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正式確立了旗下超級SIM卡產品的地位,將其視為5G時代重點打造的三大基礎入口之一。在此前舉行的2020 HCS合肥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電信也展示了量子安全超級SIM卡。與此同時,運營商正拓展eSIM卡在消費物聯網及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業務發展。
5G超級SIM卡的推出,能夠解決5G時代帶來的海量數據存儲的剛需問題,與eSIM互補,成為運營商在萬物互聯並行的雙線戰略,為運營商開闢新的增長動能。
5G超級SIM卡加速推廣5G時代,手機SIM卡大有所為,移動即將推出超級SIM卡。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媒體溝通會上,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5G時代重點打造號、卡、消息三大基礎入口。移動提到的卡是指超級SIM卡。據悉,移動超級SIM可替代工卡、飯卡、門禁卡、交通卡等,並能作為電子身份證明幫助用戶快速辦理酒店入住、機場安檢。
除了移動,中國電信聯合紫光國微推出的量子安全超級SIM卡帶來了量子安全功能,可以用於量子加密通話、量子安全VPN接入、量子安全移動辦公、量子安全金融支付等等場合。中國電信最新上市的天翼1號5G雲手機就支持超級SIM卡,該卡利用創新性晶片技術,將存儲卡和SIM卡功能融為一體,最高支持128GB的存儲空間,滿足人們存儲照片、視頻、文檔、APP等需求。
繼去年12月23日,廣東聯通宣布,「5G超級SIM卡」正式投入商用後,3月18日,北京移動正式開售5G超級SIM卡,開啟了該產品首度線上銷售先例,緊接著四川電信、江西、貴州、黑龍江、湖南、山西等省紛紛舉辦了5G超級SIM卡首銷活動,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已有幾十個地市上線了5G超級SIM卡。
和普通的SIM卡相比,5G超級SIM卡擁有超大容量、安全存儲、一鍵換機等優勢,5G超級SIM卡正式開啟大規模商用,標誌著萬物智聯的5G時代又近了一步,成為運營商打造應用、管道和雲的「三結合」平臺的重要依託。
三大運營商發力eSIM市場與此同時,運營商競相入局eSIM賽道。10月19日,工信部發布批文,同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而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已發布關於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覆。至此,我國三大運營商均已獲得在物聯網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准。與實體SIM卡相比,eSIM可以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晶片上,無需再像現在一樣插入實體SIM卡。
eSIM業務主要兩種,分別是「eSIM一號雙端」和獨立號碼業務,實際上,雖然近期運營商才拿到eSIM牌照,但過去幾年三大運營商已經在國內部分省市試點推出了一些eSIM服務。
2015年中國聯通就開始研究和布局eSIM業務,2017年首家獲批eSIM可穿戴業務試點, 2018年3月,中國聯通開始試點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於2018年開始試點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用戶在自己既有的主手機號帳戶和套餐下,可以添加一個eSIM附屬智能設備,共用該手機號,主號在來電時兩個終端同振,且任意終端都可撥出電話。
目前,三大運營商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已經覆蓋上海、廣州、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中國移動啟動大規模eSIM晶圓採購,採購總規模達7000萬顆,與兩年前相比,中國移動此次採購的規模擴大了40%。由此可見運營商在eSIM卡上的布局正在加快。
雙卡布局帶來萬物互聯更多可能隨著5G商用的規模推進,萬物智聯時代加速到來,運營商深挖SIM卡價值、提升業務創新能力,實現5G超級SIM卡和eSIM齊頭並進的發展,為實現新發展提供了可能。
對運營商而言,5G超級SIM卡可以成為靈活開展多項業務的平臺,依託5G超級SIM卡,運營商既可以開展原有的STK、NFC等業務應用,未來也可以加載開發的視頻、音樂、遊戲直播以及豐富多彩的5G特色應用,從而誕生出更多的按次數計費、按存儲計費等新商業模式,創造更廣泛的產業價值。
同樣,在物聯網設備領域,eSIM 卡更是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為運營商開闢新的增長動能。當前,目前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達10億,從各種可穿戴設備到智慧家庭、智能家居,從車聯網、智慧城市到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應用風生水起。對於運營商而言, eSIM的多場景化,帶來了萬物互聯應用的更多可能,eSIM服務可以為運營商提供新的營收來源。
對此,華泰證券研報指出,eSIM的發展與智能終端的小型化、功能穩定性等要求密切相關,同時也是運營商拓展新業務的重要抓手,eSIM卡將拓展其在消費物聯網及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業務發展。
不論是5G超級SIM卡,還是eSIM卡,安全是應用的根基。對此,紫光國微的負責人表示,公司聯合三大運營商推出的5G超級SIM卡裡採用了紫光國微自主研發的一款金融級安全晶片,能夠有效避免黑客木馬盜取洩露風險。
而在今年6月,中國移動還正式發布了《中國移動超級SIM卡技術白皮書》,明確了中國移動對於個人領域SIM卡的發展方向、架構設計及能力要求。據了解,在線上領域中國移將以「SIM+數字證書」模式打造SIM認證、SIM盾、5G快籤等應用,提供IT系統安全認證、銀行金融服務、合法電子籤名等領域的服務,賦能網際網路安全,助力全社會的信息安全建設。
此外,中國電信今年5月也發布了《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針對還未大規模商用部署的SA網絡(獨立組網)進行優化,增加了SUCI機制和GBA機制,基於SA核心網絡,面向智能製造、車聯網、遠程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領域,滿足更高安全增強需求。白皮書為產業鏈合作夥伴提供5G卡的技術要求與參考指導,共促5G商用深入推進。
隨著國家政策落地以及運營商不斷加快布局,相信相信5G超級SIM卡和eSIM在萬物智聯時代爆發只是時間問題。原標題:《超級SIM卡在左,eSIM卡在右,運營商雙卡戰略探索5G創新》
閱讀原文