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綠水青山 而今的金山銀山

2020-12-21 澎湃新聞

入夏以來,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的臨夏州和政縣,無山不綠,無林不秀,山花爛漫,風光旖旎,吸引著眾多遊客紛至沓來。許多來到這裡的遊客忍不住感慨:我們西北還藏著這樣一個宛若仙境的地方!

昔日的和政,人們總是望著這一方綠水青山慨嘆貧窮。旖旎的山水、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勤勞的人民,整齊有致的村落,蜿蜒的道路,秀美又充滿現代氣息的縣城⋯⋯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些資源的優勢,實現蛻變,和政從未停止過前進探索的步伐。

近年來,和政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態民生、建設宜居城鄉為目標,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了群眾憂愁變笑容,滿懷信心奔小康的幸福「轉變」。

綠水青山留「鄉愁」

進入和政縣境內,你會看到,綠色是和政的底色,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千山競綠,萬水皆清……生態環境優良,自然景觀奇特。掩映在青山環抱中的,是一個個整齊乾淨,風格各異的「幸福屋」。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和政縣松鳴鎮的吊灘村,是一個名字和它的景色一樣獨具魅力的村莊。這裡群山環繞、小橋流水、整齊的村落,宛若世外桃源。沒來過這裡,你肯定想不到鄉村竟會有這般美景。

以前,這個貧困的小山村儘管山美水美,但雜亂的野草,泥濘的鄉間小道,並不寬敞明亮的住房,讓這裡的群眾並沒有覺得多幸福。

近年來,松鳴鎮依託好山好水,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政府投資修建了基礎設施,村民將村舍改造成農家樂。與大拆大建不同,村裡不砍樹,不挪石,不毀草,以往破舊髒亂的小山村,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獨具特色的美麗小鎮,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一個又一個好項目落地建設,加快了城鎮化發展和旅遊開發進程,有效調整了產業結構,拓寬了群眾收入渠道,壯大了主導產業,帶動了商貿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的發展。

松鳴巖是和政縣的形象窗口,松鳴鎮是松鳴巖的形象窗口,全鎮環境衛生直接關係著和政旅遊形象和品位。該鎮牢固樹立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保形象、提品位、促發展的主要手段,廣泛發動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其中,在全鎮範圍內深入開展了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營造了優美舒適、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

如今,吊灘村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還讓人從這綠色發展上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吊灘村的百姓都覺得,自己生活的村莊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也是一個能寄放鄉愁的樂土。

這幸福的「轉變」,不光改變的是鄉村的「顏值」,還有不斷提升的生活品質。

綠水青山淌「金銀」

良好的生態資源吸引了各方遊客紛至沓來,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永遠在路上的長期工作。綠色發展在更高更快更廣的層次上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綠水青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轉變成發展的真金白銀。

家住三合鎮尕新莊村的曹輝,依靠厚實的土地和適宜啤特果生長的優越環境,家裡的收入節節攀升。「我們家靠種植啤特果過上了好生活,來我們這裡旅遊的遊客經常來我的果園採摘,體驗農家生活。一年下來,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隨著鄉村旅遊興起,酸甜的啤特果、自家的土雞蛋、山裡的野生藥材、健康養生的野菜等特色農產品成了外地遊客的「搶手貨」,就連農家飯都變成了賺錢門道,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插上了飛往大江南北的翅膀,富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一路走俏。

和政被譽為「隴上綠色明珠」,風景名勝遍布全縣,松鳴須彌翠色、懸壺點漏、雪山映月、安遠晴嵐、赤壁晚照、清虛晨鐘、午夜泉聲、三河春浪,這八景被史書稱之為「寧河八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又形成了「和政八景」,既松鳴巖、滴珠山、南陽山、鐵溝、寺溝、柳梅灘、三岔溝、湫池溝八處自然風景區。不論是古「寧河八景」,還是新「和政八景」,都是大自然對和政這塊熱土的眷顧、賜予的瑰寶,也是流金淌銀的寶貴資源。

和政縣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速度,突出建設「旅遊強縣」,以松鳴巖為主的生態遊數以百萬計的各地遊客。去年,和政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25億元,接待省內外遊客535.72萬人次,兩項指標增幅分別達到37%和45%。

旅遊業對發展的帶動力是最深最廣最有效的。如今,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收穫「真金白銀」,綠色健康的發展成果已經讓百姓切實嘗到了甜頭。

今後,和政縣將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守住青山綠水,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增添新活力

今天的和政,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守著這一方綠水青山,在家門口創業。鄉村旅遊不斷升溫,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環境、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改善的效果更加明顯。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我家經營的農家樂每天遊客滿座,忙的不亦樂乎,我們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美。」松鳴鎮的曾學志感慨的說道。

和政縣以推進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健康養生、休閒農莊、農家樂、鄉村民宿等多業態相融合的鄉村旅遊和旅遊品牌創建為抓手,積極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立足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大力實施旅遊富民工程,在投資環境、服務質量、誠信經營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全縣旅遊服務質量和旅遊產品檔次,旅遊品牌創建成果豐碩,湧現出了一批設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規範的鄉村旅遊企業,為鄉村旅遊注入了活力。農家樂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而且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增加了農民就業率,切實把「風景」變成了「產業」。

今年,和政縣將繼續加快星級農家樂、民宿客棧、專業旅遊村培育建設步伐。在鄉村旅遊發展中將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積極開發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幹農家活、摘農家果、品農家樂」為主題的農業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發揮鄉村旅遊投資少、見效快優勢,振興鄉村。

「咀頭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村莊整潔,交通便利,很適合發展農家樂。我在這裡已經開了幾年的農家樂,來這裡遊玩的人也挺多,生意還不錯。」王永剛說。

現在走進和政縣,你都能看到像王永剛這樣依託好山好水創業人的身影。家鄉的變化,激發了他們投身家鄉發展的熱情。他們信心滿懷,腳踏實地,守望著這塊廣闊的土地,紮根於此,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

來源:大美和政

原標題:《曾經的綠水青山 而今的金山銀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最早在這個村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3月30日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考察,了解該村多年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15年前,也就是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考察時來到餘村。
  • 五級人大代表共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是2012年到湖州工作的,我感覺自己就像是掉進了湖州的『綠水青山』裡,她是自然對我們的最大饋贈,我們每個人都有守護她的義務!」……今天上午,由市人大常委會主辦的「8·15生態文明日」活動暨「五級代表共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論壇啟幕。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賢龍出席並講話。部分全國、省、市、區縣、鄉鎮五級代表參加。
  • 長島再興記(二):把高質量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高效益的金山銀山
    長島再興記(二):把高質量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高效益的金山銀山 2020-07-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視劇《我怕來不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係和內在規律。「兩山」的重要思想,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系統剖析了經濟與生態的相互關係。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
  • 讓護環境促經濟惠民生相輔相成(現場評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③)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構建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才能實現統籌兼顧,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能實現相輔相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當前,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各地都十分重視對河湖水質的修復與保護。種藕亂施肥汙染了水源,隨即被「叫停」,青田縣如此重視村裡溝渠、池塘的水環境質量,把生態保護延伸到水網每一條「毛細血管」,令人讚嘆。近年來,青田為保護水質,不只給農業劃了紅線,還叫停了不少工業企業項目,「損失」的總產值達數千萬元。儘管如此,當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 第十季第七期來咯~ 本周的主題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
  • ...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號外:限量版帆布包...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號外:限量版帆布包本周上架學習系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它隨著時代進步,愈益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為每一個中國人所信服。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千城千部.環保小衛士》影片發布會在京召開
    他明確指出,「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為喜迎建黨百年的到來,弘揚中國紅色文化精神,傳承愛國主義精髓,營造全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珍惜環境的良好氛圍,樹立青少年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 生態保護丨守好綠水青山 換來金山銀山
    守好綠水青山 換來金山銀山——福建三明市踐行「兩山論」樣本觀察 這個昔日的重工業城市,如今森林覆蓋率達到78.7%,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守好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如今的三明,正以「林深、水美、人長壽」的亮麗形象,吸引越來越多關注。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觀後感
    有的人看到的是愛情,有的人看到的是搞笑,筆者最看重的就是劇中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生動闡釋。現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真正能夠將其闡釋好、宣傳好、描繪好的影視作品還很少。張立東的生態養殖實踐就很好地證明了: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喜劇電影《綠水青山帶笑顏》山東開機
    2020年10月8日,由山東綠水清山帶笑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三亞南海啟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南喜聞樂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南矩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凡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鄭州司空見慣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安徽星盛影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上海凡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宣發的新時代農村喜劇系列電影《綠水青山帶笑顏》1、2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紅葉柿巖理想村盛大開機
  • 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生態產品價值如何實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只有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本文界定了生態產品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內涵,分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之間的邏輯關係。
  • 正是江南好風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載繪就之...
    新華社杭州8月13日電 題:正是江南好風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載繪就之江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何玲玲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題目和答案大全
    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期有2道看視頻答題,還有9道課後習題作業。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的所有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答案:
  • ...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特輯題目答案截圖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
    A.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B.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D建設生態文明就要限制發答案:D第二題:以下哪些案例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能以環境汙染為代價搞經濟建設,故C選項不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8道課後習題作業正確答案1.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幹秋的事業。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活不只眼前的草場
    防治沙漠化面積95.71萬畝,治理黑土灘315.11萬畝,境內黃河、長江流域水質斷面均達到國家標準……這是果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態成績單。生活不只眼前的這片草場——成績單背後,是雪域果洛草原牧民群眾與幹部的選擇與堅守,更是要把綠色的夢編織在江源大地上。
  • 【高清組圖】涉縣後池村:新愚公修通山路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高清組圖】涉縣後池村:新愚公修通山路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來源:長城網作者:鄭建衛2020-08-12 17:44:53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太行山是一座傳奇的山、英雄的山。這裡曾流傳「愚公移山」故事。河北涉縣關防鄉後池村的新愚公們,又演出了一幕通過艱苦奮鬥、主動作為,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新時代壯麗故事。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2005年8月15日,在這個普通的浙北小山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的綠色發展實踐,生動詮釋這一論斷的深刻內涵。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幅新時代的綠色畫卷正在美麗中國恢弘鋪展!
  • 「美麗晉寧」「包山養菌」:「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村民承包山林「養」起了野生菌,待成熟時再去採收,林業資源得到了最好的保護,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生態本身就是一種財富,保護生態,生態會給予人們更多的回饋。從6月底開始,雨水落了地,茂密山林裡的野生菌就密密地冒了出來。楊柳箐村民蔣發興這一個多月來,每天早出晚歸,在自家承包的山林裡,採拾成熟的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