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00年5月,剛服役三個月的564宜昌號飛彈護衛艦,發射海紅旗-7型艦空飛彈,將掠海來襲的靶機一舉擊落。去年,在宜昌艦服役17周年之際,剛剛改裝完畢,煥然一新的宜昌艦,使用紅旗-10飛彈進行了攔截鷹擊-83反艦飛彈的實彈射擊。
宜昌艦是053H3型第二代全封閉型護衛艦,在2000年前後建造了10艘,是中國海軍走向現代化的象徵。2016年進行了改裝,原有的海紅旗-7飛彈更新為紅旗-10飛彈,這是中國近程艦空飛彈在16年時間裡兩次升級換代,繼續保持著亞洲最強的記錄。
為什麼要說「繼續」呢,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中國從紅旗7飛彈到紅旗10飛彈,這兩代飛彈在20年間都一直是亞洲最強的反導型近程艦空飛彈。
紅旗-7飛彈是在法國海響尾蛇基礎上研製的國產第二代點防禦艦空飛彈,法國在1986年推出8S反導型海響尾蛇飛彈,隨後在8S型基礎上研製了更加先進8MS型,採用整體式8枚飛彈發射裝置與指向器分開配置的模塊式結構。八十年代末,中國從引進了兩套8MS型海響尾蛇防空飛彈,其中一套在安裝於051型109開封艦,另一套安裝於052型飛彈驅逐艦的首艦112哈爾濱艦上。
國產型的海紅旗-7飛彈首先在051型飛彈驅逐艦105艦試裝,隨即廣泛裝備我國海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該飛彈對飛機的最大射程13公裡,可在8公裡距離上攔截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具有很好的攔截低空掠海飛彈的性能,能夠抗擊攔截高度僅15米的掠海飛行反艦飛彈,是當時亞洲性能最好的近程艦空飛彈。
紅旗7飛彈優異的反導性能,壓倒了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海麻雀艦空飛彈。海麻雀飛彈來自於半主動雷達制導的麻雀空空飛彈,對付掠海飛行反艦飛彈的能力很差,只能攔截飛行高度150米以上的目標。
2017年,海軍056型護衛艦發射紅旗10飛彈,乾淨利索的擊落了一枚掠海來襲的鷹擊83反艦飛彈實彈。這種考核方式非常貼近實戰,有一定的危險性,說明我國海軍對於紅旗-10飛彈優異性能的信心。
圖片:紅旗-10飛彈將來襲的鷹擊-83飛彈炸成了碎片,證明該飛彈的性能足以攔截魚叉和雄風2類掠海高亞音速來襲目標。艦空飛彈最好是直接命中並引爆來襲飛彈的戰鬥部,或直接撕裂襲飛彈的氣動結構。如果威力不足,中彈的來襲反艦飛彈,還會靠慣性飛行一段,這可能會對本艦造成一定的傷害。
紅旗-10飛彈的整個武器系統與美國的拉姆艦空飛彈極為相似,採用被動雷達+紅外熱成像雙模製導,採用氣動舵面結合滾轉彈體控制,特別適合打擊超低空目標。
滾轉彈體只有兩片鴨翼,能夠精確的控制飛彈,消除擺動誤差,能攔截飛行高度僅5米的掠海反艦飛彈,據軍事專家掌握的數據,目前世界上能夠進行5米高度掠海突防的反艦飛彈,只有採用了自適應掠海技術的中國鷹擊-18飛彈。
海紅旗-7飛彈採用傳統的氣動舵面控制,有四片彈翼,彈體擺動誤差超過15米,所以只能攔擊最低15米的來襲飛彈,儘管這個15米的指標至今也是很厲害的。
海紅旗-7是90年代國際最先進的近程點防禦艦空飛彈,紅旗-10則是21世紀初世界最先進的近程艦空飛彈。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中國這兩代飛彈一直是亞洲最強的反導型近程艦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