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懸疑劇《沉默的真相》真的有網上吹捧的那麼好嗎?劇剛播,還沒多少人看的時候,網上就一大批叫好吹捧的。
先把好評的輿論帶起來,讓你覺得不給好評就是不識貨。
有直率的說此片是爛片,那更是要被不知哪來的粉們追罵,這是正常的品劇環境嗎?
不給好評肯定是你有問題,片子沒問題,你欣賞水平不夠,你沒正義感,你不懂人性……
一部網劇而已,至於這麼上綱上線嗎?還讓不讓人說話了?讓不讓人正常的看劇了?
這種帶節奏好評的氛圍讓人感到窒息,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真是不吐不快!
此劇我12集都看了,本來看到第6集我就不想看了,為了客觀評價,我還是看完了。
感覺就是故弄玄虛,豆瓣評分虛高,情節不合理,畫面昏暗影響觀看,根本就不像網上吹捧的那樣是什麼年度最佳懸疑片!
年度最佳懸疑片,呵呵,《隱秘的角落》剛出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吹的吧,套路一樣一樣的。
你說這片不懸疑,不算懸疑片,立刻就有人說,這叫社會推理,你懂不懂?江陽多正義多感人啊,看他撿錢包我都哭了……這跟懸疑有關係嗎?
你說這劇情很多不合理,有BUG,立刻有人說,你看過原著嗎?知道原著多黑暗多讓人痛心嗎……這是哪跟哪?
不合理?有BUG?那不是電視劇的錯,那是審核的錯,為了要過審,你懂嗎……什麼時候過審也成了電視劇的賣點了?
連電視劇三條線拍攝也要拿出來吹捧,好像這是多麼不得了的拍攝方式……我管你幾條線拍的,情節合理,故事講清楚了,觀看順暢,能引人入勝就是好劇,反之,十條線也沒用。
或者是怕觀眾看不懂,批評拍的太亂了,先宣傳講解一下此片高超的三條線拍攝手法?
符合原著也要拿出來吹捧,看到好多評論都是跟原著很像,連作者都說好了,原著黨們表示滿意……這跟劇好不好有關係嗎?這是原著黨特供片嗎?這也成了賣點?好評點?
利用人們對惡勢力的痛恨,對好人同情的情緒,蹭社會熱度。
利用片審的嚴格,故弄神秘,引起大眾好奇心,能過審都成了他們的賣點了!
本來就一部普通劇情片被吹捧的天上有,地下無,還一副不接受反駁的豪橫姿態真是夠了。
過頭了!
一個省城政法學院的教授,幾個政法學院的高材生,一個明星刑警隊長抓幾個地方流氓犯罪分子居然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先說侯貴平
知道黃毛是當地有名的流氓,他居然還敢在當地照相館洗照片?
照片上的人他也不是不認識,這麼重要的證據不應該悄悄帶回省城洗嗎?
候貴平可是政法學院的高材生,這點常識都沒有?這點自我保護意識都沒有?
那幾個女學生,高中生了,18歲了吧,不是8歲。沒有家人嗎?被威脅,被傷害,一個都不敢說?為什麼?
告訴家人都不敢?為什麼?要知道村裡的人都是鄉裡鄉親的本地人,親戚也是一連一大片的。
你說黃毛欺負外地人還可信些,他專找本地女孩欺負,本地女孩有那麼好欺負嗎?村裡都沒人了?
那個女學生翁美香怎麼那麼怕黃毛?黃毛讓她上車就上車?候貴平還在旁邊,她怎麼就不敢反抗了?
也沒看到她有什麼把柄落在黃毛手上,她一個高中生,至於怕成那樣嗎?
別跟我扯原著,我在說劇情!
再說江陽
江陽,政法學院高材生,檢查院的科長。
知道有冤情,但檢查院不同意立案調查。他哪有那麼多時間親自盯梢取證的?
檢查院沒有立案,他的調查就是私下調查,但是他調查都是以檢查院科長名義進行的,這不符合程序吧,假公濟私了。
好吧,為了正義,這個我可以忽略。
李建國用注射的方式殺掉犯罪嫌疑人兼證人,江陽明明發現問題了,不應該立刻採取措施保護好屍體嗎?作為一個檢查官,這點職業敏感性都沒有?
還非要等回去了打電話給陳法醫,然後再自己駕車趕回警局?他一個人去有什麼用?檢查院沒有相關程序規定?沒有執法部門?
追屍體不能打電話給火葬場阻止嗎?一個縣城能有幾個火葬場?還非要等自己跑過去?一個檢查官,一個刑警隊長哎!
還有江陽被誣陷受賄,以江陽的人設就不應該認罪!自己明明沒有受賄,明明被誣陷,怎麼能承認呢?
如果誣陷一個檢查官是這麼容易的話,那普天下的公檢法公務員們豈不是要人人自危,隨時可能被犯罪份子誣陷利用?
就當時那些所謂人證,物證經不起推敲,只要江陽一直喊冤,未必不能查明真相!
江陽一個政法學院的高材生就這麼肯背黑鍋,被誣陷,被瞬間毀了前程?
張超作為政法學院的教授,知名律師就是這麼教學生的?不想辦法為學生申冤,居然教江陽認罪獲得減刑?這算怎麼回事?
在拿到侯貴平屍檢報告後,有明顯疑點的案件,江陽完全有理由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訴,要求立案。
縣裡不行,去市裡。市裡不行,去省裡。省裡不行,去北京。縣裡不行他就不上訴了?
市裡不行,為什麼不去省裡?正規途徑都沒有試過,怎麼就知道不行了?非要自己去私拼?
而且,他身為系統內的人,他的同學老師校友一大批,還能沒點人脈?一點上訴的途徑都找不到?
好吧,就算江陽太年輕了,社會經驗和人脈都不夠。那他的老師呢?
張超
張超作為省城政法學院的教授,知名律師,師長學生校友滿天下了吧,怎麼就一點向高層申訴的途徑都沒有?
一個下面的市長的女婿就把他們這些精英難成這樣?還非得逼著自己去犯罪才能引來高層?
名牌大學的教授啊,要知道,名牌大學裡能人不少的。教授又不是鄉村教師,怎麼可能一點人脈都沒有?
找過院長嗎?試著找過省長,省委書記等高級官員了嗎?
按劇中人設,張超應該有這個能力,但是張超表現的一點能力都沒有,就會設個圈套,還把自己套進去了。
追求程序合法的正規途徑都沒有試過,怎麼就知道不行?非要自己知法犯法去冒險?犯同樣錯誤的還有朱偉!
朱偉
一個明星刑警隊長,知道李建國有問題,為什麼不暗中調查李建國?不收集證據向上級領導反映?
靠吹鬍子瞪眼睛打架罵人有用嗎?
市裡的水黑了,找省裡的領導啊!找公安部啊,一個刑警隊長,一個有知名度的刑警隊長,不能發揮點自己的特長嗎?
明知道身邊有個敗類,不想辦法剷除,還跟敗類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互扯,白耽誤工夫,為了拍電視劇嗎?
把李建國鏟掉,抓到黃毛和那個女證人,案子就破了。本來不複雜的案件,非要整的很複雜。
非要弄的幾個精英像草莽英雄,不是故弄玄虛是什麼?
別說他們上告沒用,問題是他們告了嗎?
一個副市長,至於翻了一個市的天嗎?
還有陳法醫
明明知道屍檢報告被改了,知道有問題,但是也沒有深究。
就憑這屍檢報告都可以寫舉報信了,但是,他什麼都不敢做。
不過,他還算好的,算有良心,沒有毀滅屍檢報告。
但是公安部高層,檢查院高層 ,幾位精英想都沒想過上告嗎?有沒有用先告了再說,沒告就先別說沒用。
要是三個底層人民被逼無奈,想出這麼個製造混亂引起注意的法子,我還能理解。
但是這三位精英就想出這麼一個自損的法子,真是無語了,
為了悲情而悲情?
還不如讓江陽自己拿著照片證據等,背個炸藥包站在鬧市大樓上,一下子引來無數媒體,轟動效果一樣,何必繞一大圈,多搭上幾個人坐牢呢?
而且,那個年代有網絡了!就一點沒想過用用民間輿論的力量嗎?
舉報信寫起來,政府郵箱用起來,正規途徑先走一遍再去拼命不好嗎?
搞的全社會都很黑暗,就他們幾個英雄悲情般的存在!為劇而演?
而且整個劇畫面昏暗,經常黑乎乎的。都看不清楚,影響觀感。
所以說《沉默的真相》情節不合理,畫面昏暗影響觀看,吹捧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