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電影死於照搬

2021-02-07 虎嗅APP


中秋檔以7.95億元落下帷幕,相比去年激增長49.5%。稍稍提振行業信心之餘,迎來了國慶檔前的短暫空窗期。


回望中秋檔影片,《誅仙1》雖然以2.71億元票房獲得檔期冠軍,但其話題的熱度和持續性相較同期《小小的願望》都稍顯遜色。


《小小的願望》海報


後者由青年導演田羽生執導,彭昱暢、王大陸等當紅明星領銜主演,翻拍自韓國人氣喜劇青春電影《偉大的願望》,再加上前期更名、撤檔、改檔消息吊足胃口,這的確是一部讓業界對其票房充滿期待的影片。


可來看影片結果,截至發稿,《小小的願望》上映七天,累計僅獲得1.76億元,排片佔比低落同期第三,維持在15%左右,最終票房應該定格在2.3億元左右。豆瓣評分5.1,其中打三星用戶居多為37.5%。



成績遠未達到業界預期。究其原因,映前不可抗力因素確實對影片有影響,但自身質量不過關還是硬傷。對韓國原版照搬式翻拍,作者懶於創作,或許才是最致命的要害。


縱觀近年國產影視劇創作種類中,對「翻拍電影」情有獨鍾,僅韓國影視作品翻拍就多達數十部。


現成的故事IP且已有優良口碑,或許讓國內創作者看到了「便捷、快速、省力」的直通車,翻拍並無原罪,但問題是毫無再創作痕跡的照搬式翻拍,使多數故事既缺乏新意,同時顯得水土不服。


▲  《小小的願望》豆瓣短評


其結果是,細數市場數十部翻拍電影,翻拍韓國電影者甚多,未有一部成為現象級佳作。鮮有對國產翻拍韓版影片的正面評價。


以翻拍韓版電影為例,中國翻拍類在創作和態度上哪裡出現問題了?真正的優秀翻拍電影又應該如何製作?


《小小的願望》翻身無望,到底原因幾何  


上映消息「橫跨兩個檔期」的《小小的願望》僅取得這樣的成績,很難說令人滿意。有分析稱,該影片的票房勢能被撤檔風波嚴重削弱。


的確,《小小的願望》在暑期檔風波不斷,從頻繁調檔變成最終撤檔,影片也從「偉大」的,降格為「小小」的,卻還是落得個「沒有」的願望下場,遺憾撤出黃金暑期檔。


▲ 《小小的願望》換擋改名前後海報


雖然影片較迅速回歸,定檔臨近的中秋假期,但在上映前又因「番位之爭」,讓影片再次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在一片「非議聲」中全國公映。


儘管如此,業界和影院對這部喜劇青春電影還是抱有希望,9月12日排片比例達到24.5%,放映場次8.7萬場,均列同期最高。可首映日豆瓣評分開局僅為5.9,當晚迅速跌落至5.2分。面對迅速崩塌的口碑,外界猜測片方試圖用非常規手段挽救票房。


9月12號《小小的願望》全國首映日,12號晚出現大量「零點場」,13號繼而成為了首映日。這樣「雷人」的舉動,讓網友質疑其不正當競爭,有惡意搶佔排片嫌疑,令影片一度陷入公關危機。



如此來看,《小小的願望》確實算的上命運多舛,但這或許並非是影片的「致命要害」,真正的硬傷還是來自於影片質量。


豆瓣評分開局5.9,當日迅速跌落至5.2,目前維持在5.1。大量負面口碑中,最不能讓觀眾接受的便是對韓國原版影片無差別的翻拍。


看過中韓兩版的觀眾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彷如觀看一幅「精準」的美術臨摹作品。兩部電影的整體故事脈絡,劇情走向幾乎完全一致,部分臺詞對白、分鏡構圖也分毫不差。甚至所涉及的「笑點」、「幽默梗」也是照搬不誤。


《小小的願望》與韓版對比


有網友評論稱,影片對於原版最大的改動或許就是,出於過審原因,將「破處」情節改成為「談戀愛」。可主題的轉變,情節內容卻照前作絲毫未處理。最終形成影片不明就裡,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前期遇到什麼,只要影片自身質量過硬,憑藉原版故事IP、當紅主創陣容依然可以逆襲,甚至可以讓之前的話題新聞成為影片票房勢能的推動力。最終是影片較低的口碑,斷送了所有的「翻身」希望。


不僅《小小的願望》,係數近年國產翻拍片,可以發現雖然針對韓國電影頻率較高,但真正成為現象級的作品少之又少,多數影片陷入到對原版電影大規模照搬的輿論漩渦之中。


翻拍韓國電影現狀:4億票房是瓶頸,口碑只剩一嘆息  


與其耗費三五年心血打造一部並不保證成功的原創作品,將現有已經過市場檢驗的故事重新搬上銀幕,看似是取巧之舉,實際鮮見成功案例。


壹娛觀察整理了近年主要國產翻拍的韓國影片數據,通過圖表中十部電影作品可以看出,每一年幾乎有兩部左右翻拍自韓國電影上映,從影片主演陣容來看,每一部又都投入不小資金。



其中2015年就有三部翻拍電影上映,《我是證人》《前任2:備胎反擊戰》《重返20歲》,由此開啟了國產片「掘金韓國剩飯」的高潮。


但從近六年的翻拍作品成績來看,同樣難以讓人滿意。十部電影中,有四部票房未過億元,而且這四部作品都出現在近四年中。所有翻拍作品未有票房超過4億元的,2019年《「大」人物》的3.8億元,《小小的願望》的1.75億元,雖然同樣飽受爭議,卻是近五年來最佳成績組合。


圖表中,票房最高者便是獲得3.8億元的《「大」人物》,有意思的是,該片並未使用當紅流量明星。第二位就要追溯到2015年,開啟國產片翻拍韓版電影之旅的《重返20歲》,該片獲得3.66億元票房。


除上述兩部影片之外,其餘翻拍影片在票房成績上並未有過多亮眼之處。《前任2:備胎反擊戰》《我是證人》票房止步2億區間。此外,桂綸鎂主演的《美好的意外》獲得最低的1761萬元票房。


比起票房,翻拍後口碑的滑鐵盧更明顯。原版作品豆瓣評分有9部處於及格線以上,平均維持在7.5左右。而翻拍作品僅有4部達到及格分數線,僅有1部評分超過7。相較原版,不要說超越,接近都很難做到。


最接近的是《前任2:備胎反擊戰》,與原版《男友使用說明書》豆瓣評分僅相差0.4。遺憾的是,這並不是因為前者翻拍優秀,而是後者本身評價觸底,兩者評分分別為5.1和5.4。


口碑最高者的翻拍,前文所著重提到的《重返二十歲》以及《「大」人物》,兩者評分分別為7.1、6.5。而分數最低者,便是由佟大為主演的《外公芳齡38》僅有4.2分,與原作《非常主播》的8.3,相差3.7評分。且票房僅有6000萬元。綜合來看,該影片是最失敗的翻拍韓版電影。


對原版電影無節制的照搬是國產片翻拍最大的通病。翻拍電影從劇情走向、敘事手段、人物關係,甚至臺詞對白、場景造型均是照搬不誤,觀眾看不到一絲再創作痕跡,缺乏誠意之餘,沒有對主題新的詮釋,沒有與中國觀眾的本土化共鳴。


其中「本土化創作」一直是困擾所有翻拍電影創作的最重要問題——如何把握翻拍尺度?照搬照抄會被質疑缺乏創新,嘗試更本土化的改編又害怕破壞原版最精髓的內容。


如何保留原版最精髓的內容,並實現與「本土化創作」有機結合,才是創作者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大」人物》依靠較準確的本土化改編,「孫大聖」的角色設計,「包貝爾式中國富二代」形象選擇。以及主演賣力的表演,《「大」人物》實現出圈,稍稍提振了近年翻拍韓版的萎靡市場。


《「大」人物》海報


《重返二十歲》影片在創作中,針對原作嘗試了不少改編。從原版的「寫實家庭風」轉變為「青春偶像風」,「注入最中國本土化特色元素」,「淡化感情」等手段。讓《重返二十歲》,成為國產片知名度和翻拍水準最高的一部影片。


從這兩部獲得最佳票房成績來看,在觀眾看到翻拍電影的創作誠意之後,都會給予相應的票房反饋。


好萊塢翻拍海外電影現狀:《無間道風雲》再難超越  


翻拍海外經典電影,國產片在口碑和票房都較難取得理想成績,未能找到「本土化創作」與「保留原版精髓內容」之間的平衡點是關鍵因素。不只是國內,近年來好萊塢也在遭遇翻拍困境。


查看近年好萊塢的海外翻拍電影,最具有代表性的兩部是翻拍自日本的漫改電影。


一部是由詹姆斯·卡梅隆監製編劇的《阿麗塔:戰鬥天使》,一部是由斯嘉麗·詹森領銜主演的《攻殼機動隊》,兩部影片投資分別高達1.7億美元和1.1億美元,都是經典的動畫IP配上頂級創作陣容和巨額投資預算,成為最引人注目的好萊塢頂級製作項目。


《攻殼機動隊》海報


但最終成績同樣差強人意,《阿麗塔:戰鬥天使》北美僅8500萬美元票房,全球4.04億美元。《攻殼機動隊》北美4000萬美元票房,全球累計僅1.69億美元票房。保守估計這兩部影片將會給福克斯和派拉蒙帶來1億美金以上的虧損。


口碑方面也不盡如人意,兩者爛番茄新鮮度分別有61%、43%,相較原版動畫評分都有較大差距。


不僅如此,壹娛觀察還整理在北美最賣座的9部翻拍海外電影以做分析。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發現,強如好萊塢在海外翻拍電影方面也未打造出多部「現象級影片」。其中,按照投資金額的3倍票房收回投資來計算,榜單中僅有4部影片實現了盈利。



其中,《無間道風雲》《午夜兇鈴》(美版)《咒怨》(美版)都是在2010年之前出品的影片。也就是說在近十年好萊塢翻拍海外電影的歷史中,獲得了一定票房成績並且盈利的影片僅有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影片在北美獲得2億美元票房,全球5.23億美元。均是好萊塢最高成績。


其中最著名且與中國淵源最深的,當屬2006年馬丁·斯科塞斯改編自《無間道》的《無間道風雲》。後者北美獲得1.32億美元,全球2.91億美元票房,位列榜單第三位。


而且相較前兩者好萊塢頂級大製作預算,《無間道風雲》屬於中等體量影片。同時,該影片還收穫了91%的爛番茄新鮮度,榮膺第7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綜合來看《無間道風雲》,是北美最成功的翻拍海外電影。


在這之後,《午夜兇鈴》《咒怨》從票房成績來看,亦可算是成功翻拍海外作品,其中《咒怨》以1000萬美元票房投資,收穫1.87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為利潤率最高的影片。


而其餘翻拍影片,在票房成績以及口碑上都屬平平無奇,《攻殼機動隊》當屬榜單中最失敗的翻拍海外電影,1.69億美元全球票房是其中最差成績,口碑與票房均無亮點。


由此可見,近兩年雖然好萊塢出於全球化戰略考量,針對亞洲市場作品進行多次翻拍嘗試,但均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北美影評人認為,影片「本土化問題」同樣存在於北美創作者手中,「恐怖片」等具有強烈感官刺激,並依託氣氛營造的創作更加容易翻拍,而涉及到更深層次具有哲學思辨意味的動畫題材,往往受制於東西方文化差異,很難創作出精品翻拍影片。


由此可見,翻拍海外電影看似具有不少優勢,但實際也面臨著難以跨越的問題。如今,在中外的「教訓」面前,翻拍電影還敢隨意製作嗎?


相關焦點

  • 《捉迷藏》:不要把翻拍當照搬
    2015年,國內的影視市場曾有一段翻拍電影熱片名類型
  • 《死無對證》翻拍不是「照搬」
    ,必然會引起無數的電影來效仿和複製。所以,翻拍片也出現了。近日上映的義大利懸疑電影《死無對證》上映,翻拍自《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的主要問題是。除了演員之外,翻拍和原版幾乎一模一樣。臺詞,運鏡都是高度一致的。
  • 由《大贏家》談翻拍電影:從照搬粘貼到巧思改編差了哪一點?
    改編的範疇還挺廣的,像好萊塢電影、印度電影、日本電影、韓國電影、義大利電影等等我們都改編過,但是改編後的效果總體上一般,好在呈現出越來越好的趨勢。開心麻花團隊2018年的《西虹市首富》翻拍自美國經典翻拍題材《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最早的版本能追溯到1914年。最終評分7分左右、不過不失的《西紅柿首富》拿下25億票房,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影史票房第12位。近幾年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改編自韓國的電影特別多。
  • 翻拍不是「照搬」,「高度複製」觀眾不買單
    一個電影在商業層面成功了,必然會引起無數的電影來效仿和複製。所以,翻拍片也出現了。近日上映的義大利懸疑電影《死無對證》上映,翻拍自《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的主要問題是。除了演員之外,翻拍和原版幾乎一模一樣。臺詞,運鏡都是高度一致的。就連宣傳的海報圖片,都是一個風格和調調。
  • 盤點翻拍電影,《誤殺》上榜,《大人物》模仿,《大贏家》毀經典
    《大贏家》翻拍韓國經典《率性而活》!照搬照抄,毫無看點?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翻拍國外經典電影的成功案例,《誤殺》可謂說是比較成功的
  • 盤點十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有的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隨著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如何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和攻克的巨大難題。翻拍是在影視創作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導演們公認的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的最佳「捷徑」,包括本土影視作品翻拍及國外作品翻拍兩大類。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吧。
  • 盤點十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有的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隨著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如何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和攻克的巨大難題。翻拍是在影視創作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導演們公認的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的最佳「捷徑」,包括本土影視作品翻拍及國外作品翻拍兩大類。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吧。
  • 《平凡的榮耀》吃韓國烤肉成劇中常態,翻拍劇難逃「照搬」質疑?
    作為一部國產劇,這部劇將很多私下聚餐的場景都設置在了韓國烤肉店,和韓版原作如出一轍,難逃「照搬」的質疑。在他們看來,雖說是翻拍,但翻拍之後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國內,而不是韓國,編劇完全可以給作品增添更多的本土氣息,而不是仍舊充斥著濃濃的韓國味。由此可見,作為翻拍劇,劇情收穫好評的《平凡的榮耀》也沒能逃過「拿來主義」的質疑。
  • Baby新電影疑抄襲泰影,相似程度太高,網友:這就是照搬
    baby的電影是芬蘭,泰國的電影是北海道。的電影男主李鴻其竟然也是卷頭髮,同時也帶著眼睛,真的可以說很相像了,女主角就更不用說了,有一頭又黑又直的頭髮,大家都知道baby的頭髮也經常是又黑又直的狀態,髮型都沒變,網友都紛紛表示這就是照搬啊。
  • 如何翻拍國外電影IP?《誤殺》成功探秘,張涵予《追捕》失敗原因
    6月18日,《影視風向標》主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胡建禮做客CCTV-6《中國電影報導行業新觀察》,與主持人巧筠就近年來國產片翻拍國外IP的話題展開探討。胡建禮認為,翻拍國外電影IP不能機械照搬,而是要在尊重原有故事框架和人物設定、保留其精髓的基礎上,做好本土化改編,使作品有自己的靈魂和生命力。
  • 文 「翻拍小王子」馬克·沃爾伯格,愛泰迪熊愛翻拍.
    要知道,這可是沃爾伯格先生的第八部翻拍電影了,他從2001年的《人猿星球》開始,就樂此不疲界牌翻拍片,隔幾年就拍一部,包括去年的《賭棍》也是。賭棍 The Gambler(1974)vs賭棍 The Gambler (2014)
  • 「大贏家」是翻拍還是抄襲?韓國電影「率性而活」
    《率性而活》是由羅熙贊執導,張鎮編劇,鄭在泳、孫秉浩、李漢威主演的喜劇動作電影,該片於2007年10月18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警察署長策劃了一起奇特的銀行搶劫案模擬演習,因為意外卻變成了一場驚動全國的「大事件」的故事3月20日20時,由於淼執導,李瀟、於淼、王思編劇,大鵬、柳巖、代樂樂、張子賢、田雨等主演的電影《大贏家》上映。影片中,在銀行同事們眼裡,嚴瑾(大鵬飾)是個十足的怪咖,凡事認真恪守原則,總是得罪行長,以至於連累大家獎金泡湯。
  • 連分鏡頭都照搬的《旗袍美探》
    最近的翻拍劇著實不少,前有《以家人之名》號稱中國版《請回答1988》,後有《平凡的榮耀》翻拍自韓劇《未生》。在慣常思維中,翻拍自日韓的作品往往因為基於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翻拍歐美的電視劇確實需要勇氣,因為水土不服的問題很容易凸顯。
  • 翻拍電影如何才能不「翻車」
    據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創林孝謙、呂安弦將翻拍2017年在日本上映的電影《一周的朋友》,並分別擔任該片的導演、編劇。《影視風向標》主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胡建禮認為,翻拍片需切忌「機械照搬」。此外,一些被翻拍的作品太過經典,也會成為本土化改編的阻礙。1978年上映、改編自小說《涉過憤怒的河》的電影《追捕》,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引進的第一批外國電影,曾在國內引起過巨大轟動,掀起前所未有的日本電影熱潮。片中飾演杜丘的高倉健和真由美的中野良子,是一代人的崇拜偶像。
  • 《誤殺》被贊國產電影翻拍典範
    今年以來,有多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國產影片公映,其中包括改編自韓國電影《蒙太奇》的《你是兇手》,改編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的《小小的願望》,但從口碑和票房來看,幾乎全部折戟。前日,翻拍自2015年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國產影片《誤殺》全國公映,短短兩天時間,該片就收穫一片讚美。有觀眾認為,這部影片保留了原版電影的基本框架,又能在很多細節上創新,是一部很靠譜的翻拍電影,甚至有觀眾認為,該片可稱為是「翻拍國產電影的典範」。《誤殺》公映兩天,票房接近1.5億元,成為這周公映的新片中最搶眼的一部。
  • 《大話西遊》又雙叒翻拍,商業電影恰爛錢?網友:劉鎮偉江郎才盡
    近幾年來,我國電影行業就如張藝謀導演所說,越來越商業化了。也少有原創電影的出現,大多數電影就是通過小說改編或是以往的經典再次翻拍。今天就來說說這跌落神壇的《大話西遊》。但是在後來同樣是有劉鎮偉導演的《大話西遊》系列電影,他通過如同「炒冷飯」手段,讓眾多的觀眾為情懷買單,但是在後續翻拍的《大話西遊》卻一部不如一部,讓眾多的觀眾看到的都是爛片,有的只是無盡的失望。特別是由韓庚與唐嫣《大話西遊3》,徹底讓他一手締造的神話成為了泡影。
  • 李連杰才是真正的「翻拍王」,其中有三部電影直接拷貝好萊塢作品
    在很多知名港片裡,都能看到美國和其他國家電影的影子,比如《英雄本色》就借鑑了《疤面煞星》,《百變星君》復刻了《變相怪傑》,《天羅地網》靈感來自《鐵面無私》,《忠義群英》翻拍自《七武士》等等。所謂抄襲,有點偷偷摸摸的感覺,王晶電影對其他電影的模仿則是光明正大,更像是調侃和戲謔,就如同《驚聲尖笑》和《怪物史萊克》戲謔大量好萊塢經典電影片段一樣。和王晶合作多次的李連杰,則是一位有著「翻拍王」身份的演員。拿李連杰的成名作《少林寺》來說,在其之前,港臺就出品了大量跟「少林寺」相關的電影,張徹甚至拍了一部電影就叫《少林寺》。
  • 李連杰才是真正的「翻拍王」,其中有三部電影直接拷貝好萊塢作品
    在很多知名港片裡,都能看到美國和其他國家電影的影子,比如《英雄本色》就借鑑了《疤面煞星》,《百變星君》復刻了《變相怪傑》,《天羅地網》靈感來自《鐵面無私》,《忠義群英》翻拍自《七武士》等等。所謂抄襲,有點偷偷摸摸的感覺,王晶電影對其他電影的模仿則是光明正大,更像是調侃和戲謔,就如同《驚聲尖笑》和《怪物史萊克》戲謔大量好萊塢經典電影片段一樣。和王晶合作多次的李連杰,則是一位有著「翻拍王」身份的演員。拿李連杰的成名作《少林寺》來說,在其之前,港臺就出品了大量跟「少林寺」相關的電影,張徹甚至拍了一部電影就叫《少林寺》。
  • 《大人物》翻拍自韓國經典電影《老手》,你怎麼看
    王千源、王迅、王硯輝、杜源、梅婷,當看到這些名字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裡,我非常肯定這絕對是一部佳片。影片於2015年8月5日在韓國上映 ,在韓國屬於排名前三的電影。《老手》既然是翻拍劇,《大人物》劇情基本上就是原樣照搬。
  • 史泰龍主演《第一滴血5》獲金酸莓獎最差翻拍電影獎等兩項大獎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年一度的最差電影獎「金酸梅獎」續之前公布的入圍名單後,在線上媒體平臺通過播放虛擬卡通主持人開獎的視頻,公布了各個最差大獎的名單。圖片來源於網絡其中,由史泰龍主演的電影《第一滴血5》獲得了金酸莓獎最差翻拍、照搬和續集電影獎和最差肆無忌憚漠視人命和公共財產電影獎兩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