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鎮原縣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工作紀實:茵茵靜海與綿綿...

2021-01-13 網信靜海

冬日的團泊湖一碧如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間透過半輪紅日。成群的海鷗、野鴨和天鵝撲騰著羽翅,激起一池漣漪。臨岸遠眺,猶如一片寧靜的淺海,這裡便是天津靜海了。

千裡之外,同一輪紅日映照下的古絲路甬道上,山塬依舊錯落連綿,卻早已不再沉寂荒蕪。肉兔養殖專業合作社、肉牛肉羊肉兔屠宰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黃花菜生產基地……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卯足了心氣兒忙著生產、脫貧、致富,隴東大地以一種新的面貌,打開了西部城市開放的大門。

在靜海精準幫扶下賈山村貧困戶生活有了希望

這裡是甘肅鎮原縣,國務院掛牌督戰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其中還包括國務院掛牌督戰的賈山村和12個省級掛牌督戰村、85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2017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重大戰略部署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推動下,靜海與鎮原跨越1300公裡實現結對幫扶,攜手邁步全面小康之路。

這個在2017年初還剩下貧困人口18933戶、67732人,貧困發生率達13.8%的西部縣城,伴隨著東西部攜手攻堅的浩蕩熱潮加速「超車」,黨組織戰鬥堡壘全面強化,致富模式不斷刷新,產業鏈條持續延伸,勞務輸出常態跟進,人才交流空前密集……

靜海興建肉牛肉羊肉兔屠宰項目形成完整的畜牧養殖屠宰上下遊產業鏈

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表示,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按照市委「升級加力、多層全覆蓋、有限無限相結合」的部署要求,靜海探索出一條具有靜海特色的扶貧路徑,通過精準幫扶,鎮原縣各項脫貧考核指標基本完成,正闊步邁向全面小康之路。

產業「形成鏈」 培育「金鑰匙」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段德平,城關鎮高莊子村的貧困戶,一座危窯捱過童年的寒暑,曾經修葺一座磚瓦房,便是段德平最大的心願,而靠天種地換來的收成僅僅能解決一家人的基本溫飽,上萬元蓋房子的費用對於段德平成了天文數字,也讓他從2012年開始,不得已輾轉北京、天津、廣東、浙江等地,承受著多年的漂泊生活。

2019年,機遇來了。靜海對口支援的首要任務便是要調整生產模式和產業結構,解鎖產業閉塞的「牢籠」,幫助鎮原建立特色產業。

鎮原肉兔養殖貧困戶脫貧致富

方向不是拍大腿想出來的。在走遍鎮原19個鄉鎮、21個村,與170餘名鎮村幹部和貧困群眾逐一座談後,靜海的扶貧幹部發現,鎮原土地資源廣、飼草多,牛羊繁育出欄需要五、六個月,肉兔只需60天,且產仔率高、投資小、市場前景廣闊,廢棄的窯洞也可以「騰籠換鳥」改成兔舍,最適於像景家村這種農村剩餘勞動力稀少的地區開展適度規模經營。

「肉兔養殖」的發展思路一拍即合,「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被寫進了脫貧方案裡。

鎮原縣方山鄉賈山村肉兔養殖場內景

2018年,段德平回鄉養起了300隻肉兔,除了政府提供兔籠、飼料外,還能拿到600元的補貼。幾個月後,肉兔出欄,每斤肉兔的收購價超過8元,2萬多元利潤收入囊中。

不光高莊子村,山坳裡處處皆風景。

方山鄉賈山村,楊光耀依靠家中的幾畝耕地勉強溫飽,四個孩子上學花銷不菲,楊光耀一人艱難支撐著全家的經濟,幾代人脫貧無門。

2019年,靜海幫扶幹部送來了10隻種兔,兔子越養越多,家裡的50畝莊稼找到了銷路,兩個女兒大學期間的助學貸款也有了著落,日新月異的新生活,讓楊光耀看到了希望。

在靜海的援助下,賈山村新建了「331+」萬隻肉兔養殖合作社,每年收益能達到50萬元。鎮原的13個貧困村中興建起了8個村集體肉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和村民採取靈活的承包飼養、定向收購和分紅機制,目前鎮原肉兔存欄37.8萬隻,出欄商品兔61.5萬隻,帶動915戶3226人實現脫貧。

產業不能「一枝獨秀」,還要「多點開花」。物宗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靜海幫扶企業在鎮原創立了鎮原縣久鼎聯合社,投資6000萬元,在5個鄉鎮建立了15個肉羊養殖示範合作社,興建了黑山羊保種繁育新項目,肉牛肉羊肉兔屠宰項目也於2020年6月投產,形成了完整的畜牧養殖、屠宰上下遊產業鏈。

2020年3月,靜海還發動幫扶企業投資興建了深呼吸口罩生產廠,可日生產醫用外科口罩、普通一次性口罩24000個。依託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營養專家團隊技術,津甘兩地農科院緊密協作,投資建設的海牧康畜牧鹽項目,年產畜牧鹽系列產品1萬餘噸。

靜海幫扶企業援建的甘肅省深呼吸口罩廠建成投產

產業火了,山坳活了。農民有活幹、有錢賺,條條大路通富足。

勞務「點對點」 精準「給位子」

2020年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阻擋了鎮原打工仔的腳步,令張新玲夫妻倆終日憂心忡忡。

而千裡之外的靜海,「零確診」疫情後的快速復工復產,也使企業產生了同樣的焦慮。作為靜海的龍頭產業,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工的缺口就多達800人。

一邊務工人員想出出不去,一邊企業復工想進進不來,兩頭著急的靜海與鎮原想到了兩全之策──兩個「零疫區」,又是對口幫扶單位,何不從鎮原組織招工,解靜海「燃眉之急」?

啟動「同心戰疫,讓愛回家」行動短短5天,鎮原務工報名人數超過200人。2月29日下午,鎮原縣中心主街,熱鬧的歡送儀式打破了山塬裡的沉寂,鎮原首批173名務工人員先行出發奔赴靜海,其中,有9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3月6日下午,第二批167名務工人員也順利抵達靜海工作。

張新玲夫妻二人同在其中。丈夫坦言,現在自己和妻子月平均工資加起來能有16000元,帶薪休假,包吃包住,還能學技術,是這輛「扶貧客車」載著他們走出大山,奔向了充滿希望的生活。

截至目前,靜海區內愛瑪、信隆、富士達、美泰、銀隆等企業先後接收了6批次、累計448名鎮原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226人。

「造血」式扶貧,關鍵在思想解放,走出大山背後的禁錮,實現東西部的交流融合,穩定脫貧致富才有後勁。

為了充分調動鎮原貧困人員的勞動積極性,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靜海在鎮原連續舉辦多場「春風行動──對口幫扶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在此基礎上加強協作,鼓勵農民工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外出就業。此外,靜海積極出臺扶持獎勵政策,利用線上精準對接,及時發布用工信息,提供優質崗位,對來靜就業的人員跟進服務,解決生活實際困難。

不光勞務「引進來」,人才還要「走出去」。

靜海加強人才協作支援,先後選派113名黨政幹部及醫療、教育、農林、商貿、水務、文旅等領域專業技術骨幹赴鎮原縣開展人才支援,接收鎮原縣360名黨政幹部、衛生教育系統幹部、村黨組織書記和農村實用人才,到靜海掛職鍛鍊、培訓學習。靜海93所初中小學、21所幼兒園也與鎮原267個學校籤訂結對幫扶協議,實現了兩地學校結對幫扶全覆蓋。

黨建「一根針」 穿起「扶貧線」

「幫錢幫物,不如幫咱建個好支部。」在國務院掛牌督戰的方山鄉賈山村黨支部書記楊明金的眼裡,東西部攜手脫貧攻堅帶來的喜人變化,不僅藏在全村村民的「錢袋子」裡,也展露在村黨支部和黨員的「心氣兒」上。

2020年4月底,方山鄉黨委書記高亞麗帶領考察小組來到靜海,深入對口支援協作的陳官屯鎮取經問診,專題學習基層黨建工作,看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看「三會一課」檔案、看農民合作社帶富、看黨員一線實踐……

兩天馬不停蹄調研後,高雅麗回到鄉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伙兒聚到一塊研究學習靜海經驗。「靜海做得很實,能在基層匯聚成一股力量,這是讓我感到最震撼的。」楊明金感慨道,賈山村要脫貧致富,必須靠黨建引領,把群眾凝聚起來。

夯實脫貧黨建堡壘,靜海與賈山村著實下了一番「繡花功夫」。靜海額外籌措了155萬元,利用2個月時間,幫扶賈山村建成了全開放式、集17個功能室於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持續提升黨群服務中心的政治功能和組織能力。

此外,靜海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創新推廣的「黨員一句話承諾」,也在方山鄉得到了充分複製,每名黨員通過承諾踐諾,參與脫貧攻堅事務,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困難群眾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

「馬廣亮承諾協助村委做好村內防火、防盜工作」「張春慧承諾保證自家門前、院落內無雜草和廢棄物」……在賈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全村黨員的「一句話承諾」,來往的村民隨時都能看到。

賈山村第一書記陳文杰告訴記者,村支部結合黨員積分制管理建立了考核「兌諾」機制,每半年一次,採取走訪調研、黨員互評、民主測評、支委評定的程序對黨員「一句話承諾」進行考核,確保黨員「一句話承諾」真正發揮實效。

此外,賈山村借鑑靜海基層黨建模式,大力推廣村黨組織書記和村主任「一肩挑」的經驗做法,現在方山鄉村黨組織書記和村主任「一肩挑」已實現全覆蓋。

「黨建+扶貧」讓賈山村逐步凝聚起撬開「蛋殼」的內驅動力,村黨支部大變樣,如今幹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成效。

消費「直通車」 撬動「大市場」

山隴綿密、信息閉塞,產得出、賣不掉,這酒香也怕巷子深。

搭硬臺才能唱好戲。

靜海以金倉公司為網絡銷售平臺對鎮原優質農產品實行線上線下銷售

登錄靜海「金倉公社」和「金倉吉美格」網上商城的扶貧專區,鎮原蘋果、牛肉、羊肉、雜糧、胡麻油、杏乾等品種亂花入眼,40餘個品種琳琅滿目。

金倉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光昭告訴記者,從2018年底鎮原扶貧農產品入駐金倉各大網上商城至今,銷售額已經突破了2600餘萬元。

靜海扶貧專櫃讓鎮原農產品走出大山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鎮原肉兔的銷售也遭遇了「寒冬」。

在平泉鎮秦鋪村,秦志坤經營的肉兔養殖合作社,月收入超過萬元。而疫情的來臨,讓秦鋪村的肉兔由往年每斤7.8元跌至5元左右。就在秦志坤一籌莫展之時,金倉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收購,這種看似不符合「利益規則」的市場行為,卻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了村民的難題。

2020年2月底,靜海發動金倉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鎮原註冊了「鎮原縣金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託愛心扶貧超市,在鎮原9個鄉鎮13個未脫貧村設立了愛心收購站,對鎮原雜糧、黃花菜、牛羊肉、兔肉等優質農產品實行線上、線下銷售,暢通扶貧產品與靜海乃至華北市場的供銷渠道。

面對疫情期間銷售無門、物流受阻的窘境,靜海以銷售平臺為載體,對貧困戶家中存欄的肉兔照單全收,鼓勵機關食堂採購,動員幹部群眾認購,短短一個月內,滯銷的4萬餘只肉兔全部銷售,銷售額達200餘萬元。

網際網路是「直通車」,線下線上「齊步走」。

靜海發揮幫扶企業在鎮原成立的甘肅新靜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資源優勢,通過訂單收購、篩選、包裝形成品牌,提升鎮原農特產品質量,建立長效產銷鏈條。靜海百業、百貨公司、多興莊園、海吉星等企業響應扶貧號召,相繼成立了10家扶貧產品旗艦店,推動扶貧產品進商場、進機關、進線上。

「鎮原種,靜海售,全國用。」靜海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康學知表示,這幾年,通過津洽會、年貨節、扶貧日、書畫義賣等大型會展活動,搭建線上電商銷售平臺,已經順利銷售了鎮原農特產品數百噸,銷售額超過2500餘萬元。

聚力「拔窮根」 攜手「小康路」

經濟難、生活難,鎮原脫貧兩難兼有。全面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靜海與鎮原的莊重承諾。

2019年3月底,靜海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發動富仁板帶、海吉星、愛瑪科技等91個企業與鎮原19個鄉鎮86個貧困村結對幫扶,實現與鎮原80個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

此外,靜海動員樂器商會、王口炒貨協會、用電協會、老促會、關愛退役軍人協會、「與愛同行」志願者協會、海福祥養老院、鵬海養老院等13個社會組織結對幫扶賈山村等13個未脫貧村,實現「一對一」全覆蓋。

「山頭兒上喊話聽得見,下雨天想過去難了。」這樣的鮮活場景不僅出現在電視熒幕裡,更真實發生在馬渠鎮三合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解決下雨天「水漫山澗而不過」的窘境,靜海籌調了20萬元資金,再由當地出資10萬元,用於修建漫水橋涵,徹底解決了村內370戶、1500多人的出行問題。

一座小橋架起黨心和民心,連著東部和西部。

南川鄉東王村、三岔鎮大塬村有種植中藥材的基礎,但土地板結嚴重,靜海多方動員為兩個村子分別購置了15萬元農機具,節省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藥材挖掘質量。臨涇鎮耿塬村缺少種植項目,靜海不僅為村裡提供幫扶資金,又送去了40畝葵花籽和蠶豆種子指導種植,試種成功後,由靜海炒貨協會與村內建立常態化訂單種植關係。

同時,靜海著力打通扶貧「末梢神經」,將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具體目標落到每一戶家庭。

2020年以來,靜海打響「1113」殲滅戰,動員全區各階層力量投身扶貧協作,從區級領導到鄉鎮園區黨員幹部,與鎮原155戶貧困戶結對認親,帶動1516戶5528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建立結對幫扶長效合作機制,靜海鄉鎮、村、社會組織以及學校、醫院與鎮原建立幫扶關係350對。

戰役一響,各盡其能。

祁立國,太平鎮穆坪村人,三口窯洞承載了一家五口所有的生活。三個女兒要上學,家裡的危窯要翻修,老伴又因病做了手術,徹底抖淨了家裡的老底。

作為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的結親戚戶,在多方幫扶下,祁立國一家不僅通了自來水,還入股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的糧食、養的兔子,全部由靜海幫扶企業收購。依靠公益崗和打零工,祁立國還能收入12000元左右。算下來,每年能有2萬多元收入。

新集鎮崾峴村的7歲女童李馨玥2017年9月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得知情況後,藺雪峰第一時間與天津市血液病醫院聯繫,組織專家會診,發動社會捐助2.6萬餘元用於診療和生活。目前,李馨玥已經停用化療藥物,病情穩定。

一場殲滅戰,不只做減法,也做加法,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跨越千裡,全面小康。歷史記錄下了這些東西部實現共同富裕、邁向現代化新徵程的時代並進,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靜海與鎮原正在百年追夢的道路上,繼續共同書寫著攜手振興的攻堅答卷。

來源:天津日報

相關焦點

  • 靜海區升級加力助推甘肅省鎮原縣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工作紀實...
    在靜海精準幫扶下賈山村貧困戶生活有了希望這裡是甘肅鎮原縣,國務院掛牌督戰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其中還包括國務院掛牌督戰的賈山村和12個省級掛牌督戰村、85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2017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重大戰略部署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推動下,靜海與鎮原跨越1300公裡實現結對幫扶,攜手邁步全面小康之路。
  • 茵茵靜海與綿綿隴原的情牽──天津市靜海區升級加力助推甘肅省...
    這裡是甘肅鎮原縣,國務院掛牌督戰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其中還包括國務院掛牌督戰的賈山村和12個省級掛牌督戰村、85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2017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重大戰略部署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推動下,靜海與鎮原跨越1300公裡實現結對幫扶,攜手邁步全面小康之路。
  • 鎮原縣:香包刺繡繪就脫貧幸福路
    9月7日,參加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的中國旅遊報記者來到了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開邊鎮妙麗香就業扶貧車間。車間裡,刺繡女工們正聚精會神地做著各種圖案的繡品。正是這樣的扶貧車間,讓周邊許多婦女在農閒、帶小孩之餘有了可觀的收入。開邊村的王旭霞今年47歲,因兩個兒子上學的學費,加之自己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而致貧,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
  • 龔文密:堅決扛起重大政治責任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11月28日上午,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在洞口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上強調,要堅決扛起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始終保持決戰決勝的攻堅態勢和幹勁,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萬千主持會議,副市長肖擁軍出席。
  • ...精準精心精細奪取最後總攻全面勝利——在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精準精心精細奪取最後總攻全面勝利——在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彭 國 甫(2020年11月26日,根據錄音整理)11月4日,圍繞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調度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 郭鶴立與中央電視臺脫貧攻堅大型政論紀實片《偉大壯舉》攝製組...
    郭鶴立首先對中央電視臺長期以來給予臨夏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對《偉大壯舉》攝製組一行來臨拍攝紀實片表示歡迎,並全面介紹了我州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全州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夏時的殷切囑託,從「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不讓一個民族掉隊」的政治高度,從「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的全局高度,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以敢死拼命、只爭朝夕的精神,攻堅拔寨、背水一戰的決心,認真開展「3+1+1」衝刺清零行動,高質量實現了六個縣市的脫貧摘帽任務,奪取了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性勝利
  •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020-12-23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濤同志掛牌督戰鎮原縣廟渠鎮六十坪村脫貧攻堅工作
    楊濤同志掛牌督戰鎮原縣廟渠鎮六十坪村脫貧攻堅工作 2020-02-26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力奪取淄博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推薦閱讀奮力奪取淄博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孫春曉 通訊員 房玉波 報導 474個貧困村穩定退出沂源縣南魯山鎮北流水村大榛子喜獲豐收 (攝影 房玉波) 堅持「書記抓、抓書記」 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淄博市堅持「書記抓、
  • 【要聞】付海青主持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12月2日,縣委書記付海青主持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縣四大班子在家領導,法檢兩長,興旺角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自治區駐縣脫貧攻堅工作總隊全體成員,市派駐各鄉鎮督導組組長,人大辦、政府辦
  • 津隴有義同甘苦 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津市打造脫貧攻堅「津隴...
    2020年11月,隨著鎮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由天津市幫扶的甘肅省3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摘帽退出。津隴有義同甘苦,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用實際行動在隴原大地上創造出了飽含著艱辛奮鬥、團結共贏的脫貧攻堅「津隴模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鎮原縣武溝鄉張峴村脫貧示範戶袁科:脫貧不...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袁科:脫貧不掉隊 養牛奔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通訊員 張凡乾淨整齊的院落,寬敞明亮的房屋,整潔乾淨的牛舍,十幾頭牛在圈舍裡安然吃草……近日,走進鎮原縣武溝鄉張峴村脫貧示範戶袁科家裡,一幅安靜祥和的田園景象。
  • 鎮原縣巨溝村衛星小圖知村戶 清晰全局助脫貧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張凡&nbsp&nbsp&nbsp&nbsp日前,走進鎮原縣武溝鄉巨溝村駐村幫扶工作室,牆面上一張村級衛星圖引人注目。站在圖前,巨溝村的全貌和村情一覽無餘。
  • 補齊短板強弱項 件件實事惠民生——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紀實
    原標題:補齊短板強弱項 件件實事惠民生——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紀實貧困人口多、涉及面廣、貧困程度深,是天水市張家川縣不得不面對的實情。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艱巨,如何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打好打贏這一仗?  脫貧攻堅以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高站位謀劃部署,高頻次力推動,做到了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
  • 李盛剛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專題調度會上強調 高標準嚴要求奪取脫貧...
    李盛剛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專題調度會上強調高標準嚴要求奪取脫貧驗收好成績  每日甘肅網11月3日訊 據金昌日報報導(記者劉海燕)10月30日下午,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專題調度會議召開
  • 愛瑪科技:踐行企業責任,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事關人民福祉的『第一民生工程』,也為世界解決貧困問題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近日,在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愛瑪科技集團首席品牌官胡宇鵬接受採訪時表示,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形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 警徽閃耀脫貧路——全州公安機關開展戶籍問題攻堅工作紀實
    警徽閃耀脫貧路——全州公安機關開展戶籍問題攻堅工作紀實 2020-11-26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盧雍政: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凝聚強大...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收官之年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項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越是到最後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越需要全省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變、頻道不換,統籌資源力量投入脫貧攻堅戰場。
  • 守望相助 同舟共濟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
    疫情發生以來,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時時關心牽掛著河北唐縣、河南南召縣、甘肅鎮原縣三個定點扶貧縣的情況。為表達全院幹部職工包括離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心願,經院務會研究決定,向三個定點扶貧縣捐助120萬元,用於支援三縣的疫情防控工作。
  • 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
    原標題:【節目評論】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要重點宣傳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宣傳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舉措好辦法,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