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淑靜
臺灣規模最大、財力雄厚的石化集團:臺塑公司,在臺投資受到長年重重的阻礙,決定大舉投資美國。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說,面對不公平的環評,臺塑在六輕不能擴大投資,臺塑集團只能出走美國,加速啟動5000億元臺幣(以下同)的投資案;但是若臺灣能有好的投資環境,臺塑仍會選擇不出走,留在臺灣。 臺塑集團是臺灣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化工產業集團;據統計,臺塑集團於2012年到2014年在臺灣境內的投資金額佔該集團總投資的76%,2015年到2017年對臺灣的投資,只有20%。原因何在?六年來臺塑集團在臺灣的總投資金額僅2081億元。美國川普總統就任後,向世界各地的大企業招攬投資,承諾減低營業稅、提供方便的地點和其他優惠等。臺塑原來在美國已設有好幾個化工廠,美國德州有大計劃推動石化業,不斷向臺塑招手,臺塑駕輕就熟,進一步擴大美國的石化投資,即將成為定局。另外在路易斯安那州,臺塑有2800億元的投資計劃。 臺塑集團美國投資完成後,曾被稱為全球最大石化園區之一的麥寮六輕,重要性降低,臺塑在美國的乙烯總產量將超越六輕,他們在臺灣的投資與設施將大量減少,只剩下規模甚小的案件。 最近蔡政權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揚言要在四年內投資1兆元,以完成擴大內需的要求,以奠定未來30年的發展基礎。這是蔡團隊最具雄心的大計劃,然而臺塑卻做了出走臺灣,在美國投資5千億的重大決定!有評論者指出;臺灣的本土企業一心朝著境外找機會投資,臺灣的本土企業不是沒錢,他們錢多的是,臺塑拿出5千億去美國投資,已是蔡政權「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一半資金了,只是臺塑不肯在臺灣投資而已。臺灣當局連本土企業的投資都留不住,還談什麼「奠定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基礎」? 為什麼臺塑選擇去美國投資?他們在在雲林麥寮建成六輕石化廠有十多年了,長期投入生產,為臺灣創造了可觀的財富。他們提出三項六輕石化擴建案;預計投資170億元,主要是為開廠十五年的六輕進行汰舊更新,可以節能降汙;但是環境評估花費了六年時光,幾經反覆再度被專家小組會議退回重做環評,回到原點。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說,臺塑,六輕的擴建計劃,在用水、能耗以及空汙、水汙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改善,還是被退件,要求重做環評,臺塑要怎麼做才能在臺灣投資?王文淵面對一連串六輕擴建環評卡關、許厝小學空汙爭議、石油焦禁燒令打擊等等,他表示:「無奈、遺憾、不能理解。臺塑集團當然希望投資臺灣,卻遭遇到連續的挫敗。」 此外,臺塑麥寮電廠有十七張證照在今年4月、6月到期要換執照。雲林縣政府執行禁燒生煤政策,臺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說,他們要禁止燒石油焦也只好由他們,其他部分還在協商中。總裁王文淵說:「煉油剩下的石油焦拿去發展能源,連美國能源部都曾公布,認為它是最好的製程,非常環保,在臺灣卻要停掉。實在很不公平,這種做法不是境內產業之福。」 川普就職後,全力拼經濟,對於石化產業非常友善。美國德州為爭取臺塑赴美投資,州長發專函邀請臺塑,有四處具備頁巖氣、水、電等豐富支持的地點,隨臺塑挑選。兩相對比,臺塑實際上是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向外發展。臺灣民粹當道,長期的民粹操作,有民眾及不少「公民」團體對化工廠等企業的敵意甚深,一意在奪取政權的政黨,屢屢利用環保議題造勢,獲取選票。執政者為了維持民意支持度,迎合民粹,負責評審環境標準的公家機構,很少敢秉承專業科學態度,以客觀的科學論據,做公平的環評結論。於是就隨著偏執的民粹論調,出爾反爾,有那個企業能經得起如此的反覆折騰? 除了美國之外,臺塑旗下的臺化公司,將赴大陸加碼投資。臺化副董事長說,300億資金希望投在臺灣,但是當局又不準,因此轉往大陸寧波,預備建置年產20萬噸PIA(純間二甲苯)的新廠。 王文淵要請媒體當顧問,幫他多了解臺灣社會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媒體正是傳播民粹的推手。(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左秋子
共1頁
相關文章
特別策劃
更多聚焦臺島
更多臺島夜話
更多獨家評論
更多各抒己見
臺海視點
更多評論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