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Zero
首先附上本片的百科介紹,請沒有看過影片或者看過已經差不多忘記的觀眾預(復)習一下
1408幻影兇間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1408%E5%B9%BB%E5%BD%B1%E5%87%B6%E9%97%B4
(此圖可謂全片精髓)
故事的梗概這裡就不做介紹了,畢竟,那是看一些五分鐘快評就能知道的東西,所以就不要在這裡浪費寶貴時間了。這裡是需要將一些細碎的線索串聯起來,然後跟大家探討下,兇間到底哪兒兇!接下來,與我一起來找導演安排的隱喻吧。
Chapter One
我們先來概括下主人公Mr. Enslin先生,他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美麗的妻子、乖巧的女兒,然而隨著女兒的病逝,一切都破碎了。因為面對妻子總是回想起逝去的女兒,便與妻子離婚獨自流浪,遊走於一個又一個傳聞中的鬼屋;面對父親的勸告批評,徹底爆發出幼年時對父親積累的怨恨,因而不再去養老院看他。他柔軟的心裡一直有一個邁不過去的坎,就是女兒的死。
Enslin原來寫過一個短篇小說,《the LongRoad Home》,在他去做籤售會時最後一位讀者拿著非常舊的這本書找他籤名,並詢問他是否是本人的真實故事,儘管他面對讀者時回答的是「no」,但相信觀眾們已經從他的眼神裡讀到了「yes」。這裡,這位女讀者還問了他一個問題,「是否還會寫作類似風格的作品」,回復是「他已經是另一個人了,不會再寫類似作品了」。
這裡,我相信Enslin先生是在女兒去世以後才開始轉變為寫鬼屋故事的作家,至於他這種轉型其實很好解釋,因為女兒的死讓他的信念崩塌了,他認為上帝不應該也不能夠奪走他可愛的女兒,他不認同這樣的上帝的存在,於是轉而遊走於一些傳聞鬧鬼的地方。從這個想法延伸,能夠碰到鬼,那麼也就有機會再遇到女兒的鬼魂。
Enslin先生有著較好的科學素養,心理素質是比較過關的,非常認真仔細,裝備也比較豐富,比如紫外螢光棒、錄音機等等,另外,之前籤售會他給那個書店店主說了一個確定能見到鬼的地方,也就說明他確實曾經見到過,並且全身而退。這點在他到1408之後,尤其後面面對女兒說出那句「you are not real,you are notKatie」,相信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理性水平。
Chapter Two
講了這麼多Enslin先生的背景資料,那麼是什麼讓他走進1408呢?
印著海豚酒店的明信片上簡短地寫著「do not enter 1408」,這確確實實是一句忠告,但是由於男主已經是失去女兒的男主,性格偏執,加上見識過大大小小許多鬼屋,反而被這句忠告激起了興趣,認為這是激將他去,面對酒店服務臺的不禮貌拒絕,更是燃起了戰鬥的欲望。
酒店經理Olin面對他的執著要求,表示願意給他升級套房,願意贈他限量版威士忌酒,願意給他看56起死亡事故的詳細資料,並特別提到喜歡他的第一部小說「the Long Road Home」,都是試圖讓他回頭,不要活在執念裡,放下執念,回歸現實生活,珍惜當下。但身在執念之中的人,往往認為這份執著正是其價值核心,因此外人看起來的執迷不悟,其本人認為這就是應該堅持到底的大事,於是Enslin先生仍然堅持要到1408過一夜。
還有一個讓Enslin先生對於1408如此執著的線索,就是對於女兒的執念。在他查詢了1408相關的資料以後,他認為這個房間確實有些非同尋常,在聽到經理Olin講述共有56起死亡事故發生之後,他相信這個房間會存在一線希望,讓他再見到愛女Katie,儘管他直覺地感到了風險,但這些許希望已經足夠讓他對抗任何風險。
Chapter Three
現在我們了解了Enslin先生了一些背景,以及促使他堅定走進1408並且過一夜的心理。那麼,那些隱喻又在哪裡?
隱喻 01
從Enslin先生寫過的the Long Road Home這本書剛出現的時候,到經理Olin提起這本書,都是在指示這是Enslin先生要走過的漫長的回家的路,從心理上的逃離家到回歸家。這從影片77分鐘開始,Enslin先生從衝浪幻覺回歸,與妻子重歸於好,與父親冰釋前嫌,他從內心裡承認了女兒去世這件事,想要走上回家的路,但是回家的路途很漫長。他再次從一些都變得美好的幻覺中拉回1408,再次經歷女兒的死,女兒變為泥土甚至徹底破碎,也就真正將一個人的內心撕碎了。
隱喻 02
Enslin先生在看到1408的明信片時,寫下了13這個數,這裡可以說1+4+8=13。13這個數在西方被認為不詳,類似於中國人不喜歡4的感覺。海豚酒店裡面沒有第13層,所謂1408,雖然電梯顯示是14層,然而他實實在在是12上面那層,也就是事實上的13層。在分析1408這個數的時候,還驚奇地發現1408=2*704=11*128,在所有可分解的兩數相乘中,只有這兩組是一個質數與一個合數的乘積,且2+7+4=1+1+1+2+8=13。這是否可以說明Enslin所說的他是另一個人是一種回不去的改變。
隱喻 03
本片的許多驚悚都是通過氣氛來營造的,而這些變化都是點點積累而來。窗戶壓了手、衝洗時被燙傷,是從身體上讓Enslin先生感到恐懼;紙巾恢復原狀、巧克力恢復原狀,是讓他對自己的感官產生懷疑;接著擰斷了鑰匙、門把,客房電話打不通等,讓他的恐懼漸漸放大;然後看到鬼影襲擊自己的幻覺、把燈扔下樓卻莫名消失的幻覺、電視機裡出現自己一家人原來影像的幻覺、屋裡出現那些跳樓的人的鬼影、衛生間見到父親的幻覺,幻覺已經幾乎侵佔了他的所有感官,但這時候還是有部分現實、部分幻覺的,比如見到父親的場景,部分是酒店房間,部分是幻覺的老人洗漱間。但是後來他所受的幻覺影響越來越深,甚至對著飲料冰櫃中的Olin幻影大喊。這個過程就是他的理智逐漸崩潰的過程。
隱喻 04
初次出現父親幻覺時,父親說了一句「As you are I was,As I am you will be」,隨後一個詭異微笑。這其實是句忠告,父親可能就是因為逃避心理創傷,以至於父子關係冷漠,於是告誡Enslin先生,如果你仍然如此,將來也會像我一樣。但人們總有一個自己突破不了的局限性,雖然父親看到了他的這種趨勢,並加以忠告,卻又是無法改變的。從通風道中看到莉莉和父親與過去的自己,這是時間線的交叉,也可以理解為平行宇宙,我相信他看更多房間的通風道還能看到更多往事。
隱喻 05
在顯示倒計時60分鐘的收音機上,總是播放著一首歌「We』ve Only Just Begun(Carpenters)」,這裡我想把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歡迎大家去聽聽這首歌,從歌詞而言,就好像妻子對他的敘話,也像是房間的鬼魂在不停提醒他,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有時候你在你的意識裡面掙扎了很久,但是現實卻好像只過去了一秒鐘,比如每個人都會做夢,夢裡的時間過了幾天甚至幾周,但是你只睡了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所以面對重新啟動的60分鐘倒計時,男主徹底想明白了,許多人的自殺,淹死在雞湯裡的奇怪死法,就是心理徹底崩潰了。電影裡Enslin先生知道自己出不去了,但是並不想在循環中一遍一遍經歷女兒的死,於是憤而覺得與房間同歸於盡,但事實上,房間不會被消滅,就像Enslin先生死後還在這個房間一樣。其實無論結局有兩個或是四個版本,Enslin先生與1408房間已經緊密關聯在一起了。
隱喻 06
許多人看到Olin拿出Enslin先生的錄音機,並說他很偉大的時候,以為Enslin先生真的把房間毀掉了,但事實上,從Olin聽到錄音機裡Katie聲音的時候,他已經進入了幻覺的初始階段,之後便看到被燒焦的Enslin先生。所以房間並沒有被毀掉,他依然存在。
Chapter Four
最後的總結陳詞,我認為1408的兇有三個具體的方面:一是進入幻覺程序之後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即便你點火燒房間,Enslin女兒Katie的聲音也在說話;二是根據你的記憶痛點循環扎心直到精神崩潰,比如Enslin先生怎麼能夠三翻四次經受住女兒在面前死去的打擊呢;三是一個人無法同時接受不同時間線的自己,通風道裡的也好,77分鐘從衝浪醒來renew自己也罷,不同時間線的自己在當下的自己看來,就是把自己剝離成無數個斷面,是一種高級的精神酷刑。
(最後,附上此圖,與開篇作為呼應)
影片觀看連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M2MzYyNzc3Mg==.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s=cc0d8006962411de83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