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不要主力帶娃#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講說,現在孩子大了,越來越不聽我的話了,好像跟我也不那麼親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恰巧看到平臺。有這個話題任務。以其說「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還不如說如何做一個好爸爸?」更為貼切。
首先我們從爸爸這個角色進行分析。爸爸與生俱來代表著「強大,勇敢,獨立」。這些品格是媽媽所不具備的,其實,面對男孩和女孩,父親的角色扮演又有所不同,在此不,作進一步闡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百家號其它文章裡找來看。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階段。爸爸,需要做的事。又有所不同。下面結合我自己的育兒經歷和心得,給大家一點進行分享。
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出生到三歲左右。這時候,不管男孩女孩,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陪伴,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是否有心留意,在寶寶剛出生後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是護士把寶寶放到媽媽身邊聞氣味,這一點和小動物是一樣地,目的是為了記住媽媽的味道,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最缺乏安全感,和小動物一樣,最需要的是母愛,千萬不要在他最需要母愛的時候,讓他缺失了。只有媽媽的氣味能讓他覺得安全,爸爸在這個時候。在他的腦袋裡面還是很模糊的一個印象。可能他會認為,爸爸像怪物一樣,很大,很高,甚至有點可怕的,爸爸在這個時候多和孩子過行眼神和聲音上的交流就夠了。也不需要急著去給他找玩伴,大人的陪伴就足夠了。
第二個階段就是3到6歲的階段。這個時候是需要爸爸主動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在這個階段,良好的親子關係對以後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有的父親經常不在家的話,那在視頻裡,要記得和孩子多進行交流。回到家以後,第一件事應該是把孩子舉起來轉幾圈,或者是陪他玩躲貓貓,做一些他需要你配合的遊戲,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有限的時間裡面,讓孩子感受到其實爸爸不可怕,也很可愛。本人就是一直堅持這樣,讓孩子在身上騎馬,舉高高,翻跟頭,做操,學小狗爬,都是我們玩的遊戲。
第三個階段就是7到14歲的年紀。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各種生活習慣,性格品質初步養成的關鍵階段,父親的陪伴就顯得更為重要。這個時候父親應該抽時間帶孩子出去,做一些男子漢才能做的事情。比如說,打籃球,釣魚,騎車。甚至沒時間的話,在家裡面,兩個人練習頂頭,互打,就算偶爾把對方打疼了。也是無所謂的。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在與對方相處的過程中,怎麼樣的程度可是以接受的。父親還需要抽時間關心孩子在學校裡面,有哪些趣事?有哪些書籍喜歡看?可以把自己看過的書推薦給孩子,並和孩子進行讀後感交流,這時的你必須像和同事朋友一樣地和孩子進行說話,也就是尊重他的任何觀念,不要輕易進行是非對錯的評判。

相信經過這三個階段的過程堅持,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已經得到了很大的一個提升,你也成為了孩子心中的好爸爸。我相信這三個階段,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是一筆不小的人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