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飛彈載機之:轟-6G掛鷹擊12反艦飛彈,是水面艦艇的剋星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水面艦艇裝備的對空雷達能達到300-400公裡的有效探測距離,加上逐漸裝備了射程200公裡左右遠程區域防空飛彈,此時作為我海軍航空兵反艦作戰的主力轟-6D型轟炸機,只能攜帶2枚射程200公裡的「鷹擊-6」空射反艦飛彈,其技術性能和反艦作戰能力,在面對巡洋艦、驅逐艦等主戰艦艇是,已經沒有任何性能上的優勢。

且脫胎於「海鷹-2」反艦飛彈的「鷹擊-6」空射反艦飛彈,末制導雷達技術被證實只需憑藉水面艦艇上的艦載電子幹擾系統,就可以實現對其制導雷達的遠程壓制幹擾,使「鷹擊-6」反艦飛彈完全就喪失目標探測和跟蹤能力,難以有效擊中水面作戰艦艇。

於是,海軍針對轟-6D型轟炸機和空射「鷹擊-6」反艦飛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提升載機平臺自身技術水平和戰場生存能力為目的,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開始,研製轟-6G型轟炸機,全機是在海軍轟-6D型轟炸機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而來。

轟-6G轟炸機,是當時與空軍型轟-6H「一機雙型」並行研製的海軍型,對機載航電系統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更新和升級,新一代機載雷達、通訊控制技術、航空電子等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新型對海搜索雷達仍然裝備在機頭下方,相比轟-6D使用的245型雷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採用了頻率捷變、脈衝壓縮、數位訊號過濾等先進技術,發射機功率增加了35%。

當飛行高度8000米時,對於萬噸級的巡洋艦、重型驅逐艦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探測距離不小於300公裡,對於其他驅逐艦、護衛艦等海上目標,可以達到不小於200公裡的探測距離,能同時探測15個目標,並對其中4個目標進行跟蹤和打擊,支持射程超過300公裡的新一代中遠程空射反艦飛彈的作戰使用。

轟-6G轟炸機,換裝了全新的電子戰系統,主要有雷達告警系統、飛彈逼近紫外告警系統,以及一套機載有源電子幹擾系統構成。

此外,轟-6G轟炸機,首次使用了國產新型慣導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數位化信息處理系統構成的全新綜合導航系統,導航精度較之轟-6D型轟炸機提高了400%,具備了在更遠距離上實施對海打擊的能力。

轟-6G轟炸機,在外觀上較之轟-6D轟炸機的變化就是,為了增加對海打擊能力,轟-6G在轟-6D基礎上,增加了2個掛架,外掛架由轟-6D的2個,增加到轟-6G的4個,是從外觀上區別轟-6G和轟-6D最主要的外部特徵,看掛架數量,就不容易搞混淆轟-6G和轟-6D兩型飛彈載機。

在轟-6G的4個外掛點,掛載能力都較強,其中,內側掛點的最大外掛能力有3噸,外側掛點外掛能力1.5噸,意味著轟-6G的最大外掛能力達到了9噸。

以前空軍的轟-6轟炸機,有正常載彈量3噸,最大載彈量9噸的說法,但2010年前,其實空軍從未掛載9噸航空炸彈起飛,到了海軍轟-6G手中,轟-6就實現了最大載彈量9噸起飛的目標。

當採用外側雙聯複合掛架,內側三聯複合掛架時,轟-6G最多能攜帶10枚「鷹擊-83K」空射反艦飛彈,在此狀態下,轟-6G仍然具備1500公裡的作戰半徑,1個團的轟-6G飛彈載機,一次就可以向目標投擲200餘枚空射反艦飛彈,實現飽和攻擊,對於任何水面作戰編隊來說都是非常頭痛的問題。

即便有相控陣雷達+艦載垂直發現裝置,遠中近三層防空飛彈+近防炮攔截,都不能保證一定能將所有來襲的200餘枚空射「鷹擊-83K」反艦飛彈攔截掉,總會有一定數量的漏網之魚,擊中其中的水面艦艇,對於任何艦艇來說,都是不可承受的巨大戰損,反艦飛彈的威力是非常驚人的。

其實,對於轟-6G飛彈載機來說,終極武器絕非小巧玲瓏的「鷹擊-83K」反艦飛彈,而是「殺手鐧」武器,不僅超音速而且是重型的「鷹擊-12」反艦飛彈,這傢伙非常厲害,海軍內部將其稱為「航母殺手」。

「鷹擊-12」反艦飛彈採用了全新的慣導加中段數據鏈修正和末端主動雷達的複合制導方式,在末端30公裡時,彈上的主動雷達開機,實施對目標的跟蹤和4倍音速高速衝刺打擊,防空飛彈和近防炮對其很難攔截,確實是水面艦艇的噩夢。

據公開的資料,「鷹擊-12」彈長6.5米,彈徑0.5米,彈重1.5噸,戰鬥部大於300公斤,空射型射程大於400公裡,足以在水面艦艇防區外發射,而飛彈載機不會被遠程防空飛彈所攔截。

對於5000噸級的水面艦艇,只需一枚「鷹擊-12」空射反艦飛彈,足以將其擊沉或重創,對於噸位較大的水面艦艇,只需2-3枚命中就能達到相同的毀傷效果。

由於「鷹擊-12」是一種大空域、高機動性、防區外發射的反艦飛彈,與海軍轟-6G飛彈載機的有機融合,增強了我海軍空射反艦作戰能力,我海軍由此第一次具備了防區外反艦作戰的能力,一架轟-6G外掛4枚大威力的「鷹擊-12」反艦飛彈,一個飛行團的轟-6G飛彈載機出動,足以重創或摧毀一個有巡洋艦、驅逐艦護航的航母作戰群。

當然,是在不考慮航母艦載機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戰時轟-6G能否順利飛到靠近航母作戰群400公裡處,從容地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都是一個未知數。

但轟-6G飛彈載機的出現,以及與「鷹擊-12」空射反艦飛彈的有機配合,確實能給對手以極大的防空反導壓力,這個是實實在在的。

戰時,轟-6G飛彈載機,在岸機大航程重型戰鬥機的護航下,具備接近航母作戰群發射「鷹擊-12」反艦飛彈的能力,一旦「鷹擊-12」反艦飛彈發射成功,對任何水面艦艇的防空反導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相關焦點

  • 我海軍驅逐艦:裝備有鷹擊-12/18/83等,不同反艦飛彈的原因
    鷹擊-12,是軍工研發的一款超音速反艦飛彈,在飛彈飛行到距離需打擊的目標約40公裡時,彈上的主動雷達會自主開啟,且採用3-4倍的超音速進行末端衝刺,對目標以雷霆一擊,現有艦載防空反導系統,對於鷹擊-12的打擊,極難做到有效攔截。
  • 飛彈艇剋星直-9D全解析!在南海15米超低空齊射鷹擊-9飛彈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艦載航空兵團在南海某海域開展反艦飛彈實射訓練,數架裝掛鷹擊-9型飛彈的直-9D艦載直升機騰空而起,經過懸停檢查後,迅即組成戰鬥編隊奔赴目標海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目標搜索、航線建立、精確打擊、效果評估、戰場脫離等環節訓練內容,克服複雜天氣和海況等困難
  • 鷹擊83已服役28年,至今仍是最主力反艦飛彈,為何還不換新的?
    在中國海軍各種先進反艦飛彈層出不窮的今天,一款老飛彈竟還有一席之地。如果問誰是目前中國海軍最先進的反艦巡航飛彈,可能大家會各抒己見,在鷹擊-18、鷹擊-12乃至傳說中的高超音速鷹擊-2X中做出選擇。例如在海軍作戰艦艇方面,32艘054/054A護衛艦、近60艘056/056A輕型護衛艦、60艘022飛彈快艇乃至部分驅逐艦,均裝備有4~8枚乃至16枚鷹擊-83/鷹擊-83A反艦飛彈。
  • 海紅旗-10:我海軍艦艇最末一道防禦飛彈,可謂小飛彈有大威力
    海紅旗-10,是由國產FL-3000N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發展而來,採用雙模導引體制的艦空飛彈,具有強大的攔截反艦飛彈的作戰能力,屬於艦載近程自衛防禦武器,與730/1130近防炮系統組成了我海軍水面艦艇強大的近防作戰體系,被形象地稱為海軍戰艦的護身利劍。
  • 鷹擊-18雙速打擊,拉斯姆超級隱身,21世紀反艦飛彈雙雄誰更強?
    美國海軍在2020~2021年海軍預算中編列了購買850枚LRASM反艦飛彈的需求,並且計劃在5年時間內總共購買1625枚LRASM反艦飛彈,還以10億美元的天價向鐵桿盟友、五眼同盟之一的澳大利亞出售200枚LRASM及相關配套保障器材,這也是LRASM的首次對外外售。
  • 鷹擊12終被超越!俄羅斯新飛彈速度達7.7馬赫,美專家:無法防禦
    鷹擊12是我軍列裝的首款全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它的實力在整個藍星也能排進前三,不過很遺憾,沒能成為第一名。鷹擊12速度快,突防能力強、毀傷性大,是當之無愧的航母殺手,目前主要安裝在051B、現代級驅逐艦以及轟6K轟炸機、殲轟7A戰鬥轟炸機之上,未來很可能還會匹配殲16戰鬥機,成為我軍中近程突防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大殺器。
  • 轟-6J轟炸機首次公開 海航添新「航母殺手」
    轟-6D反艦飛彈轟炸機的研發成功,除了使我國海軍航空兵首次擁有了能夠對敵方水面艦艇實施遠程精確打擊的空中發射平臺,也開創了轟-6家族的「飛彈化」時代。此後,我國空軍也提出了能夠掛載和發射空地飛彈的新型轟-6轟炸機的研發要求。於是,中國航空工業借鑑轟-6D的設計經驗,研製成功了轟-6H轟炸機。
  • 鷹擊83反艦飛彈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首次曝光,抗幹擾能力大提升
    鷹擊-83反艦飛彈是中國海軍的主流反艦飛彈,於1993年開始研製,1998年6月試飛成功,1999年中國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在海軍多型艦艇、潛艇和空軍的飛豹、轟6、殲15、殲16中均有裝備,數量巨大,當年主力艦要不扛著16個發射箱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連022飛彈艇都弄了8發塞到肚子裡,構成了那個時代特有的飽和攻擊手段。
  • 堪稱完美的鷹擊-18反艦飛彈
    鷹擊-18是我國第一款亞超音速結合的反艦飛彈,其潛射型號更是獲得了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鷹擊-18飛彈外觀與俄制「俱樂部」飛彈相似,不過彈體更為短小,射程為其3倍,達到了600公裡。目前該飛彈已經裝備了我國052D、055驅逐艦及039A/B常規潛艇、093改進型核潛艇上,是我國反艦作戰的利器。
  • 盤點我國海軍目前兩款主力反艦飛彈,青出於藍勝於藍
    俄國人之所以能發展出如此龐大的反艦飛彈家族,本質上來說是「非對稱作戰」思想的集中體現。其目的就在於在常規裝備實力不如美國人的情況之下,另闢蹊徑實現與美國人的相對戰略平衡,這種做法放到中國海軍身上同樣適用,目前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在常規裝備實力上的差距不斷縮小,與此同時我們在反艦飛彈技術上做到了遠勝大洋彼岸的潛在對手。
  • 攻守失衡,艦艇防空一度落後於反艦飛彈發展
    因為542型飛彈的前4架是有人駕駛的……蘇聯的米格15戰鬥機空重才3.6噸,這個飛彈空重2.7噸。 戰鬥機能夠畫載如此龐大的反艦飛彈嗎?做夢呢? 542型反艦飛彈性能如何?一發乾掉1萬噸級的水面艦艇,一發就能夠讓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失去戰鬥力,畢竟800公斤的聚能破甲戰鬥力,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 為何新艦標配鷹擊18,老艦改裝鷹擊12,兩種超音速飛彈大有不同
    外界也對這些老舊驅逐艦的改進規模、升級方向充滿了興趣,其中這些老舊驅逐艦換裝反艦飛彈就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目前這些老舊驅逐艦都偏愛換裝鷹擊-12A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大名鼎鼎的051B型驅逐艦獨苗——167「深圳」艦為例,原本它裝備的是4座4聯裝鷹擊-83A反艦飛彈,而在這次中期大改進中,就換裝了四座雙聯或四聯裝的鷹擊-12A超音速反艦飛彈。
  • 中國海軍未來殺手鐧,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近期, 在一名業內人士內公開講座上, 出現了臨近空間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的概念,所謂的臨近空間一般是指20至100千米高的空域, 在此空域,空氣密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有利於包括飛彈在內的各種飛行器高速飛行。而超高聲速, 則需要其最大速度達到或超過5倍聲速。
  • 直-9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聊勝於無?打飛彈艇這可是必備的
    直-9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有人說這玩意兒聊勝於無?話可不能這樣講,這可絕不是聊勝於無,打飛彈艇那是必備的,不然被人悄悄摸過來偷襲,防不勝防啊。要知道我們的傳統就是勤儉持家。原因就是054甚至056都能上直九呀,其實,這畫面改個說法就好理解了: "直-9發射鷹擊-9反艇飛彈!"說段往事——伊拉克戰爭期間,15艘伊拉克快速巡邏艇企圖偷襲,從英國軍艦上起飛的"大山貓"直升機,用"海上大鷗"飛彈向伊拉克快艇編隊發起攻擊。
  • 美媒評全球最致命反艦飛彈,中國鷹擊18上榜,評語卻出乎意料!
    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近日消息,巡航飛彈可以陸海兩用,堪稱戰場上的多面手,雖然它經常承擔的是對地攻擊任務,但它也能承擔遠程打擊艦艇的重任。未來海戰中,反艦巡航飛彈也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美國新一代遠程隱身反艦飛彈的特點及應對措施
    近幾年,美軍在B-1B、F/A-18E/F及海上試驗艦上進行了多次LRASM飛彈打擊實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未來,LRASM遠程反艦飛彈將會部署到美軍的遠程轟炸機、水面艦艇、潛艇及航母艦載機上,對我國海軍艦艇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本文主要介紹LRASM飛彈的主要性能、特點及我國主要的應對策略。
  • 這艘新型護衛艦出世,所用反艦飛彈並非鷹擊-18,軍迷表示意外
    前不久的熱點驅逐艦已被媒體詳細報導,近日,國產水戰艦艇又出新款,備受熱議。這款神秘的艦艇甫一出世,便備受關注,它的發動機,動力馬達,雷達,各種系統傳言滿天,網民們言之鑿鑿仿佛參與了它的製作過程,媒體也經過了闢謠,得到了更準確的說法,但對於其反艦飛彈,卻一直沒有實錘。
  • 美軍也玩飽和打擊,將為B-1B掛36枚反艦飛彈
    《星條旗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美國空軍近日公布了B-1B「槍手」戰略轟炸機的照片,畫面顯示,一架B-1轟炸機下方的外掛架上,首次懸掛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即JASSM),美軍希望能讓B-1最多攜帶12枚JASSM,加上轟炸機內彈倉內的24枚飛彈,一架B-1B將擁有
  • 從米格31加伊斯坎達爾成「匕首」,看轟-6N和東風-15成反艦大殺器
    俄羅斯軍工研發「匕首」飛彈系統,就是特意開發不對稱的武器裝備,原因就是俄羅斯海軍除了水下核潛艇尚可與美海軍水下核力量相抗衡以外,水面艦艇部隊與美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差距非常大。由於俄海軍水面艦艇作戰能力遠遜於美國海軍,因此,俄羅斯軍工就開發了全球唯一的空中彈道飛彈,以米格-31BM高速截擊機為載機,掛上陸基的伊斯坎德爾-M型彈道飛彈,成了「匕首」飛彈系統,具備空中打擊水面驅逐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等大中型移動目標的能力,以空射彈道飛彈的形式,來彌補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反艦作戰能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