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刁亦男:對自我的真誠、對表達的真誠,這兩者都很重要

2021-02-21 三聲

「當時我對理想界定不一樣,這個『理想』涵蓋的內容可能比較自我,並且是排斥商業的。但現在年輕人的『理想』可能會迎接商業,同時追求在商業裡去表達自我。」

炎熱了數日的西寧,終於在今天迎來了一場舒爽大雨。數百人聚集在青海大劇院門口等待著今晚出席FIRST青年電影展的頒獎嘉賓,準備迎接這場屬於青年電影人的聚會。

「他們在這裡和電影初戀,充滿青澀、緊張和欣喜,隨後關係又會變得微妙、複雜,有時候似乎還要和他搏鬥、徵服他、或者被他徵服。」 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劇情片《春江水暖》成為最大贏家,擁抱了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為重量級的兩項獎項「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長片」。

已經發表完一輪獲獎感言的顧曉剛導演,再次站上臺,激動到忘詞。他獻上那首在殺青夜裡寫給全劇組的一首詩:「春夏秋冬彼相隨,時光貳年不覺知。黃金萬兩天地兌,春江水暖君先知」,對參與及幫助該影片的所有人,再次以示感謝。

頒獎終於塵埃落定,可把刁亦男給憋壞了。

事實上,評選結果早在兩天前就已在內部討論出來,在不同場合,面對媒體的旁敲側擊,擔任此次評委會輪值主席的刁亦男始終口風緊閉。任何迂迴婉轉的提問方式都難以從他口中獲得些許蛛絲馬跡。

在媒體見面會現場,當被問及印象最深的項目,刁亦男的回答是:「我個人的表達也存在(透露)的嫌疑,還是要遵守這個制度。」那天,他所透露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也僅僅是:「這是一場激烈而殘酷的評審過程,難分伯仲、有人笑有人哭,這很正常。」

今年的媒體見面會被早早提前兩天,往年通常設置在影展最後一天的紅毯頒獎禮前。當天由於討論過程過於激烈,見面時間也被延後。直到晚上十點,評委們才從官方答謝晚宴挪步至見面會現場。

刁亦男努力保持理性以及表達的精準性。當被問及,今年多部聚焦在異域的少數民族電影,是否會構成對少數民族的獵奇時,刁亦男的回答簡短凝練:「我們在評選只看電影本身、而非奇觀,最重要的奇觀發生在電影本體。」稍加回顧後,隨即補充道:「我想我表達清楚了」。

在今年入圍的多部電影中,「家庭題材」是一個高頻詞彙。有聚焦祖孫三代、反思母女關係的《春潮》以及一家三口如何應對突變生活的《慕伶,一鳴,偉明》;也有發生在西北邊疆沙漠的《第一次的離別》和展現蘇北水鄉生活圖景的《春江水暖》。

以家庭經歷或個人經歷為題材的創作,對於青年導演來說,「就像一個相對安全的舒適區,不用擔心特別失控的問題。」 刁亦男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但他也指出,部分年輕導演對於現實題材的創作仍停留在模擬現實的階段,後期創作中,還需要依靠想像力來跨越靠自身經歷的闡述,超越模擬現實的階段,來達到內心真正的訴求。

主競賽之外,在FIRST青年電影展舉辦的十多天裡,更多關於電影的討論也密集地發生在這個西北邊陲小城。

在青海大劇院音樂廳,這個比傳統大型影院還要大三倍、能容納約600位觀眾的觀影空間內,掌聲和噓聲共存;每晚十點的幾何書店屬於青年導演和來自世界各地影迷,它為雙方的零距離交流提供物理和精神空間。

更有生活氣息的是唐道637鍋莊廣場的露天放映,它掙脫了空間壁壘、剝離出電影放映的原始形態。當購票、檢票的界限一一消散,通往露天放映的是幾塊圍擋組成臨時小通道,每晚八點四十五分,圍擋撤走,大家便一擁而入。在這裡,當地人成為電影的主體觀看者。

這也是刁亦男第二次來西寧,上一次來還是二十多年前,關於一部紀錄片的拍攝。

故人重遊舊地,他所感知到的這座城市身上的變化是明顯的。新的城市街景和基礎設施像雨後春筍般林立,而刁亦男最深的感受是,FIRST和青年導演賦予這座西北偏遠城市的藝術氣息和電影活力:「他們積極參與電影這種表達,似乎年輕人已經把影像表達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覺得特別好。」

七月末的西寧白日很長,在等待天幕漸暗的漫長時間裡,場內不斷播放著FIRST歷年的電影人說視頻,每天早早來佔座的觀眾向志願者調侃:「你們每年的主席是誰我都背下來了。」在走過長廊時,志願者被年長的影迷拉住:「小兄弟,你幫我跟刁亦男拍個合照。」他嚴肅地站在本屆主席的圓形頭像旁邊,湊近,兩人的表情如出一轍,「拍好一點啊。」

面前的刁亦男,身材頎長,黑框眼鏡,眼神溫潤平和、烏黑茂密的頭髮地蓋住了前額,很少人留意到刁亦男已經51歲了。

與同為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王小帥、婁燁等人比,刁亦男並非是個高產的創作者。從2002年的處女作《制服》到今年入圍坎城的《南方車站的聚會》,一共自編自導四部影片,平均四年一部作品。

事實上,刁亦男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第六代」。他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文學系,在《制服》之前,他做過《愛情麻辣燙》、《將愛情進行到底》等影視劇的編劇,也當過演員,在余力為執導的電影《明日天涯》他飾演了解小拽這一角色。

刁亦男在中戲讀戲文系時,正是中國先鋒戲劇的巔峰時期。九十年代初,以中央戲劇學院為核心出現的一批頗具影響力的改編劇,其中包括《禿頭歌女》(孟京輝)、《風景》(蔡尚君)等。一出名為《飛毛腿或無處藏身》(施潤玖)的原創劇也誕生在那一時期,刁亦男便是這部作品的編劇。

早期戲劇創作生涯的先鋒性以及多年的編劇經歷,讓他對於文學的影像化理解頗深。「文學對電影創作來說很有啟發性,對於創作者來說,要求具有廣泛的小說閱讀面,通過文學的影響來營造一些電影的氣氛。」 刁亦男對《三聲》表示。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刁亦男在電影圈都保持著低調——《夜車》(2007)之後、《白日焰火》(2014)之前,七年時間裡他像一位隱沒於世的苦行僧,日復一日過著「枯燥的生活」——他受到大眾層面的廣泛認知,也是2014年在柏林大放異彩的《白日焰火》。

他也極少出現在公眾面前露面抑或接受採訪,除了這次應邀來西寧,擔任FIRST評委會的輪值主席,最近一次的公開露面是在今年的坎城電影節。那是法國時間5月18日下午,由刁亦男執導、入圍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電影宮首映。

在記者會上,刁亦男提到了《南方車站的聚會》的靈感來源:一開始,他想寫一個男人犯罪逃逸,讓喜歡的女人舉報自己,以便她能獲得獎金添補生活的故事。後來又覺得這太過矯情,有點文藝病,便扔在了一旁。直到《白日焰火》拍完,他偶然看到一則關於東北逃犯的新聞,現實生活中竟發生類似的事情,在現實依據的支撐下,這個故事又重新被撿起來。

從小便痴迷於偵探小說的刁亦男,對破案故事的戲劇曲折、對警匪關係以及人性複雜性的思考充滿極大興趣,這種興趣幾乎延續到他所有的電影作品中。從早年的《制服》《夜車》到《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均呈現了同處一個世界的警察匪徒,並行交錯又難分彼此。

但與《制服》《夜車》相比,《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又是與眾不同且更進一步的地方,文章《影片<白日焰火>的敘事學解讀》中提到:《白日焰火》在類型化的外衣下保有作者性思考,商業化的劇本、文藝性的敘事、充滿隱喻的鏡頭共同組建成《白日焰火》的多面性與審美張力——陰鬱冷酷又溫情纏綿。

《南方車站的聚會》強調的是在人物行為動作中呈現城市空間與景觀,每一次的場景進入都是一場精心設計。「不僅僅是觀看一個故事,故事之外,你也會獲得某種愉悅,審美的愉悅。」

國內著名影評人Magasa給出本片至高評價:「視聽語言太強悍了。開幕以來我個人的第一名。」 電影網站The Wrap對於這部作品的整體評價則是:「一部風格鮮明的中國犯罪懸疑片,感覺很像是一部雷弗恩電影,填入了中國式感情」。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在影片結束後,帶頭獻上兩分鐘的掌聲。

「中國有黑色電影嗎?」在採訪過程中,我向他拋出了這個看起來不太好回答的問題。

「有啊,《白日焰火》。」回答一出,我們都笑了。

黑色電影的產生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在歐美,二戰帶來的社會動蕩、壓抑為其提供了發展的土壤,也因此,這類電影在歐美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創作模式和方法。而在中國,刁亦男是較早汲取西方黑色電影精髓並作本土化移植的嘗試者。

「其實之前也有,只是我們對類型不敏感,那時候對電影的理論研究沒有翻譯引進的那麼多,現在受眾的觀影範圍更開放,信息獲取更為便捷,對黑色電影的理解就比較清晰了。」他向《三聲》解釋說。

《南方車站的聚會》最終沒有摘得金棕櫚,在接受騰訊娛樂採訪時,刁亦男心態坦然且堅定:「我一直喜歡讓自己處在不被認可的狀態當中。那樣我的作品就像是藝術上的復仇者。我想獲得永遠的激情和動力,我一直相信自己。

在昨天的採訪過程中,刁亦男還透露,《南方車站的聚會》一定會在今年國內上映。

7月21日,青年導演柴小雨搭乘飛機從北京降落西寧曹家堡機場,他將迎來自己的處女作《魚樂園》在FIRST影展上的首映。

柴小雨心裡已經做了無數種好壞參半的預判,唯獨沒有想到自己的片子會成為開幕以來最大的爆款。幾百人坐在青海大劇院的音樂廳,從影片的中間開始鼓掌,到了片尾出字幕的時候,觀眾們再次鼓掌並大喊「牛逼」。

在刁亦男看來,這是電影節、影展為青年創作者帶來的正面影響之一。「在電影節或電影展你可以看很多電影,學習很多電影。如果你得獎了,或是入圍了,本身就是一種鼓勵。」他對《三聲》說。

即使一些影片無法像《魚樂園》這般受到青睞,刁亦男也表示出了樂觀的態度,「如果花了一兩百萬或幾十萬拍了,沒有發行的渠道,也無法收回成本。那週遊世界去影展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受青睞的終歸是少數,這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作者性與商業性的角力。青年電影人期望通過作品進行自我表達,資本則更多地看重投資回報。對於電影的這種雙重屬性,刁亦男提到一種理想狀態:「文藝片裡最商業,商業片裡最文藝。」二者的界限不必那麼清晰刻板。

但把握好平衡卻並非易事。刁亦男認為,青年電影人應該在劇本階段就應該充分體現出商業化的考量,在這樣的基礎上,拍攝時再把故事拍得更個人化、風格化,以此來達到某種平衡。

這樣的建議來源於刁亦男自身的經歷。

刁亦男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是2003年的《制服》,這部充滿「超現實」風格的處女作是他閉關兩年創作的成果。《制服》在溫哥華、釜山和鹿特丹各大電影節斬獲獎項,四年之後,刁亦男的第二部作品《夜車》也在華沙、坎城等電影節上收穫了關注。但是,即便有國際上的各大電影節加持,刁亦男在創作《白日焰火》時,依然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當時,為了避免在尋找投資上碰壁,刁亦男主動強化了《白日焰火》中懸疑和犯罪的類型片元素,讓電影有更強的故事性和商業性。

「《白日焰火》早期的劇本是非常自我的,拿到市場上沒有投資,那就退一步。」他低下頭去認真看待之前看不起的商業片,意外發現商業片也能很好地完成自我表達。「這就是困難造就的機會,只要你不停尋找,一定可以找到通路。」

當被問到目前出現的一些以「市場先行、風格滯後」的創作心態,是否是對青年創作者自身的一種損害時,刁亦男的回答格外清奇:「那也許是這個導演的策略,因為他自我非常強烈,然後他把自己先包裹起來,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跟你溝通,這不見得是不對的。」

很大程度上,刁亦男在電影上的創作土壤和養分來源於文學戲劇。在昨天上午的創作論壇上,刁亦男也談到契訶夫對他的影響,「之前的戲劇都是雜耍、三一律,矛盾衝突很激烈,從契訶夫開始反敘事,可能現在看來都很普遍了,但在那個年代是第一人。」

但他同時也指出,有的文學描述可能會讓青年導演陷入一個修飾的陷阱裡面,所以需要把握好分寸。「因為電影畢竟是一個物質世界的復原,還是要尊重物質現實帶來的直觀感受,而不要去人為地去修飾它。」

對外,保持懷疑;對內,忠於自己。多年來,刁亦男保有著理想主義者的堅持,在曾經的採訪中,他曾提到第六代是最後的理想主義者。在不同歷史時期下的今天,他對這一說法做了進一步的更正與闡釋:「從字面上理解,它意味著後邊的人沒有理想。這個說法是存在邏輯問題的。」

「當時我對理想界定不一樣,這個『理想』涵蓋的內容可能比較自我,並且是排斥商業的。但現在年輕人的『理想』可能會迎接商業,同時追求在商業裡去表達自我。」他對《三聲》解釋說。

刁亦男提到他觀察並接觸到的青年創作者,他們整體呈現出一種相對多元的表達,類型片、純粹的社會現實片,甚至特別實驗先鋒的電影都時有出現。「尤其很多人是從國外學電影歸來,所以他們的理解和我們那時候肯定是不一樣的。」

對電影本體觀念的理解可以存在差異,但他希望青年導演身上最珍貴的品質依然不變:「它應該是對自我的真誠,對表達的真誠,這兩者是很重要的,然後通過技巧、把這些東西去做更加有力的電影化的表達。」

爆料或尋求報導】加微信號:sanshengss33

  【商務合作】加微信號:sansheng_kefu

相關焦點

  • 專訪Rustic:我們「土」是因為我們真誠
    第1頁:專訪Rustic:我們土是因為我們真誠 第2頁:D22和兵馬司給了樂隊空間和機會 第3頁:城市裡有太多讓人傷心的事 巡演讓我們快樂 第4頁:音樂屬於舞臺 我們喜歡「過時」的東西 第5頁:我們想並且能靠搖滾樂賺錢
  • 肖戰視頻「專訪」:如果少了真誠,道歉就不必了
    這幾天很火的肖戰視頻專訪,不知道你們看了沒有?說實話,視頻剛出來的時候我就寫過一些感想,主要是肯定這個事情的意義。這個視頻內容,主要表達了這幾個意思:1、肖戰向那場風波的受害者道歉。2、肖戰認為自己無權「管理」粉絲,因為兩邊是平等的,不是上司和下屬的關係。3、肖戰希望粉絲不要做極端的事情,害人害己,還呼籲粉絲和他一起投身公益。
  • 王霏霏,賣慘也要真誠些
    王霏霏《定義》專訪很多人都看過王霏霏的《定義》專訪。因為「浪姐」火了,所以連帶著《定義》也火了。這未免有些「人設鬆動」的意思。接下來,王霏霏又哽咽著談起了自己剛回國時四處碰壁的經歷。這段講述,也有點矯情。當初可能確實是那樣的,但是時過境遷了。如今的王霏霏,已經籤約了大牌經紀公司。甚至就連她加盟《我就是演員》,都被主辦方當成一件大事,在推介會上隆重宣布。
  • 家庭經營什麼最重要?王雷:理解、包容、真誠面對彼此
    國慶節前,王雷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我還建了一個群,叫「親愛的,放飛自我」,主要是讓合作的幾位老戲骨放飛自我。一個家庭的經營是什麼最重要? 王雷:夫妻之間要多溝通,我跟小萌結婚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這樣,不論是拍戲、生活、家庭還是孩子教育方面,我們能達成一致意見。我認為一個家庭經營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和互相包容、真誠的面對彼此。 《家周刊》:你拍過很多作品,喜歡哪些導演?
  • 「肢解」刁亦男和他的《白日焰火》
    刁亦男的作品都試圖在表象和內心兩個層面運行,安排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並且多數時候試圖將它們切斷。《白日焰火》中人物體態和肢體動作是唯一的,它不是假象,它直接表達著拒絕或渴望。要了解刁亦男不容易。但是為什麼要了解他呢?因為他就是他的電影《白日焰火》的核心。他像以前的傳統話劇,話不多,肢體和活動都有限度,比較講究外表,也關注別人的感受。
  • 博士國獎獲得者專訪|熱忱、真誠和求索背後
    在這場專訪中,我們從三位獲獎者的準備過程出發,探索到了他們面對學術研究的真誠求索和堅韌熱忱。談華偉: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數「這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思維會越來越清晰」,這是談華偉所理解的「紮根」。
  • 我們都需要真誠
    我們都需要真誠,我要用我的真誠去打開你的心扉,真誠能解除誤會,真誠能化解矛盾,真誠能打消疑慮,真誠能減少陌生。 我們都需要真誠!  我們都需要真誠! 我們都需要真誠!                我們都需要真誠,最有力的武器是愛,最偉大的力量是真誠, 我希望我的真誠能換來你的真誠。我們都需要真誠,都渴望擁有真誠,請一起待人真誠,請共同珍惜真誠。
  • 木魚水心專訪《南方車站的聚會》導演刁亦男:小人物也有絢爛的夢
    刁亦男:影片的評審標準在我們的評選手冊上面已經都標得非常清楚了,都是鼓勵電影作者的原創,他的電影語言的表達能力、完成度,以及對社會,對人的認識,這些表達的準確力度。通過這一系列原則來評判出獲獎的電影。
  • 羅永浩:真誠是通往一切的道路
    非常精彩,令沈騰都有點尷尬了啊。有準備和沒準備,一點準備和全力以赴的準備,還是有差距的。 感受到了幾點,我覺得很多信息就不多說了,因為別的平臺已經介紹了很多。重點1::真還錢了!表達一下心裡的激動!我覺得他全程個人脫口秀品牌發布會下來,最好的點是什麼呢?
  • 汪蘇瀧,一個真誠又讓人「無語」的歌手
    說到這兩年來最炙手可熱的綜藝新星,大家會想到誰呢? 小編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汪蘇瀧,主要是這兩年汪蘇瀧確實在綜藝裡太活躍了,以至於他段子手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他原本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歌手。昨天小編看了橘子娛樂的一篇專訪似乎找到了答案。其實從以往的一些節目中就不難看出汪蘇瀧是一個擰巴的人,但如今的他卻是與以往不同了,不過這不意味著他和世界和解了,而是一種新的矛盾的開始。
  • 真誠溝通是演員提升自己的良方——專訪"千年閨蜜"臧洪娜 演員經紀匯.觀點...
    不是什麼人都是可以當閨蜜的對吧,這證明我是貼心小棉襖,大家喜歡我,我才可以做這個千年老閨蜜啊哈哈。我覺得閨蜜之間的感情不是兩個人天天一起吃喝玩樂,而是要做一個懂得她的人,知道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欣賞她的好,指出她的不足。所以我覺得要真正走心的人才能做閨蜜。
  • 炫談 | 《你好,李煥英》:重塑的真誠與失控的跨界
    被重塑的真誠賈玲在採訪中表示,「要在真實的基礎上,把想要表達的情感表達清楚。雖然是用喜劇的方法『說話』,但不能為了逗樂觀眾刻意浮誇。如果說喜劇有什麼固定套路,我的套路就是真誠」。誠然,真誠所構建的基礎是事件和影像敘述的真實性。實際上,賈玲在影片所展現的「真誠」更是一種銀幕與觀眾之間的雙向共情。
  • 從《步步驚心》十阿哥到《清平樂》張茂則 專訪葉祖新:演戲只有真誠
    《清平樂》中葉祖新飾演的張茂則作為內侍,卻是整部劇的重要劇情人物之一。原著中張茂則作為從小便侍奉在宋仁宗左右的內侍頗受重視,但後來又因張茂則與曹皇后有了不同尋常的感情,所以受到宋仁宗的猜忌。張茂則是宋仁宗的心腹,也是曹皇后的知己,更是梁懷吉的恩師,多重身份之下,葉祖新飾演的這一角色註定對劇情推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專訪赤世代:希望讓粉絲聽到最真實真誠的音樂
    ▲演唱會現場在接受專訪時陳德修表示:「這次在杭州演出,有些歌曲我們做了新的編排方式,加入了比較多的電子音色,跟去年做的演出會有不太一樣的感覺。」提問:(修)你創作了這麼多首歌曲,最喜歡哪一首?修:一定要說最喜歡的話,我覺得是……大家一定會覺得是《夠愛》或者《在你離開那一天》,錯了!我就絕對不能去講大家都猜得到的,我要講的是——《淚了》!
  • 王嘉爾髮長文感謝粉絲,直白又真誠
    王嘉爾今日發1400字長文,文字裡直白又真誠!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心情都能感覺到和粉絲之間的雙向愛,也感受到了嘎嘎對身邊每個人的善意!嘉爾真的是一個讓人喜歡的陽光大男孩,沒有之一。也因為他真的很努力、不停地自我反思、不斷地進步,成為粉絲的底氣,讓粉絲為他而驕傲。
  • 對張雨綺路轉粉,活得真誠,有自我認同感的女人才能活得漂亮
    當王麗坤和張雨綺一組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放開自己,似乎終於有一個可以喘氣的空間的感覺,唱跳表現都很佳,這就是肯定和否定的力量,張雨綺在這一點上是比較討喜的,對人真誠,敢說,但友善。我也是從這兒開始對她有了真正的印象的轉變。她也讓我明白,女人若想活得漂亮,應該坦率,真誠和強大的自我認同感。
  • 真誠+厚道+知恩圖報=做人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真誠之人,能駕馭自我,馳騁四海;厚道之人,能海納百川,以德服人;懂得知恩圖報,才能收穫別人的信賴。只有做到十分的真心誠意,才足以打動別人。真誠,源於一個人心底的善念。看過《紅樓夢》的人一定知道這兩個人,一個是賈府的實際支撐人王熙鳳,見慣了春風秋月,人生百態;一個是站在繁華門外的普通農村老太太,明明是兩個世界的人,為什麼劉姥姥會成為鳳姐的最後託孤之人呢?靠的就是劉姥姥的一份真誠之心。
  •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真誠
    (2)「真」的傳遞意義:沒有一條道路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3)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壞善惡之分,每個人都是他最本真的樣子。(4)一個作品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提問的過程,就是一個向答案靠近的過程,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
  • 《三生三世枕上書》:一部具有真誠品質的電視劇
    真誠,是有種關於認真、真摯以及善待等層面的品質。體現在情感的方面,是那種真摯、負責以及用心的態度。體現在事情的方面,則是那種嚴謹、用心以及真心的付出。它們,都共同構成了那種叫做真誠的品質。楊玄執導、迪麗熱巴與高偉光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便是一部具有真誠品質的電視劇。
  • 以真誠的心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他人敞開心扉,真誠地對待你
    他看著前方,看著那些喊話的警察,再看著身邊這個女孩,忽然感覺塵世是那麼的美好,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他拿出手機,遞給她:「來,給你哥打個電話吧。」她平靜地接過來,知道這是和哥哥最後一次通話了,所以,她幾乎是笑著說:「哥,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