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一代遠程隱身反艦飛彈的特點及應對措施

2020-12-23 騰訊網

長期以來,美軍的主力反艦飛彈是服役了幾十年的「魚叉」飛彈,射程近(110~240千米)、速度慢、威力小、抗幹擾能力差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得該飛彈越來越不能適應未來的海戰。2009年美國國防部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署了開發遠程反艦飛彈 (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 LRASM) 的合同,旨在開發一種遠射程、強隱身、高度智能化的新一代反艦飛彈。近幾年,美軍在B-1B、F/A-18E/F及海上試驗艦上進行了多次LRASM飛彈打擊實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未來,LRASM遠程反艦飛彈將會部署到美軍的遠程轟炸機、水面艦艇、潛艇及航母艦載機上,對我國海軍艦艇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本文主要介紹LRASM飛彈的主要性能、特點及我國主要的應對策略。

LRASM飛彈發展歷程

LRASM項目的主要目標包括:顯著增加飛彈射程,能在防區外對敵艦船進行打擊,分別能夠在衛星可用、衛星受限和衛星隔絕環境中有效執行任務。

LRASM項目主要由LRASM-A和LRASM-B飛彈項目組成。LRASM-B飛彈為超音速機動型反艦飛彈,最高飛行速度可達4馬赫,具有較好的機動能力。但是美軍通過反覆研究,綜合技術、資金等因素,於2012年終止了LRASM-B飛彈項目,集中力量研究LRASM-A項目。

LRASM-A飛彈為隱身亞聲速巡航飛彈,它基於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JASSM-ER)彈體設計,據悉,兩種飛彈有85%的原件可以通用。LRASM-A繼承了JASSM-ER的隱身性,新裝備了光電導引頭、被動雷達制導系統、雙向武器數據鏈、改進的數字抗幹擾GPS系統等其它系統。其中被動雷達制導系統使該飛彈能夠遠距離上發現艦船目標,是缺少對目標指示、數據鏈以及GPS信息時自主探測目標的關鍵傳感器。

根據計劃,美軍到2020財年共計採購135枚LRASM飛彈,其中美國空軍50枚,海軍85枚。之後還會大幅度的增加採購數量,以替代老舊的「魚叉」反艦飛彈。

LRASM 飛彈的性能和特點

性能綜述

特點綜述

1.超遠的射程

LRASM飛彈射程可達900公裡以上,配合F/A-18E/E戰機,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對海打擊範圍拓展到了1700公裡,具備了超遠程打擊能力。可以說LRASM飛彈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是「改變海戰規則」的劃時代武器,極大的提升了其他艦艇的生存能力。

2.較高的通用性

武器裝備的通用化程度越高,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就越強,整體作戰效能就越強。首先, LRASM可搭載多種平臺進行發射。LRASM飛彈除了可搭載在F/A-18E/F戰鬥機、B1-B,還可以搭載B-52H、B-2、F-15E、F-16C/D、F-35等轟炸機、戰機。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艦船、潛艇等武器平臺發射。其次,LRASM可由不同的中繼制導平臺進行飛彈制導。所以在制導技術方面,LRASM也表現出很高的通用性,也體現著美軍空海一體戰中強調對不同作戰平臺之間信息共享的理念。

3.較強的隱身性能、突防能力強

LRASM的隱身性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雷達隱身方面,飛彈採用了有利於降低RCS的外形設計,修圓的彈體外形設計避免了各部位接合處的角反射效應,埋入式進氣道避免了彈體表面的突出結構,但其隱身性能主要體現在前向,無法實現全方位隱身,而吸波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飛彈雷達反射截面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2).LRASM飛彈特殊設計的發動機噴管能有效降低其紅外信號特徵,大幅度減少被紅外探測設備發現的概率。

(3).載機與飛彈也進行了一體化的隱身優化設計。LRASM的載機B-1B和F/A-18E戰鬥機都具有隱身性能,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載荷對載機的氣動影響,保證整體隱身性能,該飛彈扁平的彈體表面與機翼貼合,先進的氣動外形為發射系統的保形設計創造了條件,實現了一體化的隱身設計。

LRASM飛彈採用掠海飛行的方式,艦載雷達很難在遠距離上發現其蹤跡,突防能力很強。

4.先進的制導系統、抗幹擾能力強

LRASM飛彈採用複合制導模式,除了裝備GPS制導系統之外,飛彈還可以由不同平臺對飛彈進行中繼制導,並且具備雙向數據信息傳輸的數據鏈通信系統,可以幫助飛彈進行飛行姿態的實時調整以保障其打擊精度。在飛彈飛行的中斷可以保持全天候、掠海自控飛行。在飛彈末段飛行段, LRASM反艦飛彈使用新型多模導引頭,包括紅外成像導引頭和被動雷達。同時,LRASM飛彈採用了全自主無中繼制導技術,在外界信息鏈路中斷的情況下,飛彈可依託先進的慣導裝置、彈載傳感器、雷達高度計以及數據處理技術進行制導。

5.較強的人工智慧技術

LRASM反艦飛彈是世界上首款真正意義上具有人工智慧的反艦飛彈。飛彈的人工智慧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使飛彈具有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LRASM飛彈除了可以實時通過數據鏈發送目標最新信息,自動更新路線重新發動攻擊之外,還具備戰場信息感知的能力,並根據所感知到的信息自主進行飛行軌跡的改變。

作戰模式分析

由於艦艇發射的LRASM飛彈射程不及鷹擊18飛彈(射程約600千米),未來對我國艦艇威脅最大的還是航母上的艦載機及遠程戰略轟炸機。B-1B轟炸機擁有超過5000公裡的作戰半徑,可以一次性掛載24枚LRASM飛彈,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打擊6000公裡範圍內的艦艇目標。而航母上的F/A-18E/F戰機也可以一次攜帶4枚LRASM,在1600公裡以外對目標發動襲擊。一次出動多架B-1B轟炸機或者F/A-18E/F戰機,齊射上百枚LRASM飛彈,對目標進行遠距離飽和打擊,對我們艦艇威脅極大。

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了大量的B-52H及B-1B轟炸機

現有應對措施

被動防禦

戰場情況推演——「山東」艦航母戰鬥群能否硬剛LRASM飛彈的飽和攻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然LRASM飛彈非常先進,對我國現階段艦隊防空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是我們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應對這種飽和的飛彈攻擊。LRASM飛彈並非無懈可擊,其先天的缺點就是速度太慢,巡航速度只有0.9馬赫,飛完最大的射程需要耗時50分鐘。如果及時發現其存在,我們會有充足的攔截時間,組織多道攔截網。由於戰場環境多變,不能做逐一的兵棋推演,小編只能推選出一種可能的情況加以詳細的說明,看看我們的航母編隊能否抵擋的住LRASM飛彈的飽和攻擊。

假設戰場環境:「山東」艦航母編隊在遠海訓練時,突然遭到美軍「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遠程攻擊。美航母在距離我航母編隊1500公裡的時候開始彈射大批F/A-18E/E戰機。為了對我航母編隊發動致命一擊,美軍把航母上的45架F/A-18E/E戰機全部掛載了LRASM飛彈,共計掛載180枚。美軍為了最大的限度的佔用我航母編隊的火力通道,在距離我航母編隊1000公裡的時候開始齊射180枚LRASM飛彈,使得飛彈能同一時間到達我航母編隊。而此時我軍的航母編隊由於遠離海岸,缺乏岸基預警機的遠程空中預警,只有4架直-18預警機執行預警任務。我航母編隊由1艘055驅逐艦,3艘052D驅逐艦,4艘054A驅逐艦,1艘901型大型補給艦,2艘093改進型核潛艇構成。

雖然我航母編隊裝備了346B、346A型大型相控雷達,對空搜索距離超過了400公裡,但是受地球曲率的影響,艦艇上的雷達很難發現40公裡以外的超低空目標,必須配合艦載預警飛機提供高空預警,才能發現遠距離上的低空目標。

由於我航母編隊缺乏像E-2D那樣的固定翼預警飛機,只能由直-18預警直升機提供高空預警。直-18預警機長23米,高7米,採用3臺渦軸-6C發動機驅動,最高飛行時速為336千米,最大升限9000米。在其機身尾門處安裝了一部柱狀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對海、空搜索、警戒跟蹤、目標引導的能力,可對150~200千米範圍內的各型目標進行測探和跟蹤。而直-18預警機通常部署在航母編隊正前方150千米處,這樣就能夠為航母編隊提供350千米左右的預警距離。

從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HHQ-9B飛彈具有攔截超低空目標的能力

由於LRASM飛彈採用高度的隱身設計,直-18預警機只能在100公裡左右的距離上發現其蹤跡,和我航母編隊的預警雷達配合完成對目標的鎖定。由於055、052D驅逐艦採用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加上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的HHQ-9B防空飛彈,理論上具有「無限」火力通道,但是由於需要直-18預警機提供中繼指引,我航母編隊的驅護艦火力通道會有所受限,暫定052D、055火力通道數量為12個,而054A為4個。採用兩發飛彈對1枚LRASM飛彈的方式,利用遠、中、近、三層攔截,最大限度提升攔截數量(註:為了防止誤傷,我方航母上的殲-15戰機在直-18預警機發現威脅後全部升空,在航母前方500公裡處巡邏,防止美國再次發動襲擊)。

通過計算得知,我方第一輪的首發4枚HHQ-9B防空飛彈在距離航母編隊208千米處攔截了首批2枚LRASM飛彈,第一輪末發4枚HHQ-9B飛彈在167千米處攔截了2枚LRASM飛彈。以此類推(詳細情況請看下表),到HHQ-10在0.6千米處攔截最後一批目標,我編隊共計實施了12輪飛彈攔截,累計攔截了184枚LRASM飛彈,對於一些「漏網之魚」,末端的15門1130炮能夠行程密集的火力網,足矣攔截十幾枚LRASM飛彈。

所以,對於美航母的LRASM飛彈的飽和攻擊,「山東」艦航母編隊完全有能力攔截全部的180枚LRASM飛彈,硬剛沒有太大問題。不過,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主動出擊,釜底抽薪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在戰爭初期,我們需要及時獲取美軍各個航母戰鬥群和關島基地的動態,在必要時候可以先發制人。利用DF-26中程彈道飛彈,對美軍關島基地的戰略轟炸機群及遊弋在我周邊的航母戰鬥群進行毀滅性打擊,讓其喪失戰爭的主動權。

對今後反介入的啟示

尋求預警裝備在數量與模式的雙重衝破

目前我航母編隊裝備的直-18預警機存在著滯空時間短、性能落後、可靠性欠佳等突出問題,亟需艦載固定翼的預警機。對於LRASM這樣的隱身反艦巡航飛彈,只有在遠距離發現,才能為艦隊爭取儘可能多的攔截時間。我國正在研製的空警-600預警機整體的性能與E-2D相近,在機載雷達方面有所超越,能在距離艦隊前方500千米處執行預警任務。對於LRASM飛彈的發現距離大於200公裡,使得我航母編隊及時的獲取敵方的動向,第一時間組織殲-15戰機升空攔截,能大大提升我航母編隊反導攔截能力。

除了固定翼的有人預警機,我國還在積極的發展高空長航時無人機。能夠保證至少10小時的滯空時間,飛行高度可達20000米,作戰半徑大於2500公裡,可以長時間在遠海執行偵查任務,提升我艦隊在遠海的信息感知能力。

繼續提升艦隊的反艦打擊能力

我國目前現役最先進的艦載反艦飛彈為鷹擊-18飛彈,但是最大射程沒有超過600公裡,難以在LRASM飛彈射程之外對美航母艦隊造成威脅,所以我們需要一款射程超過1000公裡,速度足夠快的新一代反艦飛彈。目前我國DF-100及DF-17飛彈上的技術可以直接運用到下一代超遠程反艦飛彈之上,配合055驅逐艦的大型垂髮系統,可以在LRASM飛彈射程之外對敵進行飽和打擊。

結語

LRASM飛彈是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背景下,空海一體作戰的具體產物。隨著我國現代化的艦艇不斷出現,反導攔截能力日漸增強,LRASM飛彈對我國的威脅會逐步降低。

相關焦點

  • 反艦飛彈兩大宗派,美國放棄隱身,跟上俄羅斯路線高速衝刺!
    自從反艦飛彈誕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就堅持了兩種不同的風格,而且相互之間形成了嚴重的鄙視鏈,美國反艦飛彈迄今為止發展了2個派別,總體來說都有一個特徵:速度慢,但是靈活,第一款大量裝備部隊的反艦飛彈就是魚叉,飛彈飛行速度只有0.65馬赫,但是採用渦噴發動機,飛彈很輕,射程很遠,而且飛彈掠海飛行高度很低
  • 日本拋棄和平憲法,研製遠程反艦飛彈,射程達2千公裡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近一個月以來,日本在反艦飛彈研製方面動作頗多,提出了ASM-3A超音速空艦飛彈採購方案、12式岸艦飛彈射程提升至1500公裡方案和研製2000公裡隱身反艦飛彈方案等,以遠射程、超亞音速兼具、對海對地兼備等性能為代表,構建起日本岸基、海基和空基新一代反艦飛彈體系。這些動作均體現出了日本走出專守防衛,向進攻作戰體系邁進的勃勃野心。
  • 鷹擊-18雙速打擊,拉斯姆超級隱身,21世紀反艦飛彈雙雄誰更強?
    美國海軍在2020~2021年海軍預算中編列了購買850枚LRASM反艦飛彈的需求,並且計劃在5年時間內總共購買1625枚LRASM反艦飛彈,還以10億美元的天價向鐵桿盟友、五眼同盟之一的澳大利亞出售200枚LRASM及相關配套保障器材,這也是LRASM的首次對外外售。
  • 美媒評世界上最危險反艦飛彈,全部都是中俄的,美國竟一種沒有
    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文章:遠程獵殺敵人的驅逐艦:世界上最危險的反艦飛彈。文章稱,巡航飛彈雖然在歷史上主要被用於對地攻擊,但在今天卻提供了遠程摧毀敵艦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可預見的未來,海上衝突的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哪一方擁有最強大的反艦巡航飛彈。
  • 美軍轟炸機在黑海試驗反艦飛彈,俄飛行員:我們早就發現了
    據美國《驅動》雜誌報導,當B-1B "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飛行至黑海上空時,機組人員演練了模擬發射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或許"給俄羅斯艦隊造成特別大的麻煩"。 與原始版本B-1相比,B-1B運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雷達隱身技術。除此之外,當時設計人員認為在未來戰爭中隨著防空飛彈技術的發展,高速突防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因此設計人員認為,未來轟炸機應該強化隱身與超低空飛行能力。於是設計師在原始的B-1A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通過一系列修改使該機具備了優異的超低空隱蔽突防能力。不過由於技術限制,設計師不得不在戰機最高飛行時速上做出妥協。
  • 日本防務預算九連增再破紀錄:隱身戰機、遠程巡航飛彈要買還要造
    據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內閣已於近日批准了2021年日本防務預算,預算總額再破紀錄達到517億美元的水平,實現了九年連增,這筆預算將被用於研發遠程飛彈與隱身戰鬥機以及購買各類新型武器裝備。
  • 美媒評全球最致命反艦飛彈,中國鷹擊18上榜,評語卻出乎意料!
    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近日消息,巡航飛彈可以陸海兩用,堪稱戰場上的多面手,雖然它經常承擔的是對地攻擊任務,但它也能承擔遠程打擊艦艇的重任。未來海戰中,反艦巡航飛彈也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標準6防空飛彈,為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而生,號稱宙斯盾最鋒利的劍
    標準6型防空飛彈,是美國雷神公司研發的新型艦載遠程防空反導飛彈。隸屬於標準系列防空飛彈。而標準系列艦空飛彈是美國海軍為取代小獵犬和韃靼人艦空飛彈於1963年開始研製的中遠程全天候艦載防空飛彈。經過幾十年不斷的改進,已經發展成擁有數十種型號的龐大家族。
  • 美海軍艦載「宙斯盾」系統誕生,破解了反艦飛彈「飽和攻擊」戰術
    前蘇聯紅海軍在大洋上與美國爭霸時,面對美海軍多支有攻擊型核潛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護航艦艇組成強大的航母作戰群,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提出了「飽和攻擊」戰術理論,即使用潛射、艦射、空射(甚至是岸基反艦飛彈只要射程夠得著)反艦飛彈,在短時間內以密集的打擊方式,讓航母作戰群始終處於無法應對的飽和狀態
  • 美國再購世界最強反艦飛彈,一枚可致遼寧艦癱瘓,B-1B能攜帶24枚
    實踐證明大型水面艦艇不是個好的選擇,各國紛紛開始研發遠程反艦飛彈,希望這樣能將排水量在60000多噸的先進艦艇擊沉。為此,美國研發出LRASM遠程亞音速反艦飛彈,該項目發展有兩個方案,因為一些原因,超音速方案B已經被終止了,亞音速隱身版A方案成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
  • 美國新型全能飛彈,防空反艦對地攻擊樣樣拿手,射程上千公裡
    我們知道,現代飛彈已經發展出多個不同的門類,諸如空空飛彈,空地飛彈,反艦飛彈等,可以說異常強大。那麼,有沒有一種飛彈,能夠勝任防空反艦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實現「全能飛彈」的目標呢?或許美國的「戰斧」飛彈能夠給我們帶來線索。
  • 海上狼群——國產022型飛彈快艇
    022型飛彈艇是2004年4月所建造的新一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飛彈快艇。因其首艘編號為2208,故此得名。022型飛彈快艇,滿載排水量約為400噸,船體採用穿浪式結構,而且兼具隱身能力。該快艇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可以攜帶8枚鷹擊-83反艦飛彈,該飛彈的最大射程達到150千米,可執行超視距打擊任務。因此,單就反艦能力來看,022飛彈艇的實力其實比當時的護衛艦還要強不少。
  • 海軍飛彈載機之:轟-6G掛鷹擊12反艦飛彈,是水面艦艇的剋星
    隨著水面艦艇裝備的對空雷達能達到300-400公裡的有效探測距離,加上逐漸裝備了射程200公裡左右遠程區域防空飛彈,此時作為我海軍航空兵反艦作戰的主力轟-6D型轟炸機,只能攜帶2枚射程200公裡的「鷹擊-6」空射反艦飛彈,其技術性能和反艦作戰能力,在面對巡洋艦、驅逐艦等主戰艦艇是,已經沒有任何性能上的優勢。
  • 給兩棲登陸艦裝反艦飛彈,美海軍這是開始學前蘇聯海軍了?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月11日報導,美國海軍將要在明年給一艘兩棲登陸艦安裝上反艦飛彈。美國《福布斯》網站更以「就像給廚師一把槍」為標題對此事作了報導。據美國海軍稱,NSM飛彈也將裝備到濱海戰鬥艦(LCS)和未來的「星座」級護衛艦上。[「海軍打擊飛彈」NSM的陸基版本]「海軍打擊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約100海裡(185公裡),體積小重量輕,外形具有一定隱身效果,採用亞音速低空掠海飛行,發射後初段採用GPS制導和慣性制導,在末端採用紅外/可見光圖像制導,技術比較先進。
  • 鷹擊83已服役28年,至今仍是最主力反艦飛彈,為何還不換新的?
    技術水平與上世紀70年代末面世的的法國MM-38飛魚飛彈很相似。不過,在1988年,雄風二反艦飛彈出現了,該彈以美國捕鯨叉飛彈為藍本和目標發展的亞音速掠海反艦飛彈,有艦射、陸射和空射型。突出特點是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紅外+雷達雙引導頭,抗幹擾能力極強。可設多個航路轉彎點,彈道複雜多變。該飛彈當年曾給我海軍極大刺激,鷹擊-83飛彈的最早研製任務就是為應對雄風二飛彈,因而被稱為」爭氣彈「 。
  • 飛彈打航母,美軍迎來最新戰斧
    而此次美軍所試射的"戰斧"Block-V型巡航飛彈分為A、B兩個型號,而前者正是專用的反艦型號。其不僅具備隱身能力,1600公裡的射程也遠遠超過了我國航母艦載機——殲-15的作戰半徑。也就是說,美國海軍可以在我國航母的打擊範圍外發起飽和式的進攻。
  • 宙斯盾加垂髮裝置:破了反艦飛彈飽和攻擊,尚未考慮艦載機的作用
    飽和攻擊,是前蘇聯海軍水面作戰艦艇,特別是航空母艦實力遠遜美國海軍的背景下,由時任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所提出的從戰機、戰艦、潛艇甚至岸基只要距離夠得著,對美海軍航母作戰群發射大量的反艦飛彈,讓航母編隊護航艦艇的對空防禦處於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以達到利用反艦飛彈成功突防並將航母群摧毀
  • 紅旗9不能攔截掠海反艦飛彈是陳年老謠,這次有圖有真相!
    作為中國第一型中遠程、中高空艦隊防空飛彈,很長時間有謠言「紅酒」低空性能不佳,最低射高僅有500米,不具備攔截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但不好意思,這是徹頭徹尾的陳年老謠,早該到了以正視聽的時候了。停泊在昂船洲軍港的2艘驅逐艦這一次都對市民開放,有超大軍事論壇的網友發布的照片顯示,152濟南艦的海紅9艦空飛彈垂髮裝置的介紹展板上明確寫著「其可以攔截部分反艦飛彈」,而這所謂的部分反艦飛彈,一般就是指掠海飛行的亞音速反艦飛彈。
  • 美國B-1B轟炸機「開外掛」 未來將能一次攜帶36枚隱身飛彈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B-1B戰略轟炸機近日進行了外部掛載隱身巡航飛彈的飛行測試,未來該機將可以通過6具外部掛架掛載12枚飛彈,加上彈倉內的24枚飛彈,總掛彈數量將達到36枚。12枚AGM-158C反艦飛彈(AGM-158飛彈衍生型號),而在該機的內部彈倉中還能攜帶24枚這種飛彈。
  • 我們應如何應對?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一方面在大肆宣揚B-1B攜帶新型隱身反艦飛彈後實力大增,一方面派遣這種先進的轟炸機逼近南海大肆碰瓷,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今年11月份,美國空軍發布了一架B-1B戰略轟炸機的照片,該轟炸機首次在機身下的掛架上攜帶了AGM-158聯合空對地巡航飛彈/反艦飛彈。 這是一個演示計劃的一部分,國防部希望這些飛機能夠獲得評審。在轟炸機的外部攜帶12枚AGM-158C JASSM遠程反艦飛彈,在內部炸彈艙中還能攜帶24枚這種反艦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