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孫儷逃脫原生家庭枷鎖:把孩子養好,真的需要說點「廢話」

2021-01-08 太平洋親子網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久久不能釋懷。

  電影中中,媽媽像往常一樣和兒子聊天:作業做完了嗎?

  兒子卻突然衝媽媽吼到:你除了作業做完了沒?你還會不會說點別的啊!

  看到這裡,我也怔住了,視頻裡的這一幕,不就是現代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嗎?

  在升學壓力巨大的今天,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聊天內容似乎都被學習和成績佔據了,而缺少了一種聊「廢話」的意識。

  調查數據顯示,父母和孩子之間每天聊天時間的情況:

  每天10分鐘左右的,佔比34.53%;

  每天20分鐘左右的,佔比27.14%;

  每天30分鐘左右的,佔比31.1%;

  而每天聊1小時以上的,僅佔7%。

  在短暫的聊天時間裡,父母和孩子聊的最多的就是「學習和作業」,而願意閒聊的父母,僅佔了1.6%。

  有趣的是,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抱怨,孩子不願意和自己溝通。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愛說「正經話」,而缺少「廢話」。今天的文章,希望能給到家長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一些啟發。

  1 和孩子說「廢話」,是一種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42個家庭做過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相比於對話頻率低的家庭,那些在健談家庭長大的孩子,平均的智商和學習成績都要更好。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家庭氛圍好,和父母之間互動較多的孩子,往往在性格方面也更加惹人喜歡。

  在娛樂圈,孫儷一家可謂是和諧家庭的典範,但很多人不知道,鄧超和孫儷的原生家庭,可以說非常糟糕。

  孫儷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只留下了2000元贍養費便離她而去。母親白天當售貨員,晚上做清潔工,帶著她過了7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鄧超曾經是個無比叛逆的人。他成長在一個重組家庭,父母動不動就打罵他。

  然而,這完全沒有影響他們的育兒之路。相反,他們倆和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十分融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女兒花花小時候,孫儷竟然就和女兒比誰更漂亮,而女兒幾乎每次都捧場:媽媽漂亮。

  孫儷還會和兒子談論其他女明星,當兒子誇一個女明星口紅好看時,她會調皮地說「這個簡單,我也塗一個紅的口紅好了~」

  沒想到兒子又接著調侃起了她的頭髮......

  孫儷的兒子等等,是星二代裡出了名的小暖男,他會在孫儷加班晚回的時候,給她留信:媽媽,我很想你,我很愛你,我會做一個好孩子。晚安,媽媽,我很崇拜你,你看起來像20歲一樣年輕!

  鄧超再社交平臺曬出和孩子們的溝通更是堪稱「逗比」。

  但也正是在這樣一個父母與孩子之間能夠輕鬆愉快溝通的家庭氛圍裡,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才會願意向父母表達愛意。

  也正是這樣融洽的溝通模式,才鑄就了孩子溫暖純良的性格。

  同樣令人羨慕的,還有演員婁藝瀟,她曾在綜藝節目裡透漏,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相處,就像朋友一樣輕鬆。

  比如她要和朋友出去聚會,父母會調侃說「去吧,多喝點」;

  她告訴父母自己談戀愛了,父母會調侃道「你一定要對人家好,不要對不起人家」。

  婁藝瀟自嘲自己不求上進,父母在生活中對她也沒有過多的說教和管束。

  這樣的家庭氛圍,造就了她自信、從容的生活態度。

  憑藉《愛情公寓》走紅後,婁藝瀟並沒有選擇像很多明星一樣,趁著熱度,繼續接戲或者上綜藝,而是選擇了暫時離開娛樂圈去旅行。

  因為在她看來,一個人懂得取悅自己,很重要。

  雖然在娛樂圈裡沒有大紅大紫,但並不影響她豁達、從容地做自己。

  很認可這樣一句話:

  教育不是把一個觀點強塞給孩子,而是讓孩子通過溝通交流,形成自己的思考。

  而「閒聊」正是親子溝通的最好狀態。

  衡量親子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父母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

  父母的「廢話」裡不光藏著家庭的溝通模式,也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未來。

  2、他們只做過孩子,沒做過大人

  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全是和學習成績有關的話題,少了閒聊的話,這段親子關係多半是不健康的。

  如果我們總盯著成績,孩子會錯誤地以為:「我不重要,我只是一個學習工具,我能對家庭做出的貢獻就是好好學習,甚至我活著的意義就只有學習和成績。」

  換位思考下,每天孩子一回家,就遭到爸媽的輪流轟炸:「今天老師講的都聽懂了嗎?這次考試怎麼又退步了?吃完飯抓緊時間做作業。」

  每當孩子想閒聊幾句時,等來的都是「別說這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做作業。」

  慢慢地我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講話了。

  知乎有個話題: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願意再跟家長溝通?

  有一個回答大意是這樣的: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他們不願和孩子聊無用的話,總喜歡用說教的方式,把他們所謂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孩子。

  可是他們忽略了,孩子之所以不能對父母感同身受,不是他們不夠聽話,而是因為他們只做過孩子,沒做過大人。

  深以為然。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願和家長溝通,而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不想聽我們的說教而已。

  父母總說「正經話」,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3、說好「廢話」,是父母的必修課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父母關注,但這種關注應該是輕鬆和有愛的交流,而不是喋喋不休的督促和命令。

  學會和孩子說「廢話」,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如何做更是千差萬別。

  說「廢話」,不是指說毫無用處的話,而是要講究閒聊的技巧。

  1、少用評價式聊天,多用啟發式聊天

  多數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模式中,最常見也最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就是評價式聊天

  「這次怎麼考得這麼差!」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趕快去做作業!」

  ……

  腦科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命令和催促會造成身體的生理緊張,從而向大腦發送「抗拒」的信息。

  相反,如果孩子聽到的是一句尊重且真誠的詢問,他們的身體就會放鬆下來,從而向大腦發送「尋找答案」的信息。

  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是來自對方的尊重,以及他對自己能力的掌控感。

  樊登老師講過一個案例,一位爸爸,面對已經讀高三卻不好好學習的兒子,異常焦慮,經常對兒子的現狀批評指責。

  後來這位爸爸改用了啟發式溝通的方法,通過和孩子閒聊,得知孩子以後的夢想是做演員。

  隨後他問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

  「你的現狀是什麼?」

  「有哪些方法和途徑可以去實現這個目標?」

  「你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

  「你需要哪些資源和幫助?」

  結果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孩子開始認真地和爸爸分析起了自己的現狀,提出了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做的努力。

  甚至還主動提出,讓爸爸幫他找家教,補習文化課,半年後,這個孩子如願考入了電影學院。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都高三了,就應該埋頭學習,先考出好成績,再去談什麼「夢想」。

  可這位爸爸,正是通過看似「無用」的話題,才讓孩子打開了心扉,進而去思考自己的現狀。

  2、父母要善於分享自己的「秘密」

  心理學教授賀嶺峰有個觀點:

  家長要想多了解孩子,就得多暴露自己,家長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會越多。

  賀教授平時喜歡和女兒聊八卦,每次和女兒打電話,都能聊三四個小時,除了幾句有用的話以外,其他都是閒聊。

  女兒會告訴他,最近有幾個男生在追自己,而賀教授也會和女兒分享他當年談戀愛的故事和感受。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優秀的父母不把自己當家長,懂得蹲下來平視孩子。

  和孩子聊「廢話」,就是如此。

  不把自己當家長,不總是說教,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對話,孩子感受到愛與被尊重,才更願意和我們敞開心扉。

  不要帶太多的目的性,不是所有的聊天都要告訴孩子什麼大道理。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家是一個講感情的地方。

  我們以為的浪費時間所說的那些「廢話」,最終都會變成孩子和我們之間,最珍貴的記憶。

相關焦點

  • 鄧超12歲,讓父親一夜白頭:把孩子養好,真的需要說點「廢話」
    1  和孩子說「廢話」,是一種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42個家庭做過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相比於對話頻率低的家庭,那些在健談家庭長大的孩子,平均的智商和學習成績都要更好。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家庭氛圍好,和父母之間互動較多的孩子,往往在性格方面也更加惹人喜歡。
  • 結婚九年,出身單親家庭的孫儷鄧超,靠什麼「翻身」?
    我最大的感慨是,孫儷和鄧超的原生家庭,都是支零破碎,重複命運輪迴的人那麼多,但他們又是憑什麼逃脫「原生家庭」詛咒,得到今天的一切? 孫儷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父親留下2000塊撫養費一去不回,母親帶著孫儷,白天在商場做售貨員,下班後又去做保潔員。
  • 孫儷鄧超結婚九周年:他們如何從原生家庭中走出來?
    那一瞬間孫儷也很難過,孫儷抱著媽媽說:&34;那時孫媽媽帶著孫儷,生活非常艱難,只能在一家商場做銷售員,一個月就掙一百多塊錢,不僅要供日常開銷,還要為孫儷繳納學舞蹈的費用。鄧超的原生家庭雖然特殊,但該有的關愛他都不缺。相比之下,孫儷卻過得更加不易,母女二人彼此依靠、相依為命的日子有多苦,大概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 鄧超連續9年給孫儷慶生:好的伴侶,治癒糟糕的原生家庭
    鄧超和孫儷是讓人羨慕的,兩個在原生家庭受盡苦楚的人,最後成立了一個幸福的新生家庭。他們完美的詮釋了那句話:好的伴侶,治癒原生家庭。太多的人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不敢愛不敢進入婚姻,但是孫儷和鄧超做到了,這條路他們走得成功也走得不易。
  • 孫儷擺脫原生家庭的痛,給等等和小花幸福的童年,鄧超功不可沒
    孫儷38歲的生日到了,作為一個演員,她已經名利雙收,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可以說她也是非常成功的。作為一個演員的妻子也得到了應有的寵愛,在娛樂圈裡面的分分合合的關係中,她和鄧超的夫妻的感情讓很多人都非常羨慕。
  • 孫儷、鄧超、伊能靜那些被原生家庭傷過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懂事的孫儷將這些都看在眼裡,她發誓一定要有出息,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與此同時,對於父愛的缺乏孫儷是心存恨意。她一直憎恨那個拋棄妻女的父親。孫儷在採訪中說:我見識了父母婚姻破裂對媽媽造成的傷害,還有她一個人養家的艱辛,我無法再相信愛情。
  • 孫儷妹妹首次曝光,熱搜4.2億!原生家庭的痛,能被下一代治癒嗎?
    事實上,鄧超也曾經歷過,「與父親和解」的心靈成長。(爸媽營寫過《淚目!雙離婚家庭的孫儷、鄧超竟這樣長大,因為曾經失去,才更懂得珍惜。。。》在鄧超的鼓勵下,孫儷嘗試著用寬容和愛,去重新理解曾經發生的一切。 「父母分開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人都是需要感情的,人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為什麼要委曲求全,在痛苦中煎熬呢?但是父母把我養大,我應該感恩,至於他們的感情,我永遠不懂,他們應該去選擇自己的生活。」
  • 等等說鄧超體質適合出差:什麼樣的家庭,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在娛樂圈中,總有一些明星夫妻的感情令人羨慕,鄧超和孫儷便是其中一對。25號晚上,孫儷發文上了熱搜。大致內容是鄧超要出差,對兒子等等說以後自己要少出差,讓媽媽去,自己多在家陪陪孩子們。本意是想和孩子撒個嬌,卻換來等等無情的說:"不不不,爸爸你的體質更適合出差,媽媽不適合,她適合在家裡呆著。"在觀眾的眼中,鄧超和孫儷不僅僅是明星,更像是一對活寶。哪怕只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也能讓人感覺和有趣。讓觀眾所喜歡的,不僅僅是他們在銀幕前所扮演的角色,而是他們在生活中的相處模式。
  • 孫儷談及離婚經歷,揭露與鄧超感情真相:「我曾經被深深傷害過......」
    在她12歲那年,她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最讓孫儷記憶深刻的就是媽媽從法院回來那一天,一進門就抱著孫儷哭:「儷儷,法院只判了2000塊錢的撫養費,我們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那個時候的孫儷就下定決心,以後不會再結婚了。
  • 孫儷:如何跨過原生家庭的坎?
    ,早年孫儷父母離婚,孫儷之後一直和母親生活,後來父親再婚,有了新的家庭。為了讓自己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孫儷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帶妹妹客串只是為了好玩,不過也不會阻止孫豔涉足影視圈,當然,需要妹妹先讀完大學(PS孫豔是個學霸,成績在全年級數一數二),而之後,如果需要,孫儷也會全力幫她。
  • 鄧超示愛孫儷: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有真正的靈魂伴侶
    當孫儷走出演播廳的時候,卻看到鄧超穿著西裝,手捧一束白玉蘭花,帶著孩子們來接她回家。但在遇到鄧超前,孫儷從未想過這輩子能走入婚姻。因為在她12歲那年,她的父母選擇了離婚,孫儷跟著母親過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 被父親拋棄的孫儷、打架鬥毆的鄧超:好的感情治癒了原生家庭的痛
    鄧超的原生家庭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他出生於一個再婚家庭,有三個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哥哥姐姐。 複雜的家庭關係、糟糕的父母,為了躲避這些,他打架鬥毆、染黃髮、戴耳環、離家出走。 少年時期的鄧超就是一個十足的問題少年,叛逆,就是他身上的標籤。
  • 鄧超孫儷結婚9年上熱搜:原生家庭糟糕,他們憑啥把爛牌打好?
    鄧超和孫儷,是螢屏的一對「神鵰俠侶」,他們的幸福生活讓人非常羨慕。 孫儷這篇文章,非常鮮明地突出了兩人的性格差異。 如此大的差異之下,他們如何一點點求同存異,脫離糟糕的原生家庭影響,經營出新家庭的持久幸福呢?他們幸福的第一個密碼,很明顯:性格互補。
  • 孫儷說:我從沒想過結婚,直到遇見你。原生家庭的傷可以由你治癒
    ,一向搞怪的鄧超身著西服,手捧一束白玉蘭,帶著孩子接她回家。看到鄧超和孫儷,我知道了,好的婚姻的確可以化解原生家庭的痛,滋養彼此,雙生向陽。鄧超是個夜貓子,孫儷習慣早睡早起;鄧超喜歡住北京,孫儷喜歡住上海;鄧超愛聊天,孫儷愛安靜;鄧超不喜歡運動,孫儷離不開運動;
  • 孫儷的原生家庭也很糟糕,可為何婚姻、事業能這麼順利
    ,就把這個不好讓原生家庭背鍋了。」這句話說的真的很現實,現代人哪裡不好了,特別是娛樂圈的一些明星,就會自怨自艾或者自我說服,說什麼:「我也很苦,我原生家庭~~巴拉巴拉」。所以一直到孫儷成名以後,當她接受採訪回憶過往,都說「失去父親一點也不害怕。」
  • 孫儷心病被鄧超治癒,蔡少芬幸遇張晉,好的伴侶治療原生家庭的傷
    1孫儷與鄧超是眾所周知的模範夫妻,但是孫儷童年時曾有過一段不好的記憶,孫儷12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離異了,而她的父親,只給了孫儷母親兩千塊錢的撫養費。看著每天母親為生活奔波,沒日沒夜的打工,孫儷心中十分恨父親,一度沒有了來往。
  • 蔡少芬&孫儷:再爛的原生家庭也困不住內心強大的女人
    如今,那個曾經被原生家庭拖進無邊的黑暗的女孩,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幸福。前兩天,孫儷發了一條她和鄧超結婚七周年的微博。配圖是兩個人的合照,蠢萌的鄧超,美麗的孫儷,一派歲月靜好。孫儷的敬業更是有口皆碑,一步一個腳印,成了今天的電視劇女王。對於愛情,早在2002年的時候,20歲的孫儷說:我害怕愛情,不想結婚。孫儷從小目睹了父母的爭吵,婚姻的破裂,離婚後的艱難。她說:「我媽媽全身心為了家庭,但最後卻沒有得到她該得到的。所以我不相信愛情,在她離婚的那一天,我就跟媽媽說:我以後肯定不結婚。」
  • 孫儷鄧超曬10年結婚照,獲28萬贊!鄧超變化令人唏噓,她叫他「戰友、同事、師徒」...
    雖然也有不少人質疑,鄧超是不是有「作秀」的痕跡。作為一個演員,難道不應該孤傲高冷,保持神秘感?但爸媽營卻覺得,與其說鄧超在「作秀」,不如說,他是因為家庭、孩子,放下了自己的矜驕。他活躍地分享孩子日常,只是因為,他享受當爸爸的幸福,他覺得這是一種快樂。所以啊,即使孩子臨時起意想要在家裡滑雪,他也會動手自製滑雪板,滿足他們的奇思妙想;被女兒扎滿頭的小辮子,戴各種各樣的頭花,塗上五顏六色的指甲,他會開心分享;雖然言語說的是「小花妹妹,放過我吧」,但我們都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很喜歡跟孩子這樣的親密相處啊。別看鄧超表面嘻嘻鬧鬧,實際上,他也在努力當好丈夫,好爸爸。
  • 看鄧超孫儷的家庭經營能力,如何收穫幸福人生
    6月7日,鄧超在凌晨12點09分發了一條微博:「孫老師,9周年快樂」隨後孫儷也發了長文:「今天我們結婚9年了……我仔細想了一想,我們兩個能生活在一起,其實挺不容易的……」在娛樂圈裡,孫儷和鄧超還真是一對兒不折不扣的「幸福夫妻」。儘管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但2個人結婚紀念日都會發文,還會相互送禮物,用心經營著這段親密關係。
  • 張若昀、孫儷:有一個婚姻破裂的原生家庭,還能擁有幸福人生嗎?
    小芸前段時間談了一個男朋友,相貌、工作、收入,各方麵條件都不錯,但等小芸媽媽了解了男孩子的家庭後提出了反對意見。原來這個男孩子父母很多年前就離異了,他一直跟著媽媽生活,是一個單親家庭。媽媽的看法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都有缺陷,無法保證將來婚姻的幸福。在媽媽的反對下,小芸有些彷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