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來趣文化
今日,破次元熱血武俠喜劇《拜見宮主大人2》即將在搜狐視頻迎來會員收官。
從2017年的前作開啟的真人網穿、破壁進擊,到本作通過跨IP聯動所帶來的無窮腦洞,《拜見宮主大人》系列緊緊抓住中國年輕受眾的網生特質,對他們獨特的回憶與情懷予以尊重和回應,以「私人定製」的誠意和匠心,獲得來自「網生世代」的廣泛認可。
以《拜見宮主大人2》為代表,面對年輕受眾需求日益多樣化的市場現狀,搜狐視頻近年來推出一系列類型明確、受眾垂直,但品質頗佳的「定製劇」,收穫廣泛好評,在大製作、高流量、熱門題材之外,努力為國產網劇的發展探索一條「以小博大」的新道路。
玩梗無止境
跨宇宙聯動擊中網生世代「獨家」笑點
現實中的人類穿越到虛擬的遊戲世界中是什麼體驗?正派人士當上反派boss又是什麼感覺?2017年,《拜見宮主大人》在熒幕上將這兩個令無數遊戲玩家著迷多年的腦洞變為現實。
秦斬(關智斌飾)和雨晨(孫雪寧飾)兩名玩家在網遊《新天龍八部》的世界中爆笑冒險的故事,讓無數曾經在網遊中體驗英雄生涯的80後和90後觀眾倍感驚喜,臺詞中不時跳出的網絡熱詞和網遊熱梗,更是讓這批生於「網時代」、思維「網絡化」的觀眾會心一笑,體會到「回歸組織」的溫暖感。
和前作相比,《拜見宮主大人2》在玩梗方面效果更強、密度更高。這首先要歸功於該劇腦洞大開的世界觀設定。劇中,來自《鹿鼎記》的鰲拜痛惜於魔王總是慘遭主角屠戮的「悲慘現實」,聯合不同遊戲世界觀中的反派組建了「魔道聯盟」。因而,觀眾不單可以看到「王司徒」和「獸人巫醫」前僕後繼搞事情,來自《十萬個冷笑話》的「李靖」看著來自號稱「四大名將」的隊友感慨隊伍難帶,連外觀和劇情風格反差強烈的《保衛蘿蔔》都以觀眾意想不到的方式,成為劇情發展的重要一環。
十幾款熱門遊戲IP以不同方式「接入」《拜見宮主大人2》的世界觀,讓該劇更加全面地擊中年輕觀眾的網絡記憶,令不同遊戲的玩家都能夠看到自己熟悉的角色和設定,並且與來自其他遊戲的角色進行有趣互動。
通過專業的玩梗,《拜見宮主大人2》成功撩撥到了核心受眾的「獨家」笑點,營造出不同於其他題材喜劇的獨特喜劇效果。
例如,在擊敗來自《貪玩藍月》的「渣渣輝」之後,秦斬和雨晨繳獲了他看上去華麗無比的金色頭盔,結果發現這個道具的效果居然是「戴上就會說港普」;戰力滿級的雨晨意外進入「大富翁」的世界,卻發現這個世界在商言商,不允許發生戰鬥;秦斬意外獲得一本「武功秘籍」,結果開練之後姿勢卻和第八套廣播體操一模一樣……
一個個「梗」相互串聯成一條紅線,帶領那些精通網際網路亞文化的「老司機」觀眾跨越真實與虛擬、戲內與戲外之間的界限,領略只有他們才能get的爆笑王國。
練級不開掛
搜狐定製「小精品」開拓網劇市場新藍海
近年來,各大視頻平臺圍繞頭部IP的拼殺日趨白熱,頭部劇的製作成本、購買成本乃至明星片酬也水漲船高,「大劇化」、「昂貴化」趨勢也日益加強。
但與此同時,隨著年輕一代受眾需求的碎片化、細分化,也為網劇產業的多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大製作、大場面、大題材之外,網劇生產者如果能夠精準定位用戶需求,為他們量身打造「定製」作品,就能夠以較小成本打造精品,最終撬動市場。
作為國內網劇市場的先行者,搜狐視頻在開創了市場的諸多「第一次」之後,如今也在劇集「定製化」的道路上走在市場前沿。
正如《拜見宮主大人2》總製片人、搜狐視頻自製劇中心總監劉明麗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所言:「不是說拍得越多越好或者越貴越好,而是每一部劇都能夠精確,給一個圈層量身定製找最適合的團隊做性價比最高最適合的研發,再通過我們匠心製作打破到圈層以外的東西。」
對於出品方來說,這種戰略無疑是另闢蹊徑、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開闢機遇「藍海」的利器。而對於創作者而言,這樣的戰略意味著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題材本身的魅力,而無需過多顧忌故事在面對大眾時所遭遇的「審美壁壘」,進一步有利於創作思路的解放和精品的產生。
在《拜見宮主大人2》中,大量的梗與笑點均針對網生世代量身定製,讓觀眾產生「編劇大大果然是自己人」的認同感。在這方面的另一個成功案例則是2017年搜狐視頻上線的黑色幽默喜劇《我叫黃國盛》,同樣將看似小眾的黑色幽默和荒誕諷刺的手法玩到極致,斬獲了8.5的豆瓣高分,成為當年網劇市場的一匹黑馬。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資本泡沫的退卻,國內網劇市場將逐漸進入調整期,搜狐視頻以「定製化」戰略打造「小而美」精品的嘗試,有望為國內網劇的製作者、創作者、以及整個行業開闢更多可能性,其未來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