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蔣蔣的兵工廠
12月20日,東部戰區公眾號的一篇名為:「他們與雷彈為伍,為何感受不到戰艦叱吒海疆的威武?」文章中出現了一種新型鷹擊83飛彈的導引頭,導引頭上方安裝了相控陣雷達,下方則安裝了一個外伸的導引頭,用紅色外罩遮住。這是鷹擊83首次確認具有了雷達紅外雙模製導能力。
鷹擊-83反艦飛彈是中國海軍的主流反艦飛彈,於1993年開始研製,1998年6月試飛成功,1999年中國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在海軍多型艦艇、潛艇和空軍的飛豹、轟6、殲15、殲16中均有裝備,數量巨大,當年主力艦要不扛著16個發射箱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連022飛彈艇都弄了8發塞到肚子裡,構成了那個時代特有的飽和攻擊手段。不僅如此,他的改進型C-802、C802A還出口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泰國、印度尼西亞、伊朗等地。
鷹擊-83飛彈是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高亞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武器系統,使用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和彈體結構,卵形雷達整流罩,彈體下部有固定式進氣道;採用可摺疊式彈翼,彈體的前部兩側安裝有數據鏈天線。可由艦艇音樂臺雷達、直升機、NH900戰術數據系統、空中警戒機等進行中繼制導提高射程,具有航路規劃攻擊模式,可以預設8個轉彎點,最大轉彎半徑8千米。
鷹擊-83飛彈全長5.1米,彈重600公斤,屬於高亞音速輕型反艦飛彈,使用300公斤級推力的FP-2A小型渦噴發動機,最小射程15千米,最大射程250-280千米,但需要中繼制導,可在風速小於每秒15米、溫度在攝氏零下25至50度之間條件下發射。該飛彈飛行速度0.8-0.9馬赫,巡航高度20米,末端能夠主動以1.2馬赫左右的速度俯衝,在4至6級海況條件下,末端降高至10米,最終二次降高至5米。該彈安裝有一臺搜索距離超過35千米的頻率捷變單脈衝主動雷達,使用265千克自鍛破片戰鬥部,單枚可使一艘3000噸級護衛艦喪失戰鬥力,重創5000噸級驅逐艦。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射程遠、攻擊區域寬、突防和抗幹擾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機動性好、適裝性好、操作方便、易於維護、發射後不管等特點。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鷹擊83無論是射程、威力、雷達都逐漸落後於新秀鷹擊62、鷹擊12、鷹擊18反艦飛彈,現在056的紅旗-10打鷹擊83靶彈已經成為了常態,鷹擊83使用的單脈衝主動雷達的制導模式也很容易被幹擾,這種情況下鷹擊83要想繼續保持主力地位,就必須求新求變,換裝紅外成像尋的+主動雷達雙模導引頭。
其實雷達/紅外成像雙模導引頭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比如臺灣的雄風Ⅱ飛彈就使用了這一技術。現代海戰中飛彈攻擊過程中遇到的對抗層次越來越多,對抗手段越來越複雜,再加上目標的隱身性能增加,單一制導模式已經不合時宜,而主動雷達與紅外成像導引頭導引頭都有各自的不足,主動雷達作用距離遠、測距精度高、測角精度低、能夠全天候工作,但容易暴露目標。而紅外成像導引頭測角精度高、抗電子幹擾能力強、能夠自動識別目標能力,隱蔽性高,可以將目標圖像通過數據鏈傳遞給後方,由後方操縱手進行識別,並進行打擊效果評估,但作用距離短,不能全天候工作,雙方正好可以取長補短,於是就出現了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
目前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具有兩種布局形式,包括分孔徑和共孔徑方式。分孔徑方式可以上下並聯,也可以串聯,串聯可以將紅外導引頭放在前端,雷達導引頭放在後端,雷達導引頭工作時始終偏離飛彈軸線一定的角度。共孔徑方式的雷達天線中間留出紅外成像導引頭的光學口徑,兩者共用一個位標器,但整流罩難以設計。而本次出現的鷹擊83導引頭就屬於上下並聯的分孔徑導引頭,這點雄風2也一樣。分孔徑的好處是降低了雷達整流罩設計難度,但是增加了凸起物和阻力,佔用空間較大,但這點對於鷹擊83那個大方發射箱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其本身就有彈翼,距離發射箱下部本身就有空間。
安裝了雙模導引頭的鷹擊-83在搜索目標時,由於主動末制導釐米波或毫米波雷達搜索距離遠大於紅外成像導引頭的作用距離,雷達會首先開機搜索目標,探測到後可以立即引導紅外成像傳感器的光軸進入雷達天線的波束內相同方向,然後紅外成像導引頭根據雷達的指示搜索捕捉目標,對目標做進一步的成像識別、分析判斷。當雷達保持無線電靜寂或受到敵方幹擾而不能工作時,紅外成像導引頭也可獨立地進行搜索、探測跟蹤打擊目標。雙方也可以共同對目標探測,並將得到的目標信息進行關聯度測試,如果雙方得到信息比較匹配就可認為導引頭未受有效幹擾,可以對目標鎖定攻擊,若關聯度較低,則認為有導引頭受到幹擾。此時對各自信息的跡值進行檢測,認為跡值較大者對應的導引頭受到幹擾,該導引頭停止濾波和輸出,並將正確跡值輸出的目標信息輸入受幹擾的導引頭,讓另一導引頭對準目標,便於工作模式切換時快速截獲目標,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導引頭的抗幹擾性能。
雙模導引頭的裝備增強了鷹擊83反艦飛彈的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提高了反艦飛彈探測系統的可靠性;擴展了反艦飛彈探測目標的時間與空間覆蓋範圍;提升了導引頭信息處理的清晰度和空間解析度。當然本次曝光的導引頭由於採用分布式設計,其阻力還比較大,而在我國第7屆雷達展覽會上,甘肅長風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開展示了國產彈載主動雷達/紅外成像複合制導導引頭,這種導引頭也採用卵圓形整流罩,採用並聯式布局,其毫米波雷達天線呈現長條形,整流罩下部採用的是透明窗口,供紅外成像導引頭鎖定目標,這樣既兼顧了複合制導,又減小了阻力和體積,是鷹擊83以後升級的一種好方向。畢竟鷹擊83適裝性好的特點還是很吸引人的,實在不行可以往外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