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溫馨的電影。很多人說一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這確實是一部這樣的電影。電影主要講述:作為迪士尼創始人的沃特·迪斯尼為了女兒的承諾,要將特拉弗斯的一部兒童小說《歡樂滿人間》改編成電影。但是要得到改編權的路途艱難坎坷。電影沒有落腳在沃特·迪士尼身上,而是主要落腳在小說作者特拉弗斯身上。特拉弗斯是一位單身老齡女性,性格怪異,有點尖酸。沃特·迪士尼為了得到改編權,儘量滿足她的古怪要求。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而同時不斷穿插小說作者特拉弗斯小時候——1903年的記憶。小時候的情景與她現在的狀態以及小說裡的情景一一對應。我比較感興趣的一點是:作家都其實把自己映射到了自己的作品裡面。作家、畫家、音樂家的作品通常都飽含著作者本人的映射,而這種現象對於作者本人來說,是不由自主的。也就是作者無意識地就把自身塑進了作品。提起海明威,就想起《老人與海》那個不屈的捕魚老人,提起夏洛蒂·勃朗特,就想起《簡 愛》裡的那個堅強的姑娘,提起梵谷,就想起那些向日葵,我知道這不是自傳也不是自畫像,但我始終覺得這就是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一樣,作者在畫他自己一樣。而有趣的是,作者之所以能夠寫出/畫出這樣的作品,是因為作者本身自己的經歷,自己的希望等。就像決定我們未來的,絕不是未來,而是我們的過去。我們一直說什麼 人應該向前之類,我不是反對,只是覺得過去就這樣扔掉了不是太可惜了嘛。當然如何處理過去又是一個大問題。不扯遠了,還是談電影吧。
電影主要情懷還是落腳在父愛,無論是沃特·迪士尼為了實現女兒的願望,還是特拉弗斯的父親對女兒那百依百順的愛,都是父愛的體現。特別是特拉弗斯的父親,酗酒,但是在女兒面前,還是那麼溫柔,呵護著女兒每個細小的夢。特別是父親抱著女兒騎著白馬的時候,真是美極了。
電影有點沉悶,但是最後特拉弗斯看著這部喜劇歌舞片,在首映電影院裡痛哭,同時穿插進兒時與父親的畫面,說著 don’t leave me.很是感動。最後,那些當時真實人物的黑白相片一幅幅顯現以及製作電影時錄音,唉,時光真快啊!
影片片名是Saving Mr.Banks,但是貌似所有對於這部電影的簡述都是說這是迪士尼1964年經典電影《歡樂滿人間》如何製作出來的紀錄片。然而,但凡看了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關於作者的故事,關於如何拯救班克斯先生的故事。華特 迪士尼,還有創作這部電影的工作人員,都只是一個「旁觀者」。
好久沒有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止不住自己的眼淚了,明明是看完歡快愉悅的歡樂滿人間後想看看到底這部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時候,沒想到自己看到的真相(或許依然是被粉飾過的)如此揪心。
全片雙線交織,Mrs. Travers的童年一直閃回,在她與迪士尼交涉的那段期間,在這部以她自己生活為原型的作品改編成電影期間,她能一直回想的就是自己與父親生活的點點滴滴。電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故事,壞脾氣、酗酒的父親在女兒心中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家,但光有夢想是不夠的,年幼的Hellen卻一直堅信著父親的信念,然而父親最後潦倒到吐血身亡,只留下她自己孤零零的想著父親給她的一切。電影同時也暗示了我們,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其實是爸爸口中「恐怒姐」埃莉阿姨,是她拿著一把鸚鵡頭的傘突然出現在門前,是她從小小的旅行袋裡掏出各種各樣新奇的事物,是她讓她們重新生活起來。迪士尼原本以為這個仙女是來拯救孩子們的,後來才明白,Marry Popins 不是來拯救孩子們的,而是來拯救班克斯先生的。在小女孩的眼裡,埃莉阿姨就是來拯救自己的父親的,就如在電影中說的一樣:Marry Popins和他們一樣是普通人,Marry Popins是來教孩子們面對黑暗的。因為最終,Mrs. Travers的父親還是死去了,埃莉阿姨還是沒有拯救他。
Marry Popins把這些寫進自己的書裡,把父親的形象美化,把Marry Popins的描述寫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然而自己的作品將改編為電影時,這一切都有所變化了。
把版權買下的是迪士尼,是華特 迪士尼,是他為了自己女兒的小心願而作出的決定。而我們都知道,迪士尼是光明的,迪士尼是溫馨的,迪士尼是想像,迪士尼是不可能給我們展現一個普普通通的仙女,迪士尼是不可能給我們拍一部沒有韻律感的電影。但是Marry Popins卻恰好反感這一切,她反感動畫,她反感Musical,她反感班克斯一家豪華的別墅,反感被刻畫為女權運動者的班克斯夫人,反感過度嚴苛的班克斯先生,反感如此美麗大方的Marry Popins。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她一次又一次的和他們爭論,爭論,又爭論,但是最後卻妥協了。歡樂滿人間裡有大段大段的歌舞,有長段的動畫,班克斯一家有豪華的房子,班克斯夫人依然是一名女權運動者。
因為本片對於事實或許並沒有真實地呈現,所以我們不得而知真相,所以我也不想過多去問到底為什麼。但是整部電影吸引我的,是Mrs. Travers,她孤身一人生活,沒有親朋好友,她任性,她有著一種令人感傷的孤獨感,但是她依然寫出了讓全世界孩子和大人們都喜歡的書。為什麼?因為她繼承了父親的夢想,她自己想要把這些大大空空的白日夢帶給人們去享受。為什麼 又不同意改編為電影呢?因為電影是真人的,電影是具象的,她不想讓這些走入真實中,因為自己經歷過痛苦。
不得不說,音樂真的在打動人心方面太強大了,第一次淚目是製作人員更改結局後新加的Let's Go Fly a Kite響起,Mrs. Travers也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第二次淚崩(真的忍不住)和Mrs. Travers一起哭著看了首映,最後畫面一切Chim Chim Cher-ee(East Wind),Mrs. Travers為她的父親流淚,為她的電影流淚(因為真的很討厭動畫啊……),我為她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