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工廠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第八夢

2021-01-11 中國科學技術館

    文/陳灼

  編者按: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播出的英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嗎?就在今年1月,有關這部英劇之前未播出的後四集也已經全部放出,喜歡科幻世界近期出版的菲利普·迪克中短篇全集《記憶裂痕》和《命運規劃局》的幻迷讀者都可以關注了解一下這部劇喲。

英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海報

  同樣在去年,菲利普·迪克的資深愛好者、科幻小說譯者陳灼撰寫了一系列優秀的劇評,並根據英劇劇集及其改編的迪克原著小說等內容進行了多角度的優秀解析。

  今天,闊別多月,我們將繼續推送陳灼的「第八夢」的劇評,一起來看看吧。

  劇 | 透 | 預 |警

  1954年,原作背景

  這又是一篇1950年代,PKD早期的小說。迪克的版權代理人SMLA於1954年10月11日收到Autofac(自動工廠)手稿,當天還收到了另一篇小說手稿(Service Call)。

  《自動工廠》後來首次發表在《銀河科幻小說》雜誌1955年11月號上。這一期的封面,以及《自動工廠》這篇小說的插圖畫家,都是 Ed Emshwiller。

最早發表的《銀河科幻小說》雜誌上《自動工廠》的插圖,自動工廠的送貨車

  《自動工廠》原作有20頁長,估計文字量在8000左右,已算是篇幅不短的短中篇。由於劇情有些複雜,為了照顧讀者對起承轉合的理解,PKD還給小說分了四個小節。

  本篇在迪克的諸多短篇中一直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僅在他身前就收入過好幾種他的短篇集,也被其他科幻短篇集收錄過。例如Robert Silverberg編輯的《失去控制》(Beyond Control)。最後,編進了迪克中短篇全集第四卷。

  1976年迪克回憶這篇作品時,曾說:

  Tom Disch 認為這是最早反映生態災難的科幻作品。不過,我當時寫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假如工廠真的完全自動化了,那麼,它們也許會像有機生命一樣,顯出某種生存本能……

  迪克本人前述的說法,顯然是點出了《自動工廠》原作的精髓,這也是PKD多部小說,包括許多長篇的精髓,簡言之,就是——CRAZY GOD。瘋掉的神。如果宇宙被一個瘋掉的神控制了,作為人類的境遇會怎麼樣?在他的長篇《帕莫·艾德裡奇的三處聖痕》,《天空之眼》中都有精彩闡述。至於瘋掉的機器,那就更多了。

  其實,Autofac的背景設定與PKD的另一篇著名中篇小說《第二類》(The Second Variety, 1953)十分相似,在那部小說裡,也是機器變得瘋狂,開始不以為人類服務為目的,而是形成了某種集體意識,變成了會進化的偏執狂。當然《第二類》的主題是戰爭,《自動工廠》則是消費文化,但兩者完全可以看作發生在同一個「菲利普·K.迪克」宇宙之中(關於該宇宙的描述,迪克好友,PKD研究專家Patricia S. Warrick在她的著作Mind in Motion中曾有過精彩闡述,今後有機會再展開)。

 

  原作簡述

  《自動工廠》小說發生在近未來,全球核戰後,人類萎縮在若干的小聚集地上,整個世界卻被一大批戰前設計組裝好的自動工廠所控制,包括各種自然資源。這些工廠遵守老規矩,總是給人類送來各種大量用不到的物資,比如剃鬚刀,收音機等等,並且持之以恆佔據著自然資源生產各種人造食品,比如難喝的人造牛奶。

  幾位主人公(Earl Perine, O'Neil)為了和工廠交流,故意攔下一輛車,喝了牛奶之後在面前怪叫,這樣有了機會給工廠投訴產品。為了難倒工廠,故意用了「pizzled」這個完全不通的詞來形容牛奶的產品質量。果然引出了產品代表來到村裡。

  本來大家的目的是為了讓代表能夠理解,戰爭結束了,工廠應該把控制權交還給人類,整天生產這些無用的物資除了汙染環境,消耗資源毫無意義。但沒想到,工廠有一套類似二十二條軍規的詭辯邏輯(大意是工廠停工的前提是外部環境的生產水準超出工廠內部,但因為自動工廠的存在,人類根本無法進步),讓它停不下來。

後啟示錄儼然成為科幻小說(遊戲)一大分支,PKD是該領域的始作俑者之一

  最後主人公的辦法是找到自動工廠的資源缺陷,故意收集這些搶手資源,然後放在好幾個工廠的勢力範圍交叉點,引發工廠之間的爭奪戰。工廠們大概沒什麼宏觀思維,果然就上當,打了起來,各種武器橫飛。

《自動工廠》並沒有如這位爺那麼深的人工智慧,但也把人類整的夠嗆

  與電影的『大團圓』結尾不同的是,《自動工廠》小說原著的結尾要更為開放,也黑暗一些。當各大自動工廠打得不可開交之際,它們自然也沒有多餘的資源來給人類繼續生產毫無用處的消費品。人類的生活水平變得更加低下(想像一下一片氫彈坑的廢墟夾縫中,開始養牛,種菜,可以說是有點田園風光的),甚至有人開始懷疑當初誘發自動工廠大戰的決策是否正確。

  跟《第二類》一脈相承的意思就是,讓自動工廠撩起袖子來互懟,它們造出來的機器,炸彈,比人類主導的時代不知道厲害多少。直到有一次,幾位主角在臨近工廠的入口處,目睹了另外一個敵對工廠以詭計將飛彈(威力極其巨大)射入其大門之中。

  大伙兒壯著膽子走進工廠內部,發現完全炸得裡焦外嫩,本來還指望能撿一些工具,生產線什麼的回去用,但結果發現根本是痴心妄想。隨著繼續深入到深埋地下的工廠核心,忽然感到地底下傳來震動。原來在核心裏面的鋼鐵地板下面還有鬼,劇開地板後,他們發現,裡面居然還有一個五臟俱全的自動工廠,但不知道在造什麼。順藤摸瓜,發現這個藏在地底的工廠所造的東西發射出去的管道,並且在山體外緣找到發射管道的出口。一個個出口正在忙不迭的往外射,某種立方體?

  於是又是一陣爬山,找到射在附近的一個立方體,這才揭露出這些自動工廠在忙著造什麼:全都是小型的自動工廠(這裡有點兒納米機器的味道)。

  它們已經學會了自己製造自己。在不久的將來,它們不僅會佔領全世界,搞不好還會佔領全宇宙。

PKD不朽名篇《第二類》,結局與《自動工廠》異曲同工,曾改編為電影

 

  關於改編

  本劇集改編十分大膽,在保留原作人類與自動工廠對立這個基本設定(甚至保留了pizzled這個讓電腦摸不透的詞)之外,融合了一條完整的線索,就是人類其實都是自動工廠的產品。並且從邏輯上也完全講得通,因為核戰爭讓人類死絕了,工廠必須延續它的存在目的:為消費者製造消費品。那麼,既然消費者沒了,先製造消費者吧。

  但是,由於這些消費者的人格模型來自於真人,所以,它們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玩偶。與其他比較扭曲的瘋狂機器人的科幻設定,比如《無聲狂嘯》不同的是,《自動工廠》並沒有一個邪神瘋腦,邪惡到以折磨人性為目的,它只是一個有點認死理的機器。而這些「電子腦」人裡面,藏著一個掃地僧,不是,掃地黑客,居然是自動工廠的締造者。最後親身用自己的大腦帶著病毒把工廠給停了,然後回到村子裡和(不知道自己是電子腦人)的圖書管理員小哥從此以後幸福的生活下去。

  好吧,我承認這個結局有點太光明和溫柔了。原著那個人類呆呆的看著一個個微縮版自動工廠射向天空的場景太美,不敢想像。不過劇集版這個大家都是假人,假人相愛的橋段,在PKD的作品裡倒也不罕見,比如名篇Impostor(改編過電影)裡就反應過這一點,你我都是人造人,但卻愛的深沉(細思極恐)。當然,這裡面比較扭曲,也是讓人有點悵然的,就是相愛的雙方,或者一方,並不知道自己是人造人(銀翼殺手2049飄過: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仿生人的魂是下入地呢?)。不過,限於50分鐘的迷你劇長度,編導也不可能這麼深挖的。

Impostor的老譯名叫做強殖入侵,把電影檔次拉低了1/3個PKD

  對了,喜愛《輻射》系列的玩家,一定會對Emily那幫人一大攤破零件堆出來的土製弩炮感到十分親切。而片中關於自動工廠的外部特效,以及工廠內部的布景,都蠻有誠意。另外,女歌星Janelle Monáe飾演的電子人Alice也是片中的點睛之筆,有點人畜無害,又有點心機,但基本來說,是那種自以為是的呆頭呆腦。

《自動工廠》在IMDB上的評價很不錯,它獲得了8分(1233張投票),名列本劇集榜首。

  有外媒的評論很犀利,說整集說的都是當心未來的自動工廠和無人機統治的世界,而(在美國)這部劇集就是自動工廠和無人機的大力某推廣者(亞馬遜)發行的。(獨家授權)

其實是亞馬遜自黑的一集

相關焦點

  • 何以為人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第六夢
    | 原著簡介,燦爛的1953年2月不知不覺間,電子夢上映快三個月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第六夢《何以為人》(Human Is)。還是老規矩,先介紹原作。原作《何以為人》是菲利普·迪克在1953年2月創作的的短篇小說,根據經紀人的記錄,同月還收到了他另外三個短篇。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關於虛實、何為人的科幻故事
    已經播了3集的英美合拍劇集《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下稱《電子夢》),在開播時曾被冠上「《黑鏡》系列同款」的定位。雖然同樣是科幻題材、同樣一集一個獨立故事,但是《電子夢》不僅缺少像《黑鏡》一樣揭露社會弊病、人性弱點等「爆點」話題,而且有的故事講得「語焉不詳」,這讓那些以「《黑鏡》同款」的心態看《電子夢》的網友感到不太適應,吐槽該劇和《黑鏡》沒法比。
  • 《電子夢》:歡迎來到菲利普·迪克的賽博朋克世界
    撰文:菠蘿頭把《電子夢:菲利普·迪克的世界》(Electric Dreams:Philip K.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而當他死後的數月,電影《銀翼殺手》就問世,正是改編自他於60年代寫的《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麼菲利普·迪克開始進入一段異常消極的時期。他開始跟癮君子和無家可歸的人終日廝混,最終讓自己走向崩潰邊緣。他沉浸在自己的各種妄想中,並一度堅信FBI在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狄克曾於50年代反抗越戰因此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列檔監察的對象)。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說它能代替《黑鏡》成為神劇,我是信的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千萬別被這部劇的名字騙了,如果你不清楚菲利普·K·迪克其人的話,也許很容易就會錯過一部好劇。我們先來說說菲利普這個人。《銀翼殺手》海報其中,被科幻迷奉為經典的《銀翼殺手》就是改編自他的短篇小說《機器人夢到電子羊了麼?》,實際上當初這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的時候,迪克一度十分不看好,不過隨著時間的沉澱,《銀翼殺手》居然在幾十年後重新大放異彩。
  • 別被名字忽悠錯過這部上等佳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還是熟悉的味道,科幻、寓言、復古、鋒利——電子夢:菲利普·狄克的世界 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正如這瘋狂的海報一樣,這部劇會讓你愛得瘋狂。菲利普·迪克他的牛逼程度應該不用多說。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第二夢
    9月18日剛剛開播的《菲利普·K·迪克的電子夢》(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一口氣改編十篇迪克的短篇,來製作完全獨立的迷你劇集。我今天看完開映後的第二集《不可能的星球》(The Impossible Planet),針對原作和電視劇做個簡單介紹,接下來有時間還會繼續追。
  • 2017美劇秋季觀劇指南(一):《This is US》《黑客軍團》《無恥家庭》《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 《電子夢》能否碾壓《黑鏡4》,坐等秋季開播
    撰文:尼莫新媒體編輯:實習生葉彬彬本文圖片來自預告片截圖和劇照由《絕命毒師》「老白」布萊恩·克蘭斯頓監製的科幻系列劇《電子夢
  • 今日推薦 | 《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類型: 科幻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7-09-17(英國)集數: 10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菲利普·狄克的電子夢 / 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IMDb連結: tt5711280一部英國科幻電視故事選系列劇,改編自菲利普·狄克的作品。
  • 「科幻大師」作品再被搬上螢屏 《電子夢》不容錯過
    科幻迷怎能錯過《電子夢》羊城晚報記者 章琰秋季檔開始,眾多熱門美劇陸續回歸。一部新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以黑馬之勢進入了觀眾視線。雖然只播了三集,但不少網友已將這部劇與科幻神作《黑鏡》相提並論。該劇在豆瓣上評分為8.2分,對不少科幻迷來說,衝著「科幻大師」菲利普·迪克的名號,這部劇就必須追!【其人】多部小說被改編成科幻電影曾獲得5次星雲獎提名、3次雨果獎提名的菲利普·迪克,大概是最受好萊塢青睞的科幻作家之一。
  • 美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2017)》第一季第一集Part1-中英文
    更多內容請百度搜索:可小果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第一季第一集面罩製造人把他們趕出去Shut them down, and ship them out!把他們趕出去Shut them down, and ship them out!
  • 迪士尼還是夢工廠,這是個問題!
    迪士尼樂園的門票之所以如此火爆,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在太多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不缺少動畫片的陪伴,而迪士尼與夢工廠幾乎佔據了動畫片的全部市場。可是你真的分得清哪些動畫片是迪士尼的,哪些動畫片是夢工廠的嗎?迪士尼和夢工廠又有什麼區別呢?為了避免發生類似去麥當勞點聖代,去肯德基點新地的尷尬,今天就為大家來科普一下迪士尼和夢工廠吧。
  • 專屬於菲利普·迪克粉絲的科幻劇來了,主演有「老白」
    菲利普·迪克(PKD)大概是最受好萊塢青睞的科幻作家之一。這位作家發行了 38 本作品,其中至少有 7 部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它們之中包括《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黑暗掃描儀》等,還有近兩年在亞馬遜大火的《高堡奇人》電視劇。
  • 在廈門「寶島夢工廠」逐夢的臺灣品牌與臺青們
    中新社廈門5月1日電 題:在廈門「寶島夢工廠」逐夢的臺灣品牌與臺青們  中新社記者 陳悅  「五一」假期到來前夕,身著賽德克族民族服飾的阿智,在被稱為「寶島夢工廠」的海峽兩岸旅遊集市,和十多位夥伴們認真排練臺灣少數民族的民族舞蹈。  這個活潑愛笑的大男孩來自臺灣臺中,此前在臺中已經有五六年導遊從業經驗。
  • 少狼主,羅密歐與電子夢
    之後麥登參演過劇集《查特萊夫人的情人》,飾演性感園丁;在《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門》古裝劇裡走的是藝術貴族們愛恨情仇的路子,可惜比起製作野心,收穫的水花並不大;早先在訪談中他曾坦言他對科幻片的熱愛,眼下就擔綱主演「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剛剛開播的新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講述美國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筆下的世界。
  • 夢工廠動畫電影資源匯總
    夢工廠動畫公司 (DreamWorks Animation SKG, Inc.) 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縣格倫代爾的動畫工作室。1994年10月12日,由美國三位電影人史蒂芬·史匹柏、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創立的夢工廠工作室。夢工廠動畫公司於2004年由夢工廠工作室的動畫部門分拆而成立,同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 夢工廠的夢想,終點在哪裡?
    奈雪更是斥重金在每平米租金3000元以上的深圳海岸城,開了一家面積達到1000平米的「奈雪夢工廠」。300萬一個月的租金,僅僅是夢工廠這塊試驗田的開墾費用。店內還會流水似的推出新品。不受歡迎的產品被無情拋棄下架,最受歡迎的產品才能留下來,並以最快的速度上線全國門店。夢工廠的夢想,終點在哪裡?但是夢工廠背後,似乎有更大的野心。奈雪所圖的,遠不止是茶。
  • 經典迪士尼 童年夢工廠
    經典迪士尼,童年夢工廠。12月25日下午1點30分,遂寧東辰榮興國際學校學術大廳座無虛席,小學部聖誕迎新暨國際文化交流月展示活動在此隆重舉行。孩子們用嘹亮的歌聲釋放心中的激情,用優美的舞姿演繹童年的精彩,與家長朋友們共迎接新年的到來!
  • 美國夢工廠十大經典動畫片
    美國夢工廠十大經典動畫片夢工廠電影公司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史匹柏,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的產品包括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家庭視頻娛樂,唱片,書籍,玩具和消費產品。埃及王子影片講述的是摩西帶領西伯萊人出埃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