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B-1B新設計可攜帶36枚反艦飛彈,會給中國造成什麼威脅

2020-12-23 軍武次位面

近日,美國空軍宣布,其下屬的第419測試中隊上月24日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使用一架B-1B型戰略轟炸機,對一枚洛馬公司製造的AGM-158「JASSM」型「聯合空面防區外飛彈」惰性彈(即掛飛彈)進行了掛飛測試。

只不過,相比先前B-1B往往使用機身內部的兩個大型彈艙、旋轉掛彈架攜帶AGM-158的做法,此次測試中B-1B首次使用了位於其機身右下方的小型掛架,利用機身掛載的方式攜帶了這枚空面打擊武器。根據美國空軍公布的信息,此次由B-1B轟炸機擔綱的測試取得了圓滿成功。考慮到B-1B利用機身彈艙已經可以攜帶24枚AGM-158系列空面飛彈,如果此次測試一切順利、並迅速工程運用,B-1B有把握將該彈的攜帶數量從原本的24枚一舉提升到單機攜帶36枚,也就是出動一次的打擊目標數提高二分之一。

JASSM(AGM-158)

那麼,美軍為何會突然「心血來潮」地用起了B-1B型戰略轟炸機的「外部掛架」來掛帶AGM-158系列空面飛彈?用上了外掛架還最多能掛帶36枚空面飛彈的B-1B型戰略轟炸機意味著什麼呢?

為什麼想起來開發外部掛架?

咱們先說前一個問題好了,大伊萬認為,美軍這回用上了B-1B型戰略轟炸機的「外掛架」、拓展B-1B型戰略轟炸機的掛彈能力,從B-1B型戰略轟炸機的固有性能上來說並不意外;而同時,也似乎意味著B-1B型戰略轟炸機在近年來的妥善率越來越低、能夠出動的架次數越來越少,已經觸及到了美軍的「底線」。

B-1B轟炸機的「固有性能」

說使用外部掛架是B-1B型戰略轟炸機的「固有性能」,主要是該型飛機在設計之初其實就有相對較強的外部掛載能力:根據B-1B型戰略轟炸機的設計,其在機腹下方設計有三個長度分別為5.49米的大型彈艙,原本設計可以用來攜帶波音研發的、帶有核彈頭的AGM-86A型遠程巡航飛彈。

但AGM-86A被升級到AGM-86B型後,長度增加到6.325米,故而B-1B的後部彈艙無法用於攜帶AGM-86B,只能以前彈艙(拆除兩個彈艙間隔板)攜帶6枚AGM-86B型,實際掛載性能還不如B-52H型戰略轟炸機。作為折衷手段,B-1B型轟炸機在前部機身下方、前後彈艙兩側增設了6個外部雙聯裝掛架,每個掛架可以攜帶2枚AGM-86B型巡航飛彈,使B-1B攜帶AGM-86B的能力從6枚陡增到18枚,成功反超了B-52H型戰略轟炸機。

只不過,首先,B-1B型戰略轟炸機的外掛能力是以降低飛機的飛行性能、尤其是隱身性能為代價的。原本的B-1B型飛機的隱身性能可以達到與一架小型戰術飛機旗鼓相當的水平,在使用外掛架之後,對機體雷達截面積有巨大的影響,基本上達到與B-52H型戰略轟炸機相當的水平,同時對該機的超音速突擊性能與作戰航程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其次,根據美俄兩國後來籤訂的New-START條約,對B-1B型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的數量進行了限制,B-1B不得外掛超過12件戰略核武器。而以AGM-86B型巡航飛彈承擔的任務來考量,該彈配備了爆轟當量達200kt的W80-1型核彈頭,彈頭質量131.5千克,被美軍用來攻擊蘇軍50°E到125°E之間的洲際戰略飛彈發射井,屬於標準的戰略性武器,顯然也屬於限制範圍。

故而,兩個因素糅合起來後,決定了美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實際上都沒有「解鎖」B-1B型戰略轟炸機上面的這6個外掛架,最多只是用來掛載過幾次「狙擊手」式瞄準吊艙。

B-1B轟炸機妥善率觸及美軍「底線」

而說B-1B型戰略轟炸機近年來妥善率越來越低、一個出動波次能動用的飛機越來越少、可能已經觸及到了美軍的「底線」,其實也並不算意外: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和空戰司令部下屬的大多數戰略轟炸機,都是標準的「冷戰化石」。全球打擊司令部底下目前還有3個轟炸聯隊,分別是駐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的第2聯隊和駐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的第5聯隊,還有著名的駐密蘇裡懷特曼的第509聯隊。

前兩個聯隊使用的是B-52H型戰略轟炸機,該型飛機咱們之前說過,最後一架飛機還是早在1962年在威奇託下線的,已經飛了足足58年了,只有第509聯隊配備的B-2A型戰略轟炸機機況較新。

而空戰司令部底下也有2個轟炸聯隊,分別是駐德克薩斯州戴斯的第7聯隊和駐南達科他埃爾斯沃斯的第28聯隊,這兩個聯隊運作著62架B-1B型戰略轟炸機,但最早一架飛機也是1986年下線的產品了。加上B-1B的任務側重以低空超音速突防為主,巨大的低空動壓對機體壽命損耗極大。故而B-1B型戰略轟炸機這麼多年一直是美國空軍妥善率較低的「老大難」機型。

難到了什麼程度呢,根據最近披露出來的2019年8月份國會聽證會的信息,美軍參聯會副主席親口向國會專門委員會的議員們證實,當時手頭的62架B-1B型戰略轟炸機實際上只有6架具備完全任務能力,剩下的56架飛機要么正在檢修,要么正在排故,要麼就乾脆動不了,妥善率不到10%。

而即使排除這種極端情況,長期以來美軍手頭的B-1B也從未達到預計的妥善率60%到70%的既定目標,也就是看起來威武雄壯的62架B-1B,估計真有事的時候能動的也就是30多架,在這種情況下,也難怪美軍會想方設法地拓展B-1B的掛載能力了:萬一真有事情的時候拿不出足夠的飛機組成強有力的攻擊波次,那提升單個架次飛機的掛載量倒也是一個辦法嘛。

帶來的麻煩與威脅

雖然B-1B型戰略轟炸機可以使用外掛架攜帶AGM-158型巡航飛彈純屬該型機的「設計性能」,也多少反映了美軍嚴重缺乏戰略轟炸機、不得不犧牲轟炸機的部分航程與超音速性能來提升單機載彈量的現狀。但在該型飛機真的利用外部掛架掛帶上12枚AGM-158「JASSM」、總掛彈數量可高達36枚的情況下,B-1B型戰略轟炸機之於美軍遂行防區外攻擊、航空制海作戰的意義,這麼巨大的飛彈掛載量、在航空制海作戰中可能會給主要假想敵水面艦艇部隊造成的麻煩與威脅,還是很值得我們注意一下的。

畢竟,從美軍「海空一體戰」的角度來考察,美軍近年來的「海空一體戰」戰法在航空制海主戰機型、各作戰力量任務分配上已經出現了新的動態,最典型的趨勢就是航母艦載航空兵、岸基戰術航空兵在遂行航空制海任務上的比重有所下降,原本大家希望看到的F/A-18E/F或F-16C/D Block50-52帶著「魚叉」反艦飛彈豬突假想敵艦隊的場景是肯定看不到了。

而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打擊司令部與空戰司令部的戰略轟炸機,而這其中又以奔襲速度快、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信息化能力較好的B-1B型戰略轟炸機為「急先鋒」。在去年、今年美軍在西太平洋海區多次的兵力實際運用演練中,巴克斯代爾或者埃爾斯沃斯的戰略轟炸機多次出動、甚至有大量的架次是從本土出動、千裡迢迢奔赴預設戰場與海軍CSG(航母打擊大隊)聯合演練,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而在使用戰略轟炸機承擔航空制海任務後,美軍的「海空一體戰」戰法正在越來越趨近於「強化版本」的蘇聯紅海軍:放在前沿的F/A-18E/F戰鬥機在戰時主要承擔建立空中戰鬥巡邏區(CAP)、在主要威脅軸線上建立防空攔截線的作用,在他們的掩護下,海軍的E-2D「鷹眼2000」、E-8A「海神」,空軍的RC-135等一票機型在戰時則主要承擔ISR/ELINT(情報偵察)作業任務。

最後,在這些輔助兵力的全力配合下,從本土基地出動、避免在西太平洋前進基地遭到假想敵中程戰略飛彈打擊的戰略轟炸機,將要承擔「火力輸出端」的任務,使用大量的反艦飛彈對假想敵的水面艦艇、渡海登陸船團等實施阻塞式攻擊,而未來還可能使用高超音速打擊器,以一舉奪得海戰的勝利。

從B-52H和B-1B在「海空一體戰」中預定使用的戰術兵器來說,相信大家也都早已明確了,這兩型戰略轟炸機(以B-1B為主)、包括未來的B-21型戰略轟炸機,攜帶的戰役戰術反艦飛彈將以與AGM-158型空對地飛彈「同構異型」的AGM-158C「LRASM」遠程巡航飛彈為主。該彈尺寸與AGM-158系列基本相同,長度大約4.26米,直徑500毫米,發射質量1噸出頭,使用了一臺與AGM-86B型巡航飛彈相同的F-107-WR105「Turbofan」型小型渦扇發動機,使用一個重432千克(反艦型重454千克)的半穿甲侵徹戰鬥部。該彈具備一定的航路智能規劃與威脅分析、自適應突防性能,在直接攻擊時,估計攻擊範圍在500海裡左右,而在使用航路規劃與自適應突防時,估計攻擊範圍在300到400海裡左右,整體性能在同類裝備中是極高水平。

B-1B搭載LRASM飛彈

而在B-1B攜帶AGM-158C的單機攜帶量從理論上的24枚提高到36枚後,也就意味著B-1B的火力投送數量提高了50%,在使用通常的B-1B四機編隊的情況下,原本可以投送96枚反艦飛彈,現在的發射數量瞬間提高到了144枚。考慮到B-1B完全可以在假想敵特混艦隊的外層防空圈外開火、且佔據了外線的機動與隱蔽性優勢,僅僅這一個波次的目標,就足夠假想敵的一個小型特混艦隊攔截的。如果面對的是防空能力相對更弱、缺乏遠程防禦能力的渡海登陸船團,則AGM-158C的殺傷效率可能更高。

總而言之,美軍往B-1B上加掛更多的AGM-158C,雖然在美國空軍兵力調整的背景下很像「廢物利用」,但造成的影響,已經很值得我們的注意與反制了。

相關焦點

  • 對付中國航母?美軍也玩飽和打擊,將為B-1B掛36枚反艦飛彈
    《星條旗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美國空軍近日公布了B-1B「槍手」戰略轟炸機的照片,畫面顯示,一架B-1轟炸機下方的外掛架上,首次懸掛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即JASSM),美軍希望能讓B-1最多攜帶12枚JASSM,加上轟炸機內彈倉內的24枚飛彈,一架B-1B將擁有
  • 美國B-1轟炸機"開外掛" 未來將能一次攜帶36枚飛彈
    (原標題:美國B-1B轟炸機「開外掛」 未來將能一次攜帶36枚隱身飛彈作戰)
  • 美國B-1B轟炸機「開外掛」 未來將能一次攜帶36枚隱身飛彈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B-1B戰略轟炸機近日進行了外部掛載隱身巡航飛彈的飛行測試,未來該機將可以通過6具外部掛架掛載12枚飛彈,加上彈倉內的24枚飛彈,總掛彈數量將達到36枚。12枚AGM-158C反艦飛彈(AGM-158飛彈衍生型號),而在該機的內部彈倉中還能攜帶24枚這種飛彈。
  • 美國再購世界最強反艦飛彈,一枚可致遼寧艦癱瘓,B-1B能攜帶24枚
    在對敵人發起進攻的時候,它可以攜帶大量的武器系統與傳感器系統,它有偵察探測的能力,也有投彈進攻的實力。但事實上它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體積過於龐大,總是笨重了一些,行動速度慢不說,還很容易被敵人的戰鬥機或巡航飛彈等武器當成靶子。實踐證明大型水面艦艇不是個好的選擇,各國紛紛開始研發遠程反艦飛彈,希望這樣能將排水量在60000多噸的先進艦艇擊沉。
  • 美軍1艘核潛艇可帶154枚戰斧飛彈,對海飽和攻擊
    美軍1艘核潛艇可帶154枚戰斧飛彈,對海飽和攻擊近年來,美軍直接參與或間接參與的局部戰爭中,由軍艦和核潛艇發射的 "戰斧 "式海基陸攻巡航飛彈是標誌性武器。而近日,這款誕生30多年的經典武器迎來了重大升級,升級後,它將恢復 "失傳 "已久的反艦作戰能力,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叫 "失傳 "呢?
  • 美國新一代遠程隱身反艦飛彈的特點及應對措施
    長期以來,美軍的主力反艦飛彈是服役了幾十年的「魚叉」飛彈,射程近(110~240千米)、速度慢、威力小、抗幹擾能力差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得該飛彈越來越不能適應未來的海戰。2009年美國國防部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署了開發遠程反艦飛彈 (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 LRASM) 的合同,旨在開發一種遠射程、強隱身、高度智能化的新一代反艦飛彈。
  • 美軍最新戰斧飛彈變化很大,1艘核潛艇帶154枚,對海飽和攻擊
    近些年,美軍直接參加或幹涉的局部戰爭中,由戰艦和核潛艇發射的「戰斧」式海基陸攻巡航飛彈是標誌性武器。而最近,這種誕生30多年的經典武器又迎來一次重大升級,升級後,它將恢復「失傳」已久的對海也就是反艦作戰能力,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叫「失傳」呢?
  • 美媒評世界上最危險反艦飛彈,全部都是中俄的,美國竟一種沒有
    這些武器的屬性包括彈道-具有更高的複雜度和末端掠海階段可提高其生存力,速度-更快的飛彈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並更難以攔截,負載-載有更多爆炸物的飛彈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其他珍貴的屬性包括:射程-允許發射者在更廣闊的區域內攻擊目標並超越目標自身的報復範圍進行攻擊,隱身-使飛彈即使在高空飛行時也更難以發現,以及機動性-使飛彈更難以被瞄準。
  • 鷹擊-18雙速打擊,拉斯姆超級隱身,21世紀反艦飛彈雙雄誰更強?
    美國海軍在2020~2021年海軍預算中編列了購買850枚LRASM反艦飛彈的需求,並且計劃在5年時間內總共購買1625枚LRASM反艦飛彈,還以10億美元的天價向鐵桿盟友、五眼同盟之一的澳大利亞出售200枚LRASM及相關配套保障器材,這也是LRASM的首次對外外售。
  • 伊朗反艦彈道飛彈,威脅到美國尼米茲航母,美軍立即派轟炸機威懾
    同時,美國五角大樓也直言不諱地表示,展現美軍的力量。伊朗對美國強硬面對美國的一再打壓,伊朗也從沒服軟,連續舉行軍演亮出多種武器裝備,高調展示伊朗的國防力量。自從伊朗在波斯灣軍演,出動700艘戰艦後,又逐一展示伊朗國產最新型"法塔赫"號潛艇和"莫克蘭"號巨型基地艦。此外,伊朗還在本國沙漠地帶舉行"偉大的先知-15"軍演。
  • 美軍轟炸機在黑海試驗反艦飛彈,俄飛行員:我們早就發現了
    據美國《驅動》雜誌報導,當B-1B "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飛行至黑海上空時,機組人員演練了模擬發射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或許"給俄羅斯艦隊造成特別大的麻煩"。 除此之外,當時設計人員認為在未來戰爭中隨著防空飛彈技術的發展,高速突防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因此設計人員認為,未來轟炸機應該強化隱身與超低空飛行能力。於是設計師在原始的B-1A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通過一系列修改使該機具備了優異的超低空隱蔽突防能力。不過由於技術限制,設計師不得不在戰機最高飛行時速上做出妥協。
  • 東風21剛剛射向南海,美軍飛彈偵察機聞風出動
    面對日益增長的地區威脅,如今解放軍各大戰區均在進行大規模實戰軍事演習。此前解放軍曾宣布在海南島東南側地區劃設一個約為海南島大小的實彈射擊區,就在8月26日早上這一時段,設計區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 東風26反艦飛彈到底有多強?一枚堪比500枚戰斧,可直接貫穿航母
    多事之秋最近全球村裡出現了好多有趣的事情,大洋彼岸的海軍發聲,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飛彈準確命中靶艦。其實飛彈是我們自己的,為何要別人承認能不能擊中航母呢?你信或不信,飛彈就在那裡,效果從不會打折扣。
  • 022型飛彈快艇可獵殺航母,為何寧願封存也不賣?主要原因太先進
    在我國這些軍艦還未大批量服役之前,為了能夠與美軍的的大型航母戰鬥群相抗衡。我國就開始研發了一款飛彈快艇,這款飛彈快艇就是022型飛彈快艇。據悉,飛彈快艇是海軍中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戰鬥艦艇,這款戰艦更適合在近海執行任務。別看它艇小,戰鬥作用可不小。
  • 日本再度重啟已被淘汰的反艦飛彈項目,就為讓美軍省心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專欄報導,日本最近再次重啟了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項目,該項目堪稱是「死去活來」——此前一度因為性能達不到設計預期而被「回爐重造」。而日本這個東亞美軍工具人最近好像終於「修成正果」,日本防衛副大臣山本朋廣再次在推特上發布了ASM-3與F-2戰機的合影。
  • 2枚反艦彈道飛彈準確命中目標後,白宮馬上下令:核潛艇緊急上浮
    今年美軍頻繁在西太平洋海域攪局,航母艦艇經常強闖大國領海,近段時間美軍更加瘋狂,頻繁強闖大國領海做出危險舉動,導致地區局勢緊張。近來為反制美軍挑釁行為,東方大國試射多枚反艦彈道飛彈,對美軍發出強勢威脅。
  • 俄軍坦克威脅最大,愛沙尼亞卻欲購反艦飛彈加強海防
    愛沙尼亞沒有空軍,只能靠盟友支援現在愛沙尼亞宣布欲購反艦飛彈加強海防,表現將通過岸基反艦飛彈和水雷地加強其海岸線的建設,估計相關預算為5000萬歐元,但是尚沒有決定採購何款飛彈,目前仍在研究中整個採購計劃本身需要24到36個月。
  • 前哨:美軍核轟炸機屢屢竄犯南海,目的是什麼?我們應如何應對?
    (一)劍指中國兩大巨艦去年以來,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B-1B戰略轟炸機可以說用囂張來形容,3~5月份就開始針對中國進行試探性逼近。B-1B的JASSM-ER巡航飛彈可打擊北至膠東半島、南至廣西、西至武漢的中國廣大腹地,更可用LRASM反艦飛彈打擊臺灣海峽內的渡海船隊,以及在南海活動的我航母戰鬥群。
  • 美國航母擋箭牌:佩裡級護衛艦被2枚反艦飛彈擊中依然開回基地
    在很多人印象中,現代反艦飛彈和水雷通常只需1枚命中就可擊沉或癱瘓1艘排水量為4000噸級的護衛艦,可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做到癱瘓而很難擊沉。美國"佩裡"級護衛艦"斯塔克"號曾被2枚反艦飛彈擊中,"羅伯斯"號也曾被1枚魚雷炸成殘血,可它們就是沒有沉。
  • 美軍承認中國反艦彈道飛彈試驗的畫外音:這種武器沒法攔截
    美軍顯然一直在高度關注這次演習,中方也沒有瞞著美國的意圖。但事後美國並沒有做任何表態或者評價,甚至不願意正式向新聞界披露自己監視到了幾枚飛彈的發射。這導致當時的報導相當混亂,兩枚說和四枚說交織在一起。不過評論界卻幾乎無人質疑中方飛彈是不是命中了目標,這說明大家對美國軍方的條件反射模式還是很熟悉的:默不作聲意味著對手幹得不錯,如果對手搞砸了,美軍會第一時間跳出來大聲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