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說爸爸是一顆大樹,那麼媽媽就是一片綠草地。在家庭生活中,媽媽們會更多地提供給孩子溫情、舒適感;而爸爸則是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自立、勇敢等性格的培養和塑造上,這方面是要優於媽媽的。有關資料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爸爸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
在孩子的心中,爸爸承擔的是「英雄」和「榜樣」的角色,爸爸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乃至一舉一動的情緒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呢?
也許我們需要做的有很多,但首先我們可以努力去做到以下幾點:
一、幫助媽媽就是愛孩子
儘管現在的爸爸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相信爸爸們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就是絕大多數的家庭在承擔家務和養育子女方面,爸爸的付出通常是少於媽媽的,所以好爸爸應該自覺地儘可能的幫助媽媽承擔一些家務工作,使媽媽們能獲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和撫養子女。愛媽媽就是愛孩子!
二、將一切可能的時間都獻給孩子
爸爸們應該加大與孩子的交往力度,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為孩子的體能、智力和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的去賺錢,而事業再大的成就也無法彌補教育上的缺失!對孩子而言,陪伴是最大的愛!
三、做有預見性的爸爸
「如果當時我這樣做就好了!」「如果我能夠多抽些時間關心下孩子,他肯定就不會這樣了!」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爸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但遺憾和後悔是無濟於事的,重要的是採取正確的措施來教育和培養孩子,把握現在,才能預見未來!
四、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
好的爸爸應該懂得支持和鼓勵孩子們走自己選擇的道路,而不是強迫他們去接受你的意願,大多數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常常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子女身上,希望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由孩子來實現,而結果是雙方產生很大的衝突和矛盾,親子關係陷入困境,愛變成了傷害!
五、不要向孩子隱瞞生活的陰暗面
爸爸們要將孩子當做朋友,要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沒必要對孩子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程度通過講解、分析和探討等方式讓孩子認識到生活的另外一面,更深刻的認識社會和生活,哪怕碰到一些重大家庭問題,爸爸們也應該主動將真相告訴孩子,而不是總認為他們還是孩子,試想如果孩子通過他人或者其它渠道知道某些信息甚至是道聽途說,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迷茫,通過讓孩子了解和參與家庭事務可以讓他們充分的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責任和義務共同去承擔,從而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獨立、勇敢和堅強!
一個好爸爸應該是孩子們信賴的朋友、親密的戰友、風浪的港灣和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