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理為何來訪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曾搬至此

2021-02-13 重慶馬路社

 

三月二十九日,來渝訪問的韓國總理李洛淵和唐良智市長參觀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熊明 攝

3月28日至3月30日,韓國總理李洛淵訪問重慶,為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復建完工暨對外開放儀式剪彩,並參觀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紀念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是一個設在中國長達27年、堅持反日復國獨立運動的臨時政府,於1919年在上海成立,1940年到達重慶市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要員回到朝鮮半島。

 

我們知道,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國民政府從南京移駐到了重慶,重慶成為了中國的戰時首都。然而,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在重慶還有一個臨時政府,而且還是韓國的臨時政府。 為什麼韓國人跑到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個臨時政府?這個臨時政府又是怎麼設在了重慶?

 

和法國投降後的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一樣,韓國臨時政府的背後,也是一段艱苦卓絕的反抗與復國的故事。在這段歷史中,有三個標誌性的歷史節點,每一個歷史節點都開啟了一段重要的抗爭進程。

 

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李氏朝鮮王朝1896年改國號為韓)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籤訂《日韓併合條約》,韓國正式被日本吞併,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國領土的一部分,韓國人民獨立運動隨之拉開帷幕。

 

1919年1月21日,朝鮮王朝末代皇帝高宗暴亡,這成了加速獨立運動的催化劑。3月1日,前來悼念高宗的韓國民眾在京城市中心的塔洞公園舉行集會,青年學生代表在會上宣讀了《己未獨立宣言》,展開示威和請願運動,此次運動史稱「三一運動」。

 

從3月1日開始,運動席捲了整個朝鮮半島,形式也從最開始的和平請願愈演愈烈,暴力衝突逐步加劇。此次請願運動最終被日本總督府強制鎮壓,7000多名韓國民眾在這場運動中被殺,大批韓國愛國志士被迫流亡海外。

 

此次獨立請願運動雖然遭遇了挫折,但它卻開啟了韓國愛國志士的海外復國曆程,韓國的獨立運動的主戰場開始從朝鮮半島轉移到中國。 1919年4月,流亡的韓國志士在中國上海法租界寶昌路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並制定臨時憲法,由金九長期擔任臨時政府的主席。韓國臨時政府進入了第一階段的「上海時期」。

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臨時政府主席金九

 

金九出任主席後,為改變臨時政府蝸居一隅、缺乏影響力的狀況,在「暗殺救國」思想的影響下,策劃了一系列針對日本軍政要員的暗殺行動。其中最成功,造成影響最大的是「4.29刺殺事件」。

 

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園聚集了10萬日本軍人和僑民召開慶祝「一·二八」對華淞滬戰爭勝利的「慶功大會」,日本駐華大使重光葵、上海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等高級將領出席。大會進行過程中,一位名為尹奉吉的韓國青年衝向主席臺,將身上所藏炸彈奮力擲出,白川義則和日本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被當場炸死,重光葵左腿被炸傷。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重光葵在1945年9月2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籤署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書。據說,當他一瘸一拐地攀爬密蘇裡號戰列艦時,他的軍方同事把他視作叛徒,而軍艦上的盟軍人員則帶著殘酷的滿意心態注視著他的狼狽相。

 

韓國電影《暗殺》劇照,河正宇、全智賢扮演的殺手反映了這段歷史 

「4·29刺殺事件」震驚了全世界。尹奉吉炸死日本高官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開始瘋狂報復和打擊在上海的韓國臨時政府,甚至懸賞60萬元緝拿臨時政府主席金九等韓國抗日人士。從1932年5月至1940年8年間,臨時政府不得不輾轉中國各大城市,並逐漸將根據地移至中國的西南,這一時期被稱為「移動時期」。

韓國臨時政府全體人員

1939年3月,韓國臨時政府全體成員陸續輾轉抵達重慶,在重慶落腳安營,開啟了最後一個階段「重慶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這一時期,在中國重慶政府的資助下,韓國臨時政府於1940年9月17日正式創建政府性質軍隊——光復軍,並開赴抗日戰場,積極參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在對日本的宣傳、情報刺探以及爭取國際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抗日戰爭期間,光復軍在中國多個省份對日軍展開了遊擊戰,利用其通曉日語的優勢,從事書寫標語、對敵廣播喊話等瓦解敵軍工作以及審訊敵軍俘虜、破譯敵軍密碼等工作。

 

隨著日本宣布投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完成了流亡抗日的使命。1945年10月下旬,韓國臨時政府成員離開重慶回國。 為了感謝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金九在登上飛機前發表了《致中華民國朝野人士告別書》:「抗戰八年來,敝國臨時政府隨國府遷渝,舉凡撥借政時、供應軍備,以及維持僑民生活,均荷於經濟百度艱窘之秋,慨為河潤!」

 

臨時政府會議室

韓國臨時政府經過27年的在華抗爭,輾轉多地,在這個過程中正式建立了完備政治體系,為日後的國家建設勾勒出了總體框架,成為了現代韓國建國的法統之源。周恩來在評價韓國臨時政府在重慶的意義時說:「韓國的復國運動同中國的救國運動是分不開的。韓國志士參加中國抗戰,幫助中國救國,中國協助韓國早日復國。」

2017年12月1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的最後一天來到重慶,成為首位在任期間來到重慶臨時政府舊址參觀的韓國總統。在參觀過程中,文在寅向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韓國國父」金九先生的半身像獻花並默哀。 文在寅稱,只有銘記歷史,國家才有未來,臨時政府是大韓民國的根基,也是大韓民國的法統。參觀結束後,文在寅在舊址展館留言冊上,用韓文題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精神所在。」

3月29日,韓國總理李洛淵一行在重慶訪問。一天時間,他參觀了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並參觀考察了SK海力士半導體(重慶)有限公司,推動中韓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當天上午,李洛淵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唐良智等嘉賓出席了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開放儀式並剪彩。

 

圖為韓國總理李洛淵在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復建完工暨對外開放儀式上致辭。 周毅 攝

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位於渝中區鄒容路37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940年9月在重慶成立光復軍,主要從事抗日宣傳、情報搜集、爭取國際援助等活動。重慶市在原地塊對其進行了復建保護。舊址內展陳面積約824平方米,陳列實物200餘件,文物資料300餘件,並於3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

 

李洛淵在剪彩儀式的致辭中表示,光復軍總司令部的修復,彰顯了中韓兩國長遠深厚的紐帶關係,十分感謝中國對光復軍總司令部修復工作付出的心血,這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復原,更是啟動未來新紐帶的起點。正如過去數千年一樣,中韓兩國今後將永遠是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好鄰居。

 

李洛淵說,重慶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獨立運動的基地,如今已成為中韓經濟合作的新平臺,現代汽車、SK海力士等韓國的跨國企業紛紛進軍重慶,參與重慶的城市發展,韓國科學技術院與重慶理工大學共同運營著兩江國際學院,這些都是中韓兩國合作多樣化的趨勢,期待更多亞洲國家能在重慶共創輝煌的未來。

 

圖為韓國總理李洛淵、重慶市長唐良智與嘉賓一起為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復建完工暨對外開放儀式剪彩。 周毅 攝

唐良智在致辭中說,重慶是一座英雄之城。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伸出援手,對韓國光復軍創建予以支持。重慶是一座希望之城。近年來,重慶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殷殷囑託,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與韓國在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拓展,249家韓國企業在渝投資。歷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相信復建後的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將成為重慶珍貴的抗戰歷史遺產之一,成為中國人民大愛無疆、中韓兩國人民風雨同舟的歷史見證,讓更多人了解中韓兩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重要貢獻,更好地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圖為韓國總理李洛淵在重慶參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並向獨立運動家金九銅像敬獻花藍。 周毅 攝

隨後,李洛淵一行到訪了渝中區蓮花池38號的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是抗戰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辦公地和住所。陳列館開展中韓文化交流,在重慶與韓國的外交和民間往來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

 

下午,李洛淵一行參觀考察了位於西永綜合保稅區的SK海力士半導體(重慶)有限公司。這是全球半導體存儲市場排名第二的韓國企業-SK海力士在中國建設的世界最高質量的半導體後序(封裝測試)工廠,也是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西永園區著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點企業之一。公司2014年投產以來,月產能已達約8000萬隻。2018年實現產值115.78億元,增長21.68%。

 

圖為韓國總理李洛淵參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並與獨立運動人士後代合影留念。 周毅 攝

近年來,重慶與韓國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不斷深入。2018年,重慶與韓國進出口總額48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176.8億元,同比增長28.7%;進口311.4億元,同比增長37.2%。截至2019年2月,重慶累計設立韓國外商投資企業249家,合同外資104349萬美元,實到外資376749萬美元。主要涉及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

 

教育方面,重慶理工大學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合作舉辦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及信息及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8所本科高校與韓國科學技術院、延世大學、成均館大學、漢陽大學、中央大學、仁川大學等多所高校及機構籤署了友好合作協議,在學術研究、教師交流、學生互換等方面開展了交流合作。

來源:綜合重慶日報、重慶發布、環球網、中新網等

來,歡迎添加小馬哥個人微信

一起「談天說地」

歡迎在下方

【留言】

聊聊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流亡海外的家——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韓國憲法中開宗明義寫道:「大韓民國繼承以三一運動建立起來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法統」,而這個奠定了韓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合法性基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就是1919年在中國誕生的。上海黃浦區馬當路,現在還保留著不少老式的石庫門建築。一大早,一條叫做「普慶裡」的弄堂口,已聚集了不少韓國遊客。
  • 韓中紀念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修復
    韓中兩國政府29日為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修復舉行紀念儀式,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說,修復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意味著兩國發展世代友好新紐帶,永作最好鄰居。李洛淵說,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起步在重慶結束活動,當時沒有韓國與朝鮮、左翼與右翼之分。
  • 探班《韓國臨時政府在綦江》劇組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919年4月11日成立,共存在26年7個月。
  • 【活動現場】「銘記歷史 展望未來」 三一運動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特別展揭幕
    由駐上海韓國文化院與韓國獨立紀念館共同主辦的「銘記歷史 展望未來」三一運動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特別展於4月9日在駐上海韓國文化院盛大揭幕
  • "三一運動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音樂會"成功舉辦
    2月26日晚,「三一運動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音樂會」在駐華韓國文化院成功舉辦。
  • 《大長今》亮相重慶 海惠客董事長薛國能出席在渝韓國紀念活動
    2019年3月28日,為紀念韓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由大韓民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辦的「韓國時裝秀」在山城重慶渝中區舉行。韓方在本次活動中,邀請了海惠客董事長薛國能出席活動,進行現場參觀和商業交流。據了解,現場進行時裝秀表演的模特主要是在重慶的韓國留學生以及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學生。除了韓國的傳統服飾,當晚的時裝秀還展現了韓國部分歷史時期的服飾,包括「三一運動」時期的服飾、1988年首爾奧運會和2002年世界盃的服飾,最後一場「邁向未來」未來藝術服裝秀將今晚的時裝秀表演推向了高潮。
  • 「ROADSHOW 2019 :從上海到重慶」特別展盛大開幕
    Korea (2019) 此次展覽曾於八月在Total美術館展出,現將於11月2日(周六)至12月21日(周六)在駐上海韓國文化院三樓展廳展出。 Won, Seoung-won l 元性媛, The Plants of Anarchist (2019) 駐上海韓國文化院和Total美術館為了紀念3.1運動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尋找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從上海到重慶的遷移路線
  • 大韓民國
    (Korea),全稱大韓民國(대한민국/大韓民國Daehan Minguk),簡稱韓國(한국/韓國 Hanguk),又稱南韓、南朝鮮。韓國歷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末,清朝於甲午戰爭中戰敗,韓國脫離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係,後成立「大韓帝國」,1910年被日本吞併,二戰後光復取得獨立。1950年爆發韓戰,南北分裂,北方國家稱朝鮮,南方國家稱韓國。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 韓國全稱「大韓民國」大在何處?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是我們的鄰居韓國——,也叫「大韓民國」。韓國有多大面積為10萬平方公裡的韓國,與世界第十大國家(蘇丹,250.6平方公裡)相比也相形見絀。即使朝鮮半島沒有被分成兩部分,圓形區域也只有221,000平方公裡。那為什麼韓國稱自己為「大韓民國」?
  • 防彈少年團在美公告牌排行榜獲佳績,韓總理大誇:「大韓民國文化...
    【環球網報導】「大韓民國文化使節團」,在韓國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攻佔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亞軍後,據韓國「news1」新聞網站13日消息,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當天表示「真心祝賀」,並這樣誇讚他們。
  • 韓國國父金九的傳奇一生
    在自傳《白凡逸志》中,金九這樣解釋他想當臨時政府門衛的謙卑心態:「我很早就願意做我獨立政府的門衛,其意就是,只要我國成為獨立國,我即使做個最微賤的人也可以。」結果,門衛沒做成,金九卻被任命為警務局長,此後五年當中還兼任審訊官、判事檢察、掌管刑罰。上海時期的韓國臨時政府,實質上不過是一個半地下的革命組織。在活動前期,不但沒有獲得國民黨政府的事實承認,還要應對日本總領事館的敵對活動。
  • 韓國總理大誇防彈少年團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大韓民國文化使節團」,在韓國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攻佔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亞軍後,據韓國「news1」新聞網站13日消息,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當天表示「真心祝賀」,並這樣誇讚他們。
  • 漢字是韓國發明的?李時珍是韓國人?韓國還要搶奪多少中國文化
    在網絡圈子中,流傳著一個關於韓國的梗,那就是全世界都是韓國的,這個梗主要來源於韓國多次魔幻的操作,韓國曾多次搶在我們前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比如韓國人說茶是他們發明的,太極也是他們的,看看韓國的國旗就知道了,還有寫出了《本才綱目》的李時珍,也是韓國人。
  • 大韓民國國父金九:一生致力於抗日活動,一心光復朝鮮卻死於暗殺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介入,於是成了兩派人,一個是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政權,一個是以金九和李承晚為首的韓國政權。金九真的是一代奇人,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在和日本的鬥爭中度過,這樣一個人所擁有的名望是別人達不到的,但在競選韓國總統時敗給了李承晚。而在李承晚成為總統不久後,金九被暗殺,韓國的一代傳奇就此終結。
  • 從大韓帝國到大韓民國,韓國人為什麼喜歡「韓」字?韓國號的來歷
    以前我在文章中經常用韓國指代1897年至1948年的整個朝鮮半島,很多讀者覺得有問題,說韓國是1948年建國的,怎麼能用韓國指代整個朝鮮半島呢?
  • 蔣介石訪問韓國:沒有美國的支持,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他「忙裡偷閒」地走訪菲律賓和韓國,首先是意圖構建遠東地區的反共大同盟;其次則是為萬一臺灣不保做打算。大韓民國建立於1948年8月,此前韓國流亡政府長期在中國國內活動,得到過國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承晚在1919年時曾在上海當選流亡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總統。韓國當時內閣中很多要員曾流亡中國,甚至有不少畢業於黃埔軍校,他們以中文稱蔣介石為「蔣校長」。
  • 大韓民國的這段歷史,與上海有關
    進入殖民統治之後,日本政府在朝鮮半島上部署了大量的憲兵,由他們兼任警察職務;而負責殖民事務的朝鮮總督一職也全部由軍人出任,統治的軍事風格強烈,不像臺灣還曾有過文官總督。也有人在上海籌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19年),將基地設在上海的法國租界內,避免日本警察騷擾,全心準備光復祖國的活動。這和臺灣的情況並不一樣。日本剛剛接收臺灣時,不願意接受日本統治的地主或有錢人可以選擇渡過臺灣海峽,回到清朝統治下的大陸。韓國人則不同,離開朝鮮半島,等於流離失所、無處可去,所以反抗的決心更為堅定。韓國抗日活動的最高峰,發生在1919年3月1日。
  • 韓國為何是一個基督教國家?
    可以說,韓國的非基督徒身邊幾乎全是基督徒親友,而日本的基督徒身邊則幾乎全是非基督徒親友。兩國信仰基督教人數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決定性的原因是兩國基督教與民族主義之間的關係不同。日本一直是獨立國家,自己的民族傳統得到很好傳承,而韓國在近代曾被日本殖民,且文化上實行日本化,而韓國保持民族獨立的一個方法就是信基督教。韓國上層信奉基督教,與中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