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下班的通勤車上,看到白茫茫的路上,狂風凜冽,暴雨如柱,片片的樹葉在空中盡情地狂舞,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心眼,想著孩子放學,如此的狂風暴雨,孩子如何回到家?
孩子早上出門時,由於要抓緊時間搶做一點昨晚沒有完成的作業,後來時間到了,急忙忙地去學校,忘記帶雨傘了。看著白茫茫的大雨,我沒有辦法聯繫到他,現在已經到了放學時間,不知道他能不能及時回到家?
坐在通勤車上,我一直看著手機的時間,恨不得通勤車快點開,平時感覺蠻快的車,想著這個時間點該到哪裡了,怎麼還沒有到啊?……好不容易通勤車到了指定的下車點,我顧不得狂風暴雨,急忙下車,向家裡狂奔,雨水流過我的衣服,趕到家門口,敲門後開門,卻發現孩子在家裡玩耍,看到孩子平安無事,我的心頓時落了下來。
「孩子,你早上沒有帶傘,怎麼沒有被淋到雨啊?」
「是隔壁的那個阿姨接我回來的,她在學校接她女兒時候,看到我,也把我接回來,而且她把一把傘借給我撐,她抱著自己的女孩撐一把傘回來。」
哦,原來這樣,孩子碰到了一位好鄰居。
我隔壁鄰居的一家都是非常熱心腸的,我們從五湖四海搬到一個新的小區,原來彼此不熟,後來見面多了,有點印象,平時相見最多也是打聲招呼。
之後我搬進小區,鄰居對我們也很熱情,經常叫我們到他家坐坐,有時候她家的男主人還叫我們去喝酒,如果碰到他們老家村裡的一些節日,比如年例,都是一層樓的鄰居一起聚集在他家吃飯聊天的。感覺氣氛很融洽。而我作為上班一族,有時候,臨時有事情,要突然加班,來不及回家,而自己的愛人分居在外地,孩子的晚飯都沒有著落,很多時候,好心的鄰居都會熱情的讓我小孩到他家吃飯,再回到自己的家裡寫作業,碰到這樣相助的鄰居,真的是感激不盡。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無論開始時候你認識不認識,只要是後來認識就可以了,一個好鄰居,勝過一個遠門親戚,生活的地方有一個好鄰居,大家處處能互相照應。這是多好的事情啊,誰的家庭都有急事,需要他人幫忙,這時候,遠親救不了急火,一個好鄰居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中國社會一直是一個講究鄰裡關係的社會,無論是在社區,還是農村,總有一些人非常熱心於鄰裡事務。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吃飯時候,都是大家彼此到各個鄰居家瞧瞧,有什麼好菜一起分吃,那種感覺非常的融洽,至於平時碰到的一些事情,也是一起分享解決。現在搬進了城市的新居,儘管沒有以前那麼融洽,但是鄰居的溫情依然存在,相信以後也會有這麼融洽的,好的鄰裡關係讓我無比感動。
有一種感情叫做鄰裡之情,這種相守相助相望的鄰裡感情是體會過的人,才知道可貴,才明白千金都難買。這種相守相助相望的感情是一種鄰居發自內心出來的情感,他讓人感受到溫暖與溫情,也促使鄰裡關係更和諧,小區更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