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再見都有它的意義

2021-02-15 東方文學國際寫作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廖信忠」授權轉載)

從1989到2020,敦南誠品書店是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11,403 天,不分晝夜 18 萬多個小時的陪伴,誠品書店最後24小時,留給講座18 小時,演唱會6小時。

每一種再見都有它的意義

廖信忠    

5月31日午夜,我最後一次來到誠品敦南店,再過24小時,她即將熄燈

敦南誠品是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在2004年曾被《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2015年更獲CNN評選「全球最酷書店」.這個獨特而時髦的書店,對於臺灣60、70後的意義,它不僅是書店,更是我們的青春。

1989年,誠品書店在臺北市菁華地段敦南圓環邊開幕,當時這是一棟新潮的建築,開幕前兩個月,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MV就在這拍的。

在書店開幕當時,竟然是一則社會新聞而不是文化新聞;花了很多錢裝修書店,開在菁華地段,不知有多少人等著看笑話。

誠品毫無疑問的是翻轉了臺北文化氛圍的重要地標;他從一開始立下的精神,書店與客人的關係不僅是」買賣」,而希望打造為顧客可以擺脫喧囂塵世的精神聖地,一個心靈港灣。

自從房東表明不再續租之後,要拆了改建;誠品就將"落幕"營造成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

臺北人酷愛排隊,半夜紀念一間書店的方式也是排隊入場。

誠品在情懷營銷上是高手,人人都願意接受這份煽情;因為那份儀式感,倒數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充滿了意義。

誠品最後的裝置藝術,是彩虹光譜般的數字裝置,從書店誕生之初的1989按時間順序和彩虹的漸變規律變幻到如今的2020年。

這是旅日法國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的知名作品《時間之色》,從確定2020年閉店後,這件作品就一直在書店入口處的階梯,迎接每一位讀者。

這天夜裡,店裡人聲鼎沸;讀者,或參觀者依序前行,如海洋潮流般,有序地彎繞過一個個圖書中島;我心想,要是全世界的書店客人都那麼多,那該有多好。

走馬看花的有之,自拍留念的有之;有人坐在那看著人群不知在想些什麼,有人無視吵雜低頭讀書,就如過去11403個夜晚的深夜書房一樣;在這值得紀念的最後一夜,依然見有人坐在階梯倒在書櫃邊睡著了。

11,403 天,不分晝夜 18 萬多個小時的陪伴。此時此刻,它就象是一間生意比較好的書店,並沒有一絲明天就要停業的氣息

世界徬徨不定,深夜盲目地走在臺北街頭,看見誠品的那盞光,沉入思想的溫暖之海;那是避世的安定所在;吵雜的最後一天,拿起一本書坐在那閱讀,依然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營銷非常厲害的誠品書店,也趁著敦南店畢業的機會,推出一大波周邊商品,依舊很貴,依舊賣得很好。

在值得紀念的最後寶貴24小時裡,誠品非常煽情地辦一次18小時不間斷的"講座馬拉松",邀請各方文化人來暢談他們心中的誠品回憶,以及"什麼是書店」。

離一間書店畢業還有22小時。零晨兩點,是加萊亞諾《擁抱之書》裡的片段,一字一句,緩慢的夜讀聲,竟像種揮霍。

讀著讀著,大概太晚了,作家偶爾還會唸錯;起伏的語調,現場慢慢有人眼睛閉了起來,好像很享受的樣子。

揮霍著最後的時間,也是初心;"講座"從來就是刻在誠品DNA裡的元素;在誠品之前,沒人去想過在"書店裡辦講座"。

日以繼夜的精神碰撞,終點與起點相遇,成為記憶的永恆。

"誠品"店越開越多,現在更多是商業複合體,只不過在臺北人的心目中,唯有敦南誠品,可以稱之為"誠品書店"。

以前我半夜不回家,父母打電話問在哪?只要說誠品書店他們就能放心,其實是在誠品附近的酒吧。

直到下半夜,人潮仍一波波地湧進書店,更多地是穿著火辣的潮男潮女,微醺正high,他們也趕來體驗把誠品書店的最後一夜。

半夜的誠品書店,除了默默看書的人,總是不乏流傳著各種都市傳說;半夜會去看書的人總離不開孤單,所以經常有看對眼的文青一夜情,約砲,裝文藝的高級應召女等傳說;再加上夜店妹總愛相約在誠品,這裡的午夜時分,除了書香之外,總給人一種曖昧朦矓的感覺,足夠給你關於臺北的各種想像。

誠品不愧是臺灣社會30年來的集體創作。

深夜書店總是包容各式各樣的人,不管他們走進店裡的目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誠品回憶,從他口中說出的」深夜誠品」都不太相同,都有自己紀念誠書店的獨特方式。

於是,每一種再見都有它的意義。

清晨四點半,正是所有人最想睡覺的時候,輪到詹宏志先生分享」30年來臺北讀書生活的回憶」。

詹宏志先生,這位80年代意氣風發的臺灣新電影領軍人,重要文化領袖,現在已然成為詹宏志老先生,清晨四點他倒還是精神奕奕,現場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聽眾。

他從70年代他在報社做小編輯起,分享了臺北的書店,臺北的讀書人;他喜歡的書店;喜歡的讀書方式;謙稱只能分享上世紀8、90年代,因為他迷戀的事物與青春相連。

一個書城,一條書街,一個書籍展售,都曾經是城市裡的文化富饒,身在期間的居民與遊子都是幸福的。

他說到,像紫藤廬、誠品這樣的場所,老是在隱密的場所,深夜辦些學校不會教的講座,是那時年輕人的秘密基地,有種竊火的禁忌快感,成為多少人的精神養份。

講到一半,天色已漸白,窗外的綠意由黯淡逐漸盎然,從這扇窗往外瞧的最後一個清晨。

誠品拱窗散發一種獨特的氣質,當年打造書店空間時將"紀念性 " 及空間儀式感融入書店;引進綠意的拱形窗、七十公尺的長廊延伸的書櫃與書牆等等,每一個設計手法,都在於營造不同於一般書店的"儀式感",在誠品書店裡,你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來這裡是為了去看別人,也是為了被看。

我以前特別喜歡坐在那窗邊,那是一處孤單心靈的庇護所,就像躲進了一個另人安心的洞窟裡,邊打盹邊看書,看著天色漸亮,直到陽光照到我臉上。

講座繼續從清晨,到白天,再到日正當中;聽眾漸漸少了,或又多了起來。

從城市的文化、臺灣的飲食味道、非虛構寫作、曾經在誠品發生過的那些事.一切都圍繞著」回憶」展開。

大辣出版社總編輯黃健和先生談到1989年發生了許多事:那年,臺灣出版了一本漫畫雜誌《星期漫畫》,創刊號有鄭問《阿鼻劍》、曾正忠《遲來的決戰》及麥仁傑《天才超人頑皮鬼》。那年,日本集英社《 Jump》周刊突破500萬本,同時連載有鳥山明《七龍珠》、北條司《城市獵人》、車田正美《聖鬥士星矢》、荒木飛呂彥《JoJo的奇妙冒險》....簡直是形塑70.80後的黃金年代

我聯想到那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陳淑樺《夢醒時分》,那張專輯《跟你說 聽你說》成為臺灣唱片工業史上首張破百萬的唱片專輯;當初以為就是個娛樂新聞,三十年後看來,竟是個重要的文化事件。

有時我在想,這倆文化事件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後一年發生,許多幾乎影響臺灣的重要事件,時間線都在這兩年交叉,是否巧合,亦也是必然?

《夢醒時分》這首歌簡直是巧妙地連結」都市白領女性」興起的社會氣氛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豎立了都會新女性的宣言,換句話說,正式宣告了」中產階級市民」的登場。

而誠品為當年臺灣文化市場投下的震撼彈,的確加強了90年代」市民」以及」臺北人」的想像。

因為書店所在區域,踏入誠品敦南被認為是一種」中產階級儀式」;臺灣解嚴後,年輕人,知識分子急於為臺灣找各種方向,而誠品書店的選書以及舉辦的那些講座,為那些求知若渴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自由靈魂的去處,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

誠品離開敦化南路,這條漂亮筆直林蔭大道的風雅拼圖似乎少了一塊;甚至在誠品決定搬遷後,多有人在談,對附近的房價會有多少影響。(並不會)

最後六小時,店前的人行道擺滿了攤,吃喝玩穿的都有。

很久以前,我和同學在這裡擺攤,還沒有那麼成規模,打遊擊似的亂擺;賣些亂七八糟所謂」文創」不知所云小商品,賺到了些零花錢;在這裡擺攤的也都是年輕人,還有些五音不全賣唱的傢伙;偶爾警察會來勸離一下,大家就一窩蜂笑著喊逃啊!那個氛圍,有些亂,總體來說是友善包容的。

很多年後我才知道,當時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對擺攤現象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的。有人問他要不要驅趕,他說」沒關係,歡迎大家一起來營造文化氛圍」。

到了前幾年吳先生過世,我也才真正懂了他經常說的」利己、利他、利眾生」是什麼意思。

開書店的過程是一種修行,成為更好的自己,也能賺錢繼續投入自己的理想,這是利己;往外推一步,書店裡裡外外有關的人,如顧客、店員、附近商圈,都沾染了書香文化氣息,是利他,再往外推,影響了更多人的經營理念及思想,影響了社會氛圍,是利眾生。

在這廣場聚集的最後一夜,想起了這些往事,我感謝有這麼一個地方,不僅賺了零花錢,也賺到自信心。

誠品最後六小時,給了演唱會。

1999年,誠品第一次在廣場舉辦LIVE,四分衛即第一批演出團體,他們的演出復刻了當年的曲目;當年同場演出的還有五月天;今天同時,五月天在辦在線演唱會,做為會互相唱對方歌的樂團,所以也現場稍微小小調侃他們一下。

阿山明顯老了。

同場演出的還有土酷的旺福,演唱《我當你空氣》;旺福的粉絲群比四分衛年紀輕很多,沒像四分衛粉絲都是抱緊拳頭在唱歌,激昂的様子。

不少人抬頭看著臺上旺福演出,低頭看手機裡五月天的在線演唱

壓軸是不良阿伯陳昇,頭髮逐漸白了,但歸來仍似少年。這時,圍觀群眾已經擠到了路的另一側。為了等陳昇我已經站了五小時了

旁邊擠進來的妹妹滿頭大汗,她說她們先去了附近五月天線上演唱會所在的田徑場,拿著手機聽幾首歌,想像一下親臨現場;然後騎著Ubike飛奔過來繼續聽陳昇。

越老越風騷,很煽情地讀了給誠品的一封信,竟然還不認字。但似,能夠自由滴唱歌跟縮話,四多摸開心的四啊!

這天他選歌比較懷舊,從一開場的《歹子》《A Train到天堂》《老嬉皮》....《關於男人》《Summer》最後是《鼓聲若響》大多是90年代的創作

臺北規定,所有演唱會室外活動都要在晚上十點前結束,避免擾民;結果陳昇這場,十點才開始,唱了45分鐘,應該被罰了不少錢;不知是不是故意這麼安排,因為每年陳昇跨年演唱會都會超時被罰錢。

未來的24小時誠品書店將在信義店繼續營業,與敦化南路這自帶優雅的氛圍不同,那一帶是個純粹的百貨商業區;24小時書店開在那,不知道會帶來些什麼質變,會有些什麼新故事發生,頗令人期待。

誠品最後一刻也要有儀式感,租了一輛雙層大巴;在敦南店打烊後,載讀者前往信義店,穿過大半個城市去睡另一間書店,繼續下個24小時。

車身寫著:多維世界與你同步看見。

熄燈之後零點,忽然就下去的傾盆大雨,依依不捨的圍觀群眾一鬨而散,掐得剛剛好。

  

「 東 方 文 學 國 際 寫 作」

創作、出版、訪學以及與中外文學大師交流的平臺

投稿郵箱:ataoffice@ata-china.net
(本公號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圖文中除標明來源外,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僅用於宣傳,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我們刪除)投稿郵箱:ataoffice@ata-china.net「長 按 圖 片 識 別 圖 中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相關焦點

  • 如果都要說再見,相遇又有何意義
    熵增定律告訴我們,任何東西,如果不施加外力,都一定走向無序。關係的維護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交流,沒有為彼此付出的過程,慢慢的,情感銀行的帳戶就會背上負債,最終就失去了聯絡。大學畢業之後,我們各奔東西,曾經說不完的話,見不完的面,其實都有限額。
  • 每一首歌都有它的命運 有時候與故事是一種不謀而合
    清澈乾淨的嗓音,渾厚有力的聲線,極富故事性的講述,丁當的歌,與偶像劇、都市情感劇的適配度極高,與古裝大劇也不違和,當她的歌聲響起,劇中或甜蜜或悲傷的畫面徐徐鋪開,帶給女性觀眾一種心靈和情感的慰藉。在登臺錄製之前,丁當與我們侃侃而談,講述她在每首情歌中所傾注的愛情觀點與感受,也分享了她在疫情之後的思考與規劃。南方都市報:選擇唱《我愛他》這首歌的原因是?
  • 你學的每一科都有意義,它的背後就是你期待的未來!
    高中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意義大概就是那句老掉牙的話,知識改變命運。01,未來我出生在農村,父母只有小學初中文化,從小我就被告訴要好好學習,那時候不懂好好學習的意義,後來甚至想為什麼別人不需要好好學習,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就能過一種我拼搏很多年後都換不來的生活,更想不到「命運」這種東西,我與它抗爭了23年,並將一直奮鬥下去。
  • 不同顏色翡翠的象徵意義你知道嗎?每一種都頗具特色!
    翡翠作為玉石之王的顏色多種多樣,有著非常高的顏值和豐富的款式,中國傳統文化更是賦予了翡翠濃厚的文化底蘊,每一種顏色也有著不同的頗具特色的象徵意義,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綠色翡翠:綠翡是翡翠中最尊貴的顏色,也是翡翠中最具代表性的顏色,它象徵著生命和希望,適合性格沉穩的人佩戴,喜歡它的人對生活都充滿著希望!黃色翡翠:黃色自古以來就是代表著中國皇室的顏色,它代表著絕大多數人都追求的財富和權力,非常適合經商之人佩戴!
  • 每一種特立獨行都有價值
    每一個特立獨行都有價值獨立出版的價值,就在於從一開始就堅持用區別於市場評價體系的標準來衡量作者和作品,這就是它「小而美」的地方。不是做大做強,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專注天底下「小而美」的事物,像孩子一樣,自由天真的創作。下面就展示些獨立出版物 Frankie的創始人是兩位來自澳大利亞,幻想可以每天逛街喝下午茶的女孩,可這隻存在於夢想之中。
  • 道教常用十九種法器,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圖文詳解
    《道藏》中《道書援神契》中將鐘磬合註:「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周禮,鳧fú負氏為鍾,磬氏為磬。」帝鍾也稱三清法鈴、法令,形如吊鐘,黃銅製。
  • 能說再見是一種幸福——《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讀後
    他只能被動等待一切的發生,在日記中記述著自己一天天的惡化,逐步回歸到手術之前的狀態,像是什麼都沒發生。最後,他只對一些相關人物有稀疏的印象,並且還記得埋在後院的阿爾吉儂。一本小說可以從多個維度、多個層面給予解讀,但是所有的解讀都不敢說是完整和準確的,大多只能照顧到一兩個方面,且其中還夾雜著讀者自己的「私貨」。
  • 有一種再見,叫再不相見
    有一種願望,叫願意絕望;有一種再見,叫再不相見。
  • 《愛麗絲夢遊仙境2》:時間對每個人都絕對公平,每一秒都有意義
    本文由霍二娘獨家原創,輕點上方的關注,防止自己迷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2》:時間對每個人都絕對公平,每一秒都有意義。我們總是認為時間是屬於自己的,無論自己是否虛度也都覺得沒有什麼。只是知道了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個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
  • 有一種愛情,叫再見只是陌生人
    關心和問候,或許對你而言是一種打擾。所以,我一直在忍。從前總喜歡和你分享點點滴滴,路上看見一朵美麗的花,拍下照片發送給你。心裡難過時,和你袒露真心,傾訴所有。難以想像的是,從前親密無間的我們,如今天涯陌路,再見只是陌生人。連風輕雲淡的問候,都是多餘。你越走越遠,可最先動了心的我,一直站在原地,寸步難行。回憶太沉重,思念太濃,對你的愛太深。
  • 《千與千尋》經典臺詞,好看又治癒,每一句都很有意義!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我童真的朋友們,所以如果看完千尋,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能高興的話,那麼爺爺就贏了,我是想要認真地一決勝負。———— 宮崎駿多年後又看了《千與千尋》,除了好看又治癒的畫面外,還是喜歡裡面的臺詞,每一句都很有意義,長大了仿佛讀懂了一些,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動漫,更是用動漫在訴說人生、解讀靈魂,或許可以換個角度重新思考。
  • 它的含義都有哪些解讀?它的意義在哪?
    墨菲定律是1949年美國空軍基地的一位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一位同事將十六個裝置全部裝在了錯誤的位置,於是他隨意說了一句: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一定會更壞。後來,這句話被廣泛擴散和解讀,最後解讀為: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如今,人們對墨菲定律的含義又有了更多的解讀:1. 剛洗車了就下雨。2. 拿傘的時候不下雨,下雨的時候沒拿傘。3.
  • 創意和幽默感爆棚的TED演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它的意義
    她意在告訴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充滿意義。我們做那些看似無用的事情可以指引我們去思考世界如何運轉,引導我們提出一個個問題,在得到最好的答案之前去進行一次次嘗試。這總歸是有意義的。以下為中英文本和翻譯:為什麼你要做那些無用的事?Hello. My name is Simone.
  • 孤獨感是否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孤獨感是否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by 馮丹彤沒有任何一種感覺是純粹消極、毫無存在價值的。即使是在痛苦、委屈、震怒等等負面的情感體驗背後,往往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價值。指的是「個體自身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無法跨域的鴻溝,是一種更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與世界有深刻的聯結,希望看得懂世界的變化,也融入於世界的變遷。但是我們每個人所體驗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外部世界接觸越多,我們會越發看到自己的特殊性。
  • 每一束「高光」背後,都是一份使命,一種傳承
    每一檔節目的背後,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 《再見,在也不見》片方給娛樂資本論的一封信:方勵下跪是情之所至,一跪之爭是意義所在
    我們的電影《再見,在也不見》首日票房4百餘萬,雖然與同檔期的《美國隊長3》首日2億票房相比,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但竟足以讓這部《再見》電影幕後團隊的年輕人們激動萬分。連續一個月奮戰在前線,不眠不休跑全國院線和校園宣傳做路演的小夥伴們,看到首日票房竟不顧男兒顏面當下熱淚盈眶。想到這些,再看到網上沸沸揚揚的「一跪之爭」,個人覺得,方勵老師這個做法雖有一些爭議,卻也還有他這一跪的意義所在。
  • 趣味語文:它們毫無意義,偏偏每句話中都少不了
    語文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這麼一類詞語,它們自己本身毫無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也不能單獨作為句子的語法成分。它們只能依附其他的詞語才能表達一定的意義。這些詞語看似無用,可人們在寫文章或說話中,幾乎每句話都離不開它們。它們就是漢語中的虛詞。虛詞是個封閉類的詞彙,每類詞的數量不多,但使用頻率卻很高。
  • 玫瑰品種簡介 | 每一種玫瑰都有屬於她的名字
    其實玫瑰的品種有很多,而且每一種玫瑰都有屬於她的名字哦~小七收集整理了一些名字好聽又好看的玫瑰花帶大家認識一下:SWEET.花柒     SWEET.花柒     SWEET.花柒 - 1.紅唇 - 紅唇為花邊色,白底紅邊,中型花苞,花瓣呈波浪形卷邊
  • 生活的意義 並不僅僅是到達終點 而是認真活在每一秒裡 《你好生活》 我們不說再見 第三季 我們期待著…….
    倪萍老師回憶小撒初印象「智慧超過形象」,在小尼的追問下,又感慨「後來智慧和形象都令我失望」當「黃金」小撒遇見「最強王者」倪萍,像極了吵架沒發揮好憋到啞口無言的我,這樣的畫面我可以笑一天!撒貝寧和老婆李白吵架,李白用自創中文「打死老子」,快笑瘋了居然還有人提這種要求,一場吵架就在撒貝寧的爆笑中落下帷幕。
  • 有種再見,叫做再也不見
    曾經一直想逃離的高中課堂,朝氣蓬勃的青春,刻骨銘心的前任……每一樣都是我們說了再見之後再也回不去的曾經。有些再見,叫做再也不見。關東野客《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風塵》裡有這樣一句話:故事的開頭,多是驚鴻一瞥,然後一眼萬年。故事的結局,多是漸行漸遠,江湖不見。有些情,談著談著就淡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