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短板強弱項 件件實事惠民生——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紀實

2020-12-23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補齊短板強弱項 件件實事惠民生——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紀實

產業在變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鬱婕

6月25日拍攝於張家川縣平安鄉白石咀牧場的美景。資料圖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鞏 煒 白德斌 洪文泉 白永萍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貧困人口多、涉及面廣、貧困程度深,是天水市張家川縣不得不面對的實情。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艱巨,如何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打好打贏這一仗?

  脫貧攻堅以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高站位謀劃部署,高頻次力推動,做到了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

  面對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的現狀,張家川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對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緊扣「五個一批」路徑,精準聚焦脫貧對象,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既不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標準、影響成色,從嚴落實政策,集中衝刺清零,著力補齊短板弱項。

  經過張家川各級幹部群眾幾年的奮鬥,全縣特色產業逐步形成規模,群眾收入持續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貧困面貌變化明顯。6年多的時間,張家川縣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630元增加到5709元,年均增幅13.8%。

  搬出「窮窩窩」 邁步奔小康

  「自從搬過來以後,生活方便多了。」談起易地搬遷後的日子,張家川縣張家川鎮楊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崔秀霞喜笑顏開。

  在沒有搬遷以前,崔秀霞一家住在山上的土坯房裡,距離鎮裡遠不說,交通還不方便,每次出門都要蹚河、爬山,一遇到下雨天,更是沒辦法出門。

  多少年了,崔秀霞做夢也想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但是僅憑自家微薄的收入,蓋一棟像樣的新房子談何容易。每當看到鄰居家新建房屋時,崔秀霞只能暗自羨慕。

  脫貧攻堅以來,張家川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讓許多像崔秀霞一樣的家庭發生了變化。

  「做夢也沒想過自己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新房子。」崔秀霞激動地說,現在出行方便了,孩子們上學也近了,這日子別提多舒服了。

  街頭巷尾乾淨整潔,漂亮的農家院落依次排開,院落門前栽種的各色花草在陽光下香氣撲鼻……楊川村村支書王全進告訴記者,楊川村的變化,既凝聚著黨和政府對廣大群眾的關懷,也凝聚著楊川村全體村民的不懈努力和走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脫貧攻堅工作中,張家川鎮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改善群眾住房、助推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切實解決農村貧困家庭的居住安全問題,改善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為貧困戶建造舒適、溫暖的「幸福小屋」。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張家川鎮黨委書記麻智斌告訴記者,搬出來只是第一步,鎮裡把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大力推進,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讓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據了解,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張家川鎮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有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下足「繡花」功夫,補齊短板弱項,做好精準文章,堅持盡銳出戰,全力決戰脫貧攻堅。

  2014年以來,張家川縣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9290戶。「十三五」期間,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1536戶7595人,農村群眾住房全部達到B級以上安全住房標準。

  告別「吃水難」 喝上「放心水」

  張家川縣域內自然條件差,乾旱少雨,水資源匱乏,部分鄉鎮地表水、淺層地下水普遍含氟量超標,缺水地區群眾要到幾公裡外的地方畜馱人背取水吃,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

  多少年來,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制約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問題。

  如今,在張家川縣木河鄉高山村,蜿蜒的水管沿著村社道路將乾淨衛生的水資源送到了村民家中。

  多少年了,能吃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一直是高山村村民的願望,脫貧攻堅讓美夢成真,高山村村民喜笑顏開。

  「現在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有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流出來。」木河鄉高山村村民張也固笑著說,這都是黨的政策好,解決了大問題。

  「自來水沒有入戶以前,我們吃水要到三四裡地外的泉邊去挑水,不忙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出去挑一趟,一家人緊緊湊湊能用一天。」談起以前的吃水問題,張也固直皺眉頭,一到農忙時節,家裡就隔三差五沒水吃,為了不耽誤幹農活,他們大多都是凌晨四五點出去挑水。

  「自來水接通入戶後,再也不用擔心家裡缺水了,鄰裡之間也更和諧了。」張也固說,自來水水質非常好,夏天的時候他們都是直接喝的。

  隨著乾淨衛生的自來水進入千家萬戶,張家川縣的全體村民結束了找水、背水、飲用不潔水的歷史。現在在農村,太陽能、熱水器等已經司空見慣,而自來水不僅通到了農戶院裡頭,廚房、衛生間也有了自來水。

  「十三五」期間,張家川縣農村人居安全飲水環境得到大幅改善,全縣共爭取投資1.24億元,累計解決15個鄉鎮250個行政村6萬多戶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和不穩定問題。目前,全縣農村集中供水率達100%,自來水普及率達97.9%,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均達95%以上。

  把脈「看病難」 對症「開良方」

  對於一些偏遠山村的貧困群眾來說,看病難一直是困擾他們發展致富的大問題。「小病抗,大病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時有發生。

  脫貧攻堅以來,張家川縣著力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全縣衛健系統共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項88個,先後完成縣醫院整體搬遷項目、縣疾控中心綜合業務樓建設項目、3個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79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等項目,全縣醫療機構面貌煥然一新,業務用房緊張的局面明顯改善。

  記者在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看到,門診大廳內導醫臺護士微笑服務,便民服務中心掛號收費處,候診椅等設備一應俱全。從門診大廳到住院部,病房布局科學,房間寬敞明亮。

  「現在的住院條件也好了很多,病房比以前寬敞了,看病也方便多了。」今年63歲的馬豔豔患心臟病多年,對於像她這樣的「老病號」來說,每次都去省城看病讓她的看病成本成了家裡的大負擔。

  如今,不僅縣醫院的設備全了,服務也在不斷改善。醫生護士每天精心照顧,一年省出來的交通費都夠做幾次檢查了。

  醫療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不僅要體現在縣城,更要體現在鄉村。

  今年67歲的馬石娃是恭門鎮麻山村村民,歲數大了,雖然沒有大病,但小毛病不斷,常受病痛折磨。

  「要不是現在的政策好,醫療水平好,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談起自己的病情,馬石娃略顯沉重,隔三差五跑醫院,花錢不說,身體也受不了。

  「現在看病只要一個電話,村醫就會上門,幫我免費檢查,指導飲食用藥,真是太方便了。」馬石娃感嘆道,如今村裡建起衛生室,配備了村醫,小毛病再也不用扛著,隨時可以解決,心裡踏實多了。

  截至目前,張家川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73個。不僅縣醫院達到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村衛生室也實現了全覆蓋,全縣15個鄉鎮衛生院和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255個村衛生室均能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健康扶貧政策得以全面落實,有效防止了貧困群眾的「病困」。

相關焦點

  • 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宣傳周」活動啟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9日,蘭州市民選購張家川農特產品。當日,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在蘭州舉行。
  • 闞吉林: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精細化精準化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
    記者 楊鵬飛 攝闞吉林到治平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精細化精準化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10月10日,縣委書記闞吉林到治平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中央、市委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明確「收官大決戰」的目標標準、政策措施、任務要求,項目化、清單化抓細抓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集中精力、細化措施,精細化精準化打贏打好「收官大決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治平鄉脫貧攻堅指揮長汪玉平一同調研。
  • 補短板惠民生,為百姓撐起「暖暖的幸福」
    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做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中國鐵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改善旅客出行體驗,進一步優化鐵路客運服務有效供給,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普惠服務,從購票便捷化到運輸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再到智慧化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 張家川縣:百姓日子甜如蜜
    原標題:【新甘肅雲·縣融媒集萃】百姓日子甜如蜜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一排排獨具風格的二層樓房掩映在綠蔭中,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一根根安全乾淨的自來水管通到千家萬戶,一片片產業園在田野裡漸次鋪開,一張張笑臉綻放出幸福的喜悅……深秋時節
  • 肖義:補齊短板弱項 確保高質量脫貧
    肖義:補齊短板弱項 確保高質量脫貧 2020-05-22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
    3月13日,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暨獨山縣脫貧攻堅工作新進人員扶貧政策業務知識培訓會。副縣長劉毅主持培訓會,縣政協副主席、縣扶貧辦主任張德蘭作培訓講解。培訓中,張德蘭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獨山脫貧攻堅成效和任務、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提升扶貧幹部攻堅服務能力等四個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實的工作實例,對獨山脫貧攻堅取得成就、面臨困難和挑戰、目標任務及黨對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領導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講解。
  • 華學健: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紅網時刻婁底6月24日訊(通訊員 肖育濤)6月23日,婁底市委副書記華學健主持召開全市脫貧質量「回頭看」問題整改和脫貧攻堅普查工作調度會,研究分析當前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扛牢政治責任,紮實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普查這件大事,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市委常委、副市長梁立堅出席。華學健指出,要對標對表,切實增強思想行動自覺,按照市脫貧攻堅「百日攻堅行動」雙周調度會要求,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查漏補缺,確保問題全面清零、實現高質量脫貧。
  • 秉要執本 補齊短板 快速反應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
    3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作為十大改革攻堅行動之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的首個項目。這對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意味著什麼,瞄準了哪些「短板」,該如何完善和健全?記者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分析解讀。
  •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大河壩鎮馬鞍村脫貧攻堅紀實
    破解從窮村到富村巨變的密碼——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大河壩鎮馬鞍村脫貧攻堅紀實    「沒有想到在我們這個窮山坡,如今變成了花果園,百姓就地務工一年也可以掙上萬元錢對示範戶,採取獎勵措施,送獎狀,貼公告,全面兌現國家扶貧政策;對一般戶,點對點地加強幫扶,充分利用駐村幫扶形成的合力,精準幫扶,協助落實政策;對自生發展動力不足、懶惰、「等、靠、要」或愛發牢騷的「困難戶」,明確一戶一個責任人,採取工作隊員輪流做工作的方法,先端正其思想,化解怨氣,集中攻堅力量,補齊具體短板,提升為一般戶,最終晉級為示範戶。
  • 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舉行,會議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宣講黃岡脫貧攻堅故事,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先進為榜樣,高揚精神風帆
  • 太康縣王國璽出席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並講話
    5月9日,太康縣在脫貧攻堅指揮部三樓會議室組織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縣委書記王國璽出席會議並講話。王國璽要求,一要持之以恆開展"四個清零"百日總攻行動。三要緊盯"十個鞏固提升",補齊工作短板。圍繞"十個鞏固提升",太康縣幹部要仔細檢查存在的問題,強弱項、補漏洞。四要嚴肅整治扶貧領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各種腐敗問題,紮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決戰決勝年行動。五要高標準、快節奏、嚴要求,紮實做好2019年脫貧攻堅績效考核工作。太康縣各級幹部要克服盲目樂觀傾向、克服過關闖關傾向、克服消極厭戰傾向,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抓好工作落實。
  • 聚焦問題補短板,堅定信心打硬仗——威寧自治縣脫貧...
    此次脫貧攻堅推進會的召開,在威寧幹部中引發了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聚焦問題補短板,攻堅拔寨解難題,堅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苦幹實幹,真抓實幹,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狠抓產業發展,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威寧自治縣岔河鎮黨委書記蔡厚祥我們將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自加壓力搶時間,確保如期打贏我鎮脫貧攻堅戰,完成1932戶8866人的脫貧任務。二是找準問題,補好短板。認真走訪、遍訪,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找問題,補短板,確保脫貧質量。
  • 貴州聚焦"貧中之貧" 以精準監督助力全面脫貧
    榕江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監督檢查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督促縣、鄉有關部門加大調配力度,整合資源搶抓工期,讓搬遷群眾順利實現「安居夢」。這是貴州紀檢監察機關以精準監督保障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貴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該省紀檢監察機關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堅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一體推進,以精準監督助力全面脫貧。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攜手張家川縣愛心企業舉行教育助學捐贈活動
    12月18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攜手張家川縣伊味思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張家川縣甘肅雲鳳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在張家川鎮瓦泉村舉辦了愛心助學捐贈活動。縣委常委、副縣長王琦出席活動。
  • 劉揚一行到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12月15日下午,省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劉揚率廳建管處有關負責同志到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省高管局有關負責同志隨同參與調研。劉揚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十四五」規劃和落實好脫貧攻堅「四不摘」政策要求。一是要樹立好典型,脫貧攻堅工作組要向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潘應姣同志學習。二是要加長長板,補齊短板,繼續充實壯大臺裡村的產業,積極幫助養殖村民增強對養殖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 補「短板」 強弱項 畢節市「三篇文章」夯實基層老年教育基礎
    錦繡街道老年學校教學和精神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並在協助地方黨委政府開展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良好作用,很受社會各界讚譽。黔西縣錦繡街道老年學校學員在表演舞蹈。「十三五」以來,畢節市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事業,按照《貴州省老年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高位推動,具體謀劃,圍繞「隊伍、資金、陣地」做文章,多渠道補齊「短板」,強弱項,基層老年教育基礎不斷夯實,亮點紛呈。選齊配強,800餘名幹部進校帶「兵」。
  • 《河北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固廢網獲悉,日前,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了關於印發《河北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的通知,詳情如下: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河北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