的汽車零配件銷售毛利率及淨利潤出現明顯下滑。2018年,汽車零部件板塊營業收入51.23億元,同比下降36.54%2018年的平安夜對於熊續強來說變得一點都不平安,登上胡潤百富榜首富位置不過兩月時間,公司就暴了大雷——「2015年12月24日銀億股份有限公司所發行的債券(即2015年面向劍橋投資者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未能如期償付」。誰能想到,2018年3季度末總資產超過400億元、淨資產162.25億元的ST銀億,居然還不了3個億?!債務危機的背後,看似繁花似錦的銀億早已內裡虛空。除了汽車、房地產業務萎靡之外,銀億系運作的兩宗境外資產,不僅沒能完成11.79億元的業績承諾,還倒虧近8億元,引發ST銀億超10億元的商譽減值。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銀億股份業績「大變臉」。2019年4月,距離年報預披露日期僅剩4天,銀億股份(000981)突然發布了一份《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盈直接變預虧——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7億元至6.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60%至139.34%。債務危機爆發、業績暴雷之後,股民們簡直就像炸開了鍋,公司股價一路下跌。ST銀億曾達到12.93元/股的巔峰,截至2019年6月17日收盤,股價報1.94元/股,跌幅高達85%,市值蒸發了400多億。而股價的持續暴跌,也讓熊續強抵押的股票市值不斷縮水。爆倉之後,他的股份也被法院輪番凍結。某一重大危機的突然現身就像是一個引爆點,環環相扣將銀億炸的千瘡百孔,就像是多米諾骨牌,牽一髮而動了全身。還是那句話,成大事者,無不講求順勢而為。熊續強當年因為準確預判房地產大勢而崛起,但這次,他除了高估了汽車行業的潛力之外,還輸在錯判了金融去槓桿的力度以及公司對資管新規的適應力。面對高達250億的巨額債務,2019年6月,這位寧波首富悄悄申請了破產重整。熊續強打造了24年的銀億帝國,就此崩塌!

經過破產重組,銀億旗下的ST控股仍需在2019年償還約82億元的債務。熊續強體驗了一把人生的大起大落,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從寧波首富變成了真正的大"負"豪。

結語
《三體》裡有一句話:「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比別人有優越感,覺得高人一等,離倒黴就不遠了。」熊續強正是如此,錯誤地把時代賦予自己的機遇,看作是自己的能力,從此失去了必要的敬畏之心,玩起了危險的資本遊戲。最終靠實力,虧光了所有靠運氣賺來的錢。他的遭遇值得所有金融大鱷警惕——請對資本抱有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昔日首富變「首負」,負債8000億後,東山再起王者歸來
    王健林在前幾年的時候也曾佔領中國首富的第一把交椅,並且還將業務擴展到海外的市場,那時候真的風光無限,這種大舉動在外界看來萬達集團財力雄厚,他涉及到很多個領域,不僅僅涉足房地產還有遊艇公司、文旅項目等等,然而在沒過多久之後就開始轉賣了。
  • 負債225億,浙江女首富一夜跌落,曾是「義烏飾品女王」
    而劇中主角的原型是曾經的浙江女首富、新光集團創始人周曉光,可惜她的現實人生並不像劇裡那麼圓滿,如今新光集團負債225億,周曉光從首富位置跌落神壇。 說到周曉光,恐怕商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78年她獨自下海經商,1995年創辦新光飾品公司,現任浙江新光集團董事長。
  • 從擺地攤到浙江女首富,今負債469億跌落神壇
    負債469億!曾經的「地攤女王」跌落神壇。從16歲沿街叫賣起家,到身家330億浙江女首富,再到負債469億跌落神壇,周曉光的潮起潮落,這或許是她晚年商戰中難免的一道灰暗。擺地攤,一個看似充滿江湖氣的地方,機動靈活堪稱創業者的演練場。殊不知,馬雲、柳傳志、宗慶後等許多大佬在成名之前,也都沉浮於千萬擺攤大軍中,有過一段地攤創業的經歷。
  • 從40億身家到負債15億,妻子跑路,他靠擺地攤東山再起,還了14億
    在我國有很多富豪變成了「負豪」,比如說羅永浩在創辦錘子科技之前還擁有大量財富,後來創業失敗,欠了6億債務,但是他沒有選擇跑路,而是踏踏實實地還債,現在他已經還了4億了。無獨有偶,像這樣有擔當的企業家還有一位,叫做郭正利。
  • 馬雲、馬化騰之外又一馬姓首富:靠代工賺500億身家,一晚花光9億
    提起「馬」姓首富,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馬雲和馬化騰了。雖然馬雲已經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但這對他的身價並沒有太大影響。從參股情況來看,他依然是阿里、高德等611家公司的實控人。唯一的影響大概就是由於沒有到65歲便提前卸任,阿里表示馬雲的退休津貼將按65%發放,還真是一視同仁。
  • 從中國首負到中國首富:不是羅永浩,他才是「真還傳」最佳男主角
    這場秀炸翻全場,最爆的梗當然是自爆創業失敗欠債6億,通過直播帶貨已還債4億,再過一年半載,還完所有債務後,會拍一個紀錄片記錄這段詭異的人生,片名叫做「真還傳」。老羅依然是那個老羅,繼續嬉笑怒罵,在社交媒體懟天懟地。但也不得不說一句:老羅是真漢子,從沒有打算逃避責任,沒學賈某某逃往美國當老賴,堅持還債。老羅資質算一般,除了擅長脫口秀外,企業管理、創業等都算不上乘人才。可是老羅有個寶貴品質:迷之自信。一個高中二年級的輟學生,倒賣過二手書和走私車。
  • 「雞毛飛上天」原型慘敗,女首富身價曾達330億,今負債300多億!
    後來,周曉光用6年的時間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而且實際的生活中獲得了做生意的一些寶貴的經驗,然後她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義務,毅然決然的選擇創業。周曉光和老公虞雲新租下一個攤位,專業售賣飾品,生意做得還是比較紅火的,周曉光顯然是不滿足於現狀的,在1995年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飾品品牌,並且還創建了加工廠,因為產品設計以及生產的產業鏈相當的完善,周曉光的企業很快成為了國內飾品行業的「巨頭」,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在2017年,新光集團在A股正式上市,市值達到了800億元,周曉光夫婦的身價也達到了330億元,在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單中位居23名,也成為了浙江女首富
  • 為何窮人難成「首富」?各省的首富「破產」記錄,這3點最難克服
    就拿那些各個省份的首富來說,他們的資產早已足夠實現財富自由,但是錢哪有人會嫌多呢?中國不缺首富,更不缺富豪。疫情期間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憑藉疫情一飛沖天,資產累計增加數倍,自然也有人因為疫情一蹶不振。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全國多個省份陸續傳出首富變「首負」的新聞。很多人覺得「首富」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稱呼,但是一朝變化,首富很有可能變成人人敬而遠之的「首負」。
  • 吉林首富:從負債400萬到年入637億,「外行」成醫藥龍頭掌舵人!
    20多年來,伴隨著旗下產品各式各樣的熱播廣告,這個負債400萬的藥廠,如今已經是年銷售600多億元的修正藥業,曾經交警大隊的修淶貴警官如今也成為了吉林省的首富修總。從業績來看,2016年正藥業實現銷售收入575億元,2018年營收再創新高,高達637.63億。那麼,從負債400萬到如今銷售額624億,25年來修淶貴是如何成功的呢?修淶貴,1954年出生於吉林通化,祖籍是山東高密。
  • 債務堆出來的女首富,白手起家賺到800億,今負債百億銷聲匿跡
    千萬富豪在浙江有14萬人,而5億資產以上的富豪在浙江有2004人,全國不過才17000人。浙江省的富豪最出名的就是馬雲了,他連續三年成為中國首富,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因此浙江省的首富一定是實力非常強勁才能突出重圍。在浙江歷代首富中,最顯眼的其實是一個女人。
  • 從欠債2.5億到身家百億:史玉柱才是「真還傳」最佳男主角
    這場秀炸翻全場,最爆的梗當然是自爆創業失敗欠債6億,通過直播帶貨已還債4億,再過一年半載,還完所有債務後,會拍一個紀錄片記錄這段詭異的人生,片名叫做「真還傳」。老羅依然是那個老羅,繼續嬉笑怒罵,在社交媒體懟天懟地。但也不得不說一句:老羅是真漢子,從沒有打算逃避責任,沒學賈某某逃往美國當老賴,堅持還債。老羅資質算一般,除了擅長脫口秀外,企業管理、創業等都算不上乘人才。可是老羅有個寶貴品質:迷之自信。一個高中二年級的輟學生,倒賣過二手書和走私車。
  • 中國最「慘」首富:靠2萬起家,32歲身家400億,10年後破產淪為通緝犯
    來源:EMBA微金時代在不斷的變化,科技的興起必然會造就一批企業的崛起,在這些企業的背後又有無數的富豪,從一無所有累積千億身家,有的曾經是何等的風光,不過到頭來卻落得了破產的下場,而彭小峰就是其中一位,從白手起家到累積400億身價,成為江西首富,在10年之後破產成為了通緝犯,也被稱之為最悽慘的首富。
  • 中國最「年輕」女首富:坐擁54萬畝地,日賺7億,40歲身家1750億
    60多歲的許家仁身價2700億元,成為世界首富。楊惠妍以1600億元的身家排名全球第四,這也讓曾經的中國首富王健林落敗,她再次成為中國女首富,成為全球房地產行業的女首富。這樣輝煌的過去,並不會讓楊惠妍激動不已,因為她在26歲時就成為了中國最富有的女性。目前,碧桂園在房地產行業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 身家40億,曾娶日本首富之女,淪落到街邊賣麻油雞,剛剛,他走了……
    從身家40億,到負債15億;從傳奇旅遊大亨,到街邊賣麻油雞的小販;跌宕起伏之後,一切終歸塵土;只留下一碗讓人嘆謂的麻油雞…他曾是臺北喜來登酒店的門房小弟,白手起家創辦天喜旅行社,身家高達40億元新臺幣,並迎娶了日本石川縣山代溫泉首富之女。可以說,郭正利是臺灣旅遊圈中最亮眼的明星,也是窮小子翻身的典型。但是,郭正利之所以讓人嘆謂,遠不止於他白手起家成為富一代的經歷,還在於他後來從巔峰瞬間跌落低谷,從光鮮亮麗的旅業大亨淪為街頭賣麻油雞的小販。
  • 富二代13歲輟學入廠,代工優衣庫攢700億身家,成服裝界首富
    據胡潤研究院10月20日發布的榜單顯示,截至2020年8月28日,「服裝界富士康」申洲國際實控人馬建榮家族的身家高達700億元,排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50名,以360億元的財富值優勢力壓海瀾之家周建平家族,成為服飾行業首富。
  • 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也旺不起來了!
    同時,旺旺集團版圖不斷擴張,不但開了大陸第一家臺資醫院,更積極建構橫跨兩岸的連鎖飯店體系,將公司市值帶到高達1440多億港元,蔡衍明也因此多次問鼎中國臺灣首富。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已是家大業大,除了一間食品廠,臺北「中央戲院」、「麗都遊泳池」都是他家的,臺灣省第一座公共圖書館也是蔡家私人捐贈的。蔡衍明十九歲就進入父親企業,全憑自己摸索著闖出一片天。鮮明的江湖性格,是他的標誌,他少年創業時也曾失意。
  •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已是家大業大,除了一間食品廠,臺北「中央戲院」、「麗都遊泳池」都是他家的,臺灣省第一座公共圖書館也是蔡家私人捐贈的。蔡衍明十九歲就進入父親企業,全憑自己摸索著闖出一片天。鮮明的江湖性格,是他的標誌,他少年創業時也曾失意。
  • 用5年做到中國首富,又在7年186億身價清零,如今以25億身家回歸
    說起中國首富,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馬雲,馬化騰,王健林。不過在中國首富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只用了5年的時間,就以186億的身價,坐到了中國首富的寶座之上。不過他用了7年的時間,又讓自己一無所有。他就是中國的光伏教父施正榮。
  • 優衣庫創始人:13歲輟學搞代工,今身家700億成服裝界首富!
    日本首富造就了中國服裝業首富!據胡潤研究院10月20日發布的榜單顯現,到2020年8月28日,申洲國際實控人馬建榮家族的身家高達700億元,排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50名,以360億元的財富優勢力壓海瀾之家周建平家族,成為服裝業首富。
  • 身家3天飆升200億,中國女首富保住前十,比王健林多了1000億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碧桂園的80後二代接班人楊惠妍,以2080億的身家排在第九位,比老前輩王健林足足多了1000億,也穩坐中國女首富的寶座。然而,支撐起楊惠妍2000億身家的也不僅是碧桂園的老本行賣房子,還有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碧桂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