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軍區某防空旅在海拔高達45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腳下,開展了一場實戰背景下的模擬抗擊攔截來襲巡航飛彈的防空實彈演練,這是我國陸軍防空兵運用紅旗16地空飛彈在高海拔地域抗擊模擬巡航飛彈,顯示了紅旗-16飛彈的先進性能。
此次演練是紅旗16首次攔截巡航飛彈,並不是首次試射。早在四年前,西部戰區某防空旅就首次在4500米海拔高原試射過紅旗16B飛彈。
從飛彈控制艙畫面看,紅旗-16B地空飛彈可支持1枚至3枚飛彈的單射或連射。
紅旗-16是我國新一代中低空通用防空系統,其中紅旗-16為海軍型,裝備於我國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紅旗-16A/B為陸軍型,裝備於陸軍集團軍防空旅(注意,紅旗16A/B是陸軍飛彈,空軍不裝備)。具備射程遠、精度高、可以全向攻擊、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 最大彈速3.6馬赫,最小射程1.5公裡,打擊中空目標的最遠航路捷徑40公裡,最大射高25000米。該飛彈具備全方位快速攔截多目標能力,有超強的打擊超低空高速小目標能力, 低空射界最低只有10到15米。野戰機動性高,從行軍狀態轉入開火狀態只用13分鐘。
紅旗-16飛彈系統的各型車輛都採用了越野底盤,具備良好的越野機動能力。報導中提到該防空旅還演練了己方飛彈陣地被發現,中途迅速轉場的任務,證實了這種飛彈的高度機動性。
在演練中,紅旗-16B模擬打擊的巡航飛彈,是一種新型亞音速巡航式靶彈。這是國產的BW-I/IA型低空高亞音速巡航式靶彈,能模擬速度在0.75到0.85馬赫,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介於0.1到2平米的巡航飛彈,這是大多數巡航飛彈的性能。隨著防空武器的升級換代,我軍的射擊靶也隨之換代,陸軍於2010年開始使用速度0.6馬赫的天劍-1高速靶蛋取代螺旋槳低速靶機,模擬巡航飛彈和超低空高速小目標。目前使用的BW-I/IA型的性能更加先進。
關於紅旗-16飛彈,還有個著名的段子:美國雷神公司和俄羅斯安泰-金剛石公司在2011年首次看到紅旗-16飛彈以後,都不約而同的,對中國的紅旗-16地空飛彈的氣動外形提出了智慧財產權異議,他們都認為中國這種飛彈是抄襲的產物,雷神公司認為紅旗16抄襲了標準飛彈,安泰-金剛石公司認為紅旗16抄襲了山毛櫸飛彈。
我國的航天八院則反訴他們:「切,俺們的紅旗16是世界最先進中程地空飛彈,如果看外形,俺們這個應該叫做「標準山毛櫸」,標準II飛彈和山毛櫸飛彈的雜交體,這屬於實用新型好吧,完全是自主創新。 其實紅旗16飛彈根本不存在智慧財產權問題,關於產品的外觀專利,是這樣規定的:五個方向的照片只要有一張不一樣,就不算侵權。所以很多汽車前面抄寶馬,後面抄奔馳,也肯定不會吃官司。同理,飛彈正面像雷神,屁股像安泰,一點都沒毛病。
紅旗-16使用了垂直冷射技術,新一代相控陣雷達技術,具備抗飽和攻擊力能力,全方向全空域攔截,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紅旗-16飛彈採用先進的提拉杆式垂直冷發射,發射車可攜帶6枚防空飛彈,整個系統主要由指揮車、相控陣跟蹤制導雷達、自行式飛彈存儲發射車組成,目前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紅旗-16飛彈系統的正式研製時間是在2005年,僅用一年時間,在2006年11月第一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2008年實現定型生產,從研製到列裝僅用三年時間,該彈刷新了中國地空飛彈型號研製到生產的最短時間記錄。 目前,陸軍防空部隊已經裝備了紅旗-16的最新改進型——紅旗16B飛彈,該彈採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彈體後部延長了一段,加長了火箭發動機,射程從原紅旗-16A的40公裡提高到了70公裡,但據推測真實射程很可能接近100公裡,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的中低空地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