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紅通人員白靜9套房產被依法裁定沒收 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成追贓...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犯罪嫌疑人白靜貪汙違法所得沒收申請一案,裁定沒收高度可能屬於白靜使用違法所得購買的9套房產。

白靜原是中國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投資處處長,因涉嫌職務犯罪於2013年7月31日外逃至加拿大,同年12月19日,國際刑警組織對其發布紅色通緝令。過去,曾有外逃腐敗分子「貪了就跑,一跑就了」,如今這一情形一去不復返。通過對未歸案外逃人員依法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有效切斷外逃腐敗分子的「營養源」,釋放「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強烈信號,對那些仍心存避罪幻想的外逃人員形成有力震懾。

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的完善發展是追逃追贓領域立法的重要成果。2012年我國修訂刑事訴訟法,規定了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情況下沒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據。

在「百名紅通人員」李華波遣返案中,我國除了和新加坡方面開展國際合作遣返之外,還首次運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追繳贓款人民幣482.98萬元、沒收新加坡元545.4158萬元,該案也由此成為我國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海外追贓第一案。

隨著追逃追贓實踐的發展,已有的立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規定比較原則,法律適用難以滿足辦案需要。2017年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該程序的適用範圍、基本概念、證明標準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有利於推進該程序的規範、統一適用,以及與他國追逃追贓機制形成良性互動和對接。

「百名紅通人員」黃豔蘭2001年12月逃匿境外,至今未歸案。由於黃豔蘭用於購買涉案52套房產資金來源於國有公司公款,檢察機關依法啟動了違法所得沒收程序。2018年1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沒收黃豔蘭位於上海市的23套涉案房產以及部分涉案房產出售、出租產生的收益。2019年7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被調查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監察機關提請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這一規定與刑事訴訟法及《關於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精神高度一致,體現了追逃追贓工作正在規範化法治化的軌道上行穩致遠。

近年來,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積極運用刑事訴訟法中的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開展追贓,切斷外逃腐敗分子資金鍊,最大限度挽回國家損失。

今年年初,湖南省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紅通人員」犯罪嫌疑人彭旭峰受賄及其妻子賈斯語受賄、洗錢違法所得沒收申請一案公開宣判,裁定沒收犯罪嫌疑人彭旭峰、賈斯語在境內的違法所得人民幣1.03892238億元、黃金製品以及在澳大利亞、賽普勒斯、新加坡、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等國家共計5處房產、250萬歐元國債、50.0028萬美元;對彭旭峰、賈斯語違法所得追繳不足部分,繼續追繳。

為了不讓外逃腐敗分子繼續享受贓款「紅利」,中央追逃辦連續將2019年、2020年定為「追贓工作年」,而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就是其中一項追贓利器。「白靜一案表明,即使外逃人員尚未歸案,我們也要對其貪腐所得進行追繳,絕不讓他們逍遙法外,絕不讓他們在境外享受腐敗『紅利』。」中央追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用好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等制度,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追逃追贓,對外逃人員形成有力的法律威懾。(本報記者 王卓)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相關焦點

  • 某國有行「百名紅通人員」貪汙違法所得...
    根據中紀委官網發布的消息,11月17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犯罪嫌疑人白靜貪汙違法所得沒收申請一案,裁定沒收高度可能屬於白靜使用違法所得購買的9套房產。檢察機關根據證據和查封情況,本次對其中購買資金為1.4億餘元的9套房產申請沒收。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白靜實施了貪汙犯罪行為,並逃匿境外,被通緝一年後未到案。檢察機關申請沒收的9套房產高度可能來源於白靜實施貪汙犯罪行為套取的國有資金購買,依法應當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予以沒收。法庭遂作出上述裁定。
  • 百名紅通人員白靜貪汙違法所得沒收案一審宣判
    2020年11月17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犯罪嫌疑人白靜貪汙違法所得沒收申請一案,裁定沒收高度可能屬於白靜使用違法所得購買的9套房產。經審理查明,犯罪嫌疑人白靜涉嫌於2008年至2011年間,利用其擔任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業務處副處長、處長的職務便利,夥同他人操縱債券交易,套取國有資金轉入其實際控制的公司,非法獲利共計人民幣2億餘元,後白靜用其中1.6億餘元在北京市、海南省三亞市購買房產,登記在其親屬名下。白靜於2013年7月31日逃匿境外,被通緝超過一年未到案。
  • 「紅通人員」白靜價值1.4億元房產被判沒收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7日電(楊騰格爾)17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犯罪嫌疑人白靜貪汙違法所得沒收申請一案,裁定沒收高度可能屬於白靜使用違法所得購買的9套房產。新華網發  經法院審理查明,白靜涉嫌於2008年至2011年間,利用其擔任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業務處副處長、處長的職務便利,夥同他人操縱債券交易,套取國有資金轉入其實際控制的公司,非法獲利共計人民幣2億餘元。後白靜用1.6億餘元在北京市、海南省三亞市購買房產,登記在其親屬名下。白靜於2013年7月31日逃匿境外,被通緝超過一年未到案。
  • 追逃追贓成績單:追回外逃人員8363人 追贓208.4億
    楊玉榮、臧春偉、張衡賢等3名「紅通人員」在境外落網並被遣返回中國;「百名紅通人員」白靜9套房產被依法裁定沒收……近期,追逃追贓捷報頻傳,反腐敗國際合作穩步推進。這些圖景交織在一起,向外逃分子表明,懲治腐敗的全球「天網」越織越密,「貪了就跑,一跑就了」只不過是痴人說夢。
  • 國家監察委員會關於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的報告
    2014年至2020年6月,共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7831人,包括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075人、「紅通人員」348人、「百名紅通人員」60人,追回贓款196.54億元,有效削減了外逃人員存量;其中,國家監委成立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3848人,包括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306人、「紅通人員」116人、「百名紅通人員」8人,追回贓款99.11億元,追回人數、追贓金額同比均大幅增長,改革形成的制度優勢進一步轉化成為追逃追贓領域治理效能
  • 美方所謂「受害人」實際是「百名紅通人員」徐進、劉芳涉嫌貪汙...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近期,美方以非法從事中國政府代理人活動為由濫訴多名在美華人和美國人,純屬借題發揮搞反華政治炒作,意在對中方反腐敗和追逃追贓工作進行攻擊抹黑。據了解,美方所謂的「受害人」實際是中方此前公布的「百名紅通人員」徐進、劉芳。
  • 雲聯惠涉嫌傳銷,會員的投資款會被國家沒收嗎?
    因為參加傳銷活動,是從事違法活動,雖然是基層傳銷人員,但不是受害人,錢都是上交到了高層的,對高層的所得,是違法犯罪所得,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一律予以收繳,上繳國庫。這種傳聞從何而來?早期:沒收或傳銷人員自行清理債權債務應當說,在20世紀90年代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的處理中,參與者的投資款,會被定性為作為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這種情況的確常見。其主要依據在於國務院《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國發〔1998〕10號)。
  • 缺席審判制度的程序適用與檢察監督丨刑事訴訟規則解讀
    同時,檢察機關還應當對缺席審判活動是否依法進行開展監督,包括被告人訴訟權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審判程序是否合法等,發現違法情形的,及時提出糾正意見。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與缺席審判程序。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本質上也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缺席的情況下對案件作出司法處理,其與缺席審判程序存在著內在的競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