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知名英雄聯盟電競選手Uzi(簡自豪)在個人社交媒體宣布退役。
△截至6月6日中午,這條微博被轉了近42萬次。
1997年出生於湖北宜昌的Uzi,2012年接觸英雄聯盟,並迅速成為職業選手。
16歲出道,21歲拿到世界冠軍,這樣的成績讓他一舉成為了國內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氣的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之一。
△圖自@UziQAQ
Uzi在微博中表示,「因為常年的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等原因,我在去年體檢的時候查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指數已經到了11%,正常應該是小於等於6.5%。這半年我有慢慢的改變作息、控制飲食、減肥、運動和吃藥,可是情況沒有得到改變,並且因為吃藥我的精神狀態沒有以前那麼好了,醫生也說如果再繼續嚴重下去,併發症很快就會出現,加上我原本手傷就比較嚴重,我的身體條件不允許我再繼續戰鬥下去了。」
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近10%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接近10%。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我國有1億多糖尿病人,可能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人。更可怕的是,還有約15%的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堅實「後備軍」。
△資料圖自視覺中國
並且,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
由於糖尿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異常症狀,大部分糖尿病人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會重視。他們不知道,比糖尿病本身更可怕的是由此產生的併發症,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不是因為糖尿病而死,而是死於嚴重的併發症,如尿毒症、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病人該怎麼吃?
要想遠離和控制糖尿病,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規範治療,說起來最簡單不過的十幾個字,但大多數人卻很難做到。
糖尿病患者到底該怎麼吃才更健康?以下三點建議,不光對糖尿病患者,對普通人來說也有借鑑意義。
晚上不要吃大餐,千萬不要吃宵夜
古人素有「過午不食」的說法,但對現代人來說,把一天的飯都放在下午3點前吃完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很多年輕人要加班要熬夜,不吃點根本撐不住。因此,比較容易做到的方法是晚上不要吃大餐,大餐儘量放到早上、中午吃,最重要的一點,千萬不要吃夜宵!
△資料圖自視覺中國
2019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大會上,有研究者做了實驗,將超重的女性受試者分成早上吃大餐和晚上吃大餐兩組,結果顯示,12周後早上吃大餐這組體重顯著下降,同時飢餓感更低。另一項研究中把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早上吃大餐和晚上吃大餐兩組,也發現,早上吃大餐組的血糖控制更佳。
無論是對於糖尿病患者還是普通人,晚飯不僅要早吃,更要少吃。醫生提醒,「吃夜宵是最差的飲食習慣」,如果實在覺得餓,吃點蔬菜、水果,喝點牛奶,一定不要下麵條、下餃子吃。
先吃菜肉再吃主食
△資料圖自視覺中國
食物種類和數量一樣,僅僅是進餐順序不同,也會影響血糖水平。先吃菜肉,再吃主食,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能減少血糖波動。
國際上有一項研究,把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先吃碳水化合物後吃蛋白質和蔬菜,另一組先吃蛋白質和蔬菜後吃碳水化合物。結果表明,先吃碳水化合物的這組,餐後血糖各點顯著高於後吃碳水化合物的這組。同時,這項研究還發現,一口飯一口菜的混合性進食,和先吃碳水化合物相比,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響沒有多大區別。
不能完全不吃碳水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生酮飲食」,碳水化合物只佔到5%到10%,而一般這個比例在50%到60%。
單純來看,這種飲食方式對減重有一定幫助,但從長期來看,對心血管健康有沒有影響?和糖尿病併發症有沒有關係?這些都是未知的。因此,醫生提醒,大家不要完全拒絕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