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剛出地鐵口,就感覺到天空在滴雨,看了看天空,在城市的燈火下,看不出雲層有多厚,但感覺應該不會太大,還是繼續趕路回家吧。
很快地面就溼了,快步走了起來,應該不會下太大,於是自己很有信心的飛快走了起來,沒多久雨越下越大,趕快從包裡拿出傘。應該不會下太大,還是繼續趕路,於是打著傘快步走了起來。
走到半道,一陣大風颳過,感覺雨傘都要被拽了過去,差點跟著風跑起來。突然,瓢潑大雨從天而降,天地間已是迷離一片,衣服很快就被飛起的雨水打溼了,環視一周,發現有個裝修的大廈連忙跑了進去。
此時衣服已經溼了大半,鞋子也進了水,好是狼狽不堪。再看外面,已經被雨水朦朧了一切,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了,風吹得好厲害,雨下得好大,路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弄得形態百出。有沒打傘的,從頭到腳被雨水澆透了的跑到大廈裡面躲雨。很多一部分躲雨的都是拿著傘,雨水打溼衣服不多的在這裡躲雨。還有幾個人既沒有打傘也沒溼身,應該是看到下雨就早早的到這裡躲雨的幾個人。
幸好有這個地方可以臨時躲下雨,要不然今天可真成了落湯雞,躲雨的人群裡有的看著手機,有的打電話給家裡:「下大雨了,你們先吃飯吧,我回去晚點」。有兩個人拿著行李,很焦灼地望著外面,看樣子應該是去趕車的,但被雨隔住了也沒辦法出去。
雨一陣接著一陣,越下越大,看樣子得下好一會兒了,馬路上只能看到車在雨水中緩慢的行駛,行人大多都跑到這裡躲雨了。突然一陣悶雷,嚇的人群中有人尖叫起來,又是狂風陣陣,暴雨入注。
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的樣子,雨勢稍微小了點,那個兩個拖著行李的人,捲起褲管,打著雨傘衝了出去,應該是很著急趕路的。其他人,望著外面略顯無奈,看手機的還是看手機,發呆的還是發呆。又過了好一會兒,雨終於小了,路邊的積水也開始慢慢退了下去。人群中很多人已經按耐不住了,徑直向雨中走了去。
我沒辦法走,因為鞋子已經進雨了,只能再等等,等路面的雨水退了再走,又過了10多分鐘,雨終於停了,路邊的水也沒那麼了,我才準備出發,回過頭去,剛剛還是人頭攢動的樓裡,已經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沒帶傘的人。
當我撐起傘走在路上,想想剛剛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應該是在剛出地鐵口時就應該躲雨,而不是憑感覺趕路,又或者是,打個摩的儘快趕回家也是可以的,不至於被雨水打溼而在路上耽誤將近1個小時躲雨,但為什麼沒有選擇這兩種方式呢?
這不就和我們的人生一樣嗎?人生中會面臨很多突如其來的事情,關鍵在於我們怎麼能夠準確的判斷和做出決定。就像是有些人能夠未雨綢繆應對人生中各種突如其來的變故,有些人則會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的措手不及。
人生無常,但要有知識與閱歷的儲備來豐富我們的人生,也有未雨綢繆的遠見對人生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