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當代打工人的續命水。
飯可以不吃,奶茶不能不喝。哪怕錢包已經承受不住,哪怕需要排幾個小時的長隊,哪怕面臨長胖的風險,都義無反顧。
不過,為奶茶痴狂的遠不只現代人就是了。
古人對奶茶的痴迷程度,絕不亞於當代社畜。我們的老朋友——乾隆皇帝,就是一個著名的奶茶狂魔。
乾隆對奶茶的愛,是祖傳的
乾隆喜歡喝奶茶這事,並不是他基因突變,而是祖傳的。
大概在唐代的時候,飲茶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在社會各階層廣泛流傳開來,廣泛到從中原傳到了遊牧地區。
當中原的茶,和遊牧民族的牛奶相遇之後,奶茶就誕生了。
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向來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而茶葉能夠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解決因為飲食結構單一引起的一系列身體問題。因此,奶茶自從誕生之後,就成了遊牧民族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清朝的統治者,雖然從東北老家搬進了紫禁城,不再騎馬放牧,也不再只吃肉不吃菜,但愛喝奶茶的習慣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他們有多愛喝奶茶呢?
吃飯要喝:「宮裡的早點還保留東北人的習慣,喝奶子要 對(兌)茶,叫奶茶。——《宮女談往錄》
請客要喝:每宴客,坐客南炕,主人先遞煙,次獻乳茶。——《龍江三記》
大型宮廷宴會要喝:這些大型宮廷宴會包括但不限於:萬壽節、春節、冬至三大節期間朝廷舉行的最高等級的筵宴,康熙、乾隆兩朝舉行的千叟宴,皇帝家宴,皇帝大婚筵宴,皇子大婚筵宴,公主下嫁筵宴......在這些宴會上,都會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環節——「進茶」,也就是由皇帝親自賞賜奶茶。
甚至連祭祀、喪禮中都少不了奶茶:壇廟祭祀、謁陵用乳茶;薩滿祭祀、中正殿喇嘛念經用乳茶;列聖大喪儀用乳茶;皇貴妃、貴妃、嬪、貴人 喪,皇太子喪,以及「百日」內每日三次奠獻,凡奠獻均用乳茶。——《光祿寺則例》
乾隆喝的奶茶什麼味?
根據資料記載,宮廷版奶茶的配方是:牛奶三斤半,黃茶二兩,奶油二錢,青鹽一兩,水若干(動手能力強的快去煮來嘗嘗)。
不過人的口味各有不同,配方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上面這個配比僅用於宮廷大型宴會。如果是乾隆自己平時喝的奶茶,那就隨他高興了。
就像我們喝奶茶可以加珍珠、芋圓、奧利奧一樣,乾隆的奶茶裡也可以加各種配料:炒麵、瓜子、芝麻、奶皮子……
當然,我們喝的某喜、某點什麼的,跟人家乾隆的奶茶沒得比。別的不說,就奶、茶、水這三種基本配料的品質就不一般。
奶:
順治初年,在紫禁城西華門外設立了三座牛圈,專門用來飼養宮裡各種祭祀、典禮需要用到的禮儀用牛,因位於皇城內,稱為內牛圈。
為了保證給皇帝用到最新鮮的牛奶,內牛圈裡還養了一百多頭奶牛。這些奶牛牛每天都有草二束、豆四升的特供待遇,吃的相當好。
乾隆牌奶茶用的牛奶,每天由內牛圈直接送進宮裡,保證新鮮有營養。
茶:
乾隆牌奶茶的茶葉,品種多樣,主要有黃茶、天池茶、六安茶、鍋焙茶、普洱茶、邛州磚茶、安華黑茶等。
像天池茶、六安茶、普洱茶這些名茶的品質、口感自然不用多說。
四川進貢的鍋焙茶也不容小覷,有 「能蕩滌腥羶厚味,喇嘛珍為上品」的美名,清代畫家吳穀祥品鑑後感慨道「此茶一出凡品空」。
湖南進貢的安化黑茶,更是早在明代就成為公認的奶茶指定用茶。
雖然這些茶葉中任意拿出一種已經非常不錯,但財大氣粗如乾隆還是不滿足,煮一杯奶茶經常要用到好幾種茶葉。
水:
乾隆牌奶茶,奶要最新鮮,茶要天下名茶,連水都要用最好的山泉水。
問題是,同樣都是山泉水中,怎麼判斷出哪個好、哪個不好、哪個又是最好呢?
答案是:稱重。
《清稗類鈔》中記載「水以輕為貴」,乾隆特地打造了一個純銀的鬥,用來給各地山泉水稱重。
最後結果顯示:濟南珍珠泉每鬥一兩二釐,鎮江金山泉每鬥一兩三釐,無錫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每鬥一兩四釐,而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每鬥只有一兩重。
於是理所當然的,北京玉泉山泉水勝出,當選乾隆牌奶茶指定用水。
有了好的原材料,當然還要有好手藝。
為了煮出原汁原味的奶茶,光祿寺特地請了11個蒙古大漢,專門負責給大型宮廷宴會煮奶茶。
乾隆喝奶茶用什麼杯?
乾隆喝奶茶,是有專門的茶具的,而且相當講究。
首先是盛奶茶用的茶壺。
奶茶壺中最常見的是一種叫做多穆壺的,蓋子像僧帽,壺身如圓筒,筒身上往往都會有幾圈環形的紋飾,把整個筒身分割成幾部分。
粉彩八寶勾蓮多穆壺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掐絲琺瑯勾蓮紋嵌石多穆壺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多穆壺又叫奶子壺,本來是蒙、藏等少數民族盛水或酥油茶的器皿,清代時被專門用來盛裝奶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多穆壺有金、銀、瓷、皮、漆等各種質地,其中金的是皇帝賞賜奶茶時用的,銀的則經常用於宮裡的祭祀、宗教活動以及喪禮。
宣統款銀鍍金龍鳳紋多穆壺 民國 故宮博物院藏
另外還有一種奶茶壺,是我們常見的茶壺形狀,只不過壺口和手柄被打造成獸口或龍頭,造型相對誇張,材質也以銀、銀鍍金為主。
乾隆帝舉辦「千叟宴」時用的銀奶茶壺 故宮博物院藏
銀鍍金奶茶壺 清 故宮博物院藏
有了盛奶茶的,自然還得有喝奶茶的。
不過乾隆喝奶茶用的不是杯子,而是接地氣的奶茶碗,不是下面這種小巧秀氣的
而是直徑很大、一看就能裝不少奶茶的大碗
翠根光素墩式碗 清嘉慶 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奶茶碗的造型很接地氣,但顏值和價值雙雙在線:色澤鮮豔明麗、畫工精緻的琺瑯彩,
御製瓷胎畫琺瑯花卉奶茶碗 清康熙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繁複細巧的累絲工藝,
銀鍍金裡累絲奶茶碗 清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瑩潤細膩的象牙雕應有盡有。
象牙雕山水圖銀裡碗 清 故宮博物院藏
但最「豪」的還要屬下面這隻和田玉的,
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整隻奶茶碗以和田玉雕成,外壁嵌有108顆雕琢成花瓣形的紅寶石,構成綻放的花朵圖案,花朵周圍是金片鑲嵌成的葉子。羊脂白玉襯託著金葉紅花,異常的華麗。
這隻碗製作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是乾隆在大型宮廷宴會中向大臣賜奶茶時用的,碗內還刻有乾隆的口水詩:
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御殿威儀贊,賜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譽,鴻漸未容知。論彼雖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實艱致,良匠命精追。讀史浮大白,戒甘我弗為。
雖然詩寫的不怎麼樣,但喝個奶茶還不忘寫詩,乾隆對奶茶是真愛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